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视觉化创作特色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之下,“影视化”的文学创作观在美国率先兴起,“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造就了从文学到影视的传奇。金的恐怖小说具有明显的“视觉化”的创作特色。以金的代表作《魔女嘉莉》为例,戏剧化的情节设置、剧本化的人物对白、镜头化的多角度叙事共同构成了文学的视觉化实践的核心要素,对其文本“视觉化”特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视觉文化之下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斯蒂芬·金 恐怖小说 视觉化 《魔女嘉莉》
  一、视觉文化之下“影视化”的文学创作观
  在印刷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里,人们通常受过如何阅读文字读物的训练,我们被教导:句子是如何由语法单元构成,作家如何使用一整套语法策略表达他们的意思,意义又是如何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被创造出来又传达出去的{1},作家们以文字的形式与读者进行着沟通,这种沟通看似平静、无外力的阻挡。但是,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这种平静被完全打破了,从读图时代到影像时代,文字读物的读者数量在逐渐减少,而影视作品观众的数量却在上升,很多读者是在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才产生了对其原著小说的关注。这是因为,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见长,而图像则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文字读物虽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但图像化的结果却将文字深意感性化和直观化,无疑会给人们增添新的意趣和快感。{2}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影视化”的文学创作观在美国率先兴起,大批作家投身其中,以期自己的小说能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来吸引具有观众和读者双重身份的大众,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从1974年正式步入文坛以来,金创作了上百部小说,其中大部分都被好莱坞电影工业搬上了大银幕,这些电影不乏人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而金的原著小说也因此不断地被推为文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金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魔女嘉莉》(又称《魔女卡丽》)入手,对其具备的文本“视觉化”特色进行分析,更为全面地呈现视觉文化之下的美国恐怖小说的创作形态。
  二、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视觉化创作特色
  1.戏剧化的情节设置
  在影视作品中,故事情节的设置往往具有戏剧化的特点,故事一般经过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部分来展现,每个部分之间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结局则是出乎意料的。在用精彩的剧情吸引观众的同时,这些作品常在结尾处将主题进行升华,展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或传递出富有哲理性的生活启迪。金的恐怖小说中的情节设置也完全符合以上的特点。在《魔女嘉莉》中,金在故事的开端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身体和思想上遭受双重禁锢的青春期少女形象,在家里,嘉莉无法摆脱疯狂母亲的扭曲的教育;在学校,她又被淹没在同学们的嘲笑与戏弄中,大家都把她当作是异类,这是因为她虽拥有能用意念移动物体的超能力,但由于种种性格缺陷,无法与他人沟通。随着故事的发展,由嘉莉的同学们制造的“舞会陷阱”逐渐呈现了出来,大家故意推举她为舞会的女主角,让她登上舞台享受鲜花与掌声,却将事先悬挂在房梁上的一桶猪血掀翻,倾倒在她身上,尽情地嘲笑她。在故事的结尾,被激怒的嘉莉肆无忌惮地使用她的超能力,制造了舞会现场的火灾,使大部分同学丧生。整个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化的冲突,可归纳为嘉莉与外界、嘉莉与自身的冲突。前者包含嘉莉与母亲之间非正常的母女关系造成的不可调和的状态,以及嘉莉与同学之间的格格不入,这些冲突推动着故事朝着戏剧化的方向发展,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推测;后者则主要是以嘉莉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来展现的,她的心理经历了一个从一开始的胆小、怯懦最终变成了恐怖的魔鬼的过程,金通过戏剧化的情节将这个过程逐渐深入到读者的心里,在造成惊悚之感的同时,又反映出了青少年的变态心理与校园暴力等社会现实,引发了社会对该小说多角度的关注与解读。
  2.剧本化的人物对白
  虽然很多电影和电视剧改编自小说,但其拍摄基础并非小说文本本身,而是经过编剧创作后形成的剧本,人物对白是构成剧本的核心要素之一。剧本化的人物对白常常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结构紧凑、节奏快速;第二,被赋予“表情化”与“动作化”的色彩;第三,能够有效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金的小说中的人物对白很好地诠释了以上特点。《魔女嘉莉》中的嘉莉去参加学校舞会之前跟母亲的对话可作为典型的文本来进行分析,嘉莉被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邀请去参加学校舞会,她自己做了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出发前,她穿上了这条红裙子,梳洗打扮,可是身为宗教极端分子并有着“禁欲”思想的母亲走了进来,企图阻止嘉莉:
  “红的,”妈妈嘟哝道。“我就知道会是红的。”
  嘉莉一声不吭。
  “我都能瞧见你的脏枕头了。谁都能。他们会看着你的身子。《圣经》上说——”
  “那是我的胸,妈妈。每个女人都有的。”
  “把裙子脱下来,”妈妈说。
  “不。”
  “把它脱掉,嘉莉。咱们下楼,把它放到炉子里烧掉,祈祷宽恕。我们要做忏悔。”她的眼睛开始闪烁着奇特的热情。
  “不,妈妈。”
  “上帝是无法被挫败的,”她低语道。“你的罪孽一定会找上你的。烧掉它,嘉莉!把魔鬼的红衣从你身上脱下来,烧掉!烧掉!烧掉!烧掉!”
  “走开,妈妈。”{3}
  在这段对白中,母亲使用的大都是命令式的短句,虽然每个命令的字数不断增加,但整体上都呈现出短促、有力的特点;而嘉莉使用的都是表示反抗的否定词语,比如“不”“走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字,但作为对母亲的命令语句的回答,清晰而又果断,与之共同构成了快节奏的对话主体。这段对白同时又被“表情化”与“动作化”了,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对白以外的文字表述来体现。嘉莉试衣时,恰巧母亲走进来,母亲开口说的第一句话采用了“嘟哝”的方式,母亲便被赋予了一种因早有预料而不屑一顾的样子,嘉莉虽“一声不吭”,但她要反抗到底的表情却突显出来。当母亲要求嘉莉把裙子脱掉并放在炉子里烧掉时,母亲的眼睛“开始闪烁出奇特的热情”,这是一处对眼神的细致描写,在小说中,金称这种眼神是在母亲提到宗教并觉得是在考验自身信念时才会闪现出来的,“奇特的热情”这一描述使得母亲在对宗教的非理性的、极端的狂热之下狰狞、扭曲的面部表情得以放大。二是从金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来体现。母亲曾先后三次要求嘉莉把裙子脱掉,第一次只是简单的祈使句,读者可联想她的动作为简单的一个手势;第二次在重复第一次语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放到炉子里烧掉”“祈祷宽恕”“我们要忏悔”等语句,母亲此时的动作应为双手挥舞,甚至抱头,并且做出祷告的姿势;而第三次,母亲则近乎疯癫地让嘉莉把裙子“烧掉!烧掉!烧掉!烧掉!”读者不禁会将文字转换为视觉画面,母亲暴跳如雷、捶胸顿足,像魔鬼一样挥舞着手臂。此外,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對白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面对母亲的三次要求,嘉莉的回答从“不”“不,妈妈”到“走开,妈妈”,看似简单,却展现了她从打算抗争到坚决抗争到底的心理变迁过程。嘉莉自小没有父亲,在母亲扭曲的教育下成长,长久以来奉母亲的话为神的旨意,她从最初的敢于反抗冲破了困扰着自己多年的枷锁,她要到外面去,她要走出家庭这个“精神牢笼”,要与心仪的男孩去跳舞,这种冲击在她心底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而她最后命令母亲走开,并用超能力控制了母亲的行动,这表明了她与母亲、与家庭、与多重枷锁彻底的决裂,她要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显然,剧本化的人物对白使人物的这种心理变化跃然纸上。   3.镜头化的多角度叙事
  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镜头的展开与连接都是电影的一种语言表达,金的小说中的很多语言描述与电影镜头的运动变化十分类似,而这种变化是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来实现的,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就等于电影中摄像机的视点,在拍摄时,摄像机必须要事先确认每一个镜头中影像的视点,亦即标明这个视觉图像到底出自谁的眼睛。{4}《魔女嘉莉》堪称是金进行多角度叙事创作的典范之作,在体育馆的舞会之夜,嘉莉被泼了猪血之后,受辱至极,她本能的反应是跑出体育馆,逃避大家的嘲笑,在内心挣扎之后,她决定反抗,又跑了回去,在体育馆外面用意念关上了所有的门,使一百多人困在里面,随后,又在意念的驱使下,打开了喷淋系统,又引爆了电线,制造了一片火海。但是,对这场灾难叙事的视角并不是首先来自于嘉莉,而是来自于在舞会中逃生的学生诺玛·沃森,他在多年后发表的《我们从黑色舞会逃生》一文中描述了发生大火时体育馆内的情景,这些描述都源自他近距离的观察,在门被关上之后,大家试图破门无果,接着,喷淋系统开始洒水,大家乱作一团,互相撕扯,然后看到了一个接一个的爆炸和在空中飞舞的电线。这些描写正如电影中的近镜头,镜头的变化是随着学生逃生的步伐转换的,时而停滞,时而旋转,时而颠簸,使读者感受到恐怖就在身边,触手可及;随后,叙事视角变为嘉莉的眼睛,她站在体育馆门外用意念施暴的同时在朝里看,她看到“有人撞在了玻璃上,挣扎着,推挤着,他的脸都被挤得变了形。这些人看起来就像水族馆里的鱼。有个家伙的身体通过了电流之舞,他的脚在水里倒腾着,头发尖尖地竖了起来,嘴抽搐着张开着……”{5}这些远处的观察好比电影中的远镜头,用俯拍的方式呈现了灾难现场的全貌,能够使读者在体验了身临其境的恐怖之感后迅速抽身出来,似乎是在舞池上空目睹着一切的灾难又无能为力,这无疑更增强了恐怖效应。金在《魔女嘉莉》全书中将多角度的叙事方式贯穿始终,从而大大增强了小说本身的镜头感。
  三、好莱坞导演对斯蒂芬·金的解读
  金的小说被高频率地搬到大银幕之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除了小说文本视觉化创作形成电影改编的基础之外,还要归功于好莱坞的导演们,与金合作的導演包括执导《再死一次》的大卫·柯南伯格、执导《闪灵》的斯坦利·库布里克等大师级的人物,更有执导《魔女嘉莉》的布莱恩·德·帕尔马,他被誉为好莱坞的惊悚大师,影片所呈现出的完美的恐怖视觉影像源于导演对小说的深刻解读,在他看来,嘉莉的心灵感应其实是个体内心的性压抑、宗教情绪和社会欲望的一种隐喻,这些被压抑的欲望最终会从潜意识里爆发出来,进而毁灭个体、家庭以及所有美好的幻想。{6}导演们在金的小说之上进行了更加符合视觉传递特点的二次创作,使小说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传奇的“斯蒂芬·金”现象深刻地诠释了处在当今视觉文化中的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与共生的关系。
  {1}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② 周宪:《视觉文化读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5} [美]斯蒂芬·金:《魔女卡丽》,管舒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4} 罗姗:《可视性书写——论斯蒂芬·金小说创作对电影技巧的借鉴》,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6} 汪影:《纯艺术:恐怖电影》,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视觉文化视阈下美国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项目编号:15WWB02);2015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斯蒂芬·金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项目编号:2015A015)
  作 者:刘英昕,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与文化。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考察并比较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发展期到成熟期,即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对同一部作品——美国19世纪黑人女作家弗朗西斯·哈珀世纪之交的小说《伊娥拉·勒若伊》(1892)——的评价和再评价,指出这十几年间对该小说的诸种批评反映了日趋成熟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在不断的再发现和修正过程中,实现了方法上的语境化和指导原则上的动态观。黑人女
期刊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成为现今时代主要特征下,如何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和品牌,已经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庐山景区为例,分析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对旅游资料翻译的影响,提出了克服文化差异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通过旅游资料的合理化翻译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传播 翻译 风景名胜 庐山  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构成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即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
期刊
摘 要:《风雨哈佛路》讲述了莉丝在充斥着毒品、饥饿、艾滋病等野蛮的环境中不借助于外力向命运发起挑战,她的奋斗历程让生命充满了韧性、坚毅和处变不惊,而进入哈佛大学和赢得《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则彰显了生命绽放的优雅。  关键词:自我概念 价值条件化 非指导性治疗  《风雨哈佛路》是根据真实人物莉丝·默里(Liz Murray)的故事改编的。莉丝的童年世界里充斥着毒品、饥饿、艾滋病、嘲弄和欺侮,她一直徘徊
期刊
摘 要:影视作品和小说文本之间有着亲缘关系。小说《围城》在20世纪80年代被拍摄成连续剧,对小说作品中的“现代性”阐释进行了必要的叙事转换,在主题体现、叙事手段、细节把握等方面使读者重新收获了体验和领悟。  关键词:现代性 影视叙事 小说 文本 叙事转换  20世纪80年代开始,内地产出了大量由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作品,《四世同堂》《红楼梦》《西游记》《家春秋》等,电视剧《围城》1989年在无锡中
期刊
摘 要:与其说罗斯金和莫里斯是“现代设计之父”,不如说他们是“现代设计的启蒙人”。他们所处的19世纪英国正值社会转型期,而这个转型又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自此人类进入世界新纪元。纪元之前,人类处于设计与制作二合一的手工艺时代,产品代表着传统形式。而纪元之后,机器化生产直接导致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从而形成了现代造型。传统形式与现代造型之间必然出现断层,罗斯金和莫里斯的态度只是代表了18—19
期刊
摘 要:抽象艺术作为与写实艺术相对立的一种艺术形式,自19世纪以来逐渐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对于抽象作品中那些不规则的线条、色彩等元素,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含义让人无限揣测,又或许,“含义”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存在。抽象艺术颠覆了一直以来的古典写实理念,这对于长期受到古典理念侵蚀的艺术家而言,无疑是绘画领域的一次革命。然而,当画面抽象为纯粹的线条和色块时,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看似理性的图形是一个值得思考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宣传和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在成功召开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之后,中国开始探索新途径——媒体和影像联合,进行视觉创新,寻求文化认同,《舌尖上的中国》便是成功的典例。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切口,对媒体、影像、国家文化战略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国家形象的文化认同和视觉创新路径,从而促使我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国家形象 文化认同 视觉创新 《舌尖
期刊
摘 要:《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婉大方的女性形象,是贾府上下特别中意的儿媳妇人选,宝钗自己似乎也一直为金玉良缘的实现默默努力着。但本文认为宝钗的婚恋志向非一个宝二奶奶的位置可以满足,文章以宝钗写的四首超群绝伦的诗词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文本的叙事环境、宝钗本人以及金玉良缘的对象——宝玉的人物形象,通过文本分析认为宝钗的婚恋志向在于选妃,而金玉良缘是選妃不得、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生死观角度切入,构筑顾城自悼挽歌《墓床》的复调大厦,揭示唯灵诗人顾城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深陷现代性的焦虑惶惑迷局,其思想、情感复调交响,不死不休,死也终难盖棺定论。  关键词:顾城 挽歌 《墓床》 复调  《墓床》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派三巨头之一的顾城1988年1月写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首自悼诗,题咏的是诗人的梦幻新居南太平洋上的怀希基(waiheke)小岛(即小说《英儿》中的激
期刊
摘 要:阿兰·巴丢(Alain Badiou或译阿兰·巴迪欧)在其著作《圣保罗——普遍主义的基础》一书中,将保罗看作是当代普遍主义斗士的形象,认为基督复活作为纯粹的真理—事件发生,使无论是希腊人还是犹太人都蒙受恩典,通过主体的宣称进入一种普遍性中。那么,作为连接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事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试图提出三点质疑:第一,对事件与律法的关系的质疑,究竟事件和律法何者代表普遍性?第二,对事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