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鞭技巧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鞭,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武器,具有携带方便、杀伤力强等特点。所以,掌握几种实用鞭技,用于自卫健身,会有更好的效果。
  用于攻击的鞭,可以是常用的九节、七节钢鞭、蛇形软鞭,也可以是铁链条,细钢丝绳,自行车链锁、皮带等。视个人喜好、现场环境选择。
  鞭的携带方法
  鞭的携带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当突遇敌情时,应能保证迅速出鞭。
  一般钢节鞭,铁链条等分量较重的可围于腰际,外衣遮挡,不为他人所察。但应注意,鞭长要适中,以对折后恰能围于腰间为宜。
  以细钢丝绳,扁形皮带做的鞭可照上述方法围于腰际,也可以一皮扣扣于后腰皮带上,斜过右肩头,鞭柄插于腹前皮带上。注意皮扣松紧度要能保证顺利出鞭(图1)。


  出鞭时,右手拔出鞭柄,举手上拉,从背后抽出(图2)。


  鞭的基本技法
  鞭技不可花哨,应以简单实用为主。
  一、正舞花。鞭由上向下交叉舞动。
  二、反舞花。鞭由下向上交叉舞动。
  三、单侧抡。正反均可。
  四、抡鞭盖顶。鞭于头上抡圆,不一定要使鞭头轨迹圆平行于地面,可倾斜一侧,视攻击目标适当调整。
  五、鞭头抖击。力由柄发,甩向鞭头。此法最适用于皮条性质的软鞭,鞭头击响,威慑敌胆,主要攻击敌手、脸部位。
  以上仅为几种简单技法,但很实用,习者应在此基础上多练多悟,逐渐做到各种技法能顺势而换,步法、身、手协调运作的实战要求。
  应用实例
  一、敌持匕首相胁,我持鞭临敌。我向左略转身,蓄力抖击敌持刀之手,然后向右撤步抽回,顺势抡鞭由后向上、向前、向下抽击敌头部(图3~图7)。










  二、敌手持木棍打来,我后撤步躲过,抡鞭击其持棍之手,顺势舞花一次,逼退来敌,最后由后抡鞭下砸敌头。在抡鞭过程中,要扭身送肩,以执鞭之臂的肘部抵住鞭身,送肘下压加速抡鞭(图8~图12)。










  三、临群敌,我抡鞭盖顶,忽上忽下,扫击敌头、手等部位(图13)。


  注意事项:
  一、鞭技攻击时,不可太靠近对手,尽量用鞭头攻击。
  二、当鞭被对手抓住或被它物缠住时,应果断放弃,速以拳脚相攻。
  三、在比较狭窄的空间,长鞭应对折使用。
  □
其他文献
知耻而勇 尚武自强  关 峰    时光匆匆,“日本鬼子”的身影还出现在银幕上,蹩脚的日式中文还回荡在我们耳边,日本帝国主义却已战败60年了。现在的年青人是“生在红旗下,长在党怀中”的一代,我们只能在模糊的胶片中,在依然健在的当年的老英雄的话语中,感受那场血雨腥风。  一些朋友问我:泱泱中国,怎么会让弹丸之地的日本欺负八年?我错愕之余,却沉思良久。  如果没有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关东军怎能轻易攻克
期刊
训练手段是为解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内容和具体方法。训练手段包含练习内容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仅靠在训练馆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难以解决这一需要,因此,必须将运动训练手段这一概念加以延伸,赋于更为广泛的内涵。  技术训练手段,是指为了完成跆拳道技术的学习,而采取的不同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技术更准确,更规范化。  跆拳
期刊
你是否听说过“班度术”这种古老的功夫?据说这门功夫传授的都是武术中的精要法门。也许他们都会说是一门逃避之术。此门中人在几百年以前就在发展他们的这些逃遁的功夫,他们在无数次的生死搏杀中愈演愈熟,使之成为登峰造极之术。  现代的武学家们很幸运,因为沿袭百年的武术遗留至今的皆是上乘招法并被美国的“班度会”保存下来,会员们不断地将那些古老的招法研究吸纳为现代之用。这篇文章要展示的就是逃逸术的概念与精要所在
期刊
太极拳和跆拳道是东方文化的精品,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武术项目。使人爱不释手。许多武术爱好者既想练成太极拳放人于丈外的精湛功夫,又想拥有跆拳道拳脚纷飞的潇洒技能,但由于二者练功方法、技击原理等差异很大,使许多习武者无所适从,叹息自己不能两者兼得。  笔者想从比较太极拳与跆拳道的差异之处来探索它们的核心实质内容,使人们能够较清晰地认识它们,从而把握它们,最后拥有它们。  太极拳根基于中国的道家文化,脱胎于
期刊
1931年,贺龙率领红三军来到武当山下的湖北房山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刚站住脚根,把伤员安置下来,就遭到当地土匪武装马大脚和张长腿的袭击,伤亡较重。当时敌人封锁很严,伤员往哪里就医呢?这件事,成了贺龙的一块心病。一旁的郭凡政委,两眼望着蹲在地上抽烟的贺龙出神,忽见他起身向着云缠雾绕的武当山,双眉舒展,摸摸一字胡道:“我倒想到了一个地方。”  “什么好地方?”  贺龙用烟斗指点高山耸立的白云深处。 
期刊
笔者二十年前就著文介绍中国武术中罕见门派“通背合一门”之概况,近年来笔者不再闻武术界事,惟独有关“通背合一门”的资料、讯息均悉心收集,惟恐漏失,但十九年只得一麟半爪,且只是介绍一些动作的东西。最近总算看到一篇大文、一本书。文章是发表于《精武》杂志2004年9期的《静海武林有奇葩,合一通背又一枝》(以下简称《静文》),作者燕野耕夫;书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通臂二十四势》(以下简称为《通书》),主编
期刊
赵道新先生,原名赵恩庆,1908年9月26日生于天津。自幼聪慧,幼时读过高小与甲商,精通修表、电报,好运动,凡举重、游泳无不习之,尤嗜武艺。其父赵荫堂亦喜好拳脚,于是领其拜在天津武术界总霸主张占魁(张兆东)先生门下学习形意八卦拳。  赵道新颖悟过人,仅习艺数月便击败了几名武林高手,轰动了天津武术界。张先生亦视其为武学奇才,遂将一身绝技倾囊相授,孜孜以教诲,并为其取名为“振邦”,寄予厚望。赵先生则深
期刊
心意六合拳,是古传内家拳。并以功法奇崛,简单实用,技击威力强大,劲力雄厚而著称。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先师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一直在回族中秘密流传,外人很难得见,从而形成河南一支。今就其桩功、大拧中节、鸡形步等功法谈一下体会,与同好切磋。  1、桩:自然站立,左脚前伸,脚跟着地,脚尖上跷。两腿下蹲,重心在右腿。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屈肘上抬于面部前方,掌心向内,指尖与鼻尖同高。右手下按于右腿外侧,掌心向
期刊
五行通背拳的特点是鞭劲,放长击远,故名通背。  北派通背拳传自于大祁派、小祁派,其近代有影响的人物为修剑痴先生。我的恩师葛太然的师傅韩鹏耀即修剑痴早期弟子之一,号称“四大天王”。  葛太然,大连人,身体魁梧,高1.83米,为人豪爽,10岁即随张云珊习武。后来张有机缘遇韩鹏耀,并请到家中,教五行通背,葛太然同时学习,韩鹏耀在张家住了十年之久,虽然经常去南方,但到大连必住张家,一切生活费用靠张、葛供给
期刊
搏击的本质是将自身劲力尽可能有效地作用到对手身上,使之失去战斗力。发力就是达到这种效果的最直接方法。  发力是在意识诱导、神经支配下依靠周身或局部骨节的支撑作用,肌肉于一瞬间突然收缩,产生向某一方向(或四面八方)的爆发性力量,是主动想象上的松紧导致肌肉的松紧,使精神极度兴奋,致使肌肉在一瞬间高度紧张的结果。  一、发力的分类  发力的分类有多种,我个人按发力的质量将之分为整体性、局部性两种发力。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