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壮气概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州”是当时新流行的曲调,不是诗题。王翰的《凉州词》写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在临阵以前,僚属为他欢送出征。葡萄酒是凉州名产,夜光杯是最好的白玉酒杯,也是凉州名物,用这一句来概括宴席的丰盛。将军还想多喝几杯,可是军士们已骑上马,不便口头催促,只是拨响着琵琶。将军一听,就知道伙伴在催促他了。但将军此时已喝得醉醺醺的。他是贪杯酗酒吗?不是。他是贪生怕死吗?也不是。他说:我醉倒在战场上,你们也别笑我。你们看,从古以来,上阵作战的人有几个活着回来的?这就表现了将军抱着必死之心,以及醉酒后上马杀敌的豪壮气概。
其他文献
很偶然的,我和K老先生聊起了一代球王李惠堂。  K老先生也是有点传奇色彩的。他在旧上海的公众形象是大户人家小开兼足球老板兼蟋蟀天王(他用一幢房子专门养虫,虫盆标记为“天”字,人称天王巨星)。不过20来岁,就接收了祖辈的一笔巨产,成了某房地产公司经理;生性却是豁达不羁,广交朋友,尤爱玩乐,很有点王公贵胄的遗风。想当年,誉满海内外的上海足球民间团体东华足球会,他就是为数不多的几名董事之一,用今天的话来
期刊
一个人的血是另一个人的药(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  一个人的胜利是另一个人的失败(由于处在敌对的状态造成的);  一个人的洗脚水是另一个人的饮用水(农夫山泉,有点甜?);  一个人的乳房是另一个人的枕头(对妻子责任的规定);  一个人的正面是另一个人的反面(看露天电影);  一个人的背影是另一个人的风景(暗恋);  一个人的病假是另一人的加班(这个,无言了……);  一个人的嫉妒是另一个人的快乐(
期刊
有意味的关键词是:我们通常称别人是黑人白人,却不自称黄人。  郭沫若说的进化最完善人种是黄种人——体味几乎消失,体毛稀疏。  如今异种通婚增多,欧洲方面担心以后金发人将会越来越少——夫妇中只要一方不是金发,后代便不能继承这个特征。  我们不必担心后代的头发会变成金头发栗色头发,除非他花300元去锔油;也许是长年辛苦吃糠咽莱进化,形成我们的中等体型,性格温和,节俭勤劳,繁殖力顽强,巧手可在发丝上雕刻
期刊
有些感觉是难以言传的,有时偏偏是不能跟自己共枕的那一半说明。失去了职业的女人似乎也同时失去了对感情的把握,婚姻生活里稍有风浪就有覆舟之虞。老实说,这样的感觉我有时也难免。女人在一个陌生的、自己缺乏把握的生存环境里,会特别依赖感情,也特别容易怀疑哪怕早已捻熟的那份情感。有人说看你书里面的爱情那么纯粹那么美好,就很难接受你在实际的婚姻里也有伤心。听到我说他也会扯着嗓门同我吼,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就像珍惜
期刊
她们在脸上罩着面纱时没有名字,但当她们出去杀人的时候可以把头发扎成一条马尾,满脸微笑。《泰晤士报》阿拉伯血统的女记者哈拉·贾伯是外界惟一成功地采访到这些女自杀炸弹的人  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安息日的下午,以色列港市海法。在海滩边著名的马克辛餐馆,进来了一位很妩媚动人的女子。她穿着牛仔裤,头发扎成一条马尾。看门人被她美丽的微笑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看上去完全是以色列人。    可是看门人大大地错了。她是29
期刊
荆溪,女,原名林晓锋,曾用笔名林晓风。1973年生于福建闽侯。曾任文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福州教育学院。约1993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诗文散见于《福州日报》、《福建文学》、《青春潮》、《戏文》、《诗刊》、《诗潮》等。出版有个人诗集《理解一滴水》(诗刊社诗歌艺术文库2000年1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作品入选《新生代诗人100家》、《诗家园》、《2002年度诗选》、《中国网络爱情诗选》等。 
期刊
听了《叶惠美》吗?周杰伦用了他老妈的名字,又一个炒作的噱头。  专辑名温良得像个家庭妇女。整10首歌,确实也是颜色殆尽,人老珠黄。  方文山的词已经写得杂而碎,灵光一现的文字少了。他以前客串导游,领着我们满世界转悠,现在则剖开内心的怀念和隐秘,去碰触本该最珍贵的回忆。  去听听“三年2班”,你会更加坚信周杰伦从小就是抑郁不得志的小孩。  今日的地位让他可以正视过去,并且同时迎合了FANS的猎奇。那
期刊
母亲的死使他走上了肖像摄彰之路  魏德运1964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少年时代,对他影响至深的是他的母亲。他母亲出生于大家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魏德运生性豪爽,激情磅礴,一看就是个敢打敢拼的汉子,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塑造了一个仁慈的心肠,儿时的他善良而仗义,以乐于助人著称。  ,  14岁那年,母亲患心脏病去世了。若干年后,在北师大魏德运的寓所里,记者和德运相对而坐,谈起他母亲的
期刊
整整30年前,1973年,上海工人文化宫出现了一个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这在当时,就像某条马路上开出一个酱油店一样,知道的人不多,打交道的人更少。然而,对于我们——包括贺国甫、汪天云、贾鸿源、马中骏、史美俊、我,以及我们的老师曲信先——等等后来成为剧作家的这群人来说,它却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老师与学员  这个训练班是我们的老师曲信先创办的。他是上海戏剧学院老院长熊佛西的亲授弟子:熊先生曾在两年多的
期刊
“侬好,侬欢喜上海伐?上海老漂亮呃。”  这是歌手陶吉首歌曲的开头,糯嗲的上海话女声,配合轻松的旋律,似乎展现着新上海的风情:干净利落又别有风味。  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或者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你有否感觉到上海话其实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你看,当你和一个小学生打招呼的时候, 当你在 OFFICE里工作的时候,当你和一群精通网络语言的哈日哈韩小子开口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使用惯了的上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