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途径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开始,那么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容人忽视的,从幼儿园阶段就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将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到奠基性的作用。本文分别从革新传统的传统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重视家园合作、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探究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途径,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教学逐渐改革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和改革成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点教育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幼儿心理教育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以及教育体系,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学举措和计划,这样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教育理论,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革新传统思想,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幼儿教师,家长也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做到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才能指导教师和家长更加明白和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而更加坚定教育和保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给幼儿一个快乐、简单的童年,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日常多看一些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资料,并善于学习教育理论,再将理论付诸于教育实践,关注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幼儿心理教育体系。教师也可以经常和幼儿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教学的经验,结合幼儿园实际条件,开设“家长育儿沙龙”对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思想以及方法,给与适当的指正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利用日常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认知
  幼儿接受教育最广泛、最频繁的途径就是日常的幼儿教学,因此,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的课堂教学将心理教育逐渐渗透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结合需要教学的内容,再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如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会,从经验中获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知和情感,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幼儿的心灵力量。
  例如,在“星星和哨兵”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星星的故事,通过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对话,询问学生对于星星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说对于星星的想法和认识,在幼儿发言时教师需要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表扬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接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儿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角色朗读,激发幼儿积极表现的欲望,及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幼儿在身心愉悦中发展健康的心理。
  三、联合家庭环境,重视家园合作的协调性
  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对于幼儿今后完善人格以及健康个性的成长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教育责任都归到幼儿教师身上,而是需要在幼儿园中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学园环境,同时与家长之间相互联合沟通,共同构建和谐融洽的情感环境,进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在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家长保持一种规律性的联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多举办幼儿园的家长会,在园中不放过幼儿任何一点异常的情绪波动和行为,能够通过对幼儿的观察、照顾,及时了解幼儿的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能够做到和家长之间有效沟通协作,通过双方的努力和照看,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及时纠正和控制,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教师和家长一起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成长环境。
  四、建设师资队伍,提升幼儿心理教育水平
  幼儿园教师是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教育者,因此,心理教育的效果好坏更幼儿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素养息息相关。目前许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都还有待提升。相关的教育部门需要着重加强教师对心理知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能力。
  例如,幼儿园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一些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或者培训,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园教师积极走出去进行学习、提升,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幼儿心理教育工作的质量。另外,幼儿园方面也可以主动丰富园内有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书籍以及资料参考。总之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综上所述,在对于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的时代,幼儿的心灵和身体都需要教师给与充足的“养分”,为幼儿提供健康,适宜的成长环境,再加上耐心科学的引导,只是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健康向上发展,进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幼儿。
  参考文献
  [1] 冯丽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教育对策[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9):236.
  [2] 方文艳.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66-67.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的贡献,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学发展观  1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生本教育理念的思想逐步进入教师们的心里,走进了课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性,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激发出来。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生活情境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真正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翁,对其进
期刊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的操做中理解知识,从而做到手脑并用,这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  正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而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那怎么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如何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学会并运用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体育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小学学生具有身心发展变化快、不稳定等特点,同时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体育是一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教授体育技能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强健学生体魄等具有积极的促进的意义,体育教师要将体育课堂教学摆放到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认真的钻研体育课堂有效施教的手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教学设施等,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活力,让体育课堂变得有趣和高效。本文将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就體育课堂高效施教的策略提出笔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是学生在未来学习中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社会及学生家长也时常关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观念;解决问题;合作协同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改措施不断深化,上级主管部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
期刊
摘要:学制是学校的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现行的教育学制是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存在学习年限过长的问题,当前的中小学学制是“六三三”,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学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中国学制;现行学制;学制改革  “六三三”学制师德中小学的学习内容超前,加重了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应当从多个方面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行为习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切实促进人的发展,所以,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期刊
摘要: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浩瀚的中国文学星空中,他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苏东坡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其在人生实践中闪烁出的人格魅力。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苏轼的人格魅力在其词作中都得到了体现:“自是一家”的词风成就;独立刚正的政治操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处世态度;率真豁达的生命本性。而究其人格魅力形成之原因,无外乎与
期刊
摘要: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够与生活相脱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体验、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作以分析探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导入;情境;作业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