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作文兴趣 提高写作水平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颇使人感到头痛的问题。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或是觉得作文是兔子尾巴——不长,或是认为作文前言不搭后语,没有条理,中心不明,甚至于在一份考卷上竟是白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是学生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把写作文看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造成这种让学生打不开思路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学生对所写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就要学生把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比如在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每写一处,是按何种观察顺序写的,然后告诉学生,写文章和平时说话一样,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做到有条有理,观察事物时要有一定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部分等,使学生明确,写好一处事物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景物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等特点写下来。这样他们领悟了观察的方法,掌握了写作的技能,写起作文来便得心应手了,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作文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想念自己,才能成功。作文和做事一样,只有在想念自己“我能行”的基础上,才有产生做好的信心。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往往是不善于观察,积累材料太少,无话可说,拿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你要非让他写,他只好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挤牙膏式地乱写一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上下一番功夫,让学生把写作看作是一种乐趣,由被动变主动。我在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之前,首先带他们到学校各处观察,引导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想像。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自己观察到的学校一角的景物。由于他们进行了实地观察,所以全体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角的景象,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看火侯已到,针对学生说得不具体的地方进行及时补充,要求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最后再让学生正式作文。这时,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了,提起笔来就不再觉得无东西可写了,因此,作文兴趣极高。
  
  三、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鼓励学生多写,可以先求量而后求质,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飞跃,为此,要培养学生多写多练的习惯。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成。更不可能单一的依靠课程表安排的作文课去提高,而是一种经常性的练笔活动,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让学生用文字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出来,有时鼓励学生把看到的一个场面、一幅画、一件事等都要写下来。近年来,我要求学生把在家里、路上、学校等不同场合看到的人、事、物随时写出来,并说出自己对这些人、事、物的看法,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而养成习惯,既丰富了生活、积累了索材,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熟练了写作技巧。同时.为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经常组织欣赏活动,评出优秀习作,给予表扬,激起写作兴趣。
  
  四、作文教学要重视讲评与批改
  
  学生经过苦苦的劳动,写出一篇作文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每次领到自己的作文本,总是先翻看老师的评语。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把学生作文的优点尽可能挖掘出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全文只有一句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也要提出来表扬,诸如“这个句子写得好!这个词用得恰到好处!”等。这样,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次小小的成功能激发人的奋进精神。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便调动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相应的也一定会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其他文献
工业经济初期,社会分工变细,技艺型劳动岗位增多,各种专门人才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所限,劳动技艺较为简单,职业岗位相对稳定,因而出现了得一技受益终身的现象。在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下,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培养胜任某种岗位要求的各类职业人才,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三大产业”的发展及其人才结构的要求带来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
期刊
新课程语文课堂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这里的“开放而有活力”,不仅指课堂主体发生变化、设计趋于合理、内涵更加丰富、品位前所未有,而且是人们长期以来所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得以呈现,确该欣喜。但是,笔者认为,在如此催人奋进的黄钟大吕中有些不和谐甚至是“变异”的音符让人难受,而“音符”的高奏者,正是置身课改前沿决定课改方向并对自己的课堂津津乐道实则懵懂其中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此,我斗胆对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流弊进
期刊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早在我国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情感教育就是语文教学的得法教育。唐代大诗人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它告诉我们:语言可以通过情感,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以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让
期刊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字难写、难读、难理解,总之是难学。说来有理,但我认为:这不正说明了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吗?作为国人,汉语是母语,大家当然懂得不少。但仔细想来,又似乎不太懂。不过,很多学生却有些满足,不愿深究。而且放弃了母语,学起了外语。外语固然重要,但学好语文似乎更显必要。学语文,不但要想学,还得会学;不但要学好,还得学精。怎么学呢?笔者认为当练好三功——说功、读功、抄功。   
期刊
【摘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特定社会发展阶段提出的一项新的刑事政策,对该政策和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需要全面认识。二者在规范层面上排斥,内容上渐向一致性,价值追求上深层统一;该政策与刑法三基本原则还分剐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建立案例指导制,司法行为激励机制上合理定位,执法机制上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时刑法化,以此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恪守刑法基本原则的同时得到贯彻。  【关键词】宽严相
期刊
上至高中下至小学,作文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于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尽管从一学语文开始,就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口语能力以及片断练习,但是真的开始一篇完整的作文写作,对老师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公式,也没有什么简易办法,对于十来岁的小学生,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总结我这十来年的小学作
期刊
语文是人们生活的工具,只有掌握这个工具,才能在生活中应付自如。然而,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师生都跟着试题这根指挥棒转的现象很普遍。陷入这个怪圈,怎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现根据自己的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针对此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刻思想内涵的理解及审美能力    文以载道,语文学课具有思想性的特点,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