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 练三功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字难写、难读、难理解,总之是难学。说来有理,但我认为:这不正说明了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吗?作为国人,汉语是母语,大家当然懂得不少。但仔细想来,又似乎不太懂。不过,很多学生却有些满足,不愿深究。而且放弃了母语,学起了外语。外语固然重要,但学好语文似乎更显必要。学语文,不但要想学,还得会学;不但要学好,还得学精。怎么学呢?笔者认为当练好三功——说功、读功、抄功。
  
  一、说功
  
  学好语文,要会说。何为语文?吕淑湘解释为:口语为语,书面为文。会说,会写,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基本标准。学英语,大家都非常重视口语训练。碰上外国人,都想法子上去说上两句。不少学校还花重金聘请外教。这道理是显然的。
  说,要敢说、会说、能说。
  敢说,主要指说的心理。有的人由于各种心理,或是不愿说,或是不肯说,或是害怕说。如上语文课,很多学生都习惯于认真听讲,一说要上讲台,或要课堂提问了,马上就低头回避了。有的学生平时也敢说,甚至于挺会说,但一上台,一到正式场合,就面红耳赤,说不出话了。要学好语文,就要克服这种心理。在上课时,要敢于向老师提问,敢于回答问题,敢于和同学讨论交流;在课外,不仅要和家人多说话,多交流,还要敢于和别人交往,要敢于在交往中表现自己。只要敢说,就算说错了,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还有重说的机会。
  会说,主要指说的能力。撇开生理原因,一般的人当不会哑口无言。会说话,却也不能乱说话。说话是一门艺术。说话要看对象,分场合,辨情形。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什么地方说,这些都得综合考虑。
  至于能说,指的是说的水平。只要敢说,多说,会说,时间久了,自然就能说会道了。而能说,你的语文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二、读功
  
  说和读是相通的。说主要指说话,读主要指读书。说话可俗些,随意些,而读书就要雅些,要讲究多了。
  读什么?读前要选好对象。首先要以语文课本为本。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经过多年的挑选、过滤的。可以说文质兼美。这些文章就要多读几遍,甚至有些还要力求背下来。但教材选文毕竟有限,还要靠课外知识的补充。如中外名著,报刊杂志,广告说明等,都可成为阅读的对象。当然,读书要读好书,读有益的书,既要博采众书,又要有所舍弃。
  怎么读?读有默读、精读、略读、览读、通读之分。如学校上早读课,就要朗朗上口,声情并茂,而在公众场合,就得以默读为主;好的文章,重要的文章,要精读深读,而一般的文章,略读就可。读不同于说,读要读准字音,读准语调,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前要疏通字词、句意,读时要结合语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后要回味、揣磨。古代私塾的摇头晃脑读法,还有唱歌时的打拍子法,就是为的一个节奏。演讲时的手舞足蹈,高亢低沉,为的就是情感。读还要养成好的习惯。用口水沾书本翻书,不太卫生;用笔指着读书,影响阅读速度;边读书边听音乐,品不出书中真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不但可以练口才,还可以还帮助理解文章,一举多得。
  
  三、抄功
  
  学好语文,还得练就抄功。抄,可以理解为抄写、抄袭。抄写,这是从小就要学的,我看大家都会,照搬而已。至于抄袭,我们是反对的。毕竟抄袭别人的东西,这与强盗、小偷无异。但不少学生又偏爱作小偷,不少人都具备了一手“抄功”,考试时更是各显身手。不过,要学好语文,还真得从“抄”字人手。抄,这办法是笨了点,但挺管用。当然其中的抄,不是一个简单的抄字了得,而应讲究抄的艺术。
  抄,不仅仅是抄生字词,抄课文,也要与罚抄区分开来,不然会有体罚之嫌。也不是简单的抄几个字,照搬照抄而已。抄是为了积累。如记读书笔记,可抄名言至理,可抄文章片段,可摘抄,可选抄,形式各一。抄,要认真地抄,不能丢三落四,更不能张冠李戴。抄,要作好注解,写写感受,甚至适当评论一下。抄了,也不能一抄了事,对抄的东西要时时整理,时时采用。
  抄写,抄写,先抄后写。从抄别人的.到自己写点什么,这有个过程。如写作文,就有抄写——模仿一超越三步曲。先要花大力气去抄写。比如说抄课文、报纸、杂志,甚至街上的广告说明书之类;然后进人高明的模仿阶段。有了抄写的积累,模仿起来就方便了。不过怎么模仿,有赖于老师将种种抄术点化成公式,使之有法可循,不至于胡抄一气。光一味模仿,显然是没出息的,只有超越前辈,才能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否则就永远步人于后尘了。如我们以前作文,爱用“三段论”,即开头、中间、结尾三段。这公式挺流行,但是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呢?显然不是。不同的文章因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自然要选用不同的结构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抄术,又必须从抄中走得出来才行。
  抄是写的基础。抄练多了,才能积沙成塔,也才有可能从沙砾中淘出点黄金来。
  功到自然成。只要炼好了三功,语文就不愁学不好。当然,学好语文,也不能偏废其他武艺,必须齐头并举,否则就偏此失彼了。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念,激起语文学习兴趣,时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关键词】信念;兴趣;激趣;创新;体验成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时刻都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的好、记得牢。经过自己多年的探究和经验,我
期刊
幼儿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点是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科学目标和指导要点: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探讨:    一、激发兴趣,运用各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根据需要,我采用了
期刊
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又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朗读的训练尤为重要。尽管人们已知道朗读的重要,可我认为有一些人过于狭隘地误解了“朗读”,认为就是让学生大声地熟练地把课文读出来就行,因此,在农村中学的早读课上,一些语文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在教室大声地朗读课文,而老师只是维持纪律罢了,这样做听起来是顺耳了,看起来是热闹了,可长期这样下去,学生朗读能力实质上是得不到
期刊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
期刊
工业经济初期,社会分工变细,技艺型劳动岗位增多,各种专门人才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所限,劳动技艺较为简单,职业岗位相对稳定,因而出现了得一技受益终身的现象。在这种社会经济形态下,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培养胜任某种岗位要求的各类职业人才,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三大产业”的发展及其人才结构的要求带来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
期刊
新课程语文课堂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这里的“开放而有活力”,不仅指课堂主体发生变化、设计趋于合理、内涵更加丰富、品位前所未有,而且是人们长期以来所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得以呈现,确该欣喜。但是,笔者认为,在如此催人奋进的黄钟大吕中有些不和谐甚至是“变异”的音符让人难受,而“音符”的高奏者,正是置身课改前沿决定课改方向并对自己的课堂津津乐道实则懵懂其中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此,我斗胆对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流弊进
期刊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早在我国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情感教育就是语文教学的得法教育。唐代大诗人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它告诉我们:语言可以通过情感,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以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让
期刊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