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教育,把挫折当礼物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没考好,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被同学嘲笑,就发誓再也不跟他玩了;被老师批评,就拒绝上学,甚至伤心到跳楼;毕业多年不去找工作,宁愿在家当“啃老族”……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就像只瓷器一碰就碎?
   据报载,安徽一14岁中学生和家人谈过不想上学以及想去打工的想法,经父母做工作后又回到学校,从那以后经常上网、旷课,最后“迫于各方压力”,一时想不开爬上了楼顶想要轻生。
   这案例虽然比较极端,但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就满满地享受了亲人的宠爱,这宠爱带给孩子幸福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被成长”。所谓“被成长”,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少了许多自我成长,比如本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包办代替了;本该受的挫折,父母有意屏蔽了;在学校受点小委屈了,父母火速出面解决,等等。于是,孩子表面上长高长大了,看上去挺不错的——嘿,成绩好,人缘好,品质好。却不知道,孩子像是用积木搭成的漂亮马车,中看不中用,一遇到障碍物,立即散架、崩溃!
   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14岁少年不想上学而想打工,一定是在学习上遇到了许多挫折,跨不过去,于是就选择绕开逃避——去打工总可以吧!打工又行不通,还得回来面对学校,那只好继续逃避——上网、旷课。还是不行?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挫折和逆境。如果不能正确地、积极地面对,即使那个14岁少年真去打工了,在社会上还是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你能保证他工作后就很愉快吗?
   如果父母只重分数不重心理素质培养,只重智商不重挫折商,孩子的成长始终是充满危险的。不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提高抗挫力和逆商,就像是让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在盘山路上驾驶,其危险可想而知!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不受挫折,难以成长。挫折商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挫折人人都有,看你怎样应对
   挫折商,也叫逆商(AQ),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遇到挫折就畏惧、退却、放弃,那智商再高也不能实现自我价值。不能创业,不能成功也罢,那就做个普通人吧,可普通人也不见得能做好,不见得能幸福!因为心态决定生活态度,生活态度决定生活质量,而生活中总会有挫折和障碍,就看你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处理了。
   面临挫折确实让人不舒服,焦虑、紧张、痛苦、愤怒等消极情绪也会纷至沓来,进而有了攻击、逃避、冷漠、偏执、退化等行为表现。
   但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合理的座次布局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动,学优生与学困生彼此搭档,对学困生是一种帮助。但一位前辈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不无感慨地谈起一段往事:某次考试后,他自作主张给一位成绩稍差但一直很用功的孩子调了座位,让他和全班排名第一的学生同桌,但前辈的良苦用心居然会伤害到这个固执的孩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肯踏进学校半步,而拒不上学的理由竟是“和好学生同桌缺少归属感”。尽管后来前辈为他调回了座位,其他任课教师也通过家访与其做了大量沟通,但似乎谁都难以走进他的内心了,心扉紧闭的男孩终于过早地踏入社会。如今再聊起此事,已经两鬓斑白的前辈依然悔恨当初的“自以为是”。
   好端端的一件事,硬生生地给办“砸”了,前辈的一片好心伤害了孩子。谁之错呢?我认为,一方面前辈不了解这个孩子的心理,如果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个性,如果能和孩子先作一番私下沟通,征询他的意见,就有可能放弃这个自以为不错的决定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也确实出人意料,为什么这么在意和好学生同桌呢?其实,这背后还是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作怪,无法承受这种差距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虽然事后老师们做了不少补救工作,但依然没有挽回孩子的心。只能说,这个孩子心理防御机制不当,存在偏执的一面。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责怪这个孩子,正因为他是孩子,他的心智还不成熟,所以面临挫折不知道如何正确积极地面对。
   还有一位老师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位叫晓君的女孩刚升入初一,她乖巧懂事,成绩优异,有很强的班级管理与协调能力,堪称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表率。谁能想到,晓君升入初三以后犯上了严重的头痛病,每次只要一看书学习,头就会疼得撕心裂肺。起初,她忍着病痛坚持听讲,后来,不得不经常请假休息,直至晕倒在中考考场上被送进医院。出院以后,晓君进入当地一所卫校学习护理,直到那时我们才知晓她的秘密。原来,升入初中后不久,晓君的亲生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很快重组家庭并长年累月在外打工。父亲不在的日子,继母对晓君不冷不热。从周一到周五,倔强的晓君始终在学校住宿,其他孩子梦寐以求的周末恰恰是晓君最愁苦难熬的日子!这个要强的小姑娘极度渴盼通过学习来逃离自己不够圆满的家庭,改变自己当下的境遇,然而巨大的压力刺激着她脆弱的神经,头痛正是她精神抑郁的表现之一。
   我很同情晓君。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去世,继母不冷不热的态度,让她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倍感痛苦。于是,她用住校来逃离没有温暖的家,想用发奋苦读、取得优异成绩的圆满来弥补家庭与亲情的残缺。背负着沉重压力,找不到释放的出口,最终,生病了!这种牺牲身体健康换来的心理防护,没有谁情愿,压力和挫折如暗流般不断涌动时,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如果抗挫容忍力不够强,如果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够正确和积极,那只能由它主宰了!
  
   当逆境和挫折来临时,父母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积极化解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身心不出问题,穿越风浪,直达彼岸。
  挫折并不可怕,未来终将美好
   马云学生时代成绩不好,高考考了三次才勉强以专科生的身份进入杭州师范学院就读,离当时的本科线还差了5分。回忆阴差阳错“补漏”为本科生的当年,连马云自己都不禁笑侃:“我脑袋小,问题消化慢,其实笨着呢!”    高考首次落榜时,马云曾去应聘酒店服务员、想做警察,但均因不够俊朗的外形而被拒之门外。马云便自我激励:“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也正是这个戏谑的念头指引他追求梦想,坚持不懈。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文讲师,领着每月110元的工资,男人骨子里不安分的因子蠢蠢欲动。1992年,马云发动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苦于没有足够的商业活动经验,经营的第一个月,他们收入700元,根本不够支出高达2000元的房租。有人动摇了,只有马云固执地背起大麻袋游走在义乌的街头小巷,转手“陶瓷狗”,倒卖毛线袜,甚至还卖过医药制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博在1994年实现了收支平衡,1995年开始盈利。
   1995年初,马云以一家中美合作公司首席翻译官的身份前往美国收账。偶然的这次出国,改变了马云的命运。朋友家里奇妙的搜索引擎让马云呼吸到无比新鲜的空气——电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足不出户便能尽览天下事。
   回国以后,马云怀揣着东拼西凑的两万块钱着手打造杭州海博网络公司,他的“中国黄页”成为我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此时,遭遇闭门羹和白眼却是他的家常便饭。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网站。生意略有起色,马云又杀回杭州创业。于是,杭州湖畔花园100多平的简陋居室,东拼西凑的50万元家底,踌躇满志的创业群体……一个响亮的名字“阿里巴巴”诞生了。
   “创业艰难百战多”是千古不变的哲理。起初,阿里巴巴旗下的员工只能拿区区500元工资,员工伙食自筹,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碍于资金瓶颈的桎梏,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小公司”一度沦落到无以维持的地步。困难面前,马云不止一次地告诉伙伴们:“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
   几经风雨,几番打拼,终于熬到风生水起:创办淘宝网,推出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纽交所上市……马云终于攀登上自己设定的事业高峰。他觉得中国是个能创造奇迹的地方,而在国人眼里,阿里巴巴何尝不是一个奇迹呢?
   逆商,是衡量一个人跨越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逆商低的人产生的挫折感强。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就看你怎样对待了。马云就是不太把挫折当回事儿,总能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挫折和逆境。《少年壮志不言愁》有几句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当年的马云可谓“少年壮志不言愁”了,面对无数的逆境,面对挫折的愁苦,他就是这么“不言愁”,坦然对“愁”,幽默侃“愁”。这里找不到消沉的背影,看不到自卑的情绪,总有那么点乐观精神,把挫折轻松化解,云淡风轻。
   马云看轻的是挫折,那么,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是行动,是“做”。他曾说:“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说得真好,脚踏实地地去做。没钱了,去赚钱补贴不足;失败了,爬起来再往前走;此路不通,再另辟新路。这当中,还有恒定的创业梦想、坚定的事业目标在推动他前行,“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
   如果想从一个成功者身上学点什么,那么不必看他头上的桂冠如何闪闪发亮,也不必看他在创业路上如何夜以继日地赶路,而要看他一次次跌倒时的态度,是什么在支撑他站起来。这才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在帮助孩子时该学习的地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古诗告诉我们,遇到重重困难,只要勇于面对,坚持下去,自然会见到别有洞天的景致。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拥有这样的心态,更要把挫折当作礼物,送给他们。
  挫折是礼物,大挫折大成长
   挫折感有强弱之分,就像把石头投掷在平面上,反弹的高度不同,方向也不同。不用说这和石头的大小、投掷的方式有关,也和平面的材质有关。人的心理就是承载压力和挫折的平面,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很受挫,有的人却觉得没什么。我们不要总去责怪现在的孩子承受力差,我们要做的是,有效地帮助孩子打造良好的抗挫平面,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把挫折当礼物
   有研究表明,事情对人产生的挫折感,其实不是直接作用于心理的,而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这种中介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人生态度以及身心健康状态。所以,有些事情你不当它是挫折,它就不是挫折;你当它是挫折,那它真是挫折。
   1岁多的孩子跌倒了,作为家长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有个爸爸就做得很好:看到儿子跌倒在地,他也假装跌倒,“哎哟哟,爸爸也跌倒了!”正要哭的儿子看到爸爸笑嘻嘻地爬了起来,自己也忘记了疼和哭,很快爬了起来,如同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这位爸爸的做法淡化了孩子的挫折感,让孩子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情。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位爸爸总能把自己调到和儿子相同的“频道”:儿子睡前向妈妈要糖果吃而不得,大哭,爸爸也“大哭”;儿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孩子欺负了,爸爸说:“我小时候也被小朋友欺负。你看,都过去了。现在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大吗?”儿子上小学后,有一次考试考了81分,心情很沮丧,爸爸又说:“嘿,81分比60分要好多了呢!”
   这位爸爸是用乐观的态度来看淡挫折,用接纳的心态来迎接挫折,是在告诉孩子:挫折是家常便饭,是生活跟我们开的玩笑;挫折不是你一人才有的,别人也有,没什么大不了;挫折并不可怕,来了就来了,它还会走。
   台湾作家席慕容有句话:“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是的,挫折一定会在孩子的生活中出现,如果在幼年让孩子懂得接受挫折就如接受大自然中的风霜雪雨般自然,那么,挫折就不是怪物,而是礼物了。    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孩子的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百般宠爱中长大,一旦遇到哪怕是小小的挫折“拦路虎”,心理素质不强的孩子也会被吓着,各种负面情绪仿佛被从潘多拉的魔盒中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疏导,避免这些情绪灰尘长时间沾附在幼小心灵上。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多,孩子做到晚上9点半也没完成,开始焦躁、摔笔、骂人。这时家长要怎样帮助他呢?
   第一步,理解与共情。以关切的眼神和孩子说:“是啊,作业是有点多,换成是我,也会做不完的,难免会发脾气。”此时,孩子会觉得父母很理解自己,烦躁、厌恶的情绪会有所缓解。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适当运用搂抱孩子等肢体语言,表示理解。其实大多数孩子还是理智的,发泄完了,冷静下来了,还会去完成作业。父母切忌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说一番不痛不痒的话:“你作业多,别的同学也多啊。怎么这种态度呢?”“好了好了,烦也没用,还得做的。”
   第二步,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和孩子商量,找到最佳办法。比如,不同学科交替着做,或把作业分成几个小部分,分配在不同时间段来完成,以减少疲惫感和枯燥感。
   第三步,孩子如果完成得好,要鼓励和表扬孩子,特别是要有意赞赏和强化孩子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态度:“一开始你很着急,很焦躁,作业这么多,这个大石头实在是让人讨厌、心烦。不过你后来冷静下来了,我们一起想出办法了。看,这块讨厌的大石头自己逃跑了,我们赢了,是不是?”通过前后的对比,意在告诉孩子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总会有办法对付它。
   教会孩子转换思维
   逆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会觉得这虽然很难,但不算什么,我有办法解决,并愿意主动承担挫折带来的后果;而逆商低的人,则会觉得我无能为力,没有办法了,甚至把这种挫折后果蔓延、扩大,长期不能自拔。曾有位家长向我咨询,说儿子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往,因为搬家而转到新学校,孩子试图与班里的两个同学交往,但这两个同学都不怎么喜欢跟他玩。这个孩子便觉得自己没人喜欢了,上学没意思,向家长哭诉,要求回到原来学校。家长觉得孩子太娇气了,批评他,“他不跟你玩,你就别跟他玩了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本来是安慰孩子,孩子听了反而更难过了。所以,家长不要光看到孩子心理承受力差,而是要帮助他找到问题的症结,是不是交际能力欠缺?是不是交往时间太短双方还不了解?是不是孩子主观偏激的判断?这些都要做一番了解,再提出几条有用的策略帮助孩子。
   有研究表明,应付挫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还和创新思维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面对挫折时,能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能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就能更快地走出困境。如果父母平时能多和孩子玩“想办法”的游戏,以锻炼发散思维、创意思维,调动积极寻找策略的动机,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人最愉快的事情其实是成长。你会发现,每一次大的挫折之后,你都有大的成长、新的潜能的开发。”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能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成长的契机,我们就不会如临大敌,就不会为逃避它而四处碰得头破血流,就会像马云一样,用幽默笑看挫折,用梦想淡化挫折,用信念打败挫折!
   练丽丹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丛书副主编,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小星星闪闪烁烁,快乐地眨着眼睛。它想到地球上看一看,一歪身子,偏离了轨道,落到地球上。   还是天上好,失去了星伙伴的小星星孤零零的,太寂寞了。忽然,发现路上有一道明晃晃的光柱。啊!又有颗星星落到地球上了,我有小伙伴玩了。   咕噜、咕噜,它滚了过去,立刻失望了:那是小朋友钢钢的激光手电,他在等待爸爸下班呢。小星星问钢钢:“我想回到蓝天上,仍旧同星星月亮做伴。你能帮帮我吗?”   钢钢用手抚
期刊
1   开学第二周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我带四年级的孩子们学习《真正的友谊》。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有几个好朋友呢?”问题一抛出,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大片,有的说有3个好朋友,有的说有5个好朋友,还有的说好朋友数不清。   我请孩子们选择自己了解的一个好朋友来完成书上的填空,并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特长、生日,自己喜欢他的原因,以及在一起感受最深的事。如果自己还有不清楚的,可以下座
期刊
屋子里,小熊正拱着屁股,东翻西找。   “小熊,你又在干什么?”熊妈妈吼道。   “我……我在找游乐场的门票。我和小猴约好,明天一起去游乐场玩。”小熊小声地说。   “又是找东西……”妈妈叹了口气说,“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呢?前天丢了画册,昨天丢了作业本,你叫我怎么说你才好?”   小熊低着头说:“我……我也不想这样,可是……”   熊妈妈无奈地指着乱七八糟的屋子说:“算了,先把房间整理一
期刊
江苏省常州市湖塘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蒋寒梅曾被评为“江苏省感动读者”十大人物,是常州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学生,又在2014年被江苏省妇联评为“十佳好孩子”。   笔者在去蒋寒梅家采访的路上,有过很多关于她家的预想。当真正走进时,笔者还是有着不小的震惊——这个家太简陋了,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床都是一块简易木板。但是蒋寒梅快乐的微笑却如太阳一般,让这个简陋的家映照在一片暖光之中。她笑得缤纷灿烂,把笔者也深深
期刊
一   “快来看,我在网上看到儿子的照片啦!”“真的!在哪里?”冉妈放下手中的活,飞快地奔到电脑前。网上,儿子穿着紫红色的校服,打着领带,拿着话筒,潇洒地站在舞台上,显得自信而阳光。冉妈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连连赞叹,这个平台太好了,让我们看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   冉是南京人,在海安高级中学读书。今天他打电话告诉父母,班里举行了国庆演出,他演唱了英文歌曲,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好评。活动的内容老师
期刊
今天集体活动前,赛文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妈妈叫我不要喝牛奶。”我以为他早上肚子不舒服,随口说了一声:“好的,一会儿你记住再提醒一下。”活动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有序地用点心,只听见赛文大哭起来,我一惊赶紧走过去,小家伙哭着说:“妈妈叫我不要喝牛奶的。”可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包已经开启的牛奶。我蹲下来,安慰他:“你能喝就喝吧,现在肚子舒服可以喝的,一会儿如果不舒服,你就告诉老师。”赛文听了我的话就停
期刊
今天,我异常兴奋,因为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我要向路人宣传垃圾分类,劝阻乱丢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我来到志愿者服务站后,快速登记好自己的名字,急急忙忙地穿上统一的服装,戴上帽子,拿好宣传资料,等组长跟我们交待了活动细节和注意事项后就开始行动了。   我的小分队就我一个人是小志愿者,同行的叔叔阿姨对我很关心。我们经过菜场的时候,只见好几个叔叔围在一起下棋,这时副组长拍拍我的肩膀,说:“给你一个
期刊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来到步行街。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忽然,我们看到一个大伯挑着个担子,我们好奇地跑了过去。妹妹大声喊着:“哇噻!好漂亮的小白兔啊!”大伯说:“小朋友喜欢吗?喜欢叫妈妈买给你。”这时妹妹已经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我走近了一些仔细看了看,原来担子里装着的不是兔子,可是,我一时想不起来它叫什么,站在一旁的妈妈笑呵呵地说:“它叫仓鼠。”   我认真地看着那个叫仓鼠的小家伙,
期刊
那是一段寂静的小路,它的尽头和起点都是连接着菜市场的嘈杂大道,可是它的深处却十分寂静。   只有我伤心的时候才会去那儿。在那儿,我平日里上课时紧绷的神经,惆怅悲伤的情绪都会放松下来。   今天是星期一,到了这一天就表示可爱的周末过去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紧张,总在想:会不会有什么事情忘了做?对了,上周的考试成绩会发下来。我的耳边突然听不见校园外车来车往的喧闹声。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已经在发考试卷
期刊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天气很热,爷爷担心我口渴,好心给我端来了一碗凉好的白开水。可是,他没端稳,手一抖,把水泼到了我的本子上。爷爷急忙拎起本子来,想甩掉那些水。不料,本子里夹了一支我新买的钢笔,只听“啪”地一声,钢笔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急忙捡起钢笔,可是笔头已经摔断了。我当时心里真是又气又急,脸色很难看,恨不得要发火了。这时,爷爷一脸不安,着急地说:“哎呀,摔坏了钢笔,都是我不好,怎么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