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五类意识的达成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俊利老师曾倡导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五类意识作为主要目标,其中主要包括现实意识、证据意识、融合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意识等。①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课,笔者经过多次磨合,觉得探究的空间较大。为此,力求在教学中稳扎稳打,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凸显“三维”目标,切实实施五类意识,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战争模块单元一的最后一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既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的总结,又为单元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做好奠基。而且本课理论性强,容量较大,思维含量较高,况且又与必修三个模块的联系紧密,因而教学难度不小。随着该模块前三单元列入了浙江必修Ⅰ模块的备考复习内容,本课在高考中的分量势必加重。为此,亟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人性化”课堂。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区分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正负作用等,基本习得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
   2.简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双重影响,并懂得学习一战后果的现实意义。
   3.学会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三、学法指导
  建议学生利用学程预习课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再利用周年纪念;用足用好教材上的材料,能够解读相关历史信息;并注意与必修的三个模块相关考点的渗透;进而引导学生发出你的好声音,想出你的好点子,增强对话互动;着力在学习流程中从神入历史到感知历史,再到反思历史,促进由“成人的历史”到“儿童的历史”转变,②重视能力和价值观的引领。
  四、学习流程
  导入:从一战百年说起。
   “全球最后1名一战老兵逝世标志‘一个时代结束’”——2011年5月4日,一战老兵克劳德·斯坦利·乔勒斯逝世,享年110岁。
   设问:请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教师纠正了个别同学回答为1914年6月
  8日,那是萨拉热窝事件,这只是导火线,正确的应是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虽然过去了百年(1914—2014),亲历者基本上已经作古,但世人对于一战的回望、追问和反思永远不会停止,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并以“旧欧洲的衰落新世界的崛起”为研究视角,希望同学们你说我想,共话一战百年。
   设计意图:体现了现实意识,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纪念的热点进行导入,试图穿越时空,创设情境来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回望、追问和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兴致,增强情感因素,让课堂充满人性,避免师生无情感弊端。 (一)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
  师:大战前的欧洲,黑格尔、马克思、达尔文、诺贝尔等名人辈出,发明火车开创了铁路时代,还有象征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埃菲尔铁塔和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等。自从新航路开辟,五百年来世界格局的中心都在欧洲,欧洲人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理性的光芒照耀四方,几代人满怀了光荣与梦想。
   设计意图:显示了融合意识,虽然这些教科书上没有涉及,但通过凸显一战前欧洲的光荣与梦想,既回顾复习了部分必修模块的史实,又为接下来讲述欧洲的衰落做好前后对比的铺垫,避免突兀。
   (二)大战后的欧洲:浩劫与衰落
   材料1:1914年7月,英国对德宣战的那个夜晚,英国外交大臣格雷遥望着伦敦街头闪烁的灯光,曾十分沮丧地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我们此生都看不到它们再亮起来了。”
   设问:上述材料来自教材第18页,请问格雷的担心是否杞人忧天?而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
   师:实际上欧洲文明受到了巨大冲击,看看教材第18页上的图片“伤兵和墓地”,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人们的脸上充满了忧郁、痛苦和焦虑的神情。祸不单行,当时疫病席卷了世界,譬如1918—1919年的流行性感冒(称为西班牙流感),曾导致全世界上千万人感染而死亡,可谓触目惊心。
   再来关注凡尔登墙上的一则哀词:“悼亡儿,自从你闭上眼睛,我的眼泪就流个不停。”这是牺牲的800万战士家属的凄惨心声。
   设计意图:反映了证据意识,以上罗列了欧洲在一战后所受冲击的一些典型材料,通过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以显示大战所带来的惨重损失与灾难,以及对于人们心灵的创伤,从而产生对一战前后欧洲的巨大认识反差,以期避免冰冷的说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产生心灵震撼的效果,张扬了人的生命尊严。
   材料2: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师:在一战中死亡的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再利用教材第19页上的图片“欧洲城市废墟”,显示欧洲理性之灯走向熄灭,黑暗吞噬着它!
   材料3: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选集》第二卷
   材料4: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接受凡尔赛和约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设问:谈谈你对上述两句话的理解。
  师:一战整体上是帝国主义性质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但在局部上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属于正义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大战的性质。
   设计意图:训练了问题意识,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史由证来,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但要区分整体与局部、正义与非正义关系,并理解大战责任并非都在德奥一方,让学生明辨是非,能够全面、客观地观察与思考,学会辨别历史事实,作出历史解释。同时,以理解20世纪初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为接下来讲解凡尔赛和约留下伏笔。    材料5: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
  ——1919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设问:你觉得梁启超先生的感受符合史实么?部分敏锐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看法有何改变?
   教师整合:梁启超先生为代表的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看法发生了动摇,由以往的学习、崇拜和仰视,变成了怀疑、失望甚至否定的态度。
   设计意图:隐含了问题意识,通过整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说明欧洲人思想的改变,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和乐观心态,变成了怀疑、沉闷和畏惧。并结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的纷乱与抉择,转向“以俄为师”顺理成章而并非偶然。
   材料6: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本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哪一个中心论点?主要有哪些依据?
   教师归纳:欧洲地位的相对衰落,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削弱等。强调经济上的金融与工业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设计意图:渗透了证据意识,在材料阅读与概括基础上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抓住有效信息点,指出了欧洲的相对衰落的现状与表现,尤其强调了经济上的两大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推导出欧洲地位相对衰落的结论。在此追问“相对”两字的含义,是主要在于与19世纪相比,而美国经济上优势,但不能忽视军事与政治上的影响力不足。
   (三)大战后的世界:新生与崛起
   1.俄国走上社会主义
   材料7: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美]西摩《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
   设问:豪斯上校的观察和判断反映了欧洲怎么样的社会问题?
   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情绪强烈,要求和平的呼声蔓延,并受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西方的政治危机加剧。
   设计意图:突出了问题意识,选取了美国豪斯上校这则比较典型的判断,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反映了作者的忧虑并非空穴来凤,体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危机,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引起了西方的恐慌,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反响。
   2.美国和日本的崛起
   材料8: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订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岳麓版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设问: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
  信息?
   师:美国和日本成为了债权国。美国大发战争横财,1900年至1914年,美国汽车产量从由4000辆增至56万辆。另外,纽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
   设计意图:强调了证据意识。在欧洲相对走向衰落的同时,美国和日本却乘机崛起,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必修Ⅱ专题六第1课,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但要告诉学生两国的军事和政治上还不足以与老牌欧洲相抗衡,为后面讲授国际联盟事先作个交代。
   3.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觉醒与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9: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美]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设问:材料9中“较蒙昧的人们”的国家掀起什么运动?史实主要有哪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师: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史实有中国五四运动、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原因主要有殖民主义力量的削弱、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自决意识的觉醒、十月革命的鼓舞等。
   设计意图:凸显了证据意识,加大了思维分量。强调整理材料,学会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学生还要借此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在此也需要依据西方语境,读懂材料。由此联想必修Ⅰ专题三第3课的五四运动、必修Ⅱ专题二第2课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以及补充人物模块的甘地等。
   设问:对比一战前后的欧洲地图,说出其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动?
   师: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等四大帝国,同时在民族自觉前提下,诞生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
   设计意图:彰显了问题意识,鉴于学生的空间概念比较薄弱,力求督促学生重视阅读相关历史地图,提高空间定位和想象能力,养成读图和以图证史的习惯。同时从一战前后欧洲政治版图(采用彩图)来培养比较能力,认识欧洲版图的变更。
   材料11: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
  入经济困境。
  ——摘自《世界经济史》
   设问: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提示:战争改变了国际格局:英法俄和德国所代表老欧洲的衰落,美日乘机崛起。国际格局新变化: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后形成了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设计意图:贯彻了融合意识,此则材料较为精要,一目了然。因教材表述比较笼统,为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在此具体有所展开,从而能够归纳一战后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毕竟综合国力决定其外交地位,为讲述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准备。况且凸显了全球史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材料12:必须成立广泛的国际联合组织,制订专门条款,使各国不论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纲领》
   设计意图:落实了分层意识,此段材料简要扼要,详略得当,因后面有专门论述,在这里点到为止。
   (四)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战争催生了新技术
   材料13: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单位:人)
   拿破仑战争(1790~1815):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1075
   普奥之战(1866):112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518
  普法战争(1870~1871):876
   日俄战争(1904~1905):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5509
  ——摘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14:罕见的一战彩色照片(坦克、飞机、救护车等图略)
   设问: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图片“飞艇应用到军事上”,上述文字和图片揭示了一战中的惨重伤亡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教师总结:科技应用于军事,例如飞机、坦克、潜艇、毒气等,战争催生了新技术,比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由军用到20世纪20年代的民用、汽车取代马车、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联系必修Ⅲ专题七第3课工业文明的引擎)。
   设计意图:增强了问题意识,突显了人文精神。为了让学生辨别历史事实作出历史解释,此处选用了两组材料来增强说服力,体现了先进科技用于战争导致了伤亡加剧。选用最新的彩色图片设置情境,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既利于激发兴趣,又可联系必修Ⅲ专题七第3课工业文明的引擎中的相关考点。如此,不仅点破了科技是把双刃剑,提醒学生不能盲目滥用科技手段,而应最大限度造福人类,也为后面和平主义思潮有所暗示。
   2.促进政府职能改变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冲击了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改变了传统的“小政府大社会”体制,实行“工业动员”“大兵团”模式,动员和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联系必修Ⅱ专题六第2课的自由放任政策、专题七第1课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客观上提高妇女地位
   材料15:一史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从217万人成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
   “在英国,80万名妇女被召进兵工厂里工作,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甚至可以说,这场世界大战实际上是在车间和工厂里赢得的。”
  ——《战争与武器》
   设问:结合教材第20页上的图片“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上述材料体现了英国妇女地位的哪些变化?
   教师归纳:妇女走出了家庭,摆脱了相夫教子的传统束缚,走进工厂和政府机关,使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作用增强,促使社会地位提高、还逐步获得了普选权等。
   设计意图:包含了融合意识,从而使学生独
  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战争难以让妇女走开,妇女与战争的命运休戚相关。因为文科班的女生多,以上材料容易使其感同身受而产生共鸣。而且渗透了社会史观,把握妇女解放的进程,关注近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
   4.改变了思想观念
   材料16: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诞生于西欧的曾经引以为豪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忧心忡忡,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17: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所著的《西方的没落》第一卷于1918年出版,顾名思义,是带着一战的创伤与反省的震撼世界力作,但对西方文化的命运作出了过于悲观、宿命的预言。
   20世纪上半期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了《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世界大战的名篇。(联系必修Ⅲ专题八第3课世界的文学)
   材料18: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奥]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设问:两则文字材料中的“幻灭感和危机感”“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欧洲的人们,他们容易产生哪些念头?    学生概括:①反战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②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影响。
   设计意图:表达了证据意识,采用几则简明的文字和图片材料,来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从中映照当时欧洲人的思想现状,不仅体现了文史不分家,有利于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又联系了必修Ⅲ专题八第3课世界的文学等史实。还运用了心态史学方法,从而有助于突破了反战文学、20世纪30年代的和平主义浪潮等难点。
   结语: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
   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向衰落的同时,世界却在战火洗礼后获得了新生,这就是历史的诡异与辩证法。难怪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说道:“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二十世纪这短暂历史的本质。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
   同学们,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5月16日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因此,“拒绝战争,呵护和平”,且行且思且珍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为此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效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预习单元二第1课《巴黎和会》。
   设计意图:力图实现证据意识、现实意识的融合,首先利用三种标点符号引起聚焦和思索,加之学习历史旨在服务现实,培养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然后在结语中一以贯之,升华“拒绝战争,争取和平”的时代主题,警示大家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所提升。接着尽量做好承前启后的衔接,本课是单元一的第4课,应瞻前顾后,既对一战单元有所总结,又为单元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打下基础。此外,提醒学生关注在一战后,世界为此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效果如何?由此诱导了课后思考。力求整课步步递进,环环相扣,克服那种学习无主题的缺陷。
  五、教学反思
  尽管笔者多次讲授了本课内容,也十分爱好军事,参阅了多期《世界军事》杂志上的相关
  文章,并时常关注时政新闻,但还是觉得设计时困难重重,经过反复的酝酿磨合,致力于在教学中达成个性化、思想性、现实感和穿透力,追求五类意识的到位。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立足学情的分层意识:秉持学生主体理念,依据因生而异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学首先要基于学情。学生组建高二文科班不久,师生程度参差不齐。更有挑战性的是,我校进行了分层分流,学生分别进入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学习,该节课针对的是B班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以历史教材为基点,主动拓宽和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强化价值观养成的现实意识:战争具有野蛮的天性,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当今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赶上了盛世我们享太平”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和平幻觉。但也有的“愤青”头脑简单,甚至狂热,同样也是十分有害的。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增强其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等;探讨战争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汲取历史教训,逐步培养学生宽容而理性的心态。
   保障课程资源开发的证据意识:正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积累了大量具有适时性、权威性、趣味性的材料。以此为基础,注重史料区分,力求考量史料的真实性、针对性和充分性以及局限性,注重用足用好、宁缺不滥。也鼓励让学生课外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有关历史信息的能力。
   增进史观引领下的问题意识:历史是多姿多彩的,又是超越时空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的素养,应善于正确运用史观的引领,例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以此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的剖析,尤其是贯穿多元史观的统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辨别材料、解读材料的能力。同时,学习使用比较的方法,去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国际格局、政治版图、经济地位、思想观念等所发生的变化,进而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多重影响。
   注重与必修模块、战争模块相关考点及课内课外衔接的融合意识:为了融会贯通,让学生回顾欧洲人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部分史实,证实了五百年来的世界中心格局地位,以映衬旧欧洲没落的开始,本课联系了五四运动、十月革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工业文明的引擎、世界的文学等教材内容。以组织课外的辩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潜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口才和胆量。
   诚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刘俊利老师所揭示的“四无课堂”现象,即教师无思想、师生无情感、课堂无思维、学习无主题。距离达成刘老师所倡导的五类意识目标,避免“四无课堂”还任重道远,笔者愿且行且思且共勉!
  【作者简介】吕准能,男,中学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① 刘俊利:《用“学术性”增强历史课堂“人性化”的研究与反思》,《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第6期。
  ② 沈为慧:《用课程理论引领教学实践——读陈志刚老师〈历史课程本体研究〉有感》,《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6期。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课堂小结,观照现实,历史思维,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42-04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定位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重要
关键词 新课标,边界知识,添枝加叶,以碎立通,借题发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9-0037-09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要求方面均有重大的修订变化,同时新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这些变化集中体现了新时代
关键词 微观史料,微观历史,甄选原则,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7-05  在高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史料类型中,微观史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微者,言其小,故又有“小历史”之称。赵世瑜指出,微观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与此
官话、国语、普通话常被认为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但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这三个概念在语义上的诸多微妙差别,表征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政治派别界定自己特定经验、预期与行动的努力。“国语”在清末取代“官话”,与现代国族建构息息相关;1930年代,左翼文化人为“普通话”一词灌注了强烈的无产阶级属性和地方平等、民族平等色彩,并以之作为批判“国语”的工具。1950年代中期以后的“普通话”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回
关键词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性,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54-04   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①历史进步与代价问题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之一,关键在于对必要的尺度的认知和把控。本文拟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论研讨,
关键词 历史教学,史学论著,客观性,写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37-04  历史教学中的史著改编一般是指教师通过阅读、领会、感悟史著内容后,对史著进行摘编、补缺等课程开发活动,还包括对史著所蕴涵的史学理论的活学活用。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38题主要改编自史学论著《万历十五年》,该题在改编历史论著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教师借鉴。下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自由”,“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41-04  始于世纪之交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重要理念。为此,人们针对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作为学科教育的一个分支,历史教育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相关主题也受到历史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眼关键词?演自主学习,问题设计,合理追问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21-05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学生首先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然后调节他们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这个过程既由学生的目标和学习情境的特征引起,又受到目标和情境特征的限制。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交往的成人给予的引导、监督和启发越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17-07  指向学科素养的历史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一个动态、平衡、综合的评价体系。新型的评价体系要能较好地反映历史学科素养所描绘的学习结果。新的评价体系迫使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只注重“双基”的纸笔考试,而是采用能检测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表现性评价。本文论
?眼关键词?演历史细节,兴趣,华盛顿,《独立宣言》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42-0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类似的抱怨:“老师,历史知识离我们好远啊,总也记不住,如果历史知识有生命力就好了。”很多教师的回答是:“记不住就反复背,多背几次就记住了。”其实,曾是学生的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回答苍白无力,无法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