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研析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
  吕叔湘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篇课文,学生自己看时很感动,掉下了眼泪,后来上课时,讲到那一课,老师就分析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方法等,“分析来,分析去,左分析,右分析”,那个学生说:“老师分析完了,我漠然无动于衷,我的眼泪出不来。”学生阅读作品,并不是为了去寻觅那个据说是独一无二的超时空的永恒意义,而往往是为了欣赏,满足审美的需要,实现并开拓自己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究其根本是言语教学。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言语、理解言语、感受言语及其能挥洒自如地运用言语的过程。因此,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它,使学生的心“人乎其中”,与言语对象的那一颗心发生共振共鸣,又“出乎意外”,玩索言语对象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处,在出入往复中使感受不断深化。随着课程改革地逐步推进,合作探究、综合学习、学科整合等学习方式的引进与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也大大加强。《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绝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
  二、对策
  (一)语言训练,培养语感。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朗读应该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式。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增强语感,训练语音,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而语言教学要注重语感,语感教学要注重朗读。因此,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其义其情其理。
  (二)创设情境,触发语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初步感知课文意境,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便能触发语感。并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有关的心理活动也随之活跃。
  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和着悠扬的音乐大屏幕展示众多鸟儿飞来飞去的场面,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老师缓缓地叙说:“你们看,这里的鸟儿有的从树上飞下来,有的从湖面上飞过来,这里的鸟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生:“这儿的鸟真漂亮!”,又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发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只鸟在一起的情景,真是太奇特了,我真希望能亲眼看看!”“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孩子的情绪是最易感染的,一股高兴劲儿凝聚在课堂上空,感情酝酿的时机到了,老师一句“那谁能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呢?”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朗读,完全沉浸在“鸟的天堂”中,有的还自己配上动作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室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充盈着高昂的情趣。海德尔格有一句话说得好:“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的,此时的学生已融人课文描绘的意境中,读的时候可以边读课文边想象那种迷人的景色。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体味生命的律动。
  (三)联系实际,激发语感。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因此,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潜藏的思想与情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的一篇痛惜时间流逝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小学生大多数都无法体会时光的匆匆和作者的彷徨。于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一下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你的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身边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来领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语感。《生命生命》一课主要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三个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确实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命这一话题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深奥,对生命的感悟不深刻。因此,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样才能实现与作者与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与作者、与文本同呼同吸,同悲同喜,激发语感。
其他文献
一堂成功的课取决于教师走得有多远有多深,学生就能走多远做多深。教学一路走去,思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是按学生学语文的规律教学语文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语文课,踏踏实实带着孩子去用心品、用情读,一定不会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  一、反复品读,意境自生  一节古诗文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给了学生吟诵的方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不知不觉吟唱了《送元二使安西》,吟出了古诗的音韵
期刊
根据我在教学上的所思所想,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注意点。  一、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就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二、充分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和接受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
期刊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很感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期刊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GSG538)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从户籍制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
期刊
自从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针对课堂评价中的低效现象,我们认真反思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所实施的口头评价。针对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评价,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介绍如下:  一、评价语言应以赞赏鼓励为主,同时又要防止“表扬泛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
期刊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我16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和自己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谈四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灵活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即教师不应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看作自觉积极的参加者,看作学习活动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精神。我园采用主题教学活动,使各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体育活动中渗透主题教学的内容,以幼儿园主题教学为背景,从主题中的健康活动目标出发,以幼儿运动为主,有效整合幼儿认知、生活和游戏等三类活动的内容,开展系列体育活动,以顺应孩子的发展,更有效地体现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合理创设户外体育游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开放性和艺术性,课文内容同思想品德、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创新意识的语文课堂,就要利用一切因素来整合课程资源,充实教材,实践教材,使语文教学同各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相互整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策略一:让学生倾心听一听  《快乐的节日》一文描述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美好生活
期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地域文化、国域文化、多元文化等。可我们发现,目前幼儿教育在地域文化方面相对薄弱,甚至呈倒金字塔形式。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呢?我尝试将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当地地域文化进行了融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分享如下:  一、创设教育环境,感受地域魅力  环境对幼儿有教育、启迪作用,为此我们在班级创设了“民间艺术坊”“特色小吃店”“我是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