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本”课堂的评价语言中和谐成长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针对课堂评价中的低效现象,我们认真反思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上对学生所实施的口头评价。针对课堂上教师的口头评价,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介绍如下:
  一、评价语言应以赞赏鼓励为主,同时又要防止“表扬泛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对平时发言胆小、不够积极的同学,应这样鼓励,“你虽然只做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多么单调啊!xxx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你思维敏捷,分析到位,我非常欣赏你。”这样的语言充满鼓励,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些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过多地用激励性的语言之后,会产生一种:无论我做什么事情或无论我怎样做,老师都不会批评我。或是一点批评意见都听不进去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时,还要警惕,不要走入表扬泛化、无原则的奖励和赏识的误区。
  二、从评价内容入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教师进行口头评价时,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而有侧重,与其他评价方式一样,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既要关注知识性目标,又要关注技能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发挥口头评价的判断、延伸、提升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及时学习的效果,明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知道哪些地方掌握了,哪些地方还没有掌握,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策略,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还必须对学生建构知识和经验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方法,发挥评价的提升作用。
  三、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在进行口头评价时,许多教师有些不良的言语习惯,如有的教师习惯于使用“真棒!”“真聪明!”“太精彩了!”等夸奖语言,一堂课下来,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即使学生出现错误的答案或不好的举动,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盲目乐观;有的教师则习惯于“嗯”“啊”“好”“行”“是吗?”等简单一说,语言指向笼统,给学生造成不可捉摸之感;还有的教师评价时有口无心,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我们要从语言习惯上入手,改变自己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评价语言要力求简洁而具体,有启发性和指导性,评价语言要自然亲切,富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感觉如沐春风,感觉豁然开朗,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从评价时机入手,寻找恰当的评价时机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第一时间做出的。当学生们只要表现出有益于学习的行为或语言时,教师们都要给予表扬性的评价,给学生以导向,信息的反馈越及时,反馈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在实施口头评价时,要抓住时机,该评价的时候就要评价,否则时过境迁,再好的评价也乏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
  现代教学新理念的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我评价要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学生才能在老师、同伴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也才能在对自我的评价中更好地反思自我,发展自我。学生获得情感的愉悦后,将会乐此不疲地探索新的数学奥秘。总之,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提出或回答的每一个问题,并能边听边思考,对信息作出判断,这样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的进步。我们要用心倾听、用心感悟、用心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声音”,“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分激励,少一分打击”,“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敷衍”。让我们站在孩子整个人生的维度上,用发展的理念来实施评价,科学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常规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而又必须遵循的教学规范和要求,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有效落实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弱化,势必影响质量的提高。  一、把功夫下在课前——备精品课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高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一一备精品课,写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
期刊
在当今减负的浪潮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出青春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思考反思中前行,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提高教师能力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保障  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
期刊
一切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的结果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一、体育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优势  青少年具有精力充沛、好动、好奇、好胜和喜欢体育活动的心理特征,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有利条件。那么,就应该利用体育
期刊
有效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等过程,有效地理解并内化知识,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升的课堂。由于受学生个体基础、自学能力、领悟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学习的效率各不相同,体现个体的差异性。  一、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课堂突发问题处置不当,对学生行为的偏差,要么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么舍本逐末,大光其火,导致课堂变成纪律整顿课。  2.教学目标设置不恰
期刊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智力得到了超常的发展,但由于家庭的不良家教方式的影响,造成了他们在非智力因素上的任性、懒惰、独立性差而依赖性强,结果在学校里成绩平平、表现一般,个别的还可能滑进双差生的行列。而有些孩子智力并不怎么好,但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却取得了好的成绩。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起了动力和定向的作用,使他们的智力充分
期刊
初中化学是初中新开的一门课,它在初中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科成绩,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体会到、搞好初中化学总复习对提高化学科成绩作用重大。现将本人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师生都要明确复习课的重要性  复习是知识的再梳理。通过复习可以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捉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好复习课教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课取决于教师走得有多远有多深,学生就能走多远做多深。教学一路走去,思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是按学生学语文的规律教学语文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语文课,踏踏实实带着孩子去用心品、用情读,一定不会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  一、反复品读,意境自生  一节古诗文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给了学生吟诵的方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不知不觉吟唱了《送元二使安西》,吟出了古诗的音韵
期刊
根据我在教学上的所思所想,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注意点。  一、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就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二、充分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和接受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
期刊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很感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
期刊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GSG538)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从户籍制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