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的探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说,思维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更是推动学生智力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理解方面较为吃力,这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笔者对于小学数学的思维教学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智力的提升。下面罗列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讨。
  一、正确认识数学思维的基本内涵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包含着广泛的数学知识。而数学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定量描述与定性把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通过概括与抽象形成了基本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因此,数学的本质中带有明显的模式化特点。小学数学课堂所讲授的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在生成完整记录之后的数学,是数学实践模式化的一种成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接受有效的数学思维锻炼,首先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数学能做什么?数学是怎样被模式的?数学的公式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模型的整体建立过程。教师可以举例如数字“7”是怎样得来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说一些常见的带与7有关的事物。如一个星期有7天时间,北斗7星,山下有7只小山羊,妈妈给了自己7颗糖果等。通过这些有关于7 的数量的列举,再通过抽象与概括后就建模成为了“7”这个数字。而学生要想真正地认识7,就必须分别认识什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7?什么是看不见却又存在的7?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数字的学习才算是真正地开始,数学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
  二、充分把握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握好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模型之间的连接和先后次序问题。举例来说,小明与爸爸一起摘果子,爸爸说:“我采了3筐,每筐12个”。小明说“我采了6个”。两人一共采了多少个?正确列式为12×3+6和6+12×3。两种算式是因为爸爸和小明有先说与后说之分。然而不管先后,他们所叙述的都是相同的事情,属于同一个层面。属于等价并列关系,均是对于数学逻辑关系的正确陈述。为什么不能列成12+3×6呢,因为3筐与6个没有关系;为什么也不能列成3×(12+6)呢,因为按综合法考虑,3筐只与12个有关系。没有同时和12个与6个产生关系。从分析法考虑,要求“二人一共采了多少个”,就必须先分别知道它们各自采了多少个,小明是6个很明确,爸爸是“3筐,每筐12个”,当然要先求出来。上述分析也证明了计算时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四则运算规则,“二人一共采了多少个”的问题同时也阐明了二人采的个数的联系。通过类似例子的列举,使学生进一步锻炼了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数学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三、为学生开辟数学思维训练的空间
  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思维训练必须有一个组织严密的“场”。在这个场里不仅要提供思维训练的材料,还要有思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如上文所述学生对于数字“7”的认知过程,不仅始终进行着形象思维的训练,而且从认识到应用的过程也伴随着内在的逻辑思维,那就是“客观事物—建立模型—再认识客观事物”。对小学生的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以逻辑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数学形象的借用来使数学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化,从而促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有机统一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思维方法,是结合现象对于本质的归纳,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常用的思考方式。而分析法与综合法相反,它的思考路径是从假设数学问题可能成立开始,反向寻求达成一种结果的必要前提或条件。由果寻因的思考方法是人类生活中又一最基本的思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关于数学知识的思考经常是这两种方法轮流或者结合使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促进。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必须要促进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有机统一。小学数学教材中提供的列表法、画图法、倒推法、替换法、转化法、剪拼法、假设法等都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工具、手段或技巧,这些方法都是对于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有效利用。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将数学思维教学融合到学生的课堂活动当中,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智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智力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教育的改革进程。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智力的开发为教学目标,进一步为学生开辟思维锻炼的广阔空间,从而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便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阅读指导方法。笔者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愿与大家一起走进写景状物的散文,共赏语言大观园里妙趣横生的精彩世界。  一、走近编者——与编者对话  课文将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编入同一个单元,意向
在似水年华里,外形会成为炭火后的灰烬,蜷曲出苍白与衰竭。然而,一个人的眼神却永远不会在年轮里蜷曲出苍白与衰竭。如果你愿意,它会永远如同珠玉,沉在教育这泓清水里,泛着光泽。给予学生信念、鼓舞、温暖、永生。  机智通过眼睛加以调和。  当嘴巴和眼睛相互矛盾时,孩子往往相信眼睛。  ——[加拿大]马克斯·范梅南  案例一: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教室的拐角处,抱着一摞作业的我听见了班长声嘶力竭的喊叫:
本文对80名大学女生健美操锻炼进行了对照试验,探讨健美操锻炼时女大学生健身健美的锻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运动强度较为适宜,动作结构符合女生的生理、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82-02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要让学生学到相应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实施课程改革之后,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寻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 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意义
在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游戏”一词所表达的含义中贬义的成分更多一些,往往是指玩、不务正业。一段时间以来,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家长们甚至会谈玩色变,认为游戏是耽误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难以立足。有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尤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时刻督促孩子学习。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首先,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游戏更是有着无穷的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效课堂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体现。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展示环节,由于一些教师把握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浪费时间,展示方法单一、深度不足等。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问题:  一、展示的内容太过全面,浪费时间  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将能让多数学生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
小学阶段是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成长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和探索。小学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讨厌学习,也自然不会自我教育了。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应进行基于自塑教育的小学生语文教学研究。本文对基于自塑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不但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而且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新课标要求,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一、营造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但繁杂细碎的提问,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问题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缺乏力度的表现。所以,提问设计的改革与创新,是变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当务之急。  一、提问技能  “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