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专业的基础课是宪法学。学好宪法学可为学习其他法律做了准备。由于宪法学本身比较枯燥,因此要用实证与案例法对宪法个案和类案进行案例研究。在宪法教学实践中以中国本土宪法事例为素材,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的能力。
关键词:实证法案例法宪法案例
实证与案例法重视研究现实中的宪法个案和类案研究,对宪法类案或大量宪法现象中的客观统计规律进行研究以从中发现宪法现象的规律与共性,最后并运用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宪法现象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而有理有数需要进行数据资料的支撑,从宪法个案和类案中探寻宪法原理是宪法学者的重要研究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涉及 《宪法》适用的案例和事例,这些宪法案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集得到,通过对中国宪政实践中违宪案例的搜集整理,着重从宪政精神、宪法权利的保障等方面汇编成册。如今,伴随着一切都在改革的大潮中,宪法教学也发生了改变,要接受时代的挑战。作为法学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思想上行动上迅速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一、实证式教学
随着法治建设的加强,法学教学把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识渗入学生意识中,有助于逐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宪法》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把握宪法这个概念,首先要让学生们走进生活。生活是一个大的资料库,取之不尽,由于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渠道获得宪法案例的源泉,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处处留意宪法案例的素材,最简洁易行的是让他们勤看书,留意素材的积累,勤动手,标注生活中的案例,留意案例分析的技巧,多参与各种法律宣讲活动,说出他们对宪法的感悟,对法律的情,长久下来,把这些案例感悟,形成片段,在归类整理中,在回味感悟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其次是应着重教给学生“捕鱼”的本领。采用实证式教学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公民权利保障时,先播放“孙志刚”案件的专家点评,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宪法教学知识点的思考,最后老师陈述案情,促使学生把握复杂案情。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现有案例的分析解释成文法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真实和典型性的案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由于其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非常盛行,其主要是分析复杂的案例内容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不仅以主观的形式反映客观内容,同时还向学生展示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事例,给人以某种启发和引导,主要价值供人们分析研究、总结规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案例必须反映客观实际。真实案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其次案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在案例的选择时受目的的制约和指导。同时案例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现象,因此案例也要选择反映社会及学校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向学生传输各种思想信息,而且也可以不断提高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实际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要发挥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去。
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话题讨论。一个专题的课文学完后,该专题的主持预先告诉同学们第二天将进行的话题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预先准备好发言。学生在发言中尽量用生活的案例。这样在发言中熟悉了掌握了学过的宪法常识,既学得轻松也学得愉快。学生为了能越学越好,通常会尽可能运用所学的宪法知识,理解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的法学氛围
1.收集材料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效果,这就是环境育人的作用和功能。学生如果能在上课伊始对本科内容充满强烈兴趣,那么求知欲就会很强。通常在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宪法资料等,让学生度本课充满兴趣。有创意的可亲准备会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打铃了,老师直接拿着一份报纸翻着,让学生非常疑惑,“老师到底在做什么呢?”老師一遍又一遍地问学生。终于,老师拿出笔不断地在报纸上画圈,然后把报纸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找案例,于是学生热情高涨。
2.学科融合
为了营造法律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宪法兴趣,我们在宪法教学中还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学生在学习这些学科知识时,会应用到生活知识;在学习宪法知识时,可以用这些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认知水平,由此,可以体现出多学科交叉学习的优点和效果。综合所学知识,使知识真正成为本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这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高考向综合考察方向转变的根源。作为法律学教师,除了做好本质教学工作外,要在宪法课程教学实践中,高效利用其他学科,来提升宪法课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提高化学课的学习热情,用兴趣带动学习,进一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水平。
3.开展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大型活动,如演讲比赛、基地活动等进行宪法知识教育。结合节日和纪念日组织瞻仰爱国先烈,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如开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演讲比赛;兴趣盎然的宪法辅导等活动,这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积极合作的意识,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
4.实践模拟
通过法庭旁听、模拟审判、毕业实习等形式置身于真实的法律环境中,运用宪法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宪法理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庭应变能力和陈述辩论能力、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从而把长期积累的司法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我爱大家》《责任伴我行》《做最好的自己》《我眼中的公民》等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及亲身感受,来达到对宪法知识的正确认知和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总之,我们要以宪法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在新理念下的交流活动中,使实证与案例法在宪法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贺红强.浅议如何运用网络平台展开法学案例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2]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13年
[3]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李斌.以典型案例为引导的宪法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法学杂志,2015,6(11)
[5]尹小芳.把案例教学引入宪法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嘉兴学院学报,205,16(5):107-109.
(作者单位: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白水小学)
关键词:实证法案例法宪法案例
实证与案例法重视研究现实中的宪法个案和类案研究,对宪法类案或大量宪法现象中的客观统计规律进行研究以从中发现宪法现象的规律与共性,最后并运用以统计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宪法现象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而有理有数需要进行数据资料的支撑,从宪法个案和类案中探寻宪法原理是宪法学者的重要研究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涉及 《宪法》适用的案例和事例,这些宪法案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搜集得到,通过对中国宪政实践中违宪案例的搜集整理,着重从宪政精神、宪法权利的保障等方面汇编成册。如今,伴随着一切都在改革的大潮中,宪法教学也发生了改变,要接受时代的挑战。作为法学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思想上行动上迅速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一、实证式教学
随着法治建设的加强,法学教学把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识渗入学生意识中,有助于逐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宪法》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把握宪法这个概念,首先要让学生们走进生活。生活是一个大的资料库,取之不尽,由于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渠道获得宪法案例的源泉,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处处留意宪法案例的素材,最简洁易行的是让他们勤看书,留意素材的积累,勤动手,标注生活中的案例,留意案例分析的技巧,多参与各种法律宣讲活动,说出他们对宪法的感悟,对法律的情,长久下来,把这些案例感悟,形成片段,在归类整理中,在回味感悟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其次是应着重教给学生“捕鱼”的本领。采用实证式教学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公民权利保障时,先播放“孙志刚”案件的专家点评,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宪法教学知识点的思考,最后老师陈述案情,促使学生把握复杂案情。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现有案例的分析解释成文法内容并推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真实和典型性的案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由于其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非常盛行,其主要是分析复杂的案例内容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不仅以主观的形式反映客观内容,同时还向学生展示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事例,给人以某种启发和引导,主要价值供人们分析研究、总结规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案例必须反映客观实际。真实案例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其次案例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在案例的选择时受目的的制约和指导。同时案例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现象,因此案例也要选择反映社会及学校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向学生传输各种思想信息,而且也可以不断提高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实际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要发挥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中去。
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话题讨论。一个专题的课文学完后,该专题的主持预先告诉同学们第二天将进行的话题讨论,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预先准备好发言。学生在发言中尽量用生活的案例。这样在发言中熟悉了掌握了学过的宪法常识,既学得轻松也学得愉快。学生为了能越学越好,通常会尽可能运用所学的宪法知识,理解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的法学氛围
1.收集材料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效果,这就是环境育人的作用和功能。学生如果能在上课伊始对本科内容充满强烈兴趣,那么求知欲就会很强。通常在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宪法资料等,让学生度本课充满兴趣。有创意的可亲准备会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打铃了,老师直接拿着一份报纸翻着,让学生非常疑惑,“老师到底在做什么呢?”老師一遍又一遍地问学生。终于,老师拿出笔不断地在报纸上画圈,然后把报纸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找案例,于是学生热情高涨。
2.学科融合
为了营造法律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宪法兴趣,我们在宪法教学中还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学生在学习这些学科知识时,会应用到生活知识;在学习宪法知识时,可以用这些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认知水平,由此,可以体现出多学科交叉学习的优点和效果。综合所学知识,使知识真正成为本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这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高考向综合考察方向转变的根源。作为法律学教师,除了做好本质教学工作外,要在宪法课程教学实践中,高效利用其他学科,来提升宪法课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提高化学课的学习热情,用兴趣带动学习,进一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将知识转变为能力水平。
3.开展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大型活动,如演讲比赛、基地活动等进行宪法知识教育。结合节日和纪念日组织瞻仰爱国先烈,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如开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演讲比赛;兴趣盎然的宪法辅导等活动,这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积极合作的意识,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
4.实践模拟
通过法庭旁听、模拟审判、毕业实习等形式置身于真实的法律环境中,运用宪法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宪法理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庭应变能力和陈述辩论能力、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从而把长期积累的司法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我爱大家》《责任伴我行》《做最好的自己》《我眼中的公民》等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及亲身感受,来达到对宪法知识的正确认知和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总之,我们要以宪法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在新理念下的交流活动中,使实证与案例法在宪法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贺红强.浅议如何运用网络平台展开法学案例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2]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13年
[3]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李斌.以典型案例为引导的宪法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法学杂志,2015,6(11)
[5]尹小芳.把案例教学引入宪法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嘉兴学院学报,205,16(5):107-109.
(作者单位: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白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