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快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小学生学习语文也好苦啊!苦在哪里呢?平时过多的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让我们的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此外,语文课堂的学习亦在诸多的情形下让我们的小学生感到苦闷。如何让我们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真正乐起来呢?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 让学生真正快乐的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正确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再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这在一定的意义上能使我们的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亦能从一定意义上让学生乐意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在改革之列,在探索中人们不免显得有些浮躁,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了传统的教学媒体,一切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不少人以为,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而这些新模式有时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譬如说,我们的生字教学中,教师没有了板演、书空,仅靠的是多媒体屏幕上的文字滚动,学生虽然看得眼花缭乱,但一时的过眼云烟使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到书写的要领。学生的字写不好,再让学生去不得要领地、机械地重复练字,我们的学生是肯定乐不起来的。简单地说,如果能让学生在习字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习字的成功,即使是字写得还不够漂亮,但学生已经掌握了间架结构的要领,他们肯定是能够乐起来的。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张弛有度,该静的时候还是要静的,不要以为花枝招展的课堂就一定能使得我们的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师千万不要去做让学生“痴乐”的事儿,学生过多地“傻乐”的课堂,显示不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二、 让课堂呈现真正的快乐
  我们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既承接着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也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做着铺垫,其课程内容设置是由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乃至情感因素所决定的。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形成阅读与表达并举,激情与智慧同飞的良好局面,那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真正感到快乐。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刻板地照本宣科,学生虽然已知,但那却不是乐知,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形成未来的好知。笔者感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课堂的正常的“乐之”是学生未来“好之”的基础。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很注意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目就是一幅幅完整的画面,面对这些画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说、去表达,同时还可以利用画面让我们的学生进行想象性表达,以画说画,以画想画再说画,使学生的激情和智慧得到充分地提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趣、有味地表达,我们还可以用“补白留声”的方法,建构延伸性的对话系统,让学生尽兴、尽情、尽致地表达。如笔者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上《生命的壮歌》一文。该教师在结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补白”:“猎人哥哥惊悚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猎枪,这时猎人们会想些什么呢?”从学生的带有个性化的表达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妙趣横生。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作品的空白具体化、人文化了,丰富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阐释和发现,学生真正乐了起来。
  三、 让学生自主寻找乐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颇有道理。平时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多少个小读者也会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我们的小学生真正意义上找到自己所认识的“哈姆雷特”。这“哈姆雷特”可以是学生对语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的个性化阐述。让小学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应当说,我们的小学生对此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因为那才是他们的劳动所得。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有的“哈姆雷特”根本就不是“哈姆雷特”,而是个变异体。这不要紧,我们应当承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个性化的见解,有些见解显得十分的矛盾,十分的对立,这是正常的。应当说,有了这样矛盾而又对立的见解,才能引领我们的学生思考、讨论、争辩、解题,真正的“哈姆雷特”才能在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乃至集体智慧的凝聚中凸显出来。
  譬如,我们经常要教到古诗,我们也经常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有人曾说过,让古诗教学焕发活力,不在体会诗句的字面意思,而要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去欣赏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那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经常做的工作是,学习古诗时引领我们的学生根据诗句所蕴涵的意向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每学习一首古诗, 在课外也要同时阅读一首古诗,并且要画出诗中的画面。让绘画和文本一体化,学生通过描绘任务,在自学自悟中就能品味出古诗所蕴涵的浓浓情怀。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三案六模块”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应社会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现代社会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的教育,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活学活用,找到自信。现代社会不需要死读书的书呆子,而需要能活学活用,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价
很多科学教师的概念教学习惯于“呈现概念一讲解概念——练习概念”的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习者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顺利展开教学打下基础,所以大多数教师更愿意把时间放在课堂导入方式上,往往忽视了课堂结尾。一节成功的英语课,不仅要有独具匠心的导入,精彩游戏的活动设计,精美合理的板书,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  一、有效课堂结尾的价值  1.强化兴趣。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将重心放在开头或者中间过程,那么当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因而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视学习为负担。这种“对学习无兴趣——厌倦——负担——辍学”的恶性循环,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质量。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就曾提倡“乐学”的原则,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乐”。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重要起点。  那么,
本文研究了液膜法提取钪的实验条件和机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N<sub>205</sub>的用量,解析剂的类型及钪的原始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认为N<sub>205</sub>-TBP-煤油为油相时,只
阅读在小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进行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内容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教会学生乐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善于质疑,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
心理学家指出:“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性大,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同时又存在着集中精力时间短、兴奋快、注意力转移快、容易疲劳的特点。”因此,一个聪明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趣中学知识,在乐中寻答案。  一、丰富情感,走近学生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用儿童化的口语和儿童化的体态语讲解,提问时要亲切,多用商量的语气,以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中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初是有内在理由的,如兴趣、爱好。这时人们的行为和认知之间是协调的,并倾向于继续保持行为。但如果出现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奖励等,给人们的行为增加额外的“过度理由”,就会促使人
一、让学生敢于质疑 小学生正处于敏感、害羞和胆小的年龄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课堂上营造出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敢于思考,敢于提问,乐于探究。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我对创新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用活教材  1.挖掘教学的创新因素  教材是一座储存创新因素的宝库,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阶段的三百篇左右的课文,都是有创造性的“文”,都具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