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的变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每一位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爱”灌注全部的教育过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源自学生自己的习得、悟得。
  关键字:新课改;全面发展;自主学习
  
  窗外,草长莺飞,春意渐浓,又是一年春来到,到处都是勃勃的生机,整个城市充满无限希望,伏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体味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心中涌现出难以言表的幸福感。今年已进入新课改第三个年头,曾经,“课改”顶着各方面的质疑与压力,在褒贬不一的评论声中,在各界期待的目光中不可阻挡地席卷了京城的每一个三尺讲台,如今,我们作为最后进入“课改”的年级,依据前辈们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似乎变得淡定从容了,不再惶惑不安,同时渐渐领悟了课改的核心理念,切实感受到了课改后学生的变化,尽管也有些许忐忑不安,但心中更多的是课改之后带来的惊喜。
  “课改”究竟改的是什么?我想改的应该是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懂得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获得的应该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建设性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态度、能力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基本知识。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每一位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爱”灌注全部的教育过程,“教师必须把真诚的爱施于每个孩子、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的推行,教学理念的更新,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课堂应还给学生,课堂应是学生自由学习知识的天堂,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源自学生自己的习得、悟得。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而不是把每件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那样,势必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出来的学生都程序化、模式化,又谈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我要求他们学会为自己负责,为自己最宝贵的青春负责,一定要把课堂当成是自己求知的最重要的阵地,抓紧课堂的每一分钟。在课堂上,我只会提出关键性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分组讨论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也看到了其它同学的优秀之处,常常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想的火花会时常碰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甚至引经据典,其知识面之广,也常让我赞叹不已,给我很多启发。课堂,成了师生充分交流思想的幸福场所。尽管分组讨论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教师的导向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看到一名普通学生发自内心对文学巨匠的理解,对文本的喜爱,我知道,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在身体力行实施着新课改的理念,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学生真正理解了文学大家的作品,我没有辜负我挚爱的学生。我懂得了教育的核心思想——“启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应承担的责任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正如“国宝级”教育专家霍懋征老师所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相信,新课改最终会排除一切阻碍,深入人心,因为它的核心理念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思想。只有在这样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才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然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中国的教育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而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继续努力,兢兢业业,用“爱心”灌注我教学的全过程,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注释:
  [1]郑伟钟.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特级教师张塞琴访谈[Z].语文出版社.
  [2]符德新,王思海.“国宝教师”霍懋征[EB/OL].中国教育网,[2005-12-05].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也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而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效果最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形成一种心理的共鸣,能使每一堂课都有情感的高潮,师生要齐心合力,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的角色 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
摘要:创先争优不是空洞的辞藻,而是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争当优秀,施惠于民的具体行动的浓缩。作为基层学生党支部,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有责任、有义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强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树好旗帜、立好标杆、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创先争优;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素质    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是学习实践科学
中国当代中青年学院派作曲家中,陆培教授是极具个人魅力和原创性张力的一位。他的音乐风格深深立足于中国传统,又广泛取法于西方现代,向以宏大与灵动并存、思想和审美并重为特质。他的作品被许多国外一流乐团在世界著名音乐厅演出,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评价:“陆培的音乐灵动而满有睿智,色彩斑斓,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以我自己对陆培作品的了解来说,这个评价极为准确、传神。陆培自己对作品的要求就是大白话——“我自
在人类社会之初,音乐以口耳相传的模式传播。随着音乐文明史的开篇,音乐评论便如影随形,从原初的只言片语到当下的万语千言,从个体的喃喃自语到群体的众说纷纭。  音乐评论是音乐审美体验的真实表达;是音符与文字的秦晋之好;是立足于创作与表演、自我与非我、时间与空间等不同视角与层面的再度创作;是音乐语义与环境的符号转换;是音乐传播与传承中具有美学要义的书写。  一  《紫茵音乐笔记》是一套以“现场观演体验”
因为要写一部劫夫的传记,有那么几年,我终日与劫夫“朝夕相处”:看的、想的、听的、说的、写的全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他在我眼前,由模糊、遥远渐渐变得生动而鲜活。我对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这些,都被我写进《红色音乐家——劫夫》这本书里。  因此,我以为自己似乎读懂了劫夫。   2005年12月16日晚,当“劫夫作品音乐会”落下帷幕,我随着意犹未尽的观众走在被冰雪履盖的沈阳街道上,大口吸着雪后清新
近年来,中宣部、文化部开始强举措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复兴浪潮,其以2015年复排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并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高规格隆重巡演为开端,继而在2017年开展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推出了重点扶持剧目评选,时至今日热度不减。在笔者看来,此举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
由北京市教委、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自2015年10月20日起至2015年11月20日,历时一月。延续往届三大板块的结构设计,此次音乐节共计音乐会23场、论坛研讨会5个、大师班12场。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本届音乐节首先确立“传统的声音”这一主题着眼于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留存
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的创新传承或者有效的多维传播已经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当下,全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快速”成为整个时代的追求——高速列车、快餐文化、5G网速……那么,文化呢?文化的发展也能“高速”吗?实际情况是,不管我们有多么愿意或者不愿意,文化都在激烈变化着,且正在一条“文化高速路”上疾驰。   2018年11月4日,国家民委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委托,由
与张子锐相识,已经有20年时间了。那是1996年南京的一次传统音乐活动上,在与江苏省昆剧院前团长徐坤荣先生(已故)的闲谈中,聊起了二胡钢丝弦的发明者张子锐先生,谈到他改革研制的几十种民族乐器,以及他对中国音乐独有的见解等等,留下很深印象。第一次探访感触最深的是,当我提到学院要申报外国歌剧研究的课题时,张子锐十分诧异:“昆曲和古琴才是中国音乐的瑰宝,师范院校怎么不去研究它?”果不其然,没过两年,昆曲
本刊讯 2015年12月28日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音协主办的2016陕西新年音乐会——交响音画《大秦岭》在西安举行。作为陕西省文联的《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创作工程》的文艺重点工程,交响音画《大秦岭》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挂帅,崔炳元、韩兰魁、赵麟、杨一博等作曲家组成创作团队,历时半年,多次深入秦岭采风、学习,并反复研讨、推敲完成,全曲共分《云横秦岭》《栈道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