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不惑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全球商业经典》执行出品人、执行总编辑王涌
  A=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雷军
  我没想到,对话刚一开始,雷军就沉浸到了自己的小米世界里,在他不容打断又多少有点絮叨的讲述中,我脑子里只归纳出了唐伯虎的那句话:“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年来的争议和吐槽,我发现他习惯于向人解释而不是对话,为了让他短暂游离出解释的语境,探讨下小米的成功别人是否也学得会,我向他请教做杂志产品如何向小米学习。他反问了我一连串问题:“杂志为什么要印出来?一印出来就有印刷成本、物流成本,为什么不直接电子化呢?”他指指墙上“顺势而为”几个大字,“越有才华的人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当我们经历这个社会的很多坎坷以后才知道,反而一般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懂顺势。这种看起来‘不够情怀’、‘不够有英雄气概’的做法,才是成功的真谛。”
  我成了他眼里的逆天行者。我没有解释,在他随后的又一轮反问中,那句话我在脑子里又用到了自己身上聊以自慰:“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但聊以自慰下的痛楚是:我们不是忒疯癫而是太固化。感谢他拿刀子捅我。
  不过,他对成功真谛的理解,多少让我有些诧异,因为他曾说“成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受。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只是在追求内心的一些东西,在路上!”难道他成功的内心感受中,是不要“情怀和英雄气概”的?我问他,“你内心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他没兴趣回答,说这个太复杂了。
  雷军爱读书,但做小米这三年,他没读到能让自己震撼的书,他说这可能和“四十不惑”的心态变化有关,因为书之于他的意义有了变化。“以前为什么要拼命看书,看各式各样的书,因为你对人生、对世界有太多迷惑,你才希望获得营养能找到答案。而找到答案以后,看书就变成了一件放松的事。”
  创办小米公司时,雷军从过去的人生历程中反思出五点体会:一、人欲即天理,是更现实的人生观;二、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三、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四、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五、专注,少就是多。其中第一条是核心,第二条指战略,其他是方法论。雷军说,小米的创新,包括互联网营销、口碑营销,都是表象,外界一直称奇的粉丝营销,说白了,销售的是粉丝的“拥有感”和“参与感”。背后的真谛,其实是对人性的挖掘。“人民战争的核心就是互联网,你怎么发动群众,怎么依靠群众,怎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么能跟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诺基亚为何输掉了这场战争?
  Q:以市场销售结果来看,小米手机是好商品了,但你当众摔过三次手机,我好奇的是“坚持口碑传播,相信好产品会说话”的你,难道认为好产品需要这样的方式来证明?况且手机又不是砖头,摔不坏又能证明什么呢?反正别人再怎么质疑我的杂志,我是不会摔也不会撕的。你摔手机时的内心是怎样的?愤怒?委屈?还是让你们睁大眼睛瞧瞧般的示威?
  A:严格意义上讲,我摔的时候是在跟大家证明,高端智能手机的结构,可以做得很好。摔跌实验对大屏智能手机来说,是非常难的科研题目。
  我们没有想过把小米做成一个很喧嚣的东西。筹备小米是在2010年1月,注册是在2010年4月,正儿八经开始做东西是2010年6月1号,到我们第一次记者见面会是2011年7月,第一次发布会是2011年8月16号。从筹备到产品发布差不多一年零八个月,我们一直保持低调。
  小米一上来就有极其鲜明的定位,它是为粉丝和发烧友准备的,并没想男女老少通杀。当你是个数码发烧友,你会觉得小米特别好;如果你不追求发烧的东西,你会有很多的误解,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发烧,于是乎你开始挑刺,觉得不舒服,觉得我们在炒作,在吹牛。
  我不知道一夜之间暴红是对还是不对。在那个阶段,我们跟媒体的沟通还是少。一个新鲜事物一夜之间暴红了,有捧的,有骂的,各种声音都有,也整得我们晕头转向。但幸运的是,我们活下来了,而且今天已经有了这么多用户。
  Q:但诺基亚当时不看好乔布斯的手机,就是因为试了一试后,发现苹果不抗摔,据此判断它没市场。于是诺基亚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进入这一方向。
  A: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诺基亚是怎么输掉这场战争的?其实本质上,iPhone跟传统手机最大的差别在于,iPhone实际上是电脑。苹果是做什么?苹果是做电脑的。谷歌是做互联网的公司。就算微软,也是做PC的。你会发现,赢的全是电脑公司,是广义的电脑公司。功能手机是通讯工具,而今天的手机都是电脑。
  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理解小米为什么一上来就定位在高性能、高性价比。PC工业经过30年的竞争下来,谁的性能最好,谁的性价比最好,谁就会最终胜出。今天,智能手机会走同样的道路。这个产业刚转型的时候,品牌、广告可能产生很大的价值,但当这个产业一步一步稳定以后,关键要看这两招。
  Q:小米的胜利其实是一个品类的胜利,就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互联网手机。可能好多人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
  A:在互联网上做自有品牌手机零售,我们是全球第一家做成功的。从中你能看得见的创新是什么?
  第一个你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威力,我们用电子商务直销的模式,去掉了渠道成本和销售成本;第二个你看到了社交媒体的威力,我们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营销的方式包括口碑营销的方式,去掉了营销成本;第三个我们是最早把手机当电脑做的;第四个是小米更强大的,我们发动了粉丝群众运动;第五个是独特的用户群定位和维护用户群的方式,我们最早规模化,把“粉丝经济”这个模式做成了;第六个是从创业的角度,小米其实在大家面前演示一个硅谷式的创业,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一组很彪悍的人,再拿钱堆,一登场就是世界级的玩法。
  四十不惑顺势而为
  Q:小米努力的方向是全力设计高品质高性能的发烧手机,有一群发烧友喜欢就足够。我个人非常认同,因为我们的方向也可以说是发烧杂志。改版《全球商业经典》时,我提出“与其让读者知道一百件事,不如让读者明白一件事”,不顺应碎片化的趋势,而是为还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杂志发烧友”们,提供一本可以慢慢阅读、静静思考的杂志。我们基本都是长文章,但不是为了长而长,而是为了把一件事多维度地、尽量触及本质地说清楚,而且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产品。不过,今天一件好产品和其用户相互找到彼此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也很想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做杂志产品,我觉得我们也做到了你总结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中的前六字,但我们还是不能像小米一样成为好商品。我一直认为,只有夕阳的人没有夕阳的行业,但传统媒体被“众人的念力”喊成了古典媒体,到处都是衰声,你能给我些指点吗?   A:我想问,你的目标客户群有没有跟他的朋友,也是目标客户群的人推荐过您的杂志?一个东西要好到让大家心甘情愿说出来,如果他说出来的单纯是说这个东西好,你知道这是不生动、不具传播力的。
  我常举的例子,说在海底捞吃完了饭,送了一个果盘,果盘没吃完客人说要打包带走,服务员不让打包,结账的时候送了你一整个西瓜。您送过西瓜没有?口碑就是朋友跟朋友推荐,什么东西能产生口碑?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真理,好的东西不一定有口碑,便宜的东西也不一定有口碑,又好又便宜的东西也不一定有口碑。
  很重要的因素出来了,我也去过海底捞,只有一个小地方打动我,服务员是真的在笑,是真笑不是假笑!这个社会全是假笑,尤其是以空姐为首的假笑。海底捞的服务肯定不会比五星级的酒店服务好,那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口碑呢?这个口碑的真谛是超预期。一星级的地方做了两星级服务就是高口碑,如果在五星级酒店做五星级的服务是没有口碑的。五星级的酒店一定得做六星级和七星级的服务才有机会。小米在做产品的时候一直试图超预期,只有超预期的东西才能形成口碑。
  Q:小米第一个获得了电商自有品牌的成功。我还是拿杂志产品来举例,为什么一个杂志不能够完完全全变成网络销售呢?跟同行交流说我想不进入传统渠道,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你认为这可能吗?
  A:杂志是一个很特殊的商品,杂志是一个内容的载体,如果你要在互联网上卖杂志,我反过来要提一个观点,那你的杂志为什么要印出来呢?一印出来就有印刷成本,一印出来就有物流成本。那为什么不直接电子化呢?我卖过书,卓越网是我创办的,那时是一周买20本书,正常的情况下我一周买4、5本书。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三年我没怎么买过书,有时候一个月买两本书,像现在的书我看不了了,打开我就打磕睡。
  我现在全看手机,看iPad,最近一年因为我视力下降很厉害,开始看Kindle。也就是说,我完全适应了电子化阅读,传统的阅读方式我读不进去了。你要相信80后、90后比我们转得更快,他们完全电子化,这是未来。会不会有书?会不会还有杂志?会有。但是很小众。您的产品到底是印成的这本杂志还是内容?本质上是内容。
  Q:我很认同你的说法。其实杂志到今天还用传统的方式,是为一些还享受传统阅读习惯的人去提供的一个产品,我也把这称为阅读发烧友。
  A:但是这个人群越来越小了,尽管不会消亡,但你偏要逆势而为。人家四十不惑,我不惑的那一点就是顺势而为。这是我在40岁那一年悟出的最重要的一个道理。我小时候干了很多逆天而为的事情,今天我们岁数大了,顺势而为就好。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当我们经过这个社会的很多坎坷以后才知道,其实有时候反而一般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滚雪球总是从坡上往坡下滚,容易啊!我们原来说这个不具挑战,一定要从山下运石头到山上,其实你完成的东西是一样的。你得跟着大势走,不要试图逆天。势不对的时候能不能成?也能成,容易小成。你付了一百倍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小成,你的内心会很纠结,势头不对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我们看了这么多成败,觉得最最核心的原因是大势,它看起来不够情怀,不够有英雄气概,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但这是成功的真谛。
  Q:你说过创新要靠不惧失败的勇气,当然你也提到了中国创新少是因为社会缺少包容失败的氛围。这也是一个“势”。那你怎么去对抗今天中国这种扭曲的价值评判体系,你也顺势而为?
  A:顺势而为跟创新是两个话题,是两个不同的角度。顺势是战略,创新是你在某一个领域里干了别人没干过的事情,或者你干了别人没干成的事。在智能手机的大势已成、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之时,小米第一个干了自有品牌网上销售,这是小米第一个干成的。小米还第一个发动了“人民战争”,做了MIUI系统,这是完全颠覆性的想法。
  Q:能不能理解为,在推产品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发动人民战争般的造势?
  A:我们这个人民战争也是静悄悄干的,也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干成的。人民战争的核心就是互联网。你怎么把大家发动起来?怎么发动群众?怎么依靠群众?怎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怎么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我们的群众就指用户,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喜欢研究数字,说今天新增了一千个用户,流失了多少个。在小米的观念里面,不要把人当数字看,把人一当数字看,他就不活灵活现了,不生动了。甚至有时候数字会欺骗你,只要你搞个常驻内存,不管用户的体验怎么样,数字是好看的。今天的互联网有很多类似的流氓软件件,就是被数字逼的,其实那个数字是虚假的泡沫。
  “人欲即天理”
  Q:过去很多人有类似“人民战争”的打法,但是小米最大的不同是系统化了。有用户的参与和论坛,最重要的是有了层次。让用户小范围参与并不奇怪,但像小米这种如此大规模而且做得这么极致,它的原点到底在哪?
  A:出发点很简单。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极其清晰的定位,就是我们想做一部手机,让每一个人有成就感。我们办小米的目的就是聚集这么一帮人的智慧,做大家能够参与的一款手机。你注意啊,我们在网上发动过百万人参与,当你真的参与了,你提的建议被我采纳了,你会觉得“这个功能我设计的,你看我多牛”。说得直白一点,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有人发明了一个功能,会把办公室每个同事动员起来用小米,把家里人动员起来。他们觉得小米是他们的小米。
  小米成了一个网友的圈子。后来延伸到组织各种各样的同城会活动。还有去小米之家做义工,义务帮着别的米粉服务的,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他觉得我比你懂,我能教你,这满足了很多人的成就感。这就是小米真正的精髓。
  刚才讲的五六条创新都是表象,本质就是我们自己热爱这个东西,我们很钻研这套东西,然后我们把有相同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小米的群体我们分了两类,一个叫发烧友,一个叫泛发烧友。泛发烧友是指你可能不专业,但你得有专业设备。所以小米就是给你贴了一个标签,你不一定真正专业,但是你有专业的想法,你愿意选择带着专业气质和这种角度,这就是小米。   我经常说,我们要做“让人排队的小餐馆”。为什么?
  第一,小餐馆成不成功的标志是,有没有人订座或者排队。有人排队的小餐馆那是成功得一塌糊涂的小餐馆,恨不得整个城市都出名。这样的生意,一般大厨就是老板,而且大厨每天在店里盯着,跟来的很多熟客都是朋友。他有很强的定力,把产品做好比赚更多的钱重要。我们正常的商业一定会是,有一家排队就搞两家,两家就搞四家,四家就搞八家,全国连锁,连锁到后来有多少能把连锁店管好呢?结果一步一步就被商业所扭曲了,所以好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第二,我们要跟用户在一起,和用户成为朋友;
  第三,做一百款手机太容易了,贴个牌子就行。但是,当你的手机型号多了以后,你作为老板用得过来吗?我问的这个问题很尖锐吧?很多手机公司一年出50款以上,老板都用过吗?如果你都没用过,你说的痛点也好,宣传点也罢,不都是编出来的嘛。我们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是去解决大家的痛苦,我们的营销就是把我们解决的过程告诉你。
  创新与梦想
  Q: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问道,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不再领先于其他文明?我把这个难题变了一下: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能山寨一切,却不能领先一下呢?
  A:山寨这个词很复杂,最关键的是做一个创新产品的风险是很高的。今天中国整个创新的能力离国际水平是有差距的,我们需要走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不可能跨越,整个国家都不可能。你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个世界领先的汽车?是因为我们国内的基础研发还没有到这个程度。复制和能不能创新是有很大差距的。第一个做成的人都是无数人死过以后成功的,这和别人做出来我们再去复制,难度是不一样的。
  Q:在做小米手机之前,你还是天使投资人时,你去魅族公司见了黄章,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没有投资这样一家现成的手机公司,非要自己干?是这家公司和黄章让你看不到你18岁时理想的影子、跟你追求的想要的差得太远吗?
  A: 我其实那段时间拜访了很多家企业,就像你想办一本新杂志,拜访了很多家杂志,如果你的想法是颠覆性的,你觉得是买一家去改造还是从零开始干?从零开始肯定会更好,虽然你知道这样会很辛苦,但是你后来会发现改变一个人的三观很难。
  Q:创办小米时你说你是为了18岁的理想,你那时理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还是希望办成一个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的想法。我会到40岁才决定再做小米,是因为原来很多东西想得不透。作为一个工程师,想法比较简单,对技术比较痴迷,但是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有模式创新,还要和战略相结合,才能做很大的事情。到了40岁,我已经具备了条件。
  Q:张朝阳克服抑郁症复出之后提到了这一代人尤其是成功的人,发生精神危机的很多,你这几年有没有过发生过精神危机?
  A:我觉得我还好,他是比较成功,我们一直不怎么成功。
  Q:张朝阳更尖锐地指出:“我们这代人实际是没价值观的,也没原则。”你认同他所说的,你们这代人没有价值观也没原则吗?
  A:我只能说这一代人整个的思想是比较混乱的,这个很难表达,这是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
  我自己一定是有价值观的人,也是一个有原则有目标的人,我代表正能量。
  Q: 你的博客名是“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但你怎么看现实中的普遍现象是“人因梦想而卑微”?
  A:有追求不一定有原则,有原则不一定有追求,原则和追求是两个意思,梦想是指内心的追求,当你内心有目标,你就会过得比较充实,内心没有目标,会迷失。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迷失,迷失之后他就会没有原则。你讲的卑微是外在的东西。只要你有目标,每个人都可以很伟大。哪怕你扫地,把地扫得很干净,这也是一个目标,现在关键问题是,很多人连地板都扫不干净。
其他文献
1985年3月1日晚上7点半,当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在台北市南海路“国立艺术馆”上演《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时,谁也不知道,这场演出将彻底改写台湾剧场史。  赖声川说过很多次,他和李国修、李立群在创作该剧时,完全秉承着实验精神—他们只是想看一看人们从一个正在死去的传统表演艺术中最终能得到什么启发?  因为实验剧最大的特征是不因循传统,鼓励革新和冒险,赖声川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创意,而并非依靠什么先进的剧场
期刊
不久前,有一位叫梁惠王的作家发了一条微博,描述了自己到医院看病时看到的一个情景:“一次去北医三院,见一个医生正在给卖菜的中年妇女缝针。她肥硕的身体毫无羞耻地趴在小床上,两座肉山般的屁股寸草不生……”这个描述引发了几位女性的反弹,作家覃里雯说:“毫无羞耻?受伤的女人被不保护隐私、不尊重病人的医生这么粗暴对待,还要被自以为文笔好的作家下作围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男作家连发好几条故意戏谑的微博,说自
期刊
奥斯卡·王尔德、特鲁门·卡波特、田纳西·威廉姆斯和艾伦·金斯堡的书挤在一个书架上,旁边一个书架则展示着西班牙网球明星纳达尔、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最新传记,两个容貌俊美的店员在柜台后轻声交谈,收银台前摆着一些彩虹色的钥匙圈和书签,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走进的是一家男同性恋主题书店。  虽然早已知道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的玛莱区(Marais)是宗教人士、艺术家、犹太人和同性恋的聚集之地,拥有号称全
期刊
作为一位罕有的跻身西方上流社会的华裔女性,邓文迪无疑是一个神话。但是对她的是非争论却从来没有休止过,而最近的离婚传闻又将这位奇女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邓文迪取得的地位和财富,让无数国人称奇和艳羡,而她的传奇经历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在她生命中的一个个机会关口,她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才做出了这些改变人生的决定?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男人,又是如何看待情感与婚姻的?她是否真的具有非凡的远见、
期刊
北京神奇时代网络公司坐落在北京东边靠近大望路的一家创意园区中,这家公司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讲很陌生,但如果提到一款名为《忘仙》的手机游戏,对手游行业有最基本了解的人都会露出“原来是它”的表情。自2012年6月上线之后,《忘仙》连续数周蝉联各大应用平台人气榜首位,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手机网游。这家公司也是最早跻身月收入千万元第一梯队的游戏公司之一。  月收入千万元级是一个什么概念?对比在2012年之前以功
期刊
Q=《全球商业经典》  A=王勇  当用户风闻运营商要针对微信收费的时候,几乎是一边倒地抵制与讨伐。可见传统的互联网并没有培养起用户主动付费的意识,他们早已习惯了享受免费的午餐。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付费,必然有人在为你付费。互联网的精神并不是免费,而是当移动技术已经解决了支付、物流与流量计算等问题的时候,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将用户想要的“免费”尽可能实现。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
期刊
2013年8月,蓝港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港)拒绝A股上市公司朗玛信息提出的价值18亿元收购邀约的消息占据了互联网媒体的头版头条,也将蓝港在线的创始人王峰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建议王峰接受收购,拿了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做一个时髦的平台公司,说不定比游戏公司价值更大。  但王峰的回应是“我爱金钱,更爱蓝港”。  自2013年手机游戏市场全面爆发,经过资本爆炒、A股疯狂收购,很多游戏公司
期刊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思想的自由,但是为什么没有创新?”  2012年8月4日,桔子酒店创始人、CEO吴海在一次名为《思想没有枷锁》的演讲里向观众抛出了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壁垒—你是自由的,但你没法突破这样的壁垒。”吴海说。站在聚光灯下,他语调高亢,越说越兴奋,最后索性摘下麦克风,脱掉上衣为创新挥臂高呼:“思想没有枷锁,思想自由!”  现年44岁的吴海完全有资格呼吁创新—他自己就是思维突破
期刊
什么是“我眼中的好产品家”?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先请读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男性朋友,你最喜欢的手表品牌是什么?  第二,女性朋友,你最喜欢的化妆品品牌是什么?  第三,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什么?  对于事业有成、尊显荣耀的男性而言,宝玑(Breguet)、宝珀(Blancpain)、格拉苏蒂(Glashutte Original)等顶级腕表品牌备受推崇;对于高薪阶层、内外兼修的
期刊
我背包里常年装着:一部笔记本电脑,一部Kindle。其实创业这一年以来,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除了跟人谈事儿,就是对着电脑,以致于Kindle常年被打入冷宫,无暇打开。但是我仍然一直装着它,走哪儿——去饭馆、坐地铁——都会随身带着,心里想着:或许就有十分钟时间呢、或许某一刻就想看一看呢。是的,Kindle给了我阅读的安全感:只要我想,它就立即能给——用最轻薄简省得多的方式。  就像今天手机给绝大多数人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