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媒板块挖掘知识付费头部公司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的消费形态从“物质”消费逐步转移为“精神”消费,人们开始愿意为信息与知识买单,2016年被认为是“知识付费元年”,2017年,知识付费更与共享经济并称为“两大风口”。如今,知识付费进入下半场,A股又存在哪些值得投资的知识付费概念股?2019年其将走向何方?在笔者看来,就A股市场而言,知识付费概念股集中在文化出版领域,例如新经典、光一科技、读者传媒等今年强势股都属于该板块,未来随着国家和消费者知识产权意识的加强,该领域仍将牛股辈出。

最严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出台


  最近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说的是2017年是全球资产表现最好的一年,而到了2018年情况却截然相反,全球93%的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此时市场经济唱衰的声音此起彼伏,笔者也不否认接下来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众多行业将面临洗牌。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长远来看,每一次行业洗牌最终都是“剩者为王”,在A股几轮牛熊市场中,总有一些板块和个股能够穿越周期,走出独立行情。
  例如,2008年遭遇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伊利股份、2012年塑化剂事件重创的贵州茅台都是典型。新能源汽车板块2016年受骗补以及补贴滑坡预期影响,板块整体行情结束,但新能源产业链上的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仍旧高歌猛进。因此,投资不能仅限于当下,而更应聚焦未来。
  从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来看,新兴产业是未来比较明确的方向,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本文要重点分析的知识产权领域的文化传媒等新兴力量,都具有“穿越”市场牛熊周期的可能。
  具体到知识产权领域,笔者早就曾表示,中美之间交涉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所以接下来国家大概率是会持续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落地执行,而持续性的政策出台,将带动知识产权板块未来反复活跃。例如,最新消息是,12月4日,由发改委在内的38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严重失信行为及联合惩戒措施,旨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该政策被市场解读为“最严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出台”。
  笔者认为,该政策的出台对相关受益产业的推动力非常巨大。进一步推测,中国知识产权产业的“春天”正逐步走来。

知识内容产业的投资逻辑


  知识内容产业的投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行业空间大+消费习惯的改变+政策驱动”。
  付费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这也是它行业空间大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其类型可以按照服务的不同受众人群分为三种:第一,服务于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资讯;第二,依托互联网平台服务于在某个领域有学习需求人群的在线教育。这一块本身也属于国家文化产业支持的领域,与此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知识分享风口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来看,因为A股股民散户基础比较大,股民受众对投资知识的需求比较旺盛。
  知识付费的背后,体现的是消费者无论身处哪个领域,都存在进一步学习提升的需求,而且同一个人会在不同领域有多种需求。就好像一个程序员可能会需要学习更高级的语言技术,但生活中也可能需要学习厨艺、健身、旅游、语言等等。总的来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新技能都会是知识付费的内容领域。而受众人群覆盖面广,同时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这一切有了产生效益的基础。

文化出版股将受益知识付费风口


  不过,无论什么类型的付费内容,书籍都会是很好的知识载体。文化出版业是知识产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未来出版行业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较来看,中国每年人均读书量和书籍定价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相去甚远。据统计,法国每年人均读书量为20本,日本每年人均读书量40本,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量60本。而中國到目前为止,只有4.35本。另外在书籍的定价方面,国内书籍普遍定价在40元以下。但在国外,以美国为例,书籍价格折合人民币普遍都在几百元。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国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正因为差距不小,所以中国未来的出版行业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它也会是未来牛股辈出的领域。
  此前,笔者按照上述逻辑挖掘出来的新经典就是最好的佐证。新经典每股股价从去年年中40元/股附近,一路高歌涨到了超过百元,现在虽调整到60元附近,但离笔者当初挖掘出来的价格仍有近50%的涨幅。熊市背景下有此表现,足以表明市场资金对于该主题的认可。
  那未来是否会存在下一个“新经典”?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当前文化出版板块内光一科技、读者传媒等很多个股已经先于股指见底,例如,光一科技从10月19日反弹行情以来,截至12月27日,累计涨幅高达35.53%,表现抢眼,预计这种股价躁动情绪未来将逐步蔓延到整个板块。
  总结来看,虽然知识产权过去发展不是特别完善,但如果未来国家政策和广大消费者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能够不断提升的话,其实很多创新型的文化公司,未来都有望存在巨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本文作者系牛散大学堂校长,文中涉及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入推荐)
其他文献
主持人:像市北高新最近这样的暴力跌法,怎么解释?  艾古:以我贫乏的想象力,没法解释,也许是庄家的亲戚套牢了吧。很难理解竟会有这样的傻庄,只能让我联想到境外赌场里挥金如土的土豪大爷们。  之前我下过很大的篇幅以赌场的道理来阐述股市现象,说实话我当时还是很忐忑的,心想我这么说会不会心理太阴暗了。现在看来我当时的说法其实算是很温和了,不用好博奕思维,光靠理性分析,是很难在这个市场生存的。  主持人:如
期刊
本周沪深小幅下跌,上证转债涨0.12%,中证转债跌0.12%,深证转债跌0.45%。旭升转债上市首周涨4.95%,桐昆转债上市首周涨2.13%。跌幅前三的是三力转债跌4.08%、康泰转债跌3.28%,科森转债跌3.22%。可交债整体变化不大。   一级方面,证监会核准佳都科技、维格娜丝、冰轮环境、中装建设转债发行上市,发审委共拓精测电子、亚太国际、大参林、司尔特转债过会申请。国轩高科、东旭光电、
期刊
近两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强相关性的汽车行业发展也随之大幅放缓,需求降低。作为汽车整车配套产业,汽车座椅零部件制造行业也受到较为明显拖累,这其中就包括了已递交上市申请报告的生产汽车座椅骨架总成等零部件的上海沿浦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沿浦股份”)。  就其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沿浦股份不仅在报告期内(2015年至2018年1~6月)营收和利润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迹
期刊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市场一直在按照退市的常态化迈进,垃圾股终究会被逐出市场,因此,投资者一定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退市是维护市场运行的必要手段,退市的目的在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让一些基本面恶化的公司退市,优胜劣汰,才能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让市场回归本源。让垃圾股退市,也有利于完善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让更多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只有回归基本面才是价值投资的本源。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
期刊
杭州银行从成立之初就以民营和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近年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聚焦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保障融资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创新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等手段,多措并举扎实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践行普惠服务小微   凭借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天然先发优势,杭州银行立足地方特色,践行普惠理念,坚持线上线
期刊
今年在A股低迷的背景下,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大多亏损累累;但是,同样因为打破刚兑不断爆雷的债券市场,置身其中的债券基金的整体收益却不错,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截至12月13日,在国内7大类基金中,今年以来债券基金的表现最好,平均净值增长率为4.54%。基金公司看到了这一变化,在下半年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下半年债券牛市缘何而来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会有一个明显
期刊
2018年A股的所有交易日已经落幕,证券市场未能延续此前一年因消费蓝筹股崛起而带来的牛市盛宴;但随着A股市场在底部区域持续盘整,萦绕在股票市场上空的层层利空乌云逐渐散去,在政策底、估值底等种种底部被探明之后,市场走出阴霾奋发向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崭新的一年,A股有望呈现大放异彩的结构性行情:银行、地产、医药等板块相对确定性强,大概率会成为指数调整时的避风港;新能源汽车、基建、家居、家禽养
期刊
2019年迎面走来,新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  感谢各位投资者和《红周刊》一起走过2018年的春夏与秋冬,衷心祝愿各位新年快乐!  回望2018年的股市,系统性下跌成为主线,虽然跌幅不比2008年和2015年,但杀伤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系统性下跌的背后是去产能、去杠杆、中美贸易摩擦等政策和突发事件,以及全球和国内经济疲弱的影响。而市场大跌又诱发了股权质押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不少职业投资人接受《红周
期刊
2019年,生猪养殖或许是A股中少数景气仍向上的行业。在环保压力、猪价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猪周期皆有望于明年下半年迎来拐点,而非洲猪瘟事件则有望进一步加大周期向上的力度。  长期来看,在规模化养殖的趋势下,龙头企业仍有较大的突破空间,无论是温氏股份还是牧原股份,都具备长期跟踪研究的价值。猪瘟下的猪周期  通常来讲,猪周期不同于煤炭、钢铁、原油等经济循环带来的景气周期。猪周期往往沿着“猪价上涨→母猪
期刊
2018年已经临近尾声,按照惯例许多券商陆续举办策略报告会,对来年A股的走势进行预判,并给出操作建议。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汇聚国内证券市场重要研究智库的券商,给出的策略应当极具参考价值,但有投资者翻出去年年底券商的年度策略,却发现今年A股主要指数的走势,和多数券商的乐观预期存在较大的落差。而回顾近年来券商的年度策略,类似的“测不准”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对于券商报告,投资者应当保持平常心看待,不可不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