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追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科学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的科学课堂才真正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景 模拟实验情景 丰富课程资源
  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对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关注点着眼于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优秀科学素养的精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创建是无疑是一项突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开篇就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基本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提法足见小学科学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的举足重轻的地位。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却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不论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中小学科学都属于弱势科目,可有可无。科学课涉及的内容较广泛,需要老师也要有较广阔的视野,扎实的知识基础,有的又比较抽象,离学生的实际距离较远,实验的材料很多又难弄,而且费时费力,所以不受老师们的欢迎,反正是"副科",干脆手拿教科书,照本宣科,如此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也不喜欢。因此教与学都缺失热情,最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混"迹于滚滚教育改革的成就中。
  过去,我的科学课堂也是死气沉沉、强记硬背。近几年,却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回顾反思发现:电教手段的运用功不可没。电教手段在语、数、英学科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感到尤为明显。现代教育技术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抽象变形象,复杂变简单,远在天边变近在眼前,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难度,效果显著。当然实际操作中只有恰当地应用好电教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与学中的媒介作用,化难为易,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电教艺术的关键在于巧用电教手段。教学中不注意电化教学的特点,不考虑选择运用电教手段的时机,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机。过去的教学多是以质疑、图片等单一的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一上课就毫无学习欲望,懒于思维。我尝试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软件、设计并制作动画等创设激趣情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升旗手是往下拉旗绳,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根据平时观察的经验,马上作出了回答,教师再放大旗杆顶端的部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种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科学知识。
  2、创设感知情景。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借助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我借助电教手段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自然兴趣浓厚。如讲《植物和我们》一课,学生掌握了植物的概念以后,能否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以番茄为例,通过动画演示,将番茄的生长过程展示剖析,学生很容易识别出番茄的各组成部位及名称。学生通过表象获得了感知,把概念和"实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总结出植物的结构特点。再投放几组植物投影片,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学生能很快识别出哪些食用的是根,哪些食用的是叶。在情境中引发了兴趣,烘托了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模拟实验情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科学课上有很多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进行实验,但是有些内容是很难在课堂上用实验的方式完全呈现的,而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教师说得费劲,学生也听得吃力,这时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实验情景,教与学都变得轻松、容易。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过去的模拟实验,是一生手持手电筒当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亮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亮绕地球一周,从而分析日食与月食的成因。这种模拟实验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用手电筒当太阳必须在光线暗的地方进行,学生操作的"地球"与"月亮"的运动不规范。现在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动画,不但能真实地模拟出三个星体的公转,还能呈现出三个星体的自转,而且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条件,教师只要在旁边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模拟实验,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情景,它有大小互换、虚实互补、零整拼装、动静结合和远近交替的特点,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立体感,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还比较安全,教师更容易控制实验条件,而且操作性强,教师便于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三、妙用配套光盘资源,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深化学生的科学品质。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是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我们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将有限的资源无限利用。例如在教学《能源危机》一课时,教材中仅提供了一些图片和粗浅的文字介绍,学生的认知是简单的,对于一心只读考试书,埋头作业题海中的小学生,能源知识是极其匮乏的,即使靠老师的补充讲述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将教师用书配套提供的光盘中相关的内容节选下来,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之后做一补充了解,学生通过观看影像片加深印象,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启迪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有关资料、图片,寻找造成能源危机的原因,以及解决危机的办法。借此弥补信息不足,使网络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为源源不断的学习财富,深化学生对科学的真谛的理解,从而实践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的科学教育。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科学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样的科学课堂才真正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说过这样一段话:"学校教给的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因而,我相信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完美追求,是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也必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新时期的人才库输送更多的可造之才。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特别是对水电气、交通、环保、保障房、水利设施等领域的投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
我军预防医学工作者是平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为了适应医学知识飞速发展和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卫勤保障的需求,预防医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满足新时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灏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改革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曲解,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即浮夸的积极评价和短视的消极评价,正视、分析、解决这两种极端现象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评价  1.正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极端现象  案例:高二生物新授课《基因在染色体上》  师: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地、有效地学习。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期刊
期刊
摘要:物理是实验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中学物理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活动和教师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就成为了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密度、间接测量法、等量替代、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
摘要:学习能力提高是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能力"可区分为"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与"专业知识"三类,其中尤以学习能力为其他能力之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关键词:普通班学生 学习能力 措施  通过对学生集体访谈后发现,普通班生物学学习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绝大多数学生整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的发展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VitroFertilizati
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和转型的时期,如何理解人?以人为目标的教育何为?“类”哲学理论为研究人与教育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类”哲学认为,“类”是人性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