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地、有效地学习。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新教材在很多章节中都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探究,也安排了很多学生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等等。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如在讲解《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这一节时,应该改变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探究方案,然后把学生全部带到实验室里去,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方案动手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当然在过程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小组的情况进行指导。从我的教学实践看,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
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知识从生活中来,把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所必需,是他们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可以使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设置疑问,引入课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宇宙航行》这一节,在引入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学生对宇宙航行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动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
三、营造氛围,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真正让学生能积极的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
1、放开手脚,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范围。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凡是学生都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暗示。"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让全体学生参与认知的过程中来。例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让学生结合平抛运动自己推导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在这一节结束后还可将平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以及一些类平抛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在新教材中这样的知识点很多,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反馈回的零乱无序的信息,抓住实质,认真梳理,归类,及时做"到位"点拨。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度到"会学"。
1、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学生因为认知方面的不足以及在自我探究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甚至误入歧途,浪费了很多时间,还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思维,促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避免学生思考时的片面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应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探究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指导。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例如: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时除了教材提供的方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提出新的可行的方案,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找出一个新颖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3、鼓励猜想,引导学生探究验证。
在物理的发展史上,很多时候人们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经常是根据某些现象先提出某种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揭示出某一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促进主动学习。当然学生的猜想很多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我们应以鼓励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减少学生猜想的盲目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讨论探究方案,最会进行实验验证。
五、正面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技能、学习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及时的作出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自尊,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新教材在很多章节中都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探究,也安排了很多学生探究性的教学内容。如: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等等。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如在讲解《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这一节时,应该改变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探究方案,然后把学生全部带到实验室里去,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方案动手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当然在过程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小组的情况进行指导。从我的教学实践看,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
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知识从生活中来,把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所必需,是他们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可以使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设置疑问,引入课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宇宙航行》这一节,在引入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学生对宇宙航行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动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
三、营造氛围,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真正让学生能积极的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
1、放开手脚,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范围。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凡是学生都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暗示。"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让全体学生参与认知的过程中来。例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让学生结合平抛运动自己推导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在这一节结束后还可将平抛、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以及一些类平抛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在新教材中这样的知识点很多,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把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反馈回的零乱无序的信息,抓住实质,认真梳理,归类,及时做"到位"点拨。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度到"会学"。
1、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学生因为认知方面的不足以及在自我探究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甚至误入歧途,浪费了很多时间,还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思维,促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避免学生思考时的片面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应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探究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指导。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例如: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时除了教材提供的方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提出新的可行的方案,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找出一个新颖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3、鼓励猜想,引导学生探究验证。
在物理的发展史上,很多时候人们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经常是根据某些现象先提出某种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揭示出某一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促进主动学习。当然学生的猜想很多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我们应以鼓励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减少学生猜想的盲目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然后分组讨论探究方案,最会进行实验验证。
五、正面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技能、学习过程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作出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及时的作出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自尊,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