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增加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核心素养首先要进行的是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是其他必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联系核心素养各要素之间的纽带。基于理解的史料研读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历史解释;史料研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颁)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素养培育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笔者结合文献资料阅读及历史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史料研读,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一、概念界定明确历史解释与史料研读的内在联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史料研读,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读相关史料, 获取有效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并形成一定历史思维能力的学习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史料作为学生形成问题、提炼论点、建构解释的主要媒介,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证据意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基于理解的史料研读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立足时空观念,回归历史现场,理解历史问题,阐明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时空观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和前提。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潜伏着各种事件,也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事件才变得清晰可辨。”教师带领学生立足时空观念,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才能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建国初期的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或新闻报道反映了当时国家的重大活动。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1953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不能坐视美帝扩大侵略!》的重要报道;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写到:“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195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195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改造私营工商业的伟大胜利》;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1956年9余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建国初期我国历史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期并概括阶段特征。
经过史料研读和讨论分析,学生得出1949-1956年为过渡时期,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第一阶段1949-1952,中心任务: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第二阶段1953-1956,中心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1956年進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1966年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在此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探索中的失误,走了弯路。
三、借助图文史料,形成内在逻辑,对历史进行“客观”解释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作出某种分析,将历史事件放入某种因果框架中的行为就是 “解释”。任何一个历史事实的确定都离不开历史解释。在进行历史解释前,必须讲证据、重逻辑,使历史事件更接近于事实真相。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史料记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史料的运用过程中,必须进一步鉴别、分析、论证,从而获得历史真相,进行客观的历史解释。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课《曲折发展的十年》这一子目时,笔者提供了以下图文资料:材料一为1958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材料二为1957-1962钢产量的变化的柱状图, 材料三为当年北京妇女将自家铁具送去炼钢的照片。然后提出问题:上述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史事,哪项是虚假的,哪项是真实的?在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后,笔者继续追问:此时的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运动?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认识?继续引导学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四:“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材料五:1957年,赫鲁晓夫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报告中正式提出15年内赶超美国的口号。正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的毛泽东,也不甘落后,提出中国在15年内赶上英国的宏伟目标。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六:正如前副总理薄一波所说:“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〇七〇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
材料七: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通过材料的研读和讨论分析,学生们认识到此时期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领域出现“大跃进“运动,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探索尽管存在失误,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为之后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我们需要站在当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那段历史。
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获得有益的历史借鉴
历史解释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学生基于对史实的理解,通过历史解释,能直面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释,离不开客观、理性、辩证的评价。[2] 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就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这一问题,笔者为学生提供了2013年江苏高考23题的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 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们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不同派别、不同角度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反映了特定立场下人们的特殊认识,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叙述客观评析,并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历史解释能力。
五、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目标的核心能力目标,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不是一道练习题或者一则史料就能做到的,是一个有意训练并长期习得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唯物史观的引领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3]历史解释是在掌握史料与事实的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客观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史观的指引。“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4]它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史料选择的真实完整性、典型性及多样性
历史解释能力指以史实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帮助和促进学生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史料收集、解读、质疑、多角度分析、说明及论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对历史的解释,并在解释的过程中认知历史,获得史鉴。” [5]真实完整的史料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理解真实的历史。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指出:“材料不够, 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 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可见,史之真实性,乃历史存在之意义。教师择取史料时要仔细甄别,多引用第一手史料,确保其是真实可靠的,避免错误的史料给学生造成思维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偏差。
史料浩渺,难以穷尽,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性史料,使史料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帮助学生对重点、 难点的理解,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历史教学的史料形式多样,分为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文献、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记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报纸杂志、统计资料、家谱等)、实物史料(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绘画等)和口述史料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在不同环节或针对不同的历史问题,选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同一个历史问题,运用几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帮助学生分析或强化理解。
3、注重学生表達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能够“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上述要求说明,无论是客观叙述历史还是对历史加以解释,都需要学生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切实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已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注意将学生的随意性发言引向科学、精练的规范性发言。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简答题、历史小论文题等课后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杨霞《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9
[5] 李海龙:《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思考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期。
[6]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历史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7-466,主持人:林萍)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历史解释;史料研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颁)明确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素养培育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笔者结合文献资料阅读及历史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史料研读,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一、概念界定明确历史解释与史料研读的内在联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史料研读,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读相关史料, 获取有效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并形成一定历史思维能力的学习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史料作为学生形成问题、提炼论点、建构解释的主要媒介,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证据意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基于理解的史料研读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立足时空观念,回归历史现场,理解历史问题,阐明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时空观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和前提。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正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潜伏着各种事件,也只有在时间的范围内,事件才变得清晰可辨。”教师带领学生立足时空观念,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才能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课,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建国初期的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人民日报》的社论或新闻报道反映了当时国家的重大活动。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1953年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不能坐视美帝扩大侵略!》的重要报道;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写到:“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1954年9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195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改造私营工商业的伟大胜利》;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力争高速度》;1956年9余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建国初期我国历史发展进行合理的分期并概括阶段特征。
经过史料研读和讨论分析,学生得出1949-1956年为过渡时期,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第一阶段1949-1952,中心任务: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第二阶段1953-1956,中心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1956年進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1966年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在此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探索中的失误,走了弯路。
三、借助图文史料,形成内在逻辑,对历史进行“客观”解释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作出某种分析,将历史事件放入某种因果框架中的行为就是 “解释”。任何一个历史事实的确定都离不开历史解释。在进行历史解释前,必须讲证据、重逻辑,使历史事件更接近于事实真相。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史料记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史料的运用过程中,必须进一步鉴别、分析、论证,从而获得历史真相,进行客观的历史解释。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课《曲折发展的十年》这一子目时,笔者提供了以下图文资料:材料一为1958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材料二为1957-1962钢产量的变化的柱状图, 材料三为当年北京妇女将自家铁具送去炼钢的照片。然后提出问题:上述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史事,哪项是虚假的,哪项是真实的?在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后,笔者继续追问:此时的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运动?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认识?继续引导学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四:“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 材料五:1957年,赫鲁晓夫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报告中正式提出15年内赶超美国的口号。正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的毛泽东,也不甘落后,提出中国在15年内赶上英国的宏伟目标。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六:正如前副总理薄一波所说:“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〇七〇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
材料七: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通过材料的研读和讨论分析,学生们认识到此时期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领域出现“大跃进“运动,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探索尽管存在失误,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为之后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我们需要站在当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释那段历史。
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获得有益的历史借鉴
历史解释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学生基于对史实的理解,通过历史解释,能直面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释,离不开客观、理性、辩证的评价。[2] 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就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这一问题,笔者为学生提供了2013年江苏高考23题的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 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们对罗斯福新政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不同派别、不同角度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反映了特定立场下人们的特殊认识,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叙述客观评析,并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历史解释能力。
五、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目标的核心能力目标,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不是一道练习题或者一则史料就能做到的,是一个有意训练并长期习得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唯物史观的引领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3]历史解释是在掌握史料与事实的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客观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史观的指引。“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4]它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史料选择的真实完整性、典型性及多样性
历史解释能力指以史实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帮助和促进学生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史料收集、解读、质疑、多角度分析、说明及论证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对历史的解释,并在解释的过程中认知历史,获得史鉴。” [5]真实完整的史料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理解真实的历史。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指出:“材料不够, 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 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可见,史之真实性,乃历史存在之意义。教师择取史料时要仔细甄别,多引用第一手史料,确保其是真实可靠的,避免错误的史料给学生造成思维上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偏差。
史料浩渺,难以穷尽,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性史料,使史料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帮助学生对重点、 难点的理解,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历史教学的史料形式多样,分为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文献、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记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报纸杂志、统计资料、家谱等)、实物史料(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绘画等)和口述史料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在不同环节或针对不同的历史问题,选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同一个历史问题,运用几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帮助学生分析或强化理解。
3、注重学生表達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能够“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上述要求说明,无论是客观叙述历史还是对历史加以解释,都需要学生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切实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已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注意将学生的随意性发言引向科学、精练的规范性发言。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简答题、历史小论文题等课后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杨霞《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9
[5] 李海龙:《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思考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1期。
[6]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
基金项目: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历史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7-466,主持人:林萍)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