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放收·实虚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cong907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而“难”恰是一个学科的精髓所在,如果自己不能形成一套富于个性色彩的作文训练思路,就绝不是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恰当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是作文教学走出困惑的关键所在。
  
  “读”与“写”
  
  无疑,“读”与“写”既是语文教学的“双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表现出来:第一“读”与“写”是各自独立的,一个负责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一个负责主体由内而外的表达,它们各司一职各负其责。第二,“读”与“写”虽然各自独立,平行发展,但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密切相关,合则双美,离则双败。第三,从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读”是吸收,是借鉴,“写”是倾吐,是创造。不用说,后者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是为“写”服务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走向偏狭的“写作中心论”,但不承认二者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显然不利于摆正二者者的位置。
  在这三点认识的基础之上,谈谈我们熟稔的以“读”促“写”。古人早就说过,“劳子读书”而后“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屡试不爽,千真万确的真理。既然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我们就该按照规律办事,自觉把“写”和“读”勾连起来,不仅引导学生多读,还要使他们对其中经典或优秀的部分做到熟读,烂熟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不熟,则记不住,用不上。教学中“读”与“写”两张皮,互不搭界,互不支援的情况,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使语文教学的“双璧”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放”与“收”
  
  所谓“放”就是习作者在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这是很要紧的,但现实却不容乐观。学生的双手被紧紧束缚,提笔行文,必有种种桎梏:主题浅薄甜腻,在先人为主的崇高、光明和美好的理念的支配下,纵情礼赞与讴歌,轻浅有余而厚重不足;题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预设的主题导致了学生擅长以司空见惯的“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其结果是无病呻吟、自欺欺人之风在学生习作中盛行;语言贫乏,结构呆板,缺乏灵性。死读传统教材中的传世“经典”,使原本丰富的汉语语言宝藏也略显苍白,没有鲜活灵动,没有丰富多彩,有的只是众口一腔,陈词滥调等等。究其原因,皆为了达到考分的“不出意外”,而不惜牺牲学生张扬思维,宣泄个性的青春本质,导致学生作文的过程成为思维自虐,心智自戕的痛苦过程,最终迫使学生离开写作、离开文学。可见,“放”手写作之重要。
  笔者认为,“放”应贯彻于整个写作活动的始终。强调多写“放胆文”或“大胆文”应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始终提倡的。所谓“收”就是对文字的考究,对文面的讲求,以及对文体的留意等。对文字不润饰,对文面从不讲究,并缺乏起码的“文体感”也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是不行的。
  但现在我们普遍的问题是,“放”得不够、不宽,“收”得过死、过苛。如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命题”过多,“限制”(如不许虚构,不许写成诗歌等)也过多,而在“怎么写”的问题上,“框框”(如立意应高远,感情要向上等)不少,特别是在“批改”上改得过多过死(如提倡不分主次,四面出击的所谓“精批细改”等),不仅做的是无用之功,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始终在“收”,一“收”到底,这就颇“要命”了!
  所以,该放则放,当收则收,放而不乱,收而不死.这应该是我们每位老师致力追求的。
  
  “实”与“虚”
  
  全面、平衡的写作能力,还有一个“虚实相济”的问题。如写“实”的能力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再现力”。再现什么?无非是“客观世界”实有而非虚拟的“人、事、物、景”。用什么手段或方法去再现它们?无非是“记叙”、“描写”和“说明”。因此,这三种写“实”的方式、能力,是写作表现力重要的一翼。写“虚”的能力是一种恰切抒发作者主体情意的“表现力”。表现什么?无非是主体的“心灵世界”在观照外部世界后感情的激射,理性的上升或心灵的飞腾。用什么手段或方式去表现它们?那就是“抒情”、“议论”和“想像”。因此。这三种“虚”的方式、能力是写作表现力更为重要的另一翼。
  “再现”和“表现”,写“实”和写“虚”“如实记写”和“无中生有”——只有这两大“能力系统”都具备互补结合了,才能写出生机勃勃,神采飞扬的感人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有重“实”轻“虚”,重“再现”轻“表现”的偏向,这是很没道理的。特别是写“虚”中的“想像”,包括联想及推想、幻想、梦想等,具有很强的精神创造性,是构筑一个绚丽、迷人的“艺术世界”所断不可少的。尤其在小学、初中阶段更理应重视,亟须加强,多写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寓言等想像、编织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却一味求“实”,过早地斩断了学生们想像的翅膀,使他们不能在想像的天际自由飞翔.显现出一副少年老成,未老先衰的疲软模样,这是要切实改一改的。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及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其核心在于:作文的本质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的制造过程,崇尚个性、重视创新、实现“文格”到“人格”的统一,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和灵魂。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挑战。地理教材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厘清教材知识结构,掌握教学逻辑,指导教学活动。本文运用ISM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邻接矩阵的构建,最终形成要素层级有向图,并从知识要素的选取、起点与结点要素的安排以及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
学校体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体育必须根据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达成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创设一种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的最优化的学校体育环境,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优化    学校体育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身体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和良好锻炼习惯的手段。    1 场地设置和规划。校
摘 要:深度学习是针对浅层学习提出的,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农业生产”复习课为例,通过深度整合,创设链接;深度研究,创作试题;深度总结,创建模板等途径加强深度学习、提高复习效率,从更深层面上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三地理;复习;农业生产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发展高阶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整
植物的长成,在于栽培;人的成长,在于教育。每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引导。后进生更不能例外。在转化后进生教育过程中,因人施教,探索心灵教育艺术,积极化解学生心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美国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表面上似乎对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心灵很脆弱。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对于后进生的过错
摘 要:创生地理辩证思维能力是在地理研创课堂中,学生大脑中创造和生成全面、发展观点及方法的思维活动过程。文章通过对研创课例“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以学为中心的地理问题式教学创生辩证思维能力过程中,学生通过横向问题探究,可实现用全面观点分析问题能力的创生;通过纵向问题探究,可实现用发展视角看待问题能力的创生;通过情境问题迁移,促进辩证思维向高阶发展。  关键词:学为中心
同伴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语文课堂为基础,小组合作为主线,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一种教学形式。那么,同伴教学如何开展呢?    一、分组和布置任务    首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成绩分布、男女性别和性格差异等,通过适当的调整优化,有意识地将全班按既定的人数组合成若干个活动小组。这样,让各种不同类型的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关于问题式教学的热议不断。问题的设计应以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思维链、地理知识的逻辑链为依据。本文以新湘教版必修1“大气热力环流”为主题,以“孔明灯”求救项目实验验证为载体,通过问题链的思维化、逻辑化创设,驱动项目情境设计、活动实践、成果展示等环节的实施。  关键词:问题链;项目式学习;热力环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建议在教学时重视问题式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否与新课程同行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 教师是导演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积极地看,
常言道“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晓”,现今“成名”的一个关键举措便是通过高考。近几年的教学使我深深感到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它的效果与效率如何,将直接影响着高考中文综的成绩,甚至总成绩。  第一轮复习实际上是单元复习,是高三复习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掌
一、地理学科特性分析    地理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了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些理念呢?我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