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权力社会及其话语句式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做了菜头,大相国寺菜园隔壁是岳庙(开封府为泰山神建立的行祠)。林冲与娘子一同来间壁岳庙烧香,打此经过,见鲁智深演练兵器,林冲叫娘子和使女锦儿去烧香,自己与鲁智深相见。
  林冲碰见鲁智深,林娘子到岳庙烧香,也碰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高俅的养子,高衙内。
  说起高俅这个养子高衙内,倒也是好笑:原来却是高俅叔叔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叔伯弟兄。因为自己没有亲儿子,就把这叔伯弟兄收作干儿子,辈份乱了。
  这当然是《水浒》作者的杜撰,故意把高俅写得毫无伦理。
  其实道德问题真不是坏人最可怕的毛病,权力问题才是坏人最大的祸害。
  这个由叔伯兄弟改造成的干儿子,高俅竟然特别爱惜他,这小子也仗着这个叔伯大哥
  兼养父的权势,在东京专一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谁敢与他争执?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花花太岁”。
  京剧《艳阳楼》中的高登,就是《水浒》中的高衙内。高登出场有四句自我介绍:
  我父在朝为首相,亚赛东京小宋王。
  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
  李少春《野猪林》第一回,高世德高衙内这样自我介绍:
  我父权威似首相,威风凛凛在朝堂。
  人来带马会场上,顺者昌来逆者亡!
  一个小衙内就能让人“顺者昌来逆者亡”,这是德性问题吗?不是,是权力问题。顺者昌,逆者亡,是绝对权力的基本特征。
  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如果换成一般人,首先不敢,其次被揍,结果被逮,最后判刑流放直至杀头掉脑袋。
  试看高俅在没有发迹之前,哪有高衙内这般恶劣?也不过就是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还真说不上有多大的罪恶。但就这样,还被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为什么?因为那时他没权势。
  现在他这个养子高衙内,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这是多大的罪行?但却横行大街,荼毒百姓,没人敢管。
  为什么?《水浒》这段文字说得清楚: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
  所以,这个世界,不怕坏人没道德,就怕坏人有权力。
  战国时的韩非子,早就说过这个现象:
  桀、纣为高台深池以尽民力,为炮烙以伤民性,桀、纣得乘(势)四(肆)行者,南面之威为之翼也。使桀、纣为匹夫,未始行一而身在刑戮矣。
  势者,养虎狼之心,而成暴乱之事者也,此天下之大患也!(《难势》)
  所以,《水浒》看起来是写江湖,其实是在写朝廷。写朝廷的权力猖獗,不受约束,然后才造成了这悲惨世界!
  回到小说。
  就在鲁智深和林冲在菜园里结拜兄弟,举杯痛饮的时候,这花花太岁高衙内在酸枣门外岳庙里,见到了来上香的林冲娘子,他那惯常色迷迷的小眼就直了。按他一贯的做事风格,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有的是权力,林娘子身边只有一个丫鬟,天赐其便,他二话不说便上来调戏,纠缠着不放,一定要拉林冲娘子上楼去。
  泰山在中国文化里是有特别象征意义的,那就是象征着天意天道和人间权力,泰山是天的象征,而皇帝是天子,代表着天,在人间行使权力。
  所以,岳庙象征着神圣权力,既象征着神权,也代表着政权;既是道统的象征,也是政统的象征。
  这样的神圣场所,却发生着这样的不公不义,这样龌龊肮脏,哪里还有什么天道?
  林娘子是来上香还愿的。她一定觉得这里的神灵是可以保佑良善的,保佑好人的,但是,偏偏在这个地方开始,从她给东岳大帝上香祷告祈求神灵庇佑开始,她的命运,她丈夫的命运,一步一步,走向塌陷。
  好在,林冲就在不远的地方,岳庙隔壁的大相国寺菜园。锦儿慌忙来报知林冲,林冲撇下鲁智深,慌忙赶到岳庙,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男人的背,正拦住他的老婆纠缠,一定要拉她上楼。林冲怒火万丈,从背后扳过那人,大喝一声:“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但是当他准备下拳打时,却先自手软了——因为他认出了这人乃是高衙内,是他顶头上司的养子。他手软了,高衙内却被他扫了兴致,对他大喝一声:
  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这句话显示出,林冲与高衙内是认识的,高衙内以前的欺男霸女,林冲不可能不知道,但林冲确实没管——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且放下不表。
  我们只来分析一下高衙内这句话的野蛮和逻辑。
  这句话里面的野蛮,是权势者的野蛮,权势者强加给社会一个野蛮逻辑:当他作恶时,你必须闭眼闭嘴!
  而当普通围观者真的在暴力淫威下,渐渐麻木,觉得一切不幸没有轮到自己头上,就心生侥幸,甚至觉得岁月静好时——林冲就是这样的典型——另一句话就会变成广为流传的格言,甚至被当作一个人“成熟”“稳重”的标志,这句话是高衙内那句话的变种或进化版:
  干我甚事,我来多管!
  这个句式,又一定会演变为第二人称句式,用来劝告他人:
  干你甚事,你去多管!
  所以,高衙内的这个句式,再加上两个变化式,就是权力的野蛮逻辑,而这个逻辑通行的地方,就是愚昧、奴性和黑暗的地方,就是普遍的人格猥琐。鲁迅曾经描述过这样的普遍的国民人格画像: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狂人日记》)
  权势的最大愿望,是面对一群愚昧。
  权势者的野蛮,可以造就被压迫者的普遍愚昧。
  被压迫者的愚昧,又可以纵容和鼓励权势者更加肆无忌惮地野蛮。人民越愚昧,权力越野蛮。
  被壓迫者屈从权势的最终结果,就是全社会的愚昧。
  越愚昧,就越崇拜权力;越崇拜权力,就越愚昧。
  而愚昧又必然野蛮。于是,上层下层一起野蛮。人类退入丛林时代。   这是恶性循环,也是权力之圈。
  愚昧不仅是教育学的结果,更是心理学的结果。
  心灵的恐惧和麻木,最终导向愚昧。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愚昧是一道良心的麻醉剂,使其面对无道无德无良而不感到痛苦,甚至觉得幸福。
  愚昧的最高境界,是身处地狱,却自觉活在天堂。
  权势的最高追求,是让地狱处处响起赞美诗。
  高衙内之所以今天能对林冲如此气势汹汹、理直气壮,与他此前专一淫垢人家妻女,而没有人敢于制止有关。
  长期没人制止,所以他今天还觉得奇怪:“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这句话,其实也是在打林冲的脸:
  你以前也没管!
  是的,当高衙内淫垢别人妻女的时候,林冲在哪里?
  不要以为什么事都与我无关。
  这世界,对任何人的不公,都是对每一个人的不公。对任何人的伤害,都是对每一个人的伤害。
  我曾经在一首诗里写道:
  所有的伤口都是世界的伤口,
  所有伤口流出的,都是世界的血
  (《致命倾诉·诗谶》)
  好,回到小说,再往下看,有这么一句话,
  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
  真的吗?如果高衙内知道了这个女子是林冲娘子,他会住手吗?
  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你往下看就知道:后来高衙内晓得了,事却越发做得绝了。对高衙内来说,管她是谁的娘子?谁的娘子都是我的娘子!谁不服就弄死谁!
  倒是有另外一种情形,是存在的:
  若这个女子不是林娘子,林冲是不会管的。再往下看:
  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你好好揣摩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你觉得你理解了吗?
  你可能会说:理解了啊,这意思就是:如果衙内认识这是林冲的老婆,就不会冲撞了。
  你这还是看的字面意思。你没有看到本质,没有看到这句话后面的观念。
  观念,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句话的本质是:假如此女子不是林冲的老婆,那就想怎么冲撞就怎么冲撞,你林冲也就无须多管了!
  它包含的观念是:权力可以任意占有它看上的一切,而别人无权多管。
  再往下看林冲的话。
  鲁智深赶过来,要帮林冲厮打。
  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著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你看,林冲“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这句话,是不是和那帮泼皮一个意思?第一,如果他认识我的老婆,他就不会动手。而如果不是我老婆,我又何必多管?第二,在指出高衙内“无礼”的时候,林冲给出了一个前提“不认得荆妇”。那么,其暗含的心理是:如不是“荆妇”,则高衙内无论如何冲撞,也都“有礼”!至少没有对林冲无礼!
  所以,这句话的令人震惊之处是,如果“林冲荆妇”这个前提不存在,高衙内今天的行为就不是无礼,而是有礼!
  这是深入人心的黑暗观念!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是两千年的秦制,积淀下来的民族集体无意识!
  何为“公道”?公道就是公共的道。只要不是冲撞自家老婆,就不算对自己无礼,在林冲的观念里,有公共的道吗?
  这段话还有一层意思:本来欺负我老婆,我当然要打,但既是太尉的养子,我就放过他了。这里也有一个潜台词:如果不是高衙内,我就管了!
  你看,林冲不是没有正义感,而是,当正义感碰到权势的时候,正义感就屈服了!
  这是不是我们很多人共同的体会、共同的不堪、共同的卑微、共同的痛苦?
  对权势的又怕又恨,不是林冲一人的悲剧,也不是林冲一人的性格。在权力社会里,它几乎是所有人的性格、所有人的悲剧。所以,就文学形象言,如果鲁智深的形象是一个类型,而林冲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他是所有人的典型代表。林冲的形象比鲁智深的形象更有社会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说,专制政治就是侮辱人,不把人当人。当权力决定一切的时候,一切都会堕落,当权力决定我们命运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逃离,像王进那样;或者脱离体制,像鲁智深那样,我们只能以人格堕落和个人尊严的丧失才能获得可怜的生存权。在林冲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人生与性格,甚至,看到了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深藏的惧怕与懦弱。
  而且,这可怜的生存权,仍然是随时可以丧失的。林冲有一个贤淑美貌的妻子,自身有一身好武艺,他的理想,就是到边疆,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他此时的生活是很圆满的。他家的侍女的名字叫锦儿,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暗含着他的生活如锦上添花,美满幸福。
  所以,林冲是颇有岁月静好的感觉的。当王进被逼离开殿帅府时,作为同事的林冲,仍然觉得岁月静好;当高衙内在大街上无恶不作时,他还是觉得岁月静好。他难道不知道衙内不安静高俅真不好?但是,没有轮到他头上,反正他就坚信:岁月静好。
  他的太太林娘子,其实也是一个岁月静好婊。你看她在岳庙前,面对高衙内的纠缠,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老实说,在《水浒传》里,可爱的女人不多,林娘子是其中之一。但是,她这句话,让我觉得她“很傻很天真”:谁说这是清平世界?谁告诉你这是清平世界?在你之前,那么多女子被衙内侮辱,怎么就是清平世界?是不是没有轮到你,就是清平世界?
  一个小小的花花太岁就能彻底地破碎他们的当下生活,使他们未来的前途破灭。这样的社会,这樣的生活,哪里是什么岁月静好?
  问题还在于,越是没有安全感,越是要小心翼翼,而越是小心翼翼,便越是没有安全感。人们几乎生活在一个悖论之中,生活在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这是真实的轮回。   比如,林冲总想委曲求全,但委屈就能求全吗?委屈的结果往往使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能腾挪的自由越来越小,反抗与自卫的能力越来越小,而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对你的压迫越来越肆无忌惮。林冲忍了,让了,把高衙内放了,但高衙内放过他吗?能放过他的娘子吗?
  再往下看:
  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但那天晚上,闷悶不乐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高衙内。
  高衙内回到府中,几日纳闷,怏怏不乐,一般情况下,他看中的女子,他总能弄到手,但这一回不同了,这个让他心跳的女人,竟然是林冲的老婆。
  按林冲的理解,高衙内之所以调戏他老婆图谋不轨,乃是因为不知道是他林冲的老婆,如果知道了,就不会了。
  这显示出林冲天真幼稚的一面。真相是:除非高衙内没看上,如果高衙内看上了,没有什么能让他打消主意,没有什么能阻止他。
  这就是权力的逻辑。
  权力的逻辑是什么?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韩非子曾经说过一个现象:
  野地里一只兔子,所有的人都去追。
  市场货架上的兔子,那么多,却没有人去抢。
  为什么?因为,野地里的兔子,没有主。谁抢到了就是谁的。于是大家都去抢。
  市场货架上的兔子,是有主的,货主对这个兔子拥有所有权。所以,别人不会去抢。
  韩非子说得好。
  但韩非子最后要说的,不是私有产权的重要性,不是要我们尊重、保护私有产权,并由此建立尊重他人利益的道德体系。
  他的目的是:要让野地的兔子、市场上的兔子,都归属权力。
  好吧,我说得通俗一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他们所有的理论,最后的诉求都是:建立一个权力社会,让权力来控制所有的资源、所有的人!
  他们真的做到了。
  中国古代社会,别说什么封建社会、专制社会、中央集权社会,其实,就四个字:权力社会。
  权力社会的原则就是:市场上的兔子,是我的。野地里的兔子,也是我的。
  因为,权力的绝对性,已经决定了:市场和野地都是我的。
  林冲以为林冲的娘子是他的,只要他出现,亮出身份,高衙内就会住手。
  这不是林冲自信,是林冲没明白自己的时代、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社会。
  可笑的是,高衙内也没明白。所以他也郁闷:这个我看上的女人,竟然是林冲的娘子!
  不过没关系。真相只要在,就总会被挑破。
  富安来了。
  这个富安,是《水浒》中的第一小人。为什么我这么说他?因为他知道那个邪恶的真相,并且乐于挑破这个真相,怂恿人们利用这个权力真相,无所不为。
  当高衙内承认看上了林冲娘子但发愁“只没个道理得他” 时,这个小人笑了。
  富安道:“有何难哉!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轻则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
  这是一个深谙权力规则、权力逻辑的小人。
  也正是这样的人,告诉我们古代社会的真相。
  是的,古代社会的真相,还真的不是描述在学者大师们的文集里,而是常常出现在这类小人物的口舌里。看道学家理学家经学家的文章,我们看到的是孝悌忠信的“道德社会”;听富安这些小人的话,我们看到的是无法无天的“权力社会”。——你觉得哪个才是真相?
其他文献
(一)鲁迅研究论著  (1)《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11月版。  (2)《鲁迅小说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版。  (3)《鲁迅传》(与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4)《论〈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及历史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  (5)《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6)《鲁迅和中国
期刊
陆蔚青,魁北克作家、北美中文作协终身会员、海外女作家协会终身会员、加拿大华裔作协会员、魁北克华人作协理事、蒙特利尔《路比华讯》专栏作者、《七天》周报文学版面“北往”编辑和专栏作者、《北京晚报》专栏作者。曾任《黑龙江晨报》副刊部主任,2000年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漂泊中的温柔》、散文集《曾经有过的好时光》、哲理童话书《帕皮昂的道路》等。  两次“投胎”在寒冷的北方和多元文化的城市 
期刊
【摘 要】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应从理解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正确而流畅地朗读、把握人物形象进行审美鉴赏等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理解文言词句 积累文言知识 朗读 鉴赏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近代社会文明,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怎样有效地
期刊
林非关于新文化建设的命题是在犀利锋锐的文化哲思和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  虽然林非没有专门的文化哲学和美学著作,但如同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一样,凡是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都有深刻的文化哲思与美学思想做指导,都有深刻的文化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表述。  林非的文化哲学和美学思想都散落和渗透在他的论述对象和论述的过程之中。林非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化和文学的各个方面,集中在鲁迅研究、散文研究及散文理论建设方面,
期刊
1957年,26岁  寒冬季节,林非被“下放”至河北省建屏县太行山下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已经着手进行的唐诗研究,只能戛然而止,匆匆夭折。(多年后林非写成散文《未有收成的唐诗研究》,追忆此事。此文收入林非散文集《半个世纪的思索》。)  1958年,27岁  1月,在山村,写成长诗《我们的队伍在山里》,寄给《诗刊》的徐迟先生。十余天后就收到了徐先生的热情回信。此诗在19
期刊
摘要:建安乱世,兼以建安瘟疫,士子凋丧,建安七子失其五子,给建安文坛带来不小的损失,曹丕在其书札中及时评价五子之创作及其得失,曹植则撰文反映灾疫惨状,王粲又以辞赋描述瘟疫之外大暑极端气候,灾异对文学创作及其发展影响颇大。蝙蝠成为引发瘟疫的病毒宿主,曹植尝作《蝙蝠赋》,故文中亦得索解。  关键词:乱世 瘟疫 文学 曹丕 曹植 王粲  中国历史上的建安时期堪称乱世,各路军阀连年混战,相互兼并,对中国社
期刊
摘要:孔天胤是明中叶有较高知名度的山西籍学者、诗人,是明清时期“神韵诗学”较早的倡导者,当今学界对他的成就和思想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张勇耀、赵桂溟、韩兵强、常佩雨点校整理的《孔天胤全集》不但为学界提供了孔氏诗文集的清晰可靠的标点本,而且附有诗文辑佚、资料汇编和详细的年谱,是编校者团队多年从事孔天胤研究的集成之作。  关键词:孔天胤 点校 资料汇编 年谱  宋代以后的知识分子由科举步入仕途,经历长短不
期刊
四  用人与整人双管齐下的朱元璋,为了集大权于一人之手,让朱明王朝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即位之后即大开杀戒,不仅屠戮武将功臣,也诛杀文臣宰相。在汪广洋被赐死之前,中书省大员如杨宪等人已清除三位,他的屠刀随之如西方所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臣罪当诛地加于汪广洋之顶与身了。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先祖汪华在唐代封越国公。少师学者兼元朝名臣余阙,精通经史,善篆隶二书,是颇具文名的才子,元朝末
期刊
关键词:丧乱诗 思归 金朝灭亡  《石岭关书所见》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意气豪。  石岭关,或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阳曲县大盂镇上,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山势峻险,关隘雄壮,处太原通往忻州及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贞祐四年(1216),蒙古军再来山西,元好问避难途经石岭关,作诗以记所见
期刊
一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叙论”部分,论及画史的诸多方面,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绘画创作及鉴赏的审美取向,内容甚为宏富。其中第十三篇《论三家山水>和《论黄徐体异》,分论山水画与花鸟画,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及不同画科的内在走势,都是大有裨益的。本篇先谈《论三家山水>:  画山水,惟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