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瓜皮帽,很多人以为它是满族服饰,却不知它是正宗的漢族“土特产”。它的真正发源地是南京,创制于明太祖时期,而且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一种样式。据《中国服饰史》记载,其创制之初,由六片黑色绒、缎合成,呈半球形,顶缀帽珠,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 至于流行,似乎从明代开始就是全国性的,明人陆深《豫章漫钞》云:“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皮帽,很多人以为它是满族服饰,却不知它是正宗的漢族“土特产”。它的真正发源地是南京,创制于明太祖时期,而且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一种样式。据《中国服饰史》记载,其创制之初,由六片黑色绒、缎合成,呈半球形,顶缀帽珠,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
至于流行,似乎从明代开始就是全国性的,明人陆深《豫章漫钞》云:“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统’云尔。”后谈迁《枣林杂俎》记曰:“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可见,瓜皮帽的发明人确是朱元璋,而其流行竟能跨越明清两代,更何况清时满族在服饰方面的排异性十分强烈,实属不易。
据叶绍袁《启祯记闻录》记苏州地区的改服称:“(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复严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扑责,巾即扯毁。由是举监生儒皆小帽,士庶漫无分别。”瓜皮帽寓意“六合一统”甚合统治者心意,官方加以引导,再加之清朝蓄辫,戴它方便,遂成为清代男子的主要便帽。
至于瓜皮帽之名的由来,因其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形似,故在民间被如此谑称。事实上,从它的名字上,也能体现出人们对它的喜爱,毕竟,它是大家日常必需之物,甚至从早到晚都会被戴在头上。
(文/付振双)
其他文献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这样写道。 不独在1927年写作《荷塘月色》的那几天心里不宁静,其实,在此后的数年,朱自清的内心也从未真正宁静过,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到证实。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位才子不止一次梦见自己因学识不足而被清华大学解聘教职。梦境分别记载在1931年12月5日、1932年1月11日和1936年3月19日的日记中,其中,1936年的那篇最为详
英国前司法大臣黑尔什姆生前日记披露:1964年4月,英国前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03-1995)曾遭遇过一起预谋绑架事件。他于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间担任英国首相,鉴于反对党对他执政两年来的政绩不满,他在1964年4月在苏格兰的联盟党会议上宣布解散现政府,并于10月提前举行大选。 道格拉斯·霍姆参加完联盟党会议后,同好朋友普里西利亚·威兹穆尔夫妇一起去他们家聊天。 也是道
山东省教育厅作出决定,从明年秋季新生入学起,全省中小学一律不再编快慢班。今年已分快慢班的年级,有条件的应进行调整;调整有困难的,应当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工作。 目前,教育战线经过调整、整顿,教育质量有了提高,同学龄学生的文化程度较为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再分快慢班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利于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今后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互帮互
摘要: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数据时代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中小学校文书档案的管理也从纸制档案转变成了网络存档,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方便了中小学校对于往期资料档案的查找与使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小学校的经济发展。本文将针对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所处的困境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其次探讨在大数据时代
假眼球的配制,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有人实行了。眼球是用结晶的石头做的,不过那时都是装配在木乃伊上用的。后来用金属或淡色的石头给活人来装配,这是利用假眼球的开始。16世纪时,法国人潘酮对于假眼球的配制,曾有精确的研究,被认为是假眼球制造者的鼻祖。瑞士人高执耳曼于1851年,在纽约市制造过玻璃的眼球。后来德国人奈伦造出了更多精细的玻璃眼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牙科学校发明了一种最新的方法,
1970年,我从兰州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甘肃宁县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上了5年大学,就搞了4年“文化大革命”,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后,大小政治运动不断,“臭教师”的地位叫人另眼相看。期盼外出进修深造,且更换一下工作环境,是我魂牵梦绕的一个梦想。但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中,那就是白日做梦。 “文革”终结,机会终于降临在我的头上。1978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通过考试选拔部分1968-197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的“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从上古时代就开始取小名了,由于小名的称呼多用于家族内部,所以起名时不是太讲究。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还有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等。即使是帝王,有的小名起得也十分粗俗。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北朝魏太武
生活中,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时,有时会用到“正经”或者“不正经”。 “正经”即正当、正统、正派的意思。“不正经”,顾名思义,就是不正统、不正派,属于“旁门左道”。如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素园 ,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 其实,“正经”一词来源于古代教育制度,具体来说,“正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它是学生的主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 在我国古代,国家
中国官场,可以缺明主,可以缺贤士,但从来就不缺圈子。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就将中国官场形形色色的圈子分析得非常透彻: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团体。出生于一省一县,视为“乡谊”;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视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进士就像学校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视为“婚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1892-1974):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年龄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张光东,张云逸之子,1946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张光东对父亲的形象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张云逸去世后,“要筹拍父亲的文献片,我和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