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和中国结婚”的瑞典探险家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瑞典,有一位与诺贝尔齐名的人物。他一生五次进入中国西北探险,先后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塔里木河,揭开罗布泊之迷,发现丹丹乌里克、尼雅和楼兰古城,穿越可可西里和柴达木盆地,发现雅鲁藏布江源头并探察古丝绸之路。他终身未婚,自称“和中国结了婚”。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探险家斯文·赫定。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死考验


  斯文·赫定1865年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科幻冒险书中的人物着迷。15岁时,他见证了一位北极探险家英雄般凯旋的场面,便在心里暗暗立下了长大后从事探险的理想。1884年,年仅19岁的斯文·赫定刚从中学毕业,就到遥远的高加索城市巴库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为期半年的工作结束后,他以薪金为路费,到波斯及中东进行了首次考察旅行。1890年,斯文·赫定作为瑞典外交使团的翻译再次远赴中东,并在国王支持下,于当年底经俄国进入中国新疆,抵达中亚名城喀什。1894年2月,斯文·赫定进入帕米尔高原,试图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山,但未能登顶。
  两次进入新疆,使斯文·赫定对中国西部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年后,他带着探险队从喀什出发,准备穿越从未有人穿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人,3峰骆驼和两头驴,轻装简行,只打算到沙漠中他发现的一座古城去看看。没想到,这一次他反而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费时41天,路途中也曾遇到干渴等数不清的绝境,多次遇到野骆驼侵扰。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这次探险中发现了两座被淹没在沙漠深处的古城,其中丹丹乌里克古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两千年前古国于阗的重镇,遗址气势恢宏,建筑规格不同寻常。虽然斯文·赫定没有时间和能力进一步发掘遗址,但他的发现让后来的斯坦因、特林克勒等探险家的发掘成为可能,大量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一把铁锹“挖出”楼兰古城


  完成了南向北纵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后,斯文·赫定来到塔里木东端的重镇库尔勒,准备深入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地区探险。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而罗布泊则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1876年,俄罗斯将军普尔热瓦尔斯基是第一个到达罗布泊的西方人,但他看到的罗布泊比中国地图上记录的整整南移了一个纬度。
  斯文·赫定对此产生了怀疑:难道罗布泊会移动?1896年2月,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沿着塔里木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孔雀河左岸向东南方前进,沿途的湖泊、沙丘、干枯的树林和河岸广阔的芦苇给他们一行人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斯文·赫定换乘船只,到达了位于塔里木河汇入罗布泊入口处的罗布人“首府”阿不旦小村,见证了普尔热瓦尔斯基记录的罗布泊南移的事实。他还见到了清廷钦命册封的世袭五品伯克、80岁的罗布人首领昆其康。在昆其康邀请下,他沿着塔里木河的一条支流深入罗布泊深处。
  3年后的1899年6月,得到瑞典国王赞助的斯文·赫定决定再探罗布荒原。他和探险队先沿着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深入罗布荒原。在几个月的航行中,斯文·赫定记录下了塔里木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各种动物,他还向当地居民买了一张虎皮,后来带回了瑞典家中。最后他到达了罗布泊,并绕着大湖走了两天。在回忆录中,他写道:“天空、大地和湖水在日落时分充满了奇妙的颜色,太阳将绯红的光芒洒在沙丘上面……这是一幅辉煌的、几乎令人畏惧的图景。”他遇到了罗布人首领昆其康的儿子,这才得知昆其康已去世。12月7日,斯文·赫定结束了对塔里木河和罗布泊的考察。
  没休息多久,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从大本营阿提米希布拉克——六十泉出发,计划从北向南穿越罗布荒原。在这支探险队里,有个罗布人叫奥尔得克。3月28日,探险队从宿营点继续出发,行走了30多公里后,斯文·赫定停下来准备挖掘水井,可却发现奥尔得克把仅有的一把铁锹遗失在昨天的宿营点了。斯文·赫定吩咐奥尔得克骑马返回去找铁锹。翌日,探险队准备宿营时,奥尔得克带着铁锹出现了,他说昨天因为迷路,他无意中闯入了一个遗址,遍地都是散乱的木雕。斯文·赫定听罢,让奥尔得克回去拿两块木雕来看看。当他们端详着带回的木雕后大吃一惊,这竟是上千年的装饰板,而这种装饰板所装饰的建筑一定不是普通人所居。斯文·赫定想立即返回遗址一探究竟,但此时探险队携带的给养和水已所剩无几,只好作罢。
  一年后,斯文·赫定再率探险队回到这一带,终于发现了一座被淹没在历史和沙漠中的古城遗址。在这里,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进行了发掘工作,找到了大量珍贵文物。1902年,斯文·赫定回到瑞典,把在罗布泊古城出土的文书交给德国的汉学家们。不久,研究成果震惊世界。原来,斯文·赫定发现的这座古城遗址竟然就是见于《史记》《汉書》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

在“世界屋脊”探险


  1896年7月,斯文·赫定准备进入西藏探险。当时的西藏虽是大清一隅,但政教合一的西藏当局不准许西方人入境。斯文·赫定的出发地是新疆和田,在这里,他为探险队购买了29头驴、6峰骆驼、21匹马、12只绵羊、2只山羊和3条狗。包含他自己在内,探险队共9人,还有17名当地人帮助他们翻越新疆与西藏北部的崇山峻岭。跋涉了一个多月后,大多数人患上了严重疾病,牲口因为没有草吃,也变得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斯文·赫定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入了藏北高原。
  进入高原后不久,17名当地人就陆续离开了,最后一批人还试图偷走一些马和驴,幸被追回。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继续前进,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在我们的第一个营地,山神就以雷鸣般的巨响欢迎我们。日落时分,奇幻、荒蛮的紫黑色云霞升了起来,充满了山谷。像一道熔岩流一样向东飘来,把我们四周变得越来越暗。狂风肆虐,似乎要将整个营地裹挟而去。”在这片植被稀疏的无人区,高原反应强烈,带来的牲畜渐渐死去,好在这片荒原不缺水,他们可以通过打猎充饥。斯文·赫定和探险队随后发现了众多湖泊,并为它们一一命名。经过55天跋涉,斯文·赫定终于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里发现了一户藏民。10月,探险队终于走出了无人区。   1900年7月,斯文·赫定再次率领一支探险队进入藏北高原考察。他把探险队留在边境营地,自己和另外两人带着5头骡子、4匹马,还有大量茶叶、面粉、大米和干肉,伪装成朝圣的蒙古人,奔赴拉萨。一路上,他们九死一生,艰难地到达安多。然而,他们很快就被一支60多人的藏军发现,并被押送出藏,回到了边境营地。
  1906年,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从列城进入西藏,目标是到日喀则。一路上,他患了严重的疟疾,但只要身体好转又会继续前进。途中,他们采集矿物标本、测绘路程、拍照和画草图,沿雅鲁藏布江北岸一路前进,终于在次年初春到达日喀则。斯文·赫定受到九世班禅的接见,两人建立了友谊,九世班禅允许斯文·赫定随便拍照和记录。但不久,拉萨当局就派人来要求斯文·赫定离藏。于是在停留47天后,斯文·赫定再次动身,沿着拉喀藏布河穿越藏北荒野,跋涉数月,考察了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冈仁波齐峰及其山脚下的玛旁雍措湖,还成为第一个到达雅鲁藏布江源头的西方白人。

古丝绸之路:最后的考察


  1926年,61岁的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与中国学术界签订了一份协议,规定双方共同组成瑞典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中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都归中国所有。
  1927年5月,斯文·赫定与中国同行离开北平,踏上持续8年之久的西行考察古丝绸之路的征途。这个中瑞联合科考团启程后,经过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一带,过阿拉善、额济纳、星星峡等地进入新疆,然后从哈密、吐鲁番一线到达乌鲁木齐和南疆,再经河西走廊回西安而告终。在这次考察中,斯文·赫定遇到了两件神奇的事:
  1928年2月的一天,斯文·赫定率考察团在吐鲁番的一家小店落宿。他遇见了一位30来岁的生意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托克塔阿洪。斯文·赫定大吃一惊,32年前,他遇到的罗布人世袭首领昆其康的儿子不也叫托克塔阿洪吗?显然,眼前这个30来岁的托克塔阿洪不可能是昆其康的儿子,如果昆其康的儿子还活着,应该有60多岁了。更巧的是,这个托克塔阿洪也是在罗布荒原出生的,他告诉斯文·赫定,家乡营盘的河流现在要用渡船摆渡才能通过。斯文·赫定后来回忆说,他当场“被这个消息震惊得目瞪口呆”——当年他到营盘时,附近几十里内根本没有河流,只有一条至少已干涸千年的流沙河。这无疑证明了他关于罗布泊是一个“游移湖”的说法,罗布荒原的水系已经北移,又回到了北方的古老湖盆,回到了1600年前的位置。
  1933年,68岁的斯文·赫定带队乘船沿孔雀河前往罗布泊。眼前的船夫还是罗布人,他们唱起了父辈的古老歌谣,让斯文·赫定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第一次探险罗布泊的情景。没想到,正是此时,他竟在孔雀河畔与34年前的向导、因遗漏铁锹而发现楼兰遗址的罗布人奥尔得克意外重逢。两位古稀老人忆起往事,忍不住泪水双流。
  到达罗布泊后,展现在斯文·赫定眼前的罗布泊比34年前的水面大了许多,从北到南约有130公里,最宽处有80公里,总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孔雀河入湖口处草茂树密,水鸟成群,野兽出没。斯文·赫定特地拍摄了一批照片,其中一张是两个罗布人站在齐膝深的水中,其中一人手里还托着一条从湖中捕获的肥硕大头鱼。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此次离开罗布泊后不到40年,烟波浩渺的罗布泊竟因人为因素完全干涸……
  结束考察后,斯文·赫定向中国提出复活古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他断言:“完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汽车旅行爱好者可以驾着自己的汽车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到喀什,然后穿过整个西亚到达伊斯坦布尔,再经过布达佩斯、维也纳和柏林,到达汉堡、不来梅港、加莱……它将连接的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两个大洋、亚洲和欧洲这两块大陆、黄种人和白种人这两大种族、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文明……”
  1952年冬,斯文·赫定在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87岁。他早已享誉世界,著作等身,1905年就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09年又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然而,他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他的政治立场都站在自己的恩师、地理学大师李希霍芬的祖国德国一边,因而受到孤立,但他也曾成功营救了一些被法西斯迫害的人。毫无疑问,斯文·赫定在中国西部的探险硕果累累。但也有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正是他的探险,打开了西方文化强盗掠夺中国考古资源的大门。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斯文·赫定在回忆录中一再表示绝不与各国古董商人进行任何交易,他对西方一些文化强盗掠夺敦煌千佛洞文物的行径表示极大的义愤,还对1914年英国二次侵略西藏十分愤慨。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斯文·赫定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地理大发现时代最后一位科学巨人。他终身未婚,他说:“我已经和中国结了婚。”
  今天人们来到斯德哥尔摩,仍可看到斯文·赫定纪念碑上那句足以代表他一生业绩的墓志铭:亚洲未知的广阔天地是他的世界,瑞典仍是他的家。
  (作者系第十一届贵州省政协委员,文史学者)
  总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也是仅次于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
  斯文·赫定雇用了4个当地人,其中3个是
  生活在沙漠边上的人,买了8峰强壮的骆驼、
  两条狗、3只羊、10只母鸡和1只用来报晓的公
  鸡,准备了冬裝、大量粮食、450升水、3支步
  枪、6把手枪和两个弹药箱,还有3部照相机和
  常用的天文气象仪器。1895年4月,斯文·赫
  定一行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麦盖提县进
  入沙漠。最初还可见一些白杨树,也有水源和
  芦苇地。然而半个月后,到达了沙漠腹地,四
  周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渐渐地,他们带的粮
  食吃完了,水也喝干了,几峰骆驼干渴而死,
  挖地数尺也不见水源。斯文·赫定在日记中写
  道:骆驼们在那里倒下了,我们通过望远镜
  察看了东方,四面八方全是沙子的山岭,没有
  一根草,没有一个活物,人和骆驼全都是疲惫
  不堪。上帝救救我们。”队伍里的一名当地人
  偷喝了探险队精心保存的最后一点水,被其他
  人发现后狠揍了一顿,这个人竟在夜间失踪
  了。剩下的人开始杀掉幸存的牲畜来维持生
  命,即便如此还是有两人悲惨地死去了。
  就在大伙绝望地苦苦支撑之时,一支骆
  驼队救了他们,斯文·赫定得以回到出发地。
  这一次,他实际上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
  南部的一角。
  1896年元月,斯文·赫定再次探察塔克
  拉玛干沙漠,这次他作了充分准备,带了4个
其他文献
衡量中学生水平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2012年测试结果显示,中国15岁学生在全部三项指标(数学、科学、阅读)上均遥遥领先。“中国奥数称霸世界”,“初中数学碾压欧美高中水平”等自诩之语,也常常出现在大众舆论空间。然而,在优越感的背后,事实的另一面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倦怠,尤其在上大学以后,厌学的问题大范围地加深。  学习本来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力、创造力。
期刊
点语,你好:  再过几天就是你十岁的生日了,正如童子班的一位同学说的,“时间像子弹一样穿膛而过”,我想给你写封信,和你谈谈学习。学习到底为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我正在读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的一本书,书名叫《文明的孩子》,这是个明亮而温暖的书名,让我想到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成为文明的孩子吗?一百多年前,中国最流行的国文课本《共和国教科书》小学二年级第一课《读书》,其中说
期刊
“学习”一词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典籍《礼记》中“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一语,“鹰乃学习”的意思是“雏鹰就学会飞翔”。嗣后,孔子向门徒强调学习能给人带来莫大的乐趣,诲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虽将“学”和“习”分开来讲,学”是知新,习”是温故,但二者实为一体,实乃一事之两面,不可断然割裂。  北京大学老校长蒋梦麟治校有方,自诩为“北大功狗”,不算过分。在著作《西潮·新潮》中,他有
期刊
“五一口号”出炉  1948年春,解放战争进入了生死拼杀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在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当局召开充斥尔虞我诈的所谓“行宪国大”,登上总统宝座(4月19日)的蒋介石在这次“国民大会”上仍旧宣称,“在最近六个月以内,国军有绝对把握消灭黄河以南匪军所有的兵力,决不让他有整个师或整个旅的存在”。  另一方面,也是在4月份,中共中央把大本营迁到河北平山县的小山村——西柏坡,而
期刊
1917年夏,一位名叫叶伟宜的年轻华侨从马来西亚出发,经香港、越南抵达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简称云南武校),成为该校第12期炮兵科的一名学生。在当时,叶伟宜和众多云南武校的学生一样籍籍无名,没人想到30多年后,竟会成为共和国开国元帅,他就是叶剑英。  其实像叶剑英这样满怀报国之志且愿意回国投身军旅的华侨不在少数。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军校都不招收华侨学生,使得不少华侨报国无门。1917年5月
期刊
我们来谈谈城市公园的历史,或许可以纠正你的一点偏见。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为预备立宪,派遣端方、戴鸿慈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相传戴鸿慈等人第一次见识西方城市的公园,感慨万端:“每至都会繁盛之区,必有优游休息之地,稍得闲暇即往游观,辄忘车马之劳,足益见闻之陋。初犹以为欧美风俗所趋,未必有关政俗,继乃知其专为导民而设,无不具有深心。”戴鸿慈笔下的“优游休息之地”,是指欧洲的城市公园,
期刊
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为改革者撑腰》的评论,由项南当年以非凡气魄支持福日公司一事切题,“闻鼙鼓而思良将”,称他是“改革开放的大将”……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出可以搞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办企业,并明确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但由于“左”的思想没有清除,对此没有取得一致认识,几乎每一个大的项目、每一个没有先例的举措,都意想不到地毁誉交织。第一家中外合资家电企
期刊
杨小凯(1948-2004)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生前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文革”期间曾因《中国向何处去》一文入狱十余年,入狱后以惊人毅力自学了英语、数学、经济学等课程。1978年4月,从湖南岳阳建新农场出狱后,杨小凯开始寻找“深造之路”。由于“历史问题”,他无法参加研究生考试,只能在湖南一家印刷厂做外文校对工作。在李锐、于光远等老先生的帮助下,1979年下半年,杨小凯借调至中国技术经济研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作家的命运像高长虹一般,从叱咤风云、轰轰烈烈到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仍是一个负面符号: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直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过,高長虹才算被官方正名。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高长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坛的崛起与消失,皆缘于他与鲁迅的关系,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一个文学青年的“狂飙运动”】  高长虹,原名高仰愈,出身于山西盂县书香
期刊
【从八旗共采到帝室私利】  产于奉天、吉林、高丽等地的人参称“辽参”,又称吉林参、高丽参,以野生者为贵。中国古时最重上党参,至清代,由于清室崛起于辽东,遂使辽东人参地位倍增,为参中王者。辽参产于深山人迹罕至处,采参时,必纠合数十数百人,携带粮草弓弩器具而入。山中到处是参天大树,不见天日,沿途要砍松枝烧火作标记。往往要在山中行上十余日,深入千余里,方有参源。  女真人一直将人参当作珍宝,严禁汉人、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