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潍县的三所丁氏私立小学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6年,潍县首富丁善宝嗣子丁毓庚创办了本县最早的私立继志小学,由19岁的儿子丁叔言当校长。不久,丁叔言又创办了丁氏第一小学(后称益群小学),10年后,他再创办丁氏第二小学(后称群化小学),由其弟丁锡田任校长。丁叔言为办学到处取经,学者丁锡田自编课外辅导教材,对贫困学子慷慨资助。丁氏诸校治学严谨,形式新颖,以教学质量高名扬全县。
  丁毓庚为继承父志创办新学
  清代学子考入学宫读书,按俗例,应向教官馈送学礼,或称束惰。但在后来,由于清朝官府腐败成风,连素来称道为清水衙门的官学,也受到了沾染,因此作为学礼的束惰,也失掉了真意。有的教官择肥而吃,欲壑难盈,竞向学子家勒索至千百缗的。在这样的官学里,家庭贫寒的学子,就是能够考取入学资格,也难以走进官学。
  当时的潍县首富、十笏同主人丁善宝(1841-1887),对这种世风非常傷心,他计划捐出银钱二万缗,发当生息,以三年的利息六千余缗(一缗等于一千文、俗称一吊钱),给入泮生(考入县学)作学礼。这样,一来可以保护司铎者(职掌教育者),不囚贪腐而破坏了礼制,二来能够资助贫困学子,得以入学。用丁善宝自己的话说,这叫“不惜金钱倡大义”。但此举未能力行,丁先生捐馆(去世),而后科举废止。为继承父志,他的嗣子丁毓庚(字星甫)曾将每年的利息分给贫困学子,名曰“助膏火费”,当时有百余困难学子得到了这项补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丁毓赓又用这两万缗的子息,起意改办新学,校名叫“继志”学校,并令其三子丁叔言当校长。校址在城里东门大街,学生100余名,后迁太平街,再后迁到西马道。这是潍县最早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小学。当年,当了校长的丁叔言,只有19岁,。
  丁叔言奋发有为出资连办丁氏两所小学
  丁叔言,早在1900年他13岁时,嗣祖父丁善长就为他请了刘金第为启蒙老师。刘金第,字东侯,潍县城里安乐街人,25岁时成为举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是潍县第一个民社团体“智群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他作为丁叔言的家庭教师,不仅在平素对丁讲国学、讲科学、讲历史,讲现代,还引领其参加智群学社的学术活动,从而开启了丁叔言热心从事办新学的新理念。
  1911年,24岁的丁叔言又创办了私立丁氏初等小学,自任校长。该校后来扩建为高等小学,名为私立丁氏第一小学,校址在城里南门里大街路东(今向阳路中段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所在地),学生180余人,而后丁锡章、丁献之相继任校长,1933年,私立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后,改称为潍县私立丁氏益群小学,由郭荆玉任校长。当时这所学校以治学谨严,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质量好而很有名气。1934年潍县小学选优举行观摩会时,益群小学从六年级选出4名学生参加会试,竞有三人占了头三名,另一人考了第五名。如此的优良成绩,在潍县当时的教育界传为佳话。1938年初,因日寇侵占潍县,该校停办。
  在创办丁氏第一小学之后,丁叔言又于1921年出资创办了丁氏第二小学,即丁氏群化小学,由其弟丁锡田任校长。
  为振兴地方教育丁叔言曾到处取经寻宝
  为了振兴潍县的教育事业,开阔兴办现代平民教育的视野,1916年秋,丁叔言与陈枝仲曾到天津、济南参观学校考察教育,取经寻宝,并有机会谒见了黎元洪,恭请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为丁氏第一小学书写了校训“勤朴”,返潍后还写出了《考察日记》一书出版。
  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后,丁叔言亲自编写了《注音字母普及教材》,并率先在丁氏小学使用。当时已经有了留声机,丁氏小学就用留声机播放注音字母教学。并印发了注音字母的小册子发到学生手中。1922年10月,他赴济南拜访教育总长蔡元培,经其介绍加入中华民国教育改进社,并出席了第一届年会。1923年,蔡元培先生创建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第二届年会,丁叔言作为大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受委托主持幼稚教育组会议,会上他提出改进幼稚教育的方案,被大会接纳通过。在这里他还结识了梁启超、黄炎培。次年他又到南京参加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第三届年会。
  1925年,潍县中区教育会创办潍县女子师范讲习所,他被聘为董事。由于丁叔言对于潍县地方教育接二连三作出的诸多贡献,1927年,他当选为潍县中区教育会会长。
  乡邦学者丁锡田与丁氏第二小学
  丁叔言创办丁氏第二小学堂,由其弟丁锡田任校长,1932年改名为潍县私立丁氏群化小学。地址在城里曹家巷路口以西,(解放后改在东门大街开门)创办之前,这里原是丁毓庚为族间设立的义塾,学生多为丁氏家族子弟,改办小学之后面向社会招生,办学经费由丁氏家族组成的校董会负责筹措,校长实行聘任制,“七七”事变后曾由丁锡田的秘书杨质斋任校长。
  丁锡田(1893-1941年)字倬千,号稼民。平生爱读书,不喜交接权贵。家中每宴请官绅均不参与。童年在家塾读书。少年时喜读史书。其业师陈蜚声是光绪进士、潍县书法名流。锡田在他教诲下致力于古文和舆地学的研究。21岁入丁氏第一高等小学校,23岁毕业留校,任历史教员,在担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后也兼教两校历史。他曾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于1924年赴南京,参加该年会的地理教学组织活动,他又是“禹贡”学会会员,与史地学家经常联系。他编印《乡土地理教科书》及《潍县历史谭》分赠学生为史地补充教材。他还经常为学生辅导补课,对贫苦儿童免费入学或资助书籍费用,对有志深造而无力升学的,总是慨然相助。
  他任校长期间,继续从事对中国古史与近代史的研究,与当时著名学者王献唐、陈梦家、唐兰、顾颉刚、胡适、闻一多、傅斯年等均有交往,他博览古籍,对乡邦文献及山东学者著作广为搜辑,他的著作,已刊印成书的有《潍县文献丛刊》3卷,《小书巢》2集,以及《十芴园丛刊》《韩理堂先生年谱》《后汉郡国令长考补》还有《稼民杂著》《赴燕记游》等。
  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聘他为采访主任,民国本《潍县志稿》中的“氏族志”“职官志”“职官表”等,即是他将平日所辑补充整理而成。
  1935年丁锡田辞去校长职务,1937年随侍继母寓居北京,以全部精力整理文献资料。1941年在北京病逝。
  校友回忆母校的学生自治会活动
  潍县学者张冠群先生1931年秋就读于益群小学。在回忆母校时,他对于当时校内的学生自治会,是潍县当时其它学校所没有的,印象特别深刻。
  学生自治会以模拟方式,首先把学校编为自治市,设有市长、下设社会局、教育局、卫生局,各局下设股,如社会局有治安股、审判股、消费部;教育局设图书股、旬刊社等,都是在课外由学生自觉地进行活动。例如社会局的治安股,每天在课前、课间分配童子军在校门、操场及主要通道布岗、值勤、值勤学生身着童子军服、手执童子军棍、立正站岗,其任务是执行纪律,学生进了校门不准出门再上街玩、发现争吵、打架、骂人、不讲卫生,妨碍公共秩序的,先行劝解,无效者再送交审判股处理。学校的图书馆,由学校购买了图书1000多本,除了低年级的读物较多,也有如《天方夜谭》《寄小读者》《爱的教育》等等,每天课余定时开放,由自治市教育局负责管理。旬刊社负责征集同学的文艺作品、在节日活动中提供文娱资料,如猜谜的谜语大部分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至于学生自治市的市长都是优秀的学生,基本上是每学期考第一名的且是担任过班长的,他要提前到校,检查值班站岗情况、督促每个部门工作,有大事与校长、老师沟通。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重学习、守纪律的好风尚,还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面对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化工产业政策,如何以创新发展促进传统化工的转型升级,如何利用智能制造与智慧园区推进化工园区绿色发展,已成为应对当前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与其它行业相比,化工化学行业流程复杂,主要的大宗原料和产品属于危化品,安全环保系数高,因此,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现如今,智能制造已成为化工化学行业供给侧
期刊
3月16日,《走向世界中国画都》杂志“2018年度艺术人物”榜单发布。榜单综合各方面数据,客观地反映了2018年度该杂志面向书画藝术市场关注的热点和趋势。著名艺术家邓国源、当代焦墨画领军人物穆家善、浙派山水代表人物张谷曼荣耀登榜。  《走向世界中国画都》杂志是潍坊市为打造“中国画都”城市品牌而创办的权威高端期刊,该期刊发行覆盖山东全省,发行到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本着公正、专业、传播正能量的鲜明
期刊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谷旻把笔墨传统与写生传统结合起来表现心灵,在现代语境中以幽寂风格创造诗意的精神家同。  大学期间,他既学习了传统,也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他多次去西北写生画西部题材,力图寻找能表现西部的作品,画法极少用传统的点线,用细笔综合各种墨法,特别是用水冲墨,皴擦,画得苍茫旷达,幽远神秘。表现西部山水,必须突出结构,不免限制笔墨的发挥,出于
期刊
2017年山东省体育产业延续稳步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总体规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过去3年山东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高于CDP增长速度,在服务社会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走进新时代,山东奋力开创体育强省建设新局面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省体育产业通过不懈努力,亦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山东体育产业在总产出上不
期刊
从春天走向春天。一份牵挂,寄望殷殷,总书记为潍坊指引前行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生机勃发,绽放新意。  3月2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综试区建设的集结号。这是潍坊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具体行动。是潍坊市开启的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曾两次提到
期刊
邵大箴:  穆家菩艺术修养丰厚  视野开阔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穆家善的中国画创作之所以能受到国际画界的关注,是由于他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有丰厚的艺术修养和开阔视野。他以自己的睿智和悟性运用水墨技巧,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科技信息文明社会所缺乏的。他向人们贡献的是不落俗套、有创新锐气和开放气魄的水墨艺术。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画界颇有启发
期刊
家住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新村的市民王先生,最近感觉浑身有劲了,似乎告别了“亚健康”,原因就是小区周边开设了一些笼式多功能运动场,可以和朋友们每天在晚饭后打打篮球了。充足的运动,让王先生有了充沛的体力,体重也减轻了不少。  王先生是青岛市加速“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体育更好地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笼式场地、健身场地等运动场所,在青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青岛的运动爱好者们越来越多.无形当中,
期刊
龚云表(上海美术馆中德艺术项目负责人,著名评论家):  《在花园》,是邓国源创作的一组水墨系列作品的总标题,基本呈现出他近几年来的创作形态,也可视作他整体艺术创作风貌的一个缩影,值得人们细细咀嚼品味。  青青芳草,苍翠欲滴;丛丛林木,生机盎然。邓国源为我们营造的花园没有亭阁水榭、石径假山,只有不知名的花草林木,但却在充满画面的参差离合、俯仰断续的草茎枝叶中,建起一个个气脉贯通、气韵丰沛的精神空间。
期刊
在十笏园采访的这段日子里,记者采访了百十位潍坊文化名流、园区从业者、附近居民、外地游客,深入见识了这个文化小镇不同凡俗的方方面面,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作为,有地位”。  十笏园文化街区运营团队在园区重建后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成功地让一个生硬的水泥建筑群鲜活地动了起来,逐渐变得活跃、魅力、丰盈,日趋从容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走入了市民的心里;配合潍坊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谋划,把这
期刊
老潍县人陈介祺,被海内外学术界公推为“前无吉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在国际国内金石学界具育崇高的学术池位和广泛的影响力。海内外金石篆刻界一直把他缔造的“万印楼”视为金石圣池。历代名家对陈介祺都有极高的评价。众多海内外金石篆刻专家、学者来潍坊都要前往考察“万印楼”、拜谒陈介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用一句颇精辟的话评价陈介祺:“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最高峰,陈介祺是中国金石史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