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关系犹同音乐的优美旋律与节奏,可以超越单纯的实用目标,而成为人类不可度量的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入21世纪,经典建筑设计师的理念似乎一直追随能源及生态的危机脚步,无论是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还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人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节能、节地技术对当今城市建筑科学发展的贡献。与此同时,建筑正越来越国际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建筑中的物象与行人之间乌托邦式的视觉互动关系,感觉理想建筑犹如土地上生长出来那般美妙。
经典建筑与一般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现在对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样的尊为世界顶级建筑奖项的建筑师那么敬仰与崇拜?毫无疑问,像弗兰克·约翰逊、凯文·罗奇、贝聿铭、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丹下健三、诺曼·福斯特、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王澍等建筑大师,他们非同寻常的天赋与成功无不都是在印证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关系犹同音乐的优美旋律与节奏,可以超越单纯的实用目标,而成为人类不可度量的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会授予一位在世建筑师,以表彰其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生存作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那样,后工业化时代的非物质意义的构造解读使得建筑在进入21世纪以后,建筑师们日渐形成和谐平衡的建筑理念,努力使建筑最大程度地有助于人感受外部优美的自然环境。换言之,建筑不仅是完成遮风、挡雨、隔热的功能,建筑还是诗意的存在,可以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环境里延伸与修饰城市的风格肌理,让建筑设计变成动态的空间有机形态,使得吃穿住行的日常欲望与摩登趣味都可以通过建筑以及建筑勾划的街区,优雅精致地轻松实现。
自从第十届德国的卡塞尔文献节上哈佛团队设计的《珠江三角洲计划》被我国模式化推进后,当代的观察中国城市的视角便非常注重感受,将建筑更多地理解为一种走向国际设计标准的筑造,因此当上海浦东建筑、北京奥运建筑被诟病为缺乏自信的技术投资的时候,建筑能否融入城市,可能就是融入相关文化与艺术的问题,是建筑的想象力与设计力是否因地制宜的问题,也是世界城市建筑是否体现发达地区的城市保护与生态再生的问题。
基于全球化的潮流,自上世纪末至今,建筑越来越朝着现代主义方向发展,并且参与了整个创意领域的变革,这使得日后成为城市典范或标志的建筑不断被国际建筑师们中标,也使得诸如贝聿铭对巴黎卢浮宫美术馆、矶崎新对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入口处扩建的中标设计不再是让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感觉没面子的事情。正是因为建筑越来越国际化,跨入21世纪后,跨领域的、另类的建筑思想不断突破教条与形式主义,体现了建筑审美过程中包容洞察的克服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皈依,人们因而越来越注重建筑中的物象与行人之间乌托邦式的视觉互动关系,感觉理想建筑犹如土地上生长出来那般美妙。
一、千年穹顶——英国伦敦(2000年)
千年穹顶又称千禧巨蛋,是最著名的迎接千禧年的英国建筑,位于伦敦东部格林威治半岛上。它造型独特,气势宏伟,被形容为新世纪的鸿篇巨作,入选为全球21世纪前十年的十大建筑之一。建造后,这项综合性展览工程占地73公顷、总造价达12.5亿美元,不论是对周围街区文化的振兴,抑或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其造型最为夸张的是哈泼德事务所研发的张力膜结构屋盖,由涂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虽然才1毫米厚,但坚韧无比,既防水,又隔音、隔热,据说可承受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高空望去,又似一颗泰晤士河边的白色珍珠,非常壮观绚丽。而在这个由72根辐射状钢索支撑的巨大膜面上,又有12根钢索穿出屋面,从而形成高达100米的桅杆,使其外观呈现一种鲜明的天线状模样,这样的穿越时空的星际元素灵巧地让近10万平方米的穹顶散发出视觉上的独特廓形与神秘味道,再次成就了伦敦和现代生活融合的文化气息。富有意味的是,2001年千年穹顶竟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球最丑陋建筑排行榜的首位,但现在已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成为许多重要事件的举办场所。
二、蛇形画廊主题馆——英国伦敦(2002年)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主持设计了2002年的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主题馆,这是一个受英国政府资助的实验性建筑项目,以体现当代国际建造技术的水准。伊东丰雄设计的展馆是个17.5米见方的建筑框架,运用数学方法来设计展馆造型,以使其呈现出超乎常规的空间样式。该展馆的每个侧面都由交错的白色钢板焊接成,并嵌上规则的透明玻璃及白色铝板,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一系列中心相同、不断旋转连接的正方形,并随着光影的移动,展馆又变成一个虚实相间的空间。建筑本身呈开放性的白色,有别于周围红色的英国传统建筑,却能很好地融合四周环绕的绿荫,这使该主题馆理所当然地成为海德公园的视觉焦点。伊东丰雄在几何式组织材料的设计中使用银白色,可以更好地捕捉光的炫影,犹同乐器捕捉乐音一样,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三、台北101大楼——中国台北(2003年)
台北101大楼,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最精华的信义区商圈,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包括地上101层、地下5层,建筑面积达28.95万平方米,共用去580亿元新台币。其高度至天线尖顶达509.2米,至屋顶高度为449.2米,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楼。该大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以“8”字为结构单位,整个倒梯形结构框架又有取汉字“鼎”之字形的意思。大楼还拥有世界上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并且这颗重达660吨的椭圆形金色巨型钢球是世界上唯一向游客开放的阻尼器。另外大楼配备了两台世界最快速的恒压电梯,从一楼到89楼,只要37秒的时间。此外,101大楼购物中心挑高宽敞的空间设计富有极好的视觉魔力,让人们的时尚购物与逛楼溜达变成悠闲自得、轻松从容的奢华享受。
四、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二期)——中国香港(2003年)
位于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于2003年竣工落成,高420米,共88层,外墙为玻璃幕墙,顶层设计成皇冠式和象牙形装饰,晚间则由投射灯照射,是目前香港最高的建筑物,被誉为“惊世之作”,已成为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其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外形犹如一个向朋友“招手”的手势,形象地展现了一道令人动容的“欢迎您”的城市风景。该大楼由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与美国著名建筑师凯撒·佩利合作设计,总面积达18.7万平方米,设有22层交易楼层和62部电梯,现为恒基兆业集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的所在地。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主要租户包括野村集团、华平、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道富银行、英国金融时报、法国巴黎银行、盈丰财资市场、松日控股,发展商之一的恒基兆业总部亦设于国金二期的72至76楼。相传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二期在兴建时,曾被借用作拍摄好莱坞电影《古墓丽影2》部分危险动作镜头的背景。 五、波恩邮政大厦——德国波恩(2003年)
波恩邮政大厦是德国著名邮政公司的新总部大楼,位于城区与风景优美的莱茵河河畔公园之间的过渡段,由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赫尔穆特·约翰设计,高达162.4米,总建筑面积为65,323平方米。地形因素影响了大厦的外观设计,造就了它流线型的轮廓及错开的壳式造型,同时也决定了连接大厦间公共地区的交通网络以及把公园和大厦靠近莱茵河的上部平台联系起来的许多阶梯和斜坡,这代表了一个新的办公楼设计理念。大厦分为南北两个半壳,中间错开了7.2米,与九层以玻璃为地板的空中花园相连,并采用了两组玻璃幕墙电梯,使乘坐者不但能一览无余地俯瞰城市全貌与莱茵河的自然景观,并且能感受到速度、空间和兴奋混合起来的感觉。该大楼的双层玻璃幕墙不仅实现了自然通风、隔音、防雨、防风等功能,还在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缓冲空隙内设置了遮阳装置,可根据日光自动调节人工照明控制系统。此外,大厦内部的温度调节由混凝土天花板内的集成供热制冷系统实现,该系统内的管道通过一个热交换器与一个地下水井连接,为大楼提供自然调热制冷功能,体现了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该大厦现已成为德国前首都波恩市的最新标志性建筑物。
六、千禧教堂——意大利罗马(2003年)
理查德·迈耶事务所设计的地标性千禧教堂于2003年10月在罗马正式开放,这座建筑今天已成为教堂设计的一个典范。教堂所在地距离罗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楼以及一座公共花园。教堂建筑面积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区中心,两者之间用4层高的中庭连接,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其外形设计可谓前所未有,三片白色弧墙似球状,层次井然地朝垂直与水平双向弯曲,高度从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又像白色的风帆,有力地展现了哥德式教堂的耸立风格。天主教廷视这三座墙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这座引人注目的千禧教堂,外观上极具有崇高静穆和令人敬畏的感觉。而教堂内部,由于天窗的设置,白天,玻璃屋顶和天窗得以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做礼拜,感觉就好像在户外一样亲近自然。夜晚,教堂的灯光又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深沉氛围,人们可以透过尺度独特的玻璃墙面,清楚地看到内部的景象,这使建筑充满了高雅的宗教趣味,释放出净化心灵、皈依宗教的宁静。
七、迪斯尼音乐厅——美国洛杉矶(2003年)
耗资2.74亿美元修建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的外形,既像扬帆破浪的帆船,又似钢块堆砌的雕塑,2003年10月23日在洛杉矶市中心正式落成。这座超现代的大型建筑成为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新家,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其动人心魄的独特外表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新地标,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旅游者共同膜拜的艺术殿堂。迪斯尼音乐厅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的大手笔,所设计的造型具有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以及强烈的盖瑞金属片状屋顶风格,目的就是要把这座建筑“建造成为一个让人们欣赏音乐的美丽处所,他们将以过去所没有体会过的感觉来欣赏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演奏”。的确,盖里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了天花板,并营造了一个华丽的环形音乐殿堂,其音响效果甚至超过了先前广受赞誉的桃乐丝钱德勒音乐厅。为了使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得到同样充分的音乐享受,日本著名声学工程师永田穗取消了惯常的音乐厅阳台式包厢,而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位,这样任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还在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使得白天举办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打破传统音乐厅缺少空间采光的沉闷,营造了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视听趣味。
八、印第安纳心脏专科医院——美国印第安纳(2003年)
由美国RTKL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印第安纳心脏专科医院是现代化全数值医院的最好代表之一,所有的放射科诊断胶片及病历都被电脑数值形式取代,量身定做的信息化系统能在医疗的每一阶段将病人所有在系统的数据同步提供给医护人员,网上查询各种资料只需输入一次后就能持续保存。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有利于免疫系统健全的医疗要素,包括与大自然的联系、人际间的支持、避免环境上的压力、病人与家属能够对自身的环境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积极正面的分散注意力等。为了创造一个能平衡复杂的科技、方便对病人细致照顾的环境,建筑师和医师、护士及其他医院员工密切合作,以便了解整个病人照护的流程。在分析诊断治疗的大小疗程、资料搜寻支援功能、动线模式、家属互动及保安等每一道程序后,建筑师创造了一个“将所有程序雕塑在一起”的设施,在空间设计及医疗照护过程中创造了让病人觉得非常亲切、宜人且从外部就很容易了解的安全可靠的医院内部空间的动线流程。
九、瑞士再保险塔——英国伦敦(2004年)
瑞士再保险塔是位于伦敦圣玛丽阿克斯大街30号的一幢摩天大楼,高179.8米,楼层50层,螺旋式外观,昵称“腌黄瓜”、“子弹头”。大楼采用了很多不同的高新技术和设计,突破了现今业界的巨大建筑费用,但又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其表面采用双层低反光玻璃,以减少过热的阳光。里面有六个三角形天井,从而增加自然光的射入,并由于旋转型楼层结构造成光线的衍射,因而大楼还具有散热的功能。大楼立面上的6条深色的螺旋线所标示的是6条引导气流的通风内庭,使得新鲜空气可以利用每层旋转的楼层空位,通遍整座大楼。大楼还配备有电脑控制的百叶窗,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以及风速和光照强度。在必要的时候,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瑞士再保险塔通过自然通风、使用节能照明设备、采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设备等方式来节能,使大楼比普通的办公大楼要节省50%的能源损耗。同时大楼在建造中也推进了激进式设计,如尽量依靠基地周围成熟的公共交通体系、底层提供比最低标准大三倍的自行车准备区域、建筑中除残疾人车位外不提供私家车泊位等。 十、米约大桥——法国米约(2004年)
矗立在法国南部塔恩河谷的米约大桥是一项建筑奇迹,它是斜拉索式的长桥,因坐落在法国西南的米约市而得名,目前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大桥。桥面与地面最底处垂直距离达270米,大桥总重29万吨,其中仅钢结构桥面就重达3.6万吨。尽管全长达22.46公里,但只用7个桥墩支撑,其中2、3号桥墩分别高达245米和2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两个桥墩。大桥桥面结构被设计成三角形,以有效减少风阻。站在大桥上向下俯瞰,桥底下是一望无际的云雾,因而在建造中历经了千难万险。如施工中,桥墩只要每升高4米,专家就会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这使大桥历时3年建成后,建筑垂直误差不超过5毫米,高超地保证了施工的精确性,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高技派”的追求——用极端的技术来达到艺术的高度。2004年12月14日正式竣工后,大桥的通车能力达到日均1.5万辆汽车,旅游高峰季节日均可通过2.5万辆汽车。
十一、国家大剧院——中国北京(2007年)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结构上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1亿人民币。外部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由1.8万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精妙的是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大剧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半椭球壳体外环绕着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而各种通道和入口都精妙地设在水面下,因而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由于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很好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因而被誉为“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誉为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
十二、鸟巢体育馆——中国北京(2008年)
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皮埃尔·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合作设计的,共有两个互相脱开衔接的主体,其中红色混凝土碗状是观众坐席,桁架柱构筑的钢筋屋盖胎架是“鸟巢”外观。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地下1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7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钢结构与看台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底板上。作为特级体育建筑,鸟巢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其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耐火等级为1级,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1级。作为国家体育场,观众座位约为8万个,临时座位约1.1万个。现在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十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上海(2008年)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由日本、美国等国的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大厦楼高492米,其中地上101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达到38.16万平方米,租户多为世界500强公司。大厦79层至93层为宾馆,7层至77层为办公楼层,3层至5层为会议设施,2层至地下2层是商业设施,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其中第94层还有一个面积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正方形柱体,由两个巨型拱形斜面逐渐向上缩窄于顶端交会而成,为减轻风阻,建筑物的顶端设有一个巨型的倒梯形风洞开口,用来避免强风侵袭时超高层建筑可能产生的轻微摇晃。大楼还在90楼(高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通过电脑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以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而这两台阻尼器堪称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由电脑自动控制的阻尼器。
十四、柏林新博物馆——德国柏林(2009年)
由著名建筑师戴维·奇珀尔菲尔德改造的“柏林新博物馆”赢得了2011年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其实柏林新博物馆始建于1841年,1855年建成开馆,但由于二次大战,1939年遭遇炸弹袭击而严重损毁,藏品被随即转移后博物馆闭馆。一直到1997年,德国政府才开始翻修柏林新博物馆,总费用为2亿欧元。1999年,柏林新博物馆所在的博物馆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3月5日,柏林新博物馆的修缮工程完成。事后奇珀尔菲尔德认为,使修缮变得复杂的原因之一是博物馆遭损毁后又被搁置太久,因此他的翻新理念并不是复制所有细节,而是恢复原有大体框架,并力争去重新使用那些当年被炸碎的残料,包括一些石柱断料和仿埃及彩绘天花板。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辛格尔盛赞修缮后的博物馆:“经奇珀尔菲尔德主持翻修后的新博物馆令人着迷、信服。它忠于历史,但亦融入现代风格。”柏林新博物馆还为距今已有3400年历史的镶嵌黑宝石眼珠的“最美皇后”纳芙提提半身像设立了独立展厅,供人一睹这位埃及艳后的美貌。
十五、滨江博物馆——英国格拉斯(2011年)
由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英国滨江博物馆,被一些媒体誉为城市中的灯塔,是格拉斯城河畔的最新景点,在2011年6月21日竣工开放,主要展览城市的交通运输、工程和造船传统,另有150个互动展览。博物馆面积达7800平方米,屋顶耗钢量达2500吨,建造时最多有3000名工人在现场施工,该现场人数记录创造了英国工程史上的壮举。滨江博物馆的设计非常注重公共建筑对城市历史文脉、传统生活方式、城市古老建筑的沟通,让城市新建筑具有体现城市宽松健康多彩的空间品质。的确,在设计理念上,外观呈现波浪形的博物馆很好地表现出从城市朝向河流的一种动态生命,成为城市和河流的交接符号。博物馆的中央主要空间呈现恢宏无柱的开放空间,以提供进行世界性展览的最大灵活性,以此构筑展品与环境之间更为广泛愉悦的联系。博物馆面向城市面向河流的多重波涛般堆叠的形体,被人们形容为创造了一条城市到河流的未来路径,这样的功能定位及开放性流线性结构,在视觉形式上将格拉斯城的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这环境中生成的富有创造力的渐变设计元素正如设计师哈迪德所说的那样,“这个构架让我们探讨未来可能性的同时紧紧把握住城市当下”。滨江博物馆的建成启动了格拉斯老城从后工业荒地到文化之城转变的发展之途,并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更新改造,构筑了令人遐想的绵延不绝的创意交流典范。 十六、中央电视台新楼——中国北京(2012年)
央视新台址主楼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占地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两座塔楼分别高234米和194米,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新楼方案竞标是以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新颖方案脱颖而出而告终。基于对建筑形式和建筑高度两方面的认识,库哈斯创造了一个在竖直方向呈84度斜角的方状环形,顶端有一个重达1.8万吨的超级悬臂结构,将两座落差达40米的塔楼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兼具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巨型筒状结构特点,这既化解了传统的三段式模式,同时大楼的进深还改变了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的形象,坚固性与抗扭性大大增强。在疏密有序的钢网结构内部,还设置了“游客流线环路”,让游客通过金属网玻璃瞭望北京城不同质感、不同年代的岁月积淀。虽然被昵称为“中国公共建筑‘第一单’”、“大裤衩”,但大楼倾斜的玻璃幕墙、现代建筑的体块感及不大的高宽比例,都呈现出建筑采光感与表皮透明度上的强烈而纯粹的结构因素。据称,央视新台址的地基打了1200多根45米长的桩,桩的上面是10.9米厚的整体底板,相当于正常住宅的三层半楼高,可以抗里氏8.49级的地震。
建筑是随性而成的魔幻乐音,不同时空造就不同的曲式情感。当古罗马斗兽场褪去野蛮的血腥和殉难之后,二千年来的漫长早风干了历史的灰色痕迹,宏伟精雅的壮观空间早已在亦如对神的敬畏膜拜中征服了我们的眼光,崇高和景仰早弥合了我们对历史的求全责备。作为独特的文化形式,建筑已成为人类重要的艺术创造。无论是5000年前威仪的埃及金字塔还是2000年前雄伟的中国长城,无论是1851年维多利亚时代炫耀国力的伦敦“水晶宫”还是2010年建成的迪拜501米的哈里法塔,建筑都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叙述着人类的智慧光芒,将物质功用和审美功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空间的延展和环境的映衬,构成独特的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和工作栖息的生存空间、城乡环境。
跨入21世纪,经典建筑设计师的理念似乎一直追随能源及生态的危机脚步,无论是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还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人们都能感受到节能、节地技术对当今城市建筑发展的贡献。与此同时,善于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强调空间环境统一、提倡形式追随功能、重视公共区域建设等的趋势,则使人们感受到时代的更新将不会忘却摩天大楼的蔚为壮观及人口密集的村庄气派,还使建筑富有理想主义趣味,让当下人获得魅力无穷的公共体验,并义无反顾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迷恋上城市。
■责任编辑:张 炜
经典建筑与一般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现在对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样的尊为世界顶级建筑奖项的建筑师那么敬仰与崇拜?毫无疑问,像弗兰克·约翰逊、凯文·罗奇、贝聿铭、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丹下健三、诺曼·福斯特、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王澍等建筑大师,他们非同寻常的天赋与成功无不都是在印证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关系犹同音乐的优美旋律与节奏,可以超越单纯的实用目标,而成为人类不可度量的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会授予一位在世建筑师,以表彰其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生存作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那样,后工业化时代的非物质意义的构造解读使得建筑在进入21世纪以后,建筑师们日渐形成和谐平衡的建筑理念,努力使建筑最大程度地有助于人感受外部优美的自然环境。换言之,建筑不仅是完成遮风、挡雨、隔热的功能,建筑还是诗意的存在,可以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环境里延伸与修饰城市的风格肌理,让建筑设计变成动态的空间有机形态,使得吃穿住行的日常欲望与摩登趣味都可以通过建筑以及建筑勾划的街区,优雅精致地轻松实现。
自从第十届德国的卡塞尔文献节上哈佛团队设计的《珠江三角洲计划》被我国模式化推进后,当代的观察中国城市的视角便非常注重感受,将建筑更多地理解为一种走向国际设计标准的筑造,因此当上海浦东建筑、北京奥运建筑被诟病为缺乏自信的技术投资的时候,建筑能否融入城市,可能就是融入相关文化与艺术的问题,是建筑的想象力与设计力是否因地制宜的问题,也是世界城市建筑是否体现发达地区的城市保护与生态再生的问题。
基于全球化的潮流,自上世纪末至今,建筑越来越朝着现代主义方向发展,并且参与了整个创意领域的变革,这使得日后成为城市典范或标志的建筑不断被国际建筑师们中标,也使得诸如贝聿铭对巴黎卢浮宫美术馆、矶崎新对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入口处扩建的中标设计不再是让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感觉没面子的事情。正是因为建筑越来越国际化,跨入21世纪后,跨领域的、另类的建筑思想不断突破教条与形式主义,体现了建筑审美过程中包容洞察的克服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皈依,人们因而越来越注重建筑中的物象与行人之间乌托邦式的视觉互动关系,感觉理想建筑犹如土地上生长出来那般美妙。
一、千年穹顶——英国伦敦(2000年)
千年穹顶又称千禧巨蛋,是最著名的迎接千禧年的英国建筑,位于伦敦东部格林威治半岛上。它造型独特,气势宏伟,被形容为新世纪的鸿篇巨作,入选为全球21世纪前十年的十大建筑之一。建造后,这项综合性展览工程占地73公顷、总造价达12.5亿美元,不论是对周围街区文化的振兴,抑或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其造型最为夸张的是哈泼德事务所研发的张力膜结构屋盖,由涂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虽然才1毫米厚,但坚韧无比,既防水,又隔音、隔热,据说可承受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高空望去,又似一颗泰晤士河边的白色珍珠,非常壮观绚丽。而在这个由72根辐射状钢索支撑的巨大膜面上,又有12根钢索穿出屋面,从而形成高达100米的桅杆,使其外观呈现一种鲜明的天线状模样,这样的穿越时空的星际元素灵巧地让近10万平方米的穹顶散发出视觉上的独特廓形与神秘味道,再次成就了伦敦和现代生活融合的文化气息。富有意味的是,2001年千年穹顶竟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球最丑陋建筑排行榜的首位,但现在已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成为许多重要事件的举办场所。
二、蛇形画廊主题馆——英国伦敦(2002年)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主持设计了2002年的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蛇形画廊主题馆,这是一个受英国政府资助的实验性建筑项目,以体现当代国际建造技术的水准。伊东丰雄设计的展馆是个17.5米见方的建筑框架,运用数学方法来设计展馆造型,以使其呈现出超乎常规的空间样式。该展馆的每个侧面都由交错的白色钢板焊接成,并嵌上规则的透明玻璃及白色铝板,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一系列中心相同、不断旋转连接的正方形,并随着光影的移动,展馆又变成一个虚实相间的空间。建筑本身呈开放性的白色,有别于周围红色的英国传统建筑,却能很好地融合四周环绕的绿荫,这使该主题馆理所当然地成为海德公园的视觉焦点。伊东丰雄在几何式组织材料的设计中使用银白色,可以更好地捕捉光的炫影,犹同乐器捕捉乐音一样,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三、台北101大楼——中国台北(2003年)
台北101大楼,位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最精华的信义区商圈,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包括地上101层、地下5层,建筑面积达28.95万平方米,共用去580亿元新台币。其高度至天线尖顶达509.2米,至屋顶高度为449.2米,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楼。该大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以“8”字为结构单位,整个倒梯形结构框架又有取汉字“鼎”之字形的意思。大楼还拥有世界上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并且这颗重达660吨的椭圆形金色巨型钢球是世界上唯一向游客开放的阻尼器。另外大楼配备了两台世界最快速的恒压电梯,从一楼到89楼,只要37秒的时间。此外,101大楼购物中心挑高宽敞的空间设计富有极好的视觉魔力,让人们的时尚购物与逛楼溜达变成悠闲自得、轻松从容的奢华享受。
四、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二期)——中国香港(2003年)
位于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于2003年竣工落成,高420米,共88层,外墙为玻璃幕墙,顶层设计成皇冠式和象牙形装饰,晚间则由投射灯照射,是目前香港最高的建筑物,被誉为“惊世之作”,已成为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其面向维多利亚港的外形犹如一个向朋友“招手”的手势,形象地展现了一道令人动容的“欢迎您”的城市风景。该大楼由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与美国著名建筑师凯撒·佩利合作设计,总面积达18.7万平方米,设有22层交易楼层和62部电梯,现为恒基兆业集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的所在地。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主要租户包括野村集团、华平、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美国道富银行、英国金融时报、法国巴黎银行、盈丰财资市场、松日控股,发展商之一的恒基兆业总部亦设于国金二期的72至76楼。相传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二期在兴建时,曾被借用作拍摄好莱坞电影《古墓丽影2》部分危险动作镜头的背景。 五、波恩邮政大厦——德国波恩(2003年)
波恩邮政大厦是德国著名邮政公司的新总部大楼,位于城区与风景优美的莱茵河河畔公园之间的过渡段,由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赫尔穆特·约翰设计,高达162.4米,总建筑面积为65,323平方米。地形因素影响了大厦的外观设计,造就了它流线型的轮廓及错开的壳式造型,同时也决定了连接大厦间公共地区的交通网络以及把公园和大厦靠近莱茵河的上部平台联系起来的许多阶梯和斜坡,这代表了一个新的办公楼设计理念。大厦分为南北两个半壳,中间错开了7.2米,与九层以玻璃为地板的空中花园相连,并采用了两组玻璃幕墙电梯,使乘坐者不但能一览无余地俯瞰城市全貌与莱茵河的自然景观,并且能感受到速度、空间和兴奋混合起来的感觉。该大楼的双层玻璃幕墙不仅实现了自然通风、隔音、防雨、防风等功能,还在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的缓冲空隙内设置了遮阳装置,可根据日光自动调节人工照明控制系统。此外,大厦内部的温度调节由混凝土天花板内的集成供热制冷系统实现,该系统内的管道通过一个热交换器与一个地下水井连接,为大楼提供自然调热制冷功能,体现了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该大厦现已成为德国前首都波恩市的最新标志性建筑物。
六、千禧教堂——意大利罗马(2003年)
理查德·迈耶事务所设计的地标性千禧教堂于2003年10月在罗马正式开放,这座建筑今天已成为教堂设计的一个典范。教堂所在地距离罗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楼以及一座公共花园。教堂建筑面积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区中心,两者之间用4层高的中庭连接,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其外形设计可谓前所未有,三片白色弧墙似球状,层次井然地朝垂直与水平双向弯曲,高度从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又像白色的风帆,有力地展现了哥德式教堂的耸立风格。天主教廷视这三座墙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这座引人注目的千禧教堂,外观上极具有崇高静穆和令人敬畏的感觉。而教堂内部,由于天窗的设置,白天,玻璃屋顶和天窗得以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做礼拜,感觉就好像在户外一样亲近自然。夜晚,教堂的灯光又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深沉氛围,人们可以透过尺度独特的玻璃墙面,清楚地看到内部的景象,这使建筑充满了高雅的宗教趣味,释放出净化心灵、皈依宗教的宁静。
七、迪斯尼音乐厅——美国洛杉矶(2003年)
耗资2.74亿美元修建的沃尔特·迪斯尼音乐厅的外形,既像扬帆破浪的帆船,又似钢块堆砌的雕塑,2003年10月23日在洛杉矶市中心正式落成。这座超现代的大型建筑成为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新家,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其动人心魄的独特外表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新地标,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和旅游者共同膜拜的艺术殿堂。迪斯尼音乐厅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的大手笔,所设计的造型具有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以及强烈的盖瑞金属片状屋顶风格,目的就是要把这座建筑“建造成为一个让人们欣赏音乐的美丽处所,他们将以过去所没有体会过的感觉来欣赏洛杉矶爱乐乐团的演奏”。的确,盖里运用丰富的波浪线条设计了天花板,并营造了一个华丽的环形音乐殿堂,其音响效果甚至超过了先前广受赞誉的桃乐丝钱德勒音乐厅。为了使不同位置的听众都能得到同样充分的音乐享受,日本著名声学工程师永田穗取消了惯常的音乐厅阳台式包厢,而全部采用阶梯式环形座位,这样任何位置都没有遮挡视线感觉。音乐厅还在舞台背后设计了一个12米高的巨型落地窗供自然采光,使得白天举办音乐会则如同在露天举行,打破传统音乐厅缺少空间采光的沉闷,营造了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视听趣味。
八、印第安纳心脏专科医院——美国印第安纳(2003年)
由美国RTKL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印第安纳心脏专科医院是现代化全数值医院的最好代表之一,所有的放射科诊断胶片及病历都被电脑数值形式取代,量身定做的信息化系统能在医疗的每一阶段将病人所有在系统的数据同步提供给医护人员,网上查询各种资料只需输入一次后就能持续保存。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有利于免疫系统健全的医疗要素,包括与大自然的联系、人际间的支持、避免环境上的压力、病人与家属能够对自身的环境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积极正面的分散注意力等。为了创造一个能平衡复杂的科技、方便对病人细致照顾的环境,建筑师和医师、护士及其他医院员工密切合作,以便了解整个病人照护的流程。在分析诊断治疗的大小疗程、资料搜寻支援功能、动线模式、家属互动及保安等每一道程序后,建筑师创造了一个“将所有程序雕塑在一起”的设施,在空间设计及医疗照护过程中创造了让病人觉得非常亲切、宜人且从外部就很容易了解的安全可靠的医院内部空间的动线流程。
九、瑞士再保险塔——英国伦敦(2004年)
瑞士再保险塔是位于伦敦圣玛丽阿克斯大街30号的一幢摩天大楼,高179.8米,楼层50层,螺旋式外观,昵称“腌黄瓜”、“子弹头”。大楼采用了很多不同的高新技术和设计,突破了现今业界的巨大建筑费用,但又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其表面采用双层低反光玻璃,以减少过热的阳光。里面有六个三角形天井,从而增加自然光的射入,并由于旋转型楼层结构造成光线的衍射,因而大楼还具有散热的功能。大楼立面上的6条深色的螺旋线所标示的是6条引导气流的通风内庭,使得新鲜空气可以利用每层旋转的楼层空位,通遍整座大楼。大楼还配备有电脑控制的百叶窗,安装有天气传感系统,可以监测气温,以及风速和光照强度。在必要的时候,自动开启窗户,引入新鲜空气。瑞士再保险塔通过自然通风、使用节能照明设备、采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设备等方式来节能,使大楼比普通的办公大楼要节省50%的能源损耗。同时大楼在建造中也推进了激进式设计,如尽量依靠基地周围成熟的公共交通体系、底层提供比最低标准大三倍的自行车准备区域、建筑中除残疾人车位外不提供私家车泊位等。 十、米约大桥——法国米约(2004年)
矗立在法国南部塔恩河谷的米约大桥是一项建筑奇迹,它是斜拉索式的长桥,因坐落在法国西南的米约市而得名,目前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大桥。桥面与地面最底处垂直距离达270米,大桥总重29万吨,其中仅钢结构桥面就重达3.6万吨。尽管全长达22.46公里,但只用7个桥墩支撑,其中2、3号桥墩分别高达245米和22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两个桥墩。大桥桥面结构被设计成三角形,以有效减少风阻。站在大桥上向下俯瞰,桥底下是一望无际的云雾,因而在建造中历经了千难万险。如施工中,桥墩只要每升高4米,专家就会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这使大桥历时3年建成后,建筑垂直误差不超过5毫米,高超地保证了施工的精确性,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高技派”的追求——用极端的技术来达到艺术的高度。2004年12月14日正式竣工后,大桥的通车能力达到日均1.5万辆汽车,旅游高峰季节日均可通过2.5万辆汽车。
十一、国家大剧院——中国北京(2007年)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结构上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31亿人民币。外部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由1.8万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精妙的是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大剧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半椭球壳体外环绕着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而各种通道和入口都精妙地设在水面下,因而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由于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很好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因而被誉为“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誉为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
十二、鸟巢体育馆——中国北京(2008年)
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皮埃尔·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合作设计的,共有两个互相脱开衔接的主体,其中红色混凝土碗状是观众坐席,桁架柱构筑的钢筋屋盖胎架是“鸟巢”外观。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地下1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7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钢结构与看台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底板上。作为特级体育建筑,鸟巢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其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耐火等级为1级,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1级。作为国家体育场,观众座位约为8万个,临时座位约1.1万个。现在国家体育场已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十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上海(2008年)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由日本、美国等国的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大厦楼高492米,其中地上101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达到38.16万平方米,租户多为世界500强公司。大厦79层至93层为宾馆,7层至77层为办公楼层,3层至5层为会议设施,2层至地下2层是商业设施,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其中第94层还有一个面积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正方形柱体,由两个巨型拱形斜面逐渐向上缩窄于顶端交会而成,为减轻风阻,建筑物的顶端设有一个巨型的倒梯形风洞开口,用来避免强风侵袭时超高层建筑可能产生的轻微摇晃。大楼还在90楼(高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通过电脑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以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而这两台阻尼器堪称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由电脑自动控制的阻尼器。
十四、柏林新博物馆——德国柏林(2009年)
由著名建筑师戴维·奇珀尔菲尔德改造的“柏林新博物馆”赢得了2011年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其实柏林新博物馆始建于1841年,1855年建成开馆,但由于二次大战,1939年遭遇炸弹袭击而严重损毁,藏品被随即转移后博物馆闭馆。一直到1997年,德国政府才开始翻修柏林新博物馆,总费用为2亿欧元。1999年,柏林新博物馆所在的博物馆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3月5日,柏林新博物馆的修缮工程完成。事后奇珀尔菲尔德认为,使修缮变得复杂的原因之一是博物馆遭损毁后又被搁置太久,因此他的翻新理念并不是复制所有细节,而是恢复原有大体框架,并力争去重新使用那些当年被炸碎的残料,包括一些石柱断料和仿埃及彩绘天花板。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辛格尔盛赞修缮后的博物馆:“经奇珀尔菲尔德主持翻修后的新博物馆令人着迷、信服。它忠于历史,但亦融入现代风格。”柏林新博物馆还为距今已有3400年历史的镶嵌黑宝石眼珠的“最美皇后”纳芙提提半身像设立了独立展厅,供人一睹这位埃及艳后的美貌。
十五、滨江博物馆——英国格拉斯(2011年)
由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英国滨江博物馆,被一些媒体誉为城市中的灯塔,是格拉斯城河畔的最新景点,在2011年6月21日竣工开放,主要展览城市的交通运输、工程和造船传统,另有150个互动展览。博物馆面积达7800平方米,屋顶耗钢量达2500吨,建造时最多有3000名工人在现场施工,该现场人数记录创造了英国工程史上的壮举。滨江博物馆的设计非常注重公共建筑对城市历史文脉、传统生活方式、城市古老建筑的沟通,让城市新建筑具有体现城市宽松健康多彩的空间品质。的确,在设计理念上,外观呈现波浪形的博物馆很好地表现出从城市朝向河流的一种动态生命,成为城市和河流的交接符号。博物馆的中央主要空间呈现恢宏无柱的开放空间,以提供进行世界性展览的最大灵活性,以此构筑展品与环境之间更为广泛愉悦的联系。博物馆面向城市面向河流的多重波涛般堆叠的形体,被人们形容为创造了一条城市到河流的未来路径,这样的功能定位及开放性流线性结构,在视觉形式上将格拉斯城的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这环境中生成的富有创造力的渐变设计元素正如设计师哈迪德所说的那样,“这个构架让我们探讨未来可能性的同时紧紧把握住城市当下”。滨江博物馆的建成启动了格拉斯老城从后工业荒地到文化之城转变的发展之途,并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更新改造,构筑了令人遐想的绵延不绝的创意交流典范。 十六、中央电视台新楼——中国北京(2012年)
央视新台址主楼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占地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两座塔楼分别高234米和194米,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新楼方案竞标是以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新颖方案脱颖而出而告终。基于对建筑形式和建筑高度两方面的认识,库哈斯创造了一个在竖直方向呈84度斜角的方状环形,顶端有一个重达1.8万吨的超级悬臂结构,将两座落差达40米的塔楼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兼具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巨型筒状结构特点,这既化解了传统的三段式模式,同时大楼的进深还改变了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的形象,坚固性与抗扭性大大增强。在疏密有序的钢网结构内部,还设置了“游客流线环路”,让游客通过金属网玻璃瞭望北京城不同质感、不同年代的岁月积淀。虽然被昵称为“中国公共建筑‘第一单’”、“大裤衩”,但大楼倾斜的玻璃幕墙、现代建筑的体块感及不大的高宽比例,都呈现出建筑采光感与表皮透明度上的强烈而纯粹的结构因素。据称,央视新台址的地基打了1200多根45米长的桩,桩的上面是10.9米厚的整体底板,相当于正常住宅的三层半楼高,可以抗里氏8.49级的地震。
建筑是随性而成的魔幻乐音,不同时空造就不同的曲式情感。当古罗马斗兽场褪去野蛮的血腥和殉难之后,二千年来的漫长早风干了历史的灰色痕迹,宏伟精雅的壮观空间早已在亦如对神的敬畏膜拜中征服了我们的眼光,崇高和景仰早弥合了我们对历史的求全责备。作为独特的文化形式,建筑已成为人类重要的艺术创造。无论是5000年前威仪的埃及金字塔还是2000年前雄伟的中国长城,无论是1851年维多利亚时代炫耀国力的伦敦“水晶宫”还是2010年建成的迪拜501米的哈里法塔,建筑都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叙述着人类的智慧光芒,将物质功用和审美功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空间的延展和环境的映衬,构成独特的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和工作栖息的生存空间、城乡环境。
跨入21世纪,经典建筑设计师的理念似乎一直追随能源及生态的危机脚步,无论是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还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人们都能感受到节能、节地技术对当今城市建筑发展的贡献。与此同时,善于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强调空间环境统一、提倡形式追随功能、重视公共区域建设等的趋势,则使人们感受到时代的更新将不会忘却摩天大楼的蔚为壮观及人口密集的村庄气派,还使建筑富有理想主义趣味,让当下人获得魅力无穷的公共体验,并义无反顾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迷恋上城市。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