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品德教学应该尽量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也就是说,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的。
  在教材和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成为引导儿童从教材走向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让我们的课堂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轨,从而让德育更有吸引力,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真正追寻到德育的真谛。上好这门课,能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會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回归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调动积累,激活教材
  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是不同的,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这样对教师所教的内容,会的学生会产生成功的喜悦,而不会的学生则会产生一种“未知的期待”,对教学活动更加投入。
  例如:笔者在教学“秋天的乐趣”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美之后,为了深化学生的感受,组织他们到公园和小河边去体验秋天的美。学生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动物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学生敞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学生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学生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和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学生,而是学生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笔者让学生用自己搜集的“宝物”留住秋天的美,他们用豆子制作了项链,用树叶、块茎制作了面具和各种动物。从学生的作品中,笔者看到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这种教学效果远远大于说教。这也正是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魅力。
  二、善待错误,引导未来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课堂上,学生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例如:在“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的观点,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很多学生都表示认可。这时,教师怎么办呢?直接以真理者身份导之?以道理压之?还是听之任之?笔者的做法是:请学生再想一想。此时学生也很矛盾,他们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可是现实生活的某些现象似乎又在告诉他们:诚实要吃亏。他们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此时,笔者虽然不知道这样思考的结果怎样,但很清楚这样下去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但笔者牢记一句话:“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所以,笔者耐心等待着。终于,有学生举起了手,他说:“我觉得做人还是要诚实。”接着,他列举了从报上看到的一件由于讲诚信而让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起死回生的事。慢慢地,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用自己的机智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三、亲历生活,启迪智慧
  生活化品德课堂里,教师应在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例如:教学“待人要宽容”时,如何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和认同“为什么待人要宽容”这一道德观念,我们可以补充两则素材:1.例举学生中因小事互不相让、影响团结、损害友谊的事情;2.讲述社会生活中人们因不起眼的小事发生争执、酿成悲剧的事例。学生通过思辨得出:斤斤计较(即待人不宽容),小则伤和气,大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赖宁两次被同学不小心碰伤流鼻血,都主动原谅同学过失的故事,明确“待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赖宁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和班级更加团结友爱的主要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对比讨论,促使学生坚定地趋同“待人要宽容”。
  生活是学生自由成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教师在这里勤奋耕作,唤醒学生的道德生命,激活学生的生命力量。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生活,生机盎然;这就是我们德育的真谛,精彩无限。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使用互联网成为每一个人的必备技能,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数字遗产"继承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众所周知,一个人去世之后的个
去巴黎一周,往返两天,实四天,两天在对话,最后两天约见人、看巴黎的美术馆及展览。先见了Ami先生,他在组织首届Asia Now博览会,这是巴黎第一个针对亚洲艺术的博览会,Ami很有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塑造中小学教师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形象是公众对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认知,能够折射出不同时代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反映出特定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分析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变迁,不仅有利于社会媒体科学合理地建构教师形象,而且有利于教师从历史的视角深入了解自身形象。为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电影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变迁,本研究基于企
构建有效教学平台,追求高效教学效果,是众多教学工作者长期关注、积极思考并不断实践开拓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笔者看来,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由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资金分配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象的日益突出,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不少机遇,
1.教师自身基本功不扎实讲解不清楚,不明了,重点不突出,声音不响亮,保护帮助不得法,示范动作不标准,甚至无法完成……这样学生难以领悟教
产业集群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一定会成为区域经济逐渐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县域特色产
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是国际上银行价值管理的通行做法。商业银行实施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不应只将E—VA作为一项单一的财务指标,而是将其作为业绩评价体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