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开发幼儿的心智,引导幼儿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幼儿的成长为切入点,从班级活动的设计出发,分析中药文化在班级活动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中药文化;幼儿园;班级活动;渗透方法
引言:
中药文化本身就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积淀和凝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值得代代传承并延续下去。而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中药文化作为丰富学生生活常识,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幼儿来讲。
一、推动中药文化与基础活动课程的结合
中药文化的渗透在本质上也代表着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幼儿尽早接触到中国的传统瑰宝,加深对中医的印象和理解,激发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再加上,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素质的发展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经常会遇到内火旺盛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中药知识,让幼儿观察菊花或者是金银花这些常见的中医药材,并让他们了解保健花茶的基本用途,懂得辨认的方法和技巧,预防日常的上火。又或者,在开展阶段性活动的时候,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而社会经验又有所欠缺,所以安全意识是相对薄弱的,很容易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摔倒或者是擦破皮的情况。由此,教师就可以为幼儿介绍一些重要的药草,比如三七,芦荟等等,帮助受伤的幼儿消炎和止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药材的作用和价值,他们会燃起更多的兴趣与好感。与此同时,中药文化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涉及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为幼儿介绍透彻,所以就应当把知识渗透到课程建设中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全面素质。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也应当为幼儿介绍著名的医学家,为学生讲解他们研究中草药的经历,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向往。
二、推动中药文化与创意课程的结合
(一)创意课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感的重要基础,也贯穿于幼儿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推动中药文化与創意课程的结合,也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知识,让幼儿更为直接的感受到中药的价值和作用,并夯实幼儿的中医文化认知,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例如,在设置思维创意游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道具,让幼儿运用手中的材料来制作脑海中勾勒的物品模型,在这里,材料的选择应当以中药为主,可以是橘子皮,树皮或者是茯苓等等,这三种药材都是中医领域内常见的材料,而且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疗效。教师要先为幼儿介绍药材的基本特征和外观,展示出材料的形状,并让幼儿大致了解中药的应用症状,接着,就要让幼儿结合不同的材料展开思维的延伸和拓展,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物品。部分幼儿会想到把橘子皮做成碗,用来吃饭或者是喝水,这样既节省了资源,而且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也有一些幼儿会把树皮想象成特定的衣服,他们认为古时候的人类都是用树皮来遮蔽身体的,这种衣服在与皮肤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出药用价值。对于茯苓来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相对稀缺的,所以教师可以先为幼儿介绍茯苓的颜色和形状,让幼儿展开无限的联想,并询问他们的意见,部分幼儿认为茯苓的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制作成镜子或者是制作成衣服。无论是哪一种意见,教师都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要认真听取幼儿的想法和陈述,并观察幼儿展现出来的思维亮点,挖掘他们的个性闪光点,这样可以让幼儿逐步积累自信心,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1]。
(二)推动中药文化与动手实践课程的结合
动手实践课程是锻炼幼儿操作能力与思维力的重要窗口,能够真正检验幼儿对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渗透中药元素,让幼儿能够亲自参与到操作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展开种植类实践活动的时候,由于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体会植物种植的经历,并进行观察与总结,由此来提高信息筛选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这里,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中草药种子,让幼儿亲身栽培,在幼儿园内打造中草药园地,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不同草药的认知,了解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种子做好仔细的筛选,要认真为幼儿介绍种植活动的规范和要求,约束幼儿的思想,让他们养成规范意识。在发放工作告一段落时,幼儿需要根据自己获得的种子自行梳理种植的流程,教师可以推动他们组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起不同的任务,可以是提供种植工具,也可以是负责养护工作,这种组合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的思想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这一期间,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幼儿的进度,针对幼儿的种植情况做好评估和判断,整理成相应的档案,当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幼儿对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让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教师要邀请其他组别的成员一起打分,这样可以让幼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反思潜在的不足,激发出幼儿的斗志[2]。即便是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结果并不理想,教师也不能批评或者是责骂,而是要抱着鼓励的态度,让幼儿能够吸收过往的教训,并参考他人的有益成果,再接再厉,磨练幼儿的心性和品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中药文化在幼儿班级活动中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打开幼儿思维大门的应有之策,也是埋下传统文化种子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基础课程的调整,创意活动的延伸,实践的拓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中药文化渗透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幼儿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幼儿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时间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需要把中药文化当做考察幼儿素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汝涛. 民间文化在主题活动中的渗透[J]. 华夏教师, 2020, 000(002):92-93.
[2] 李春, 王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3).
【关键词】中药文化;幼儿园;班级活动;渗透方法
引言:
中药文化本身就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积淀和凝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值得代代传承并延续下去。而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中药文化作为丰富学生生活常识,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幼儿来讲。
一、推动中药文化与基础活动课程的结合
中药文化的渗透在本质上也代表着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让幼儿尽早接触到中国的传统瑰宝,加深对中医的印象和理解,激发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再加上,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素质的发展依旧存在一定的欠缺,经常会遇到内火旺盛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中药知识,让幼儿观察菊花或者是金银花这些常见的中医药材,并让他们了解保健花茶的基本用途,懂得辨认的方法和技巧,预防日常的上火。又或者,在开展阶段性活动的时候,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而社会经验又有所欠缺,所以安全意识是相对薄弱的,很容易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摔倒或者是擦破皮的情况。由此,教师就可以为幼儿介绍一些重要的药草,比如三七,芦荟等等,帮助受伤的幼儿消炎和止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药材的作用和价值,他们会燃起更多的兴趣与好感。与此同时,中药文化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涉及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为幼儿介绍透彻,所以就应当把知识渗透到课程建设中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全面素质。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也应当为幼儿介绍著名的医学家,为学生讲解他们研究中草药的经历,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向往。
二、推动中药文化与创意课程的结合
(一)创意课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感的重要基础,也贯穿于幼儿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推动中药文化与創意课程的结合,也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知识,让幼儿更为直接的感受到中药的价值和作用,并夯实幼儿的中医文化认知,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例如,在设置思维创意游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道具,让幼儿运用手中的材料来制作脑海中勾勒的物品模型,在这里,材料的选择应当以中药为主,可以是橘子皮,树皮或者是茯苓等等,这三种药材都是中医领域内常见的材料,而且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疗效。教师要先为幼儿介绍药材的基本特征和外观,展示出材料的形状,并让幼儿大致了解中药的应用症状,接着,就要让幼儿结合不同的材料展开思维的延伸和拓展,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物品。部分幼儿会想到把橘子皮做成碗,用来吃饭或者是喝水,这样既节省了资源,而且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也有一些幼儿会把树皮想象成特定的衣服,他们认为古时候的人类都是用树皮来遮蔽身体的,这种衣服在与皮肤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出药用价值。对于茯苓来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相对稀缺的,所以教师可以先为幼儿介绍茯苓的颜色和形状,让幼儿展开无限的联想,并询问他们的意见,部分幼儿认为茯苓的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制作成镜子或者是制作成衣服。无论是哪一种意见,教师都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要认真听取幼儿的想法和陈述,并观察幼儿展现出来的思维亮点,挖掘他们的个性闪光点,这样可以让幼儿逐步积累自信心,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1]。
(二)推动中药文化与动手实践课程的结合
动手实践课程是锻炼幼儿操作能力与思维力的重要窗口,能够真正检验幼儿对知识的运用水平,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渗透中药元素,让幼儿能够亲自参与到操作中,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展开种植类实践活动的时候,由于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体会植物种植的经历,并进行观察与总结,由此来提高信息筛选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这里,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中草药种子,让幼儿亲身栽培,在幼儿园内打造中草药园地,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不同草药的认知,了解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种子做好仔细的筛选,要认真为幼儿介绍种植活动的规范和要求,约束幼儿的思想,让他们养成规范意识。在发放工作告一段落时,幼儿需要根据自己获得的种子自行梳理种植的流程,教师可以推动他们组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起不同的任务,可以是提供种植工具,也可以是负责养护工作,这种组合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的思想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这一期间,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幼儿的进度,针对幼儿的种植情况做好评估和判断,整理成相应的档案,当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幼儿对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让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教师要邀请其他组别的成员一起打分,这样可以让幼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反思潜在的不足,激发出幼儿的斗志[2]。即便是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结果并不理想,教师也不能批评或者是责骂,而是要抱着鼓励的态度,让幼儿能够吸收过往的教训,并参考他人的有益成果,再接再厉,磨练幼儿的心性和品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中药文化在幼儿班级活动中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打开幼儿思维大门的应有之策,也是埋下传统文化种子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基础课程的调整,创意活动的延伸,实践的拓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中药文化渗透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幼儿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幼儿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时间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需要把中药文化当做考察幼儿素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汝涛. 民间文化在主题活动中的渗透[J]. 华夏教师, 2020, 000(002):92-93.
[2] 李春, 王瑛.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