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下)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卡车油菜籽运来之前,老鼠是少见的,三卡车油菜籽运来的第一年,老鼠还不成群,三卡车油菜籽运来的第三年,老鼠就无法无天了。而老鼠多了,蛇就多了,并且大多是些红颜色的蛇。老鼠吃油菜籽,蛇吃老鼠,少下去的只有油菜籽,多起来的是老鼠和蛇。老鼠是一种好动的小东西,它们把肚皮填饱之后,就拼命地用它们尖尖的小嘴巴,不停地拱动石头砌成的墙壁。最初,老王每每听见仓里有动静,就费劲地吆喊,或者站起身来,爬上仓库檐洞,往里掷石块。接下来,见油菜籽其实已变成一堆废物,老王就托人买回了很多鞭炮,有了动静,就点燃一个。时间久了,老鼠习惯了鞭炮声,老王也就再不使用鞭炮,任老鼠胡作非为。
  有时候,庄园里每天都会爬出很多条蛇来,老王不怕蛇,相反会走上前去,对着蛇说:“去,别在这儿爬,去把耗子全部吃掉。”而蛇也仿佛能听懂老王的话,掉过头,爬回仓房去了。年老的老王巡游在庄园里,就像一张落叶飘过天空,小而且渺茫。这样又过了几年,大庄园除了有无数的老鼠和蛇之外,依旧干净得像天堂,按时开门,按时关门,没闲杂人员进入。最大的区别是,油菜籽更少了,散发着腐败的气息,老王的厢房与堂屋间的那堵隔墙,已经被老鼠拱动得每一块石头都松动了。而老王也终于摸清了蛇所集居的确切地点,那就是堂屋后面的那间仆人小屋。
  那儿生长着一棵不知名的大树,大树枝叶之繁茂,令人难以想象,并且这是棵奇特的树,每一根枝条都笔直地朝外长出,从大树的根部就开始生,枝与枝之间,距离惊人地相等,如果人们要爬上去,就像上楼梯一样简单。更令人感到神秘的是,据说这棵树,一旦被刀斧伤着,伤口处就会流出一种类似血液的浆汁。在这个粮仓兴盛的时候,据说有小孩子往上爬,下来后,每一个都流了很多的鼻血。不过,这都是传说,一般都不能当真的。仆人小屋就坐落在这棵大树之下,阴暗、潮湿,有的地方还长满了青苔。
  通过几年的观察,老王确信,这就是蛇的家了。有几次,老王在仆人小屋的门边见过蛇蜕下的皮,同时也见到过“蛇连交”,也就是蛇性交。按乡下的说法,见到蛇蜕下的皮的人,自己也得蜕层皮,而见到“蛇连交”的人,则离死期不远了。老王对这些,似信非信,不说话,也不找解脱之方,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式。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老王找来了一大堆柴禾,把仆人小屋围了起来,然后浇了些煤油上去,点燃了。据后来老王跟赶来救火的单位领导讲,那一场大火,烧死了几百条蛇。红颜色的蛇占了大多数。单位领导没有批评老王,相反对老王长期坚守这座重要的粮食仓库,不喊累、不叫苦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堂屋中那三卡车油菜籽的事则一个字也没提。只有面对整个大庄园所弥漫着的腐烂气息,领导拍了一下老王的肩头。
  老王的一把火,蛇真的少了。可这样的清静日子过了大约才半年左右的时间,老王住的那间厢房终于在一个深夜,因墙壁的石头错动,倒塌了,老王被埋在了里面,死了。粮仓又变成了庄园,年复一年地锁着。
  百年展望·莫迪里亚尼
  莫迪里亚尼,朋友们都叫他莫迪,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的里窝那,曾经显贵世家的培育使之具有优雅气质。在他11岁那年,他的法国加尔辛家族血统的母亲耶婕米耶·加尔辛在日记里写道:“他的举止就像一个被宠爱的小孩,但他从未缺乏智慧,我们必须等待及观察这茧里是什么:也许他会是一名艺术家。”之后他学习绘画,18岁考入威尼斯美术学院,22岁到巴黎学习雕塑,居住在划归巴黎市不久且到处都有传奇的蒙马尔特高地—百余年前,这片尚是葡萄园加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聚集了无数推动世界艺术进步的英才和巨匠,莫迪无疑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 当年的蒙马尔特有一处原是钢琴厂的旧楼,之后改造成穷艺术家们的聚集居所,因为建筑外形的奇怪,加之每层楼的窗口晾晒的衣物迎风飘扬,诗人雅各布即兴为此楼赋名“洗衣船”。在这里,众多诗人、艺术家聚合,散发的不仅仅是焦油、酒精、大麻、颜料以及湿霉地板的异味—在这里,劳特瑞克成为蒙马尔特之魂,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画派,马蒂斯和诺拉克等人创立了野兽派,也是在这里,莫迪的艺术生命开始起步。那是1906年,俊朗潇洒的莫迪成为这里的亮点,毕加索说:“全巴黎只有一个人衣着得体,他就是莫迪。”之后,当酗酒、大麻、女人成了莫迪的行为标签,还是毕加索说:“不是在酒馆里,就是在去酒馆的路上,他只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烂醉如泥,一种是醉到不省人事”,即便如此,那磨得露出经纬线的衣服,那脖子上随意披戴灵动的长丝巾,莫迪穿着依然像个王子。 在他去世后五十年内,当年行居蒙马特尔的艺术家们忆及昔日的他“仍旧赞不绝口,把他比做阿波罗天神,里窝那的天鹅”。这才是“莫迪”的真正状态,充分体现在他的烂醉和不省之前的数小时间;时常优雅地为熟识或不熟识的酒友们画像,几分钟的神笔疾飞只需杯酒友情,以至于蒙巴那斯半数以上的小酒店都有他的素描。又时常飞扬起长丝巾,抑或站立在酒桌上向在场所有人朗诵着《神曲》或其它他所热爱的诗句,以至于蒙巴那斯的夜空至今都能聆听他的长啸诗情。 巴黎的蒙巴纳斯似是蒙马尔特的升级版,1909年莫迪迁居于此,他的绘画才华开始闪现,据诗人萨尔蒙说:“仿佛哪个神灵光临过他的破画室,唤醒了他埋藏在心中的艺术天分。”事实上最初来到巴黎的莫迪是憧憬着雕塑家理想的,他的女儿雅娜在回忆录中也说:“生来就是艺术家的父亲的首要天职是雕塑。”但是,自幼体弱的莫迪患有肺疾,经不起过多的劳累和粉末,尤其他执著于直接凿出来的石雕自然度,以至于最终是因倒在了正在制作的雕像前不省人事,而不得不放弃雕塑转向绘画,然而他的画面始终呈现“纯粹的形态,没有瞳孔的眼睛,拉长的面孔与胸脯,舒展的手臂与脖子,都有点像是画布上的雕塑”。 莫迪仿佛是诗的化身,无论但丁、魏永、莱奥帕尔迪、波德莱尔以及兰波,说是背诵,却每每如同自己心灵的流淌和喷泻,和莫迪成为至交的诗人伊利亚·爱伦堡描述:“他读书之多总是令我惊异不止,我似乎还没有见到过第二个像他这样喜爱诗歌的画家。”1920年1月26日,年仅36岁的莫迪谢世。在那之前,高烧不退的他整夜朗诵着但丁的诗。第二天,妻子让娜打开六楼居所的窗户纵身一跃飞向天空。1917年,巴黎博斯·威尔画廊曾举办莫迪生前唯一的一次个展,因画廊橱窗展出的裸体油画吸引了众多路人引来争议,警察到来后,随即展览关闭。2017年,百年前被关闭展览中的其中一幅《侧卧的裸女》将在上海龙美术馆隆重展出—近日,以十余亿重金从纽约佳士得拍得此幅巨作的收藏大家刘益谦发布了这一展览消息。
其他文献
当你把一块烧红的炭投入一杯冰水炭的滚烫和水的冰凉都不复存在在所有的物种当中唯有你是恒温的我坐在沙发上看着恒温的你像一条直线进入手术室躺到病床上两扇门合上,指示灯亮起绿灯亮起,医生先走出来护士紧跟其后瘦小的护士向我走来走了十一步她最终露齿而笑我看到两扇门继续合上里面没有你
期刊
高端稀缺的活动体验、满意度高的极致服务、全媒体传播覆盖面广是平安VIP俱乐部 “非凡传承,平安精英”系列活动的策划宗旨。纵观2015年私享系列活动,穿越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徒步众筹,古长城瑜伽修炼,与禅修大师品茶论道,操控无人机高空拍摄,等等交汇成自然与人文精神、 科技创新与公益实践为一体的“非凡”交响乐。  “以上帝的视角俯瞰大地,越过世界尽头”— 2015年11月中旬的英德仙湖温泉度假风景区中
期刊
记者:世界越来越扁平化,这会对艺术形态产生什么改变? 朱敬一:在我认知里,每个人都有艺术细胞,只不过因为条件所限,没办法从事。但现在世界越来越扁平化,这种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我的观点是,每一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做鞋子的、擦鞋的都可以是艺术家。反而在我们所认知的艺术行业,大家都是工匠,本身不具备创造力。 记者:你所谓的“创造力”是指什么? 朱敬一:尽量要做和大家不一样的东西,你的自我认知就是要和大家不
期刊
旧居改造,不仅仅是整理物品,重要的是整理心情,因为你要迎接一个新的房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借由房子重新面对一次生活,期待生活有所改变。  叶怡兰一直相信,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当这容器能够确实呼应合乎主人的作息方式、需求和愿望,生活便能真正安定舒坦。她和先生花了一年的时间重新改造居住了17年的房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点。旧居新貌新生活,工作依然忙碌,日常步调依然无比紧凑,但是叶怡兰比往常更恋家更懒得出
期刊
如何面对自己在“文革”中犯下的罪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似乎从来没有被拿出来讨论过。大部分主流的声音都会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时代或者个别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这些罪行的人以及这些罪行的受害者,其实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他们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那么他们是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从那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呢?话剧《冬之旅》所讲述的就是当年犯下罪行者和受害者之间内心世界的一场灵魂追问。  《冬之旅》之所以吸引人的
期刊
几年前,我去河南郑州参加过一个项目的设计顾问工作,项目的规划设计师是日本“新陈代谢派”的代表人物黑川纪章。他设计了郑州的新城“郑东新城”,又为中国城市房地产联盟设计了一些住宅小区,其中有建业集团的“联盟新城”第一期,就这个项目,我和他打过交道,对他的工作方法有一点了解。“新陈代谢派”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是迄今依然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战后涌现的这一批人物,后来都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这个圈子我
期刊
“这个现代舞到底是在讲什么?”每次看完现代舞,都能听到一些新观众这样发问。人们觉得现代舞不好懂,是因为舞者并不直接在舞台上演绎具象的故事。不讲故事的表演,让许多观众对现代舞产生了“晦涩难懂”的感受。  我们欣赏艺术时,故事性总能让普罗大众更易于接受,同时产生想要了解的兴趣。但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而言,故事性真的是必要的吗?当我们在欣赏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的时候,几何图案和色彩搭配有故事可言吗?但这无碍
期刊
朱敬一 艺术家、专栏作家、艺术产业研究学者、“南门精舍”创立者。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后定居上海,致力于突破中国的传统绘画材料语言,并将艺术与商业相结合。代表《妖野荒踪》系列、《立体的墨》系列和《万物》系列等,将水墨画推向新境界。  研习国画出身的朱敬一,如今在不停探索着水墨的出路:他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画妖兽、写怪字。他偏爱野路子,不按常理出牌,坚信对于艺术家而言,“不同就是美”。 
期刊
我们想打破电子产品所垄断的亲子时间,我们想提倡爸爸们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他们去亲近大自然。可是,面对千篇一律的出行模式与规范,爸爸们又该如何揉炼出一场更有意义的亲子户外SHOW?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爸爸妈妈们不该缺席。 也许是这句发人深思的话语里包含了太多情感与无奈,所以,眼下的父母们接受了“要多多陪伴孩子”的提议,并且想方设法的带他们去尝试更多,体会更多。同时,因为“爸爸去哪儿”的出现
期刊
吕宏望 中国古琴学会理事,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古人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心正则正音出。我的目标是弹好琴,交一批有志趣的琴友,将古琴传承下去,把古琴之美展示给世人。”  初见吕宏望,是在他装饰得古香古色的家中。推开厚重的对开木门,两座摆满古玩储物柜区分了玄关和客厅,入眼所见皆透露出主人对中国传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