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形成优质的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师资结构,高等学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正逐年提高,只有创建规范的教师能力标准,才能界定高校教师行为能力的好坏和职业素质的高低,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家公务员能力标准的借鉴和对国外教师通用能力标准的研究,尝试创建了我国高校教师能力的标准。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师 能力 标准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为了形成优质的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师资结构,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正逐年提高,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教师整体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高校师资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大众对优质高等教育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校的水平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是高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只有创建规范的教师能力标准,才能界定高校教师行为能力的好坏和职业素质的高低,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发展。
这种要求在面临人才需求的高素质化的挑战之际显得犹为急迫,2003年12月人事部发布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包括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九种能力,针对不同的能力分别规定有不同的建设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高校教师能力与素质的细化准则正在探究中,并有望在三五年内出台类似公务员管理的高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有关高校教师能力标准的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非常有限,更没有一套国家级的相关教师能力标准。国外已制定的相关教师能力标准主要表现在普通教育和某几种能力标准上。2004年l2月,德国文化教育部颁发了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这是首部全联邦性的教师教育标准。这部标准重新界定职业教师应该承担的五大任务,同时提出为完成这些任务应该拥有的能力标准,并且强调在大学学习阶段以及实践学习阶段共同完成对教师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教育改革出台了许多策略性文件,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评估标准、内容标准、教学大纲标准和体系标准六个方面。其中,美国有关教师信息能力的相关标准已经比较成熟,美国的教育技术国际联合会(简称ISTE)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简称NETS)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NETS其中一个子项目就是培训教师进行技术应用的项目。该项目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制定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英国《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是由英国教育与就业部等机构制定,英国教师培训署组织实施的英国中小学学科教师ICT能力的培训标准,强调教师应具备应用ICT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和使用ICT去支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但对高校教师尚无明确规定。
二、创建高校教师能力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1.使高校教师引进有尺度:我校引进人才的面试考核采取“票决制”执行,但目前人才引进组织的面试或试讲,主要靠考核专家组成员的主观印象判断引进人员是否具备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并没有明确的尺度和标准,创建的能力标准将使我校教师引进做到有据可依。
2.使高校教师培训有方向:我校教师目前的培训主抓工作在岗前培训方面,对于职后培训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案。本研究创建的能力标准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参考依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和更新培训内容,促进我校教师的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3.使高校教师考核有标准:我校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在于业绩考核上,对基本素质能力的考核不够规范,业绩考核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或科研的能力,但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本研究将是对我校教师考核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三、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能力标准构建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的获得等一切取决于师资队伍,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究竟该如何建设,大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胜任高校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呢?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访谈,根据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笔者初探高校教师通用的能力标准如下:
1.职业道德能力: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的典范性,更具有深、广、远的特点,教师道德不仅是教育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育人手段,由于高校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人的素质,影响到各行各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甄别能力。
2.终身学习能力:目前高校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受过良好的系统与专业教育,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他们应对大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要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社会进步,必须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不断获取新信息,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成果武装自己,高校教师要注重自身职后教育,在自身大量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只有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3.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反映在备课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两项教学技能上,备课技能是将教学内容预先组织的技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一个好的教师首先需要会备课,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与水平以及学科知识自身的内在逻辑有效组合,课堂教学技能包括讲解技能、操作技能、和课堂控制技能三个方面,讲解技能是教师用规范生动的教学语言将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能力,操作技能是指教师的演示技能,实验技能以及多媒体操作技能,课堂控制技能是指教师组织课堂和调控学生课堂表现的能力。
4.研究创新能力:在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和教学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超的科研技能,科学精神即正确对待科研活动及其结果的态度,是一种追求真理、对待真理、维护真理和运用真理的精神状态,科研技能包括提出科学研究课题的技能、分析处理调查与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作出研究结论、建构新的科学理论的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完成,往往不是个人单兵作战所能奏效的,特别是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高校为了实现某一目标,通常要对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整合,一项课题的申报,一个基地的建立,一个精品课程的获批都是学校充分利用相关领域资源整合而来,因此,对于每个高校教师而言,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6.工作自主能力(自我实现):大学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机构,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高度自主的工作过程强调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他人很难对教师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但由于高校教师相对素质较高,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高校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希望自己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渴望被社会关注,期望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要适应这种宽松的环境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自主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7.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给社会,也从中获取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实践指导与智慧,教师的社会服务技能主要包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分析复杂社会生产与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从1986年国务院首次颁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到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条例》,再到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都只是规定了教师的相关义务和职责,对于要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笔者尝试创建高校教师通用能力的标准,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斌艳.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依据及内涵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2)
[2]詹合英,等.美国大学教学评估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3]胡弼成,等.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J].江苏高教,2003(1).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师 能力 标准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为了形成优质的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师资结构,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正逐年提高,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教师整体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高校师资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大众对优质高等教育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高校的水平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的发展是高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只有创建规范的教师能力标准,才能界定高校教师行为能力的好坏和职业素质的高低,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发展。
这种要求在面临人才需求的高素质化的挑战之际显得犹为急迫,2003年12月人事部发布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包括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九种能力,针对不同的能力分别规定有不同的建设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高校教师能力与素质的细化准则正在探究中,并有望在三五年内出台类似公务员管理的高校教师通用能力标准。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有关高校教师能力标准的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非常有限,更没有一套国家级的相关教师能力标准。国外已制定的相关教师能力标准主要表现在普通教育和某几种能力标准上。2004年l2月,德国文化教育部颁发了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这是首部全联邦性的教师教育标准。这部标准重新界定职业教师应该承担的五大任务,同时提出为完成这些任务应该拥有的能力标准,并且强调在大学学习阶段以及实践学习阶段共同完成对教师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教育改革出台了许多策略性文件,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评估标准、内容标准、教学大纲标准和体系标准六个方面。其中,美国有关教师信息能力的相关标准已经比较成熟,美国的教育技术国际联合会(简称ISTE)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简称NETS)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NETS其中一个子项目就是培训教师进行技术应用的项目。该项目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制定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英国《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是由英国教育与就业部等机构制定,英国教师培训署组织实施的英国中小学学科教师ICT能力的培训标准,强调教师应具备应用ICT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和使用ICT去支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但对高校教师尚无明确规定。
二、创建高校教师能力标准的作用与意义
1.使高校教师引进有尺度:我校引进人才的面试考核采取“票决制”执行,但目前人才引进组织的面试或试讲,主要靠考核专家组成员的主观印象判断引进人员是否具备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并没有明确的尺度和标准,创建的能力标准将使我校教师引进做到有据可依。
2.使高校教师培训有方向:我校教师目前的培训主抓工作在岗前培训方面,对于职后培训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案。本研究创建的能力标准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参考依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和更新培训内容,促进我校教师的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3.使高校教师考核有标准:我校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在于业绩考核上,对基本素质能力的考核不够规范,业绩考核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或科研的能力,但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本研究将是对我校教师考核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三、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能力标准构建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的获得等一切取决于师资队伍,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究竟该如何建设,大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胜任高校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呢?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访谈,根据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笔者初探高校教师通用的能力标准如下:
1.职业道德能力: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的典范性,更具有深、广、远的特点,教师道德不仅是教育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育人手段,由于高校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的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人的素质,影响到各行各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职业道德甄别能力。
2.终身学习能力:目前高校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受过良好的系统与专业教育,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他们应对大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要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社会进步,必须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不断获取新信息,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成果武装自己,高校教师要注重自身职后教育,在自身大量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只有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3.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反映在备课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两项教学技能上,备课技能是将教学内容预先组织的技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一个好的教师首先需要会备课,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与水平以及学科知识自身的内在逻辑有效组合,课堂教学技能包括讲解技能、操作技能、和课堂控制技能三个方面,讲解技能是教师用规范生动的教学语言将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能力,操作技能是指教师的演示技能,实验技能以及多媒体操作技能,课堂控制技能是指教师组织课堂和调控学生课堂表现的能力。
4.研究创新能力:在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和教学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超的科研技能,科学精神即正确对待科研活动及其结果的态度,是一种追求真理、对待真理、维护真理和运用真理的精神状态,科研技能包括提出科学研究课题的技能、分析处理调查与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作出研究结论、建构新的科学理论的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完成,往往不是个人单兵作战所能奏效的,特别是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高校为了实现某一目标,通常要对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整合,一项课题的申报,一个基地的建立,一个精品课程的获批都是学校充分利用相关领域资源整合而来,因此,对于每个高校教师而言,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6.工作自主能力(自我实现):大学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机构,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高度自主的工作过程强调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他人很难对教师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但由于高校教师相对素质较高,按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高校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希望自己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渴望被社会关注,期望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因此,要适应这种宽松的环境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自主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7.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贡献给社会,也从中获取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实践指导与智慧,教师的社会服务技能主要包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分析复杂社会生产与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重要责任。高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从1986年国务院首次颁布的《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到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条例》,再到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都只是规定了教师的相关义务和职责,对于要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笔者尝试创建高校教师通用能力的标准,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斌艳.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依据及内涵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2)
[2]詹合英,等.美国大学教学评估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3]胡弼成,等.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J].江苏高教,2003(1).
[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