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确诊一例罕见的21部分三体唐氏综合征患儿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 男,1岁6个月,2013年8月因智力低下及生长发育迟缓就诊于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患儿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人。不会行走.B超提示卵圆孔未闭,胸部CT显示患儿胸沟增宽,外院行细胞遗传学常规G显带分析提示患儿21号染色体核型异常(46.XY,21?,图1)。

其他文献
孕妇(先证者) 34岁,月经规律,28 d行经一次,孕5产0.第i胎妊娠50 d行人工流产,其后分别于妊娠54 d、45 d、71 d自然流产3次.本次妊娠于停经79 d发生阴道流血,经住院保胎治疗好转.丈夫36岁,夫妻二人体格、智力发育正常,非近亲结婚,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无遗传病家族史,亲属中无不良育产史。
期刊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并分析它们与免疫学亚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6例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对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6、MUM-1、BCL-
患儿 男,2天,因早产、伸舌、特殊面容来我院就诊.查体:早产儿貌,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塌平,皮肤松弛,双手通贯掌,有颈蹼.医生怀疑其为唐氏综合征,建议做心脏彩超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心脏彩超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
期刊
"首届中国遗传与疾病论坛——常见与罕见遗传性疾病规范化诊治学术交流会"由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部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承办,于2013年6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市广东大厦召开.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学教授致开幕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和广东省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孙筱放教授致贺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成
期刊
目的 对有不良生育史或原发不育的3200例男性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及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分析.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对具有Y染色体臂间倒位[inv(Y)]合并精子计数<15×106/mL者进行AZF区微缺失检测.结果 共检出22例inv(Y),占全部患者的0.69%,所涉及的断裂点位于Yp11.1和Yq1
目的 分析中国天津地区汉族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29C/A多态性,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探讨遗传因素对于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疗效以及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CHD患者232例.应用聚合酶
男性不育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受众多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DNA的表观修饰因应环境因素调节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将会对精子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导致男性生殖障碍。本文对近年来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表观调控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患者男,39岁,藏族.因结婚8年未生育来院就诊.患者性生活正常.性生活频率为2~3次/周,同房时有精液射出.患者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其母亲已去世,父亲健在,两个姐姐均已结婚并各生育两个健康孩子,弟弟未婚.叔叔生前曾结婚,但多年未育,具体原因不详.查体:体格健壮,智力正常,喉结存在,乳腺未见异常,胡须正常.阴毛分布正常,阴茎长度约为6 cm,双侧睾丸体积各约10 mL,质地中等,双侧睾丸、附睾无压痛及
期刊
患者 男,28岁.已婚3年,其妻怀孕2次,均在孕50~70d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查体:表型及智力正常,精液检查精子活动力略低.夫妇双方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其妻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双方家族中无类似死胎、流产史患者。
期刊
例1男,30岁,婚后2年不育就诊.自诉婚后2年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一直未育,配偶检查正常.查体:身高155 cm,体重43 kg.胡须稀疏,有喉结,少腋毛,乳房男性,阴茎大小正常,输精管正常.B超结果:双侧肾小管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输卵管未见.精液常规检查:离心沉淀里未发现精子.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常规制片,G显带,计数100个分裂相,均为45,X.提取DNA经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