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直观形象的事物给人的印象较为深刻。识记过程也是如此,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让人记住。为什么形象的事物容易记忆呢?这得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谈起。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依靠感知器官,而感知正是从直观形象开始的。实物的记忆是最原始的,而对抽象概念系统知识的记忆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做基础。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它带有显著的直观性和鲜明性。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形象记忆是有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现代教学工具多种多样,有挂图、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等,目的都是为了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学习者的学习类型也各有千秋,最常见的可分为视觉学习类型、听觉学习类型和触觉动觉学习类型。大多数学习者是复合类型。教师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给予不同的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出记忆潜力。
下面是笔者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让信息分别以视觉形式、听觉形式、动觉形式和视听结合或视动结合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运用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的尝试。
图片资料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搜集,是笔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工具。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3里的故事时,教材里只有一幅配套图片。因为该故事人物较多,情节变化曲折,就像一个小品。如果只提供关键词,虽然也能起到提示作用,但太单调抽象。于是笔者请来一位美术教师按照故事情节设计了七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故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动作。平均一幅图画可以说上一至两句话,只要把每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整个故事就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先是一次提供一幅图片,并配上关键词提示。在大多数同学能准确地分别描述每幅图片后,笔者再提供去掉关键词的单张图片,让同学记住相应的动词短语及表达方式。最后再一齐呈现七幅图片,让他们能一口气把整个故事讲述完整。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快就能流利顺畅地口述整篇文章。
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有些教师喜欢采用提供关键词的方法,笔者更倾向于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教材里有些文章故事性强或者平面感强,但配套的图片没有,复述时学生感觉难度较大。通常,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笔者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等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听力材料同样是语言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中有很多课堂听力练习,除了利用它们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模仿里面的发音和语调,以增加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喜欢利用英文歌曲来结合要教的各单元内容。如七年级开学时刚接触英语的部分农村学生记不住26个英文字母,于是教唱ABC SONG,结果只要会唱这首歌的同学马上就能顺利地背下这26个字母,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陡然增加。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考虑到很多同学在生活中很少会使用到榨汁机,为加深他们的印象,笔者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台九阳多功能料理机和水果等原材料。先自己示范了一遍,做了一杯香蕉奶昔。再让几位最先用英语复述出操作步骤的同学亲手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并让全班同学品尝了他们制作的奶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让其他同学在课后分组制作他们喜欢的食品。在第二堂复习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轻松地复述出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简单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笔者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市区东湖公园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撰写得也很流畅,着实让笔者高兴了一场。
总而言之,直观实物形象易于记忆。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了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直接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亲手制作并品尝一份奶昔,亲自表演一段小品,亲笔画出自己的家园,得到的印象要比听别人讲的鲜明得多,要比从书本上看的生动得多,记忆也自然要牢固得多。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时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那些艰深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学生高效地记忆。
现代教学工具多种多样,有挂图、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多媒体等,目的都是为了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学习者的学习类型也各有千秋,最常见的可分为视觉学习类型、听觉学习类型和触觉动觉学习类型。大多数学习者是复合类型。教师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给予不同的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出记忆潜力。
下面是笔者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让信息分别以视觉形式、听觉形式、动觉形式和视听结合或视动结合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运用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的尝试。
图片资料使用方便简单,易于搜集,是笔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工具。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3 Section B 3里的故事时,教材里只有一幅配套图片。因为该故事人物较多,情节变化曲折,就像一个小品。如果只提供关键词,虽然也能起到提示作用,但太单调抽象。于是笔者请来一位美术教师按照故事情节设计了七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故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人物和动作。平均一幅图画可以说上一至两句话,只要把每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表达清楚,整个故事就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了降低难度,笔者先是一次提供一幅图片,并配上关键词提示。在大多数同学能准确地分别描述每幅图片后,笔者再提供去掉关键词的单张图片,让同学记住相应的动词短语及表达方式。最后再一齐呈现七幅图片,让他们能一口气把整个故事讲述完整。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快就能流利顺畅地口述整篇文章。
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有些教师喜欢采用提供关键词的方法,笔者更倾向于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教材里有些文章故事性强或者平面感强,但配套的图片没有,复述时学生感觉难度较大。通常,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话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笔者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等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听力材料同样是语言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中有很多课堂听力练习,除了利用它们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模仿里面的发音和语调,以增加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喜欢利用英文歌曲来结合要教的各单元内容。如七年级开学时刚接触英语的部分农村学生记不住26个英文字母,于是教唱ABC SONG,结果只要会唱这首歌的同学马上就能顺利地背下这26个字母,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陡然增加。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考虑到很多同学在生活中很少会使用到榨汁机,为加深他们的印象,笔者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台九阳多功能料理机和水果等原材料。先自己示范了一遍,做了一杯香蕉奶昔。再让几位最先用英语复述出操作步骤的同学亲手在课堂上尝试了一次,并让全班同学品尝了他们制作的奶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让其他同学在课后分组制作他们喜欢的食品。在第二堂复习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轻松地复述出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简单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笔者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市区东湖公园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撰写得也很流畅,着实让笔者高兴了一场。
总而言之,直观实物形象易于记忆。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了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是直接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亲手制作并品尝一份奶昔,亲自表演一段小品,亲笔画出自己的家园,得到的印象要比听别人讲的鲜明得多,要比从书本上看的生动得多,记忆也自然要牢固得多。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时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那些艰深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学生高效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