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武术教育实施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全面发展的实现迫切需要高校武术向快乐回归。文章从武术课实施的不同环节探讨了快乐武术的实施策略,并针对快乐武术教学模式实施中的误区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高校 快乐武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
武术以其健体养身功能、技击魅力、表演魅力及独特的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魅力经久不衰,成为民间体育的主流。但是,高校武术作为传播武术思想、弘扬武术精神与文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中坚力量,武术的教育价值和情感价值目标已经在逐步丧失,高校武术仅是大学生们获取学分的手段,学生在功利中被动学习与锻炼。如何变革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以何种思想与方式指导现代武术教学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1 现代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武术作为高校体育传统项目,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同学的青睐,可另一方面学生也坦言:他们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尽管武术教师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学校也从场地、器械的扩充、完备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武术教学似有一个无形的难以突破的瓶颈扼住了其发展。反观高校武术教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同学们对武术的印象,武术与苦功夫像一对孪生词植根在师生的脑海中,在这样的观念中教与学,课堂中哪里有“积极、快乐”的影子?有的只是被动挥枪舞棍的身躯,有的只是没有灵魂的课堂。
随着教育社会本位论向个人本位论的发展,以技术和身体素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学者们在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学校还是终身,运动手段论与目的论,人与运动的本质”等问题的反思中提出游戏与体育的理念。围绕把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学者提出了快乐体育的口号。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点是“快乐体验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和最具体的原动力”,实践背景是我国青少年日趋明显的体质弱化趋势,快乐体育的观念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休闲娱乐化的脚步而生,课堂中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化与人文化元素,快乐体育也逐步从中小学课堂渗入高校体育课堂,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
2 会呼唤快乐武术的回归
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素养的积累与行为能力的转化,也应该注重能力形成过程中压力的缓解和积极情绪的培养,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之一即是情感与人格价值,体育应该是学生缓解压力、释放抑郁的手段和方式,在体育课堂中,应能得到快乐和成功的感性体验,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与态度。从体育的功能与目标层面看,高校武术课堂呼唤快乐的回归。
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看,大学生们处于青春活跃、积极乐思的阶段,在开放的校园中,中小学阶段形成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第一次受到社会的直接冲击,并在冲突与自我整合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行为。因此,武术课堂应全方面考虑学生的身理与心理因素,充分利用学生的活跃本性,吸引学生投入到武术运动中来,在感受到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中保持长久的武术学习与锻炼兴趣,并掌握进行武术运动所需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持续参与武术运动、自觉利用武术服务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快乐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便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必须手段。
从人生价值看,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活动,教育本身也是教导学生学会追求真、善、美,因为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对真、善、美的探求过程中。武术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快乐体验和积极情感培养,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吻合人性的发展。因此,武术需要快乐思想,需要让快乐回归到高校武术课堂中。
3 快乐体育思想指导下的武术教学策略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快乐武术教学即是在武术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从武术教学内容到教学的组织与考核都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积极主动的教与学中,教学共长,使学生的技术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都能在和谐、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得到提高,充分体验到武术运动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的学习中克服困难、取得“发现”和“成功”的快乐的一种武术教育思想。①快乐武术教学要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对课前的准备、开始、实施直至结束全部环节通过教学内容与教法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兴趣,得到快乐的体验,并获得进步。
快乐武术不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贯穿在武术课堂的教学中,下面从课堂开展的环节来详细说明。
(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必须时刻以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投入到课堂中,在上课开始前应提前到场,以减少学生等待的厌烦情绪产生。提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完成情感交流、器材领取和摆放、整理队形和课前考勤记载等活动,并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自己确立主人翁的地位,按要求处理器材的领(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58页)取与摆放、队形的整理等。在长期的坚持中,必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会在其他时间和场合体现出来,会使学生一生受益。
(2)课的开始阶段。课堂开始部分主要内容有课堂礼仪、内容布置、课堂寄语等,在这部分里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摈弃传统常规动作,选择与快乐体育相关的内容,如花样口令、变化跑、模仿操等,这些较为新鲜的内容通过教师的魅力展示和学生的模仿学习,能调动情绪、活跃气氛,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为课堂做好了准备。
(3)课的实施阶段。此阶段主要着眼于基本技术的復习与新知识的学习,技术的传授要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要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动作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阶段教学中,可以实施游戏法、竞赛法、设疑法、互练互评法、才艺比拼法、小组学习法、直观演示法、快乐作业法等多样教学方法与手段,围绕学生的能力、表现与教学内容灵活变化。同时教师还需以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调整和提示,帮助学生愉悦参与,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4)课的结束阶段。结束部分是对内容的小结和身体的放松,在这部分里,选择充满时代感与亲近学生生活的话语情景总结、激励和展望,选择和课前准备活动不一样的放松方式,如放松小游戏、歌谣变化跑、下课一支歌、器械归故里等内容。②
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与对课的准备到课的组织,可以看到快乐武术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投入更多的包括教学机智、教学幽默、教学互动在内的知识、手段和方法的教学艺术。从提前十分钟左右到达课堂到课程结束,小到器械取放、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小结方式,大到动作示范、学习组织、负荷调节、学术比武等无不体现着教师对教学主体——学生的全面关注,无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尽可能创设快乐愉悦的课堂氛围、创新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繁琐的内容简洁化。因此,快乐武术教学模式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快乐体育已经号召了很多年,但是快乐体育并没有在高校得到有效实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说明快乐体育在实施中依然有很多的误区,如有教师认为快乐作为一种较为低级的情感刺激,只适用于中小学;有教师认为要保持愉悦的课堂氛围就可能包含更多的迁就与宽容,这不利于技术动作与运动水平的提高;还有教师觉得快乐武术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太高,要上好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武术课太难,所以知难而退。这说明一方面我们需强化理论研究,相关部门需从政策上保证快乐体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广大的教师需不断加强职业素养与业务学习,使体育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于华.谁点了学校武术传播的死穴—谈学校武术发展中快乐武术的丧失[J].搏击,2008(8).
②李松,赵秋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高校 快乐武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
武术以其健体养身功能、技击魅力、表演魅力及独特的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魅力经久不衰,成为民间体育的主流。但是,高校武术作为传播武术思想、弘扬武术精神与文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中坚力量,武术的教育价值和情感价值目标已经在逐步丧失,高校武术仅是大学生们获取学分的手段,学生在功利中被动学习与锻炼。如何变革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以何种思想与方式指导现代武术教学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1 现代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武术作为高校体育传统项目,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同学的青睐,可另一方面学生也坦言:他们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尽管武术教师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学校也从场地、器械的扩充、完备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武术教学似有一个无形的难以突破的瓶颈扼住了其发展。反观高校武术教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同学们对武术的印象,武术与苦功夫像一对孪生词植根在师生的脑海中,在这样的观念中教与学,课堂中哪里有“积极、快乐”的影子?有的只是被动挥枪舞棍的身躯,有的只是没有灵魂的课堂。
随着教育社会本位论向个人本位论的发展,以技术和身体素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学者们在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学校还是终身,运动手段论与目的论,人与运动的本质”等问题的反思中提出游戏与体育的理念。围绕把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国学者提出了快乐体育的口号。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点是“快乐体验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和最具体的原动力”,实践背景是我国青少年日趋明显的体质弱化趋势,快乐体育的观念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休闲娱乐化的脚步而生,课堂中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化与人文化元素,快乐体育也逐步从中小学课堂渗入高校体育课堂,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所在。
2 会呼唤快乐武术的回归
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素养的积累与行为能力的转化,也应该注重能力形成过程中压力的缓解和积极情绪的培养,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之一即是情感与人格价值,体育应该是学生缓解压力、释放抑郁的手段和方式,在体育课堂中,应能得到快乐和成功的感性体验,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与态度。从体育的功能与目标层面看,高校武术课堂呼唤快乐的回归。
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看,大学生们处于青春活跃、积极乐思的阶段,在开放的校园中,中小学阶段形成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第一次受到社会的直接冲击,并在冲突与自我整合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行为。因此,武术课堂应全方面考虑学生的身理与心理因素,充分利用学生的活跃本性,吸引学生投入到武术运动中来,在感受到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中保持长久的武术学习与锻炼兴趣,并掌握进行武术运动所需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持续参与武术运动、自觉利用武术服务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快乐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便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必须手段。
从人生价值看,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活动,教育本身也是教导学生学会追求真、善、美,因为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对真、善、美的探求过程中。武术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快乐体验和积极情感培养,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吻合人性的发展。因此,武术需要快乐思想,需要让快乐回归到高校武术课堂中。
3 快乐体育思想指导下的武术教学策略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快乐武术教学即是在武术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从武术教学内容到教学的组织与考核都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积极主动的教与学中,教学共长,使学生的技术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都能在和谐、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得到提高,充分体验到武术运动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并在快乐的学习中克服困难、取得“发现”和“成功”的快乐的一种武术教育思想。①快乐武术教学要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对课前的准备、开始、实施直至结束全部环节通过教学内容与教法的调整,调动学生的兴趣,得到快乐的体验,并获得进步。
快乐武术不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贯穿在武术课堂的教学中,下面从课堂开展的环节来详细说明。
(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必须时刻以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投入到课堂中,在上课开始前应提前到场,以减少学生等待的厌烦情绪产生。提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完成情感交流、器材领取和摆放、整理队形和课前考勤记载等活动,并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民主管理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自己确立主人翁的地位,按要求处理器材的领(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58页)取与摆放、队形的整理等。在长期的坚持中,必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会在其他时间和场合体现出来,会使学生一生受益。
(2)课的开始阶段。课堂开始部分主要内容有课堂礼仪、内容布置、课堂寄语等,在这部分里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摈弃传统常规动作,选择与快乐体育相关的内容,如花样口令、变化跑、模仿操等,这些较为新鲜的内容通过教师的魅力展示和学生的模仿学习,能调动情绪、活跃气氛,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为课堂做好了准备。
(3)课的实施阶段。此阶段主要着眼于基本技术的復习与新知识的学习,技术的传授要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要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动作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阶段教学中,可以实施游戏法、竞赛法、设疑法、互练互评法、才艺比拼法、小组学习法、直观演示法、快乐作业法等多样教学方法与手段,围绕学生的能力、表现与教学内容灵活变化。同时教师还需以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调整和提示,帮助学生愉悦参与,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4)课的结束阶段。结束部分是对内容的小结和身体的放松,在这部分里,选择充满时代感与亲近学生生活的话语情景总结、激励和展望,选择和课前准备活动不一样的放松方式,如放松小游戏、歌谣变化跑、下课一支歌、器械归故里等内容。②
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与对课的准备到课的组织,可以看到快乐武术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投入更多的包括教学机智、教学幽默、教学互动在内的知识、手段和方法的教学艺术。从提前十分钟左右到达课堂到课程结束,小到器械取放、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小结方式,大到动作示范、学习组织、负荷调节、学术比武等无不体现着教师对教学主体——学生的全面关注,无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尽可能创设快乐愉悦的课堂氛围、创新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繁琐的内容简洁化。因此,快乐武术教学模式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快乐体育已经号召了很多年,但是快乐体育并没有在高校得到有效实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说明快乐体育在实施中依然有很多的误区,如有教师认为快乐作为一种较为低级的情感刺激,只适用于中小学;有教师认为要保持愉悦的课堂氛围就可能包含更多的迁就与宽容,这不利于技术动作与运动水平的提高;还有教师觉得快乐武术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太高,要上好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武术课太难,所以知难而退。这说明一方面我们需强化理论研究,相关部门需从政策上保证快乐体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广大的教师需不断加强职业素养与业务学习,使体育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于华.谁点了学校武术传播的死穴—谈学校武术发展中快乐武术的丧失[J].搏击,2008(8).
②李松,赵秋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