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引导策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重视课外阅读的过程,强调要学会制订各自的阅读计划并付诸实施;二是对课外阅读的对象作出了规定,推荐阅读各类健康读物及中外名著;三是要求阅读的量要大,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大语文的阅读方向。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来看,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课本只是一个例子,仅靠阅读课内的文本是远远跟不上中考的脚步的,更适应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要形成学生超前的语文意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按新课标的要求,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引导学生灵活地使用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既要因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阅读能力、个人阅读习惯的不同而不同,又要根据阅读的内容而定,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型初期,阅读能力尚未形成,阅读习惯尚未养成,甚至不少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的“唱摇篮歌”式的阅读状态,其思维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采用朗读为主、默读为辅的阅读方法,尤其是对课外短小、经典的名著及课标推荐阅读的课外古诗词,要指导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充分张扬作品及读者的表现力,然后再逐步实现阅读方式从朗读到默读的转变。对八年级以上的学段,要指导学生主要采用默读、精读的方法,从内容、写法、蕴涵等方面去解读作品,在默读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概括,在精读中对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解答,逐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多读、选读相结合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青少年成长的读物。现在中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消遣、一种休闲、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猎奇,专门读那些风流韵事、奇情异闻之类的书,读的书倒不少,但对自己人文修养、品格形成没有多少益处。中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有的喜欢读军事类;有的爱读科普类、有的爱读文史类。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根据他们各自的阅读个性,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地分别引导他们阅读,变滥读为选读。对在各方面发展均衡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对自己喜爱的书多读一些,以达成深层次的、延伸性阅读;对不喜欢读书、读书能力平平的学生,可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课外短小精美的小品文,增强阅读兴趣,以促成其自主阅读;对一些政治性较强的、枯燥单调的文章,则更应该激发他们阅读,以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总之,只要是好书,就得促使学生去读,而且要多读;只要是益处不大的书,就得少读、有选择地读,甚至不读!
  
  三、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正承受着当代社会通俗文化的冲击,影视、网络、言情小说,这些东西能让学生不怎么动脑、不怎么动口,就可轻而易举地享受快乐,并能够沉迷于其中。实际上,这些只能聊以茶余饭后欣赏的通俗文化并不适合个性、心理尚未完全成型的中学生,它越来越多地吞噬着孩子们本该在书桌前度过的宝贵年华,可孩子们对中外文化的精粹却知之甚少,不愿拜读。此时,教师应该激发其阅读的兴趣:首先要以教促读,通过改进课堂阅读的教学方法,用文本精彩的片断或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去吸引学生,激发其探求的欲望,然后及时推荐同类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形成“我要读”的强烈愿望。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之前,学生本来对这一篇课文是不喜欢读的,文本中翻译过来的有些语言很不适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况且,课文中似乎没什么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他们。于是,他便从“外祖母”和“好事情”这两个人物的语言、神态入手,指导赏析人物的形象,使这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时学生内心不自觉地将高尔基的童年与自己的童年联动起来,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朋友,再和高尔基童年作比较,越发想探究一代文学巨匠的成长历程。此时,教师及时地激发他们课外阅读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结果,学生两周就读完了,而且都写了读书笔记,并主动要求老师再推荐一些写伟人奋斗历程的书籍。他后来又向学生推荐了《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于是全班掀起了课外阅读的热潮。其次,要以活动促读。把读报课和语文课外活动课、综合性学习课都当成美文欣赏课,对精美的语言文字,师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品赏,并适当地提出一些主观性、开放性的问题加以探讨。每当赏到精妙处,学生心中便有一种“亏他能够说得出”的感觉,如此他们怎能不对课外阅读充满期待?
  
  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性的阅读
  
  欣赏性阅读是学生反复阅读名篇佳作,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去领受文章内在美、情感美的过程。学生会被作品蕴含的情操、意境所感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审视生活、创造美的欲望。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性阅读呢?教师要全力开发学生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的源泉,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读书境界。当学生读文学名著的时候,必须让他心灵静如一泓碧水,能够沉寂得听到自己的心跳,沉浸在人物形象之中,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正像于漪老师小时候读《水浒传》那样,把家乡焦山一带当成水泊梁山,峰峦险峻,水波浩淼,芦荡深深,似乎感受到自己正和阮氏三雄一起沉水凿官船,那种身临其境般的专心投入的读书境界便是精神和心灵的愉悦,怎不令人心醉?当学生阅读“四书”、“五经”乃至《资治通鉴》之类古代典籍的时候,必须让其灯下独坐,以学生的心灵撞击文本人物的心灵,能把居室化作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能将阅读化为对生活的凝重的思考,能从子曰诗云的朗读声里领略到“仁义礼信”的宽博,能从《凿壁偷光》的故事中感受到古人“悬梁刺股”的无奈,这才是欣赏性阅读的最高境界啊!
  
  五、引导学生合理地支配阅读时间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学校进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非常有限,课内的学习内容已经让学生不堪重负了,哪里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呢?早读及课间等时间显然是不适合课外阅读的,只有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尚可使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内容,制订可行的阅读计划,力求阅读效率的最大化。此间,尽可能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的课外读物,在单位时间段读完选定的内容。对于长篇巨著,只能选择寒假、暑假时间进行阅读了,在这宽泛的时间里进行开放式的阅读,学生或自由地展开与古人超越时空的对话,或静静地倾听来自大洋彼岸的波涛,或足不出户,于瀚墨飘香中将大自然的清丽把玩于股掌之间,课外阅读岂不又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其他文献
日前,由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研究院研制的1.6-己二醇合成工艺中试获得成功,中试产品的纯度达到99.65%,填补了国内空白。
《雨霖铃》写别情,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前途暗淡的凄凉情绪。柳永的词的表现艺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的课堂真是多了很多亮点,无不让人感到精彩。但在掌声中又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语文课堂中最纯最真的语文味哪儿去了?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时下,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够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无不鞭笞着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思考:小学语文课堂,我们该何去何从?  一、切勿多了热闹,少了思考  语文有五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童年的影子。我想这句话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生命的延续.成人可以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童年.回味曾经模糊而又真切的快乐;二是有了成人的阅历,为人父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就是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笼统。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大纲
口红真的无毒无害吗妇女化妆,总是少不了涂口红,口红的原料主要是由羊毛脂、蜡质、色料、味料等组合而成的.合格的口红对人是没有毒害作用的.因此,有人就认为,口红无毒,常涂
期刊
价值评估 国际自动化在其冲压系统中使用罗克韦尔自动化Allen—Bradley GuardLogix控制器帮助国际自动化减少65%安装时间,并提升50%效率。
肉怎样保鲜?一直是家庭和食堂、饭店的难题.在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采用低温冷冻,使肉在0摄氏度以下保持短时间不变质,但冻肉因水分丢失,纤维变粗,食用时不如新鲜肉味鲜.
期刊
为了实现催化轻循环油价值最大化和满足生产二甲苯原料不断增长需求的新途径。UOP公司开发了催化轻循环油加氢转化-选择性烷基转移生产二甲苯和苯的新工艺-LOC—X。用这种新
新课导人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场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两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激趣法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