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那么,在语文课上,教师怎样才能寓教于乐,实施美育教学呢?
  
  一、在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对于大部分教师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我认为,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现代文中也有许多经典文章。比如,九年级上册中的《鼎湖山听泉》一课的第八自然段:“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对于这段优美的排比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点拨下异口同声地齐读,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或学生替换着轮读、男女生分组诵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读、逐句进行接读、众生鼎沸的速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二、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寓教于文,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是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的美丽,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健壮的春天。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使抽象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
  
  三、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关于如何启发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美,我认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就富有诗意的创造,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只有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取了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了起来,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在学习时,我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使学生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
  学生在引导下边读边想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从而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的天涯游子。通过启发,我把学生带入了艺术的境界,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了语文课文的美。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1 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等诸方面的要求,给学生以自由写作的空间。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教师应做到: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学生可以自改、互改,或集体改;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带到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
  2 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只有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改编、演出课本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学生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幻莫测的广阔世界时,写出的文章必会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是真情。学生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不美哉?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地去实践,潜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其他文献
“内环境和稳态”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常常由于对稳态、内环境等相关内容理解与把握不到位,导致解题错误而失分。现将几个常见易错点归纳如下。  易错点一: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营养物质  归纳: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液环境叫内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有的学生从内环境提供营养物质的功能上理解认为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营养物质,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内环境还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的其他作用。  1.体液及内环境各种成分关
摘要: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多数的企业都在应用,但是许多企业却不能有效的去应用,本文针对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探讨,希望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激励机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上世纪50-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开始出现。普遍认为,本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将面对的三大课题是:面向全球竞争的组织结构调整、信息化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带来的全球
采用考虑了旋轨耦合的从头算方法计算研究了C3H7Br的光解.计算了C3H7Br分子的若干电子态的垂直激发能.用MS-CASPT2/CASSI-SO方法计算了C3H7Br分子C—Br解离的势能曲线.根据计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是针对复杂环境中识别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近年来国内外红外成像技术研究的重点.针对近岸复杂背景下的军用舰船红外偏振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首先提取图像HOG特征,结合SVM分类器正确检测出舰船目标和渔船目标;然后运用基于灰度的归一化模板匹配算法实现舰船目标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识别红外舰船目标.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芦竹碱分子的结构,给出了分子的键长、键角、二面角等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前线轨道分析和自然电荷分析,揭示了前线轨道、电荷
利用热分析技术对添加系列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催化剂后壳聚糖的热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壳聚糖的起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温度和终止分解温度,发现氧化钒,硝酸铜,硝酸镍等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觉得很多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考试题目太难,没有成就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科学、准确、精炼、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那么就可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听课是一种享受,学生能保持专注和兴奋的状态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台境内多地红富士苹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150 mm,3μm),以10 mmol/L磷酸氢二钠和10 mmo
假性关系负迁移对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正常建构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是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假性关系负迁移的界定    前后学习的知识或被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现象之间的类比、矛盾、种属、因果等关系,一类是本质之间的类比、矛盾、种属、因果等关系,当其中一类关系存在而另一类关系不存在时(例如当前后知识现象之间的类比关系存在而本质之间的类比关系不存在时), 就成为假性关系。
“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最后练”的传统模式,把问题的提出、模式的建立、猜想的预见、假设的论证、结论的应用提升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很值得我们研究。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探究式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