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那么,在语文课上,教师怎样才能寓教于乐,实施美育教学呢?
一、在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对于大部分教师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我认为,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现代文中也有许多经典文章。比如,九年级上册中的《鼎湖山听泉》一课的第八自然段:“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对于这段优美的排比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点拨下异口同声地齐读,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或学生替换着轮读、男女生分组诵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读、逐句进行接读、众生鼎沸的速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二、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寓教于文,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是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的美丽,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健壮的春天。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使抽象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
三、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关于如何启发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美,我认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就富有诗意的创造,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只有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取了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了起来,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在学习时,我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使学生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
学生在引导下边读边想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从而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的天涯游子。通过启发,我把学生带入了艺术的境界,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了语文课文的美。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1 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等诸方面的要求,给学生以自由写作的空间。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教师应做到: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学生可以自改、互改,或集体改;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带到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
2 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只有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改编、演出课本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学生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幻莫测的广阔世界时,写出的文章必会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是真情。学生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不美哉?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地去实践,潜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在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对于大部分教师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我认为,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现代文中也有许多经典文章。比如,九年级上册中的《鼎湖山听泉》一课的第八自然段:“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对于这段优美的排比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点拨下异口同声地齐读,或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或学生替换着轮读、男女生分组诵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背读、逐句进行接读、众生鼎沸的速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二、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寓教于文,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美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途径。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美的语言文字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是指准确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也是感染力强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春》,以“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的美丽,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的、健壮的春天。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文字,使抽象的春天变得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
三、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关于如何启发学生感受语文课文的美,我认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意境美。学生思想的天性本身就富有诗意的创造,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充分运用想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只有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才能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选取了秋天几个富有特征的景物巧妙的组合了起来,创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心情。在学习时,我启发学生根据诗中前三句的九种景物展开想象,使学生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
学生在引导下边读边想象,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幅幅画面,从而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就是那个骑着瘦马的天涯游子。通过启发,我把学生带入了艺术的境界,让学生在视听想象中感受到了语文课文的美。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1 以个性化的阅读写作展示美。在学生初学写作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适当降低审题、立意等诸方面的要求,给学生以自由写作的空间。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教师应做到:让题材开放—题材无禁区,学生有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的自由;让修改自信——修改权属学生,学生可以自改、互改,或集体改;让讲评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指出优劣高下,提出建议;让成果共享——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带到班上交流,或变成手抄报,或登上校报,或对外发表。
2 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只有让作文展示学生生命活动的轨迹,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壁、心灵的歌唱。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小剧场,改编、演出课本剧……文章本是有情物,当学生们用青春的生命去拥抱这变幻莫测的广阔世界时,写出的文章必会有新鲜的生命在其中跳荡,喷洒的是热血燃烧的是真情。学生在如此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学习,岂不美哉?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地去实践,潜心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