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读 成功语文课的亮点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动辄就是“请听录音”。“以机代读”越来越普遍,“教师范读”越来越少见。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不厌其烦他讲解朗读的技能后,要求学生站起来读,学生却毫无反应,尽管老师再三鼓励、动员,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为何我们的学生总不愿动口呢?
   【关键词】 范读 成因分析 对策
  
  记得,在教《乡愁》一文时,本想用多媒体朗读全诗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上课那一刻停电了,让我焦急死了。学生灵机一动说:“老师,你来啦。”当时无耐之下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闭上眼想象每一节画面。学生凝神想象时,我开始范读。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当我深情的朗读完全诗时,眼角竟然有泪水。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们仍旧闭着眼,稚嫩的脸上可见几许诗歌中的愁情与深沉,有的用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范读真的能把学生全身心地带到课文中,可以使学生以视其人,如临其境,可以直接领略到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再也不用我在课堂上翻来覆去的感情导读。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激动过后我反思: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动辄就是“请听录音”。“以机代读”越来越普遍,“教师范读”越来越少见。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不厌其烦他讲解朗读的技能后,要求学生站起来读,学生却毫无反应,尽管老师再三鼓励、动员,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为何我们的学生总不愿动口呢?我想造成此现象有以下原因:
   1.我在此方面曾走过不少歪路:
   1.1 教师满堂灌
   在我们农村语文课堂上,有大部分的课是在“寂然无声”中“悄悄进行”,即使是“朗读”课,有的也没发挥“朗读”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教师对朗读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有“讲”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只怕“讲”得不够,“讲”得不全,唯恐朗读会占用时间,浪费时间。为了抓紧上课的40分钟,拼命提问、讲解,学生很少有读课文的时间,最多开始读一遍,中间读一遍,结束再读一遍,这样读了三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训练与提高。
   1.2 片面追求“多读”
   当我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后,又片面追求“多读”。课堂上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读书流于形式,看起来“书声朗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而且多是在无目的、无要求、无指导、无反馈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反而挫伤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甚至养成了“拖腔拉调”“一字一读”唱读、指读等不良的朗读习惯。
   1.3 朗读的内容严重失衡
   诗歌、文言文有朗读,记叙文特别是小说、新闻等少有朗读,说明文、议论文几乎不朗读。这是因为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诗歌、文言文短小,大多要求背诵,而且要考试,因而要“读”,值得“读”;记叙文,特别是小说,大多篇幅较长,“读”来耗时费力,会因此影响教师讲解;而说明文、议论文之类,内容枯燥费解,不宜“读”,不屑“读”。因而就有一学期下来,学生不知道这一学期学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主要在讲些什么等的现象。以学生最为重视的诗歌、文言文的朗读为例,学生的朗读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们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的任务,认为只要背下来了就行,至于读音及意思不大关注,以至在中考古诗文默写中我们可以经常发现类似“松间沙路静(净)无泥”(《浣溪沙》苏轼)、“归来倚仗(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这样的错误。其实,只要学生理解了意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别字。
   1.4 朗读的形式单调乏味
  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大多采取齐读、顺次读,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名朗读较少,更不必说其它形式的朗读了。采用齐读确实可以达到训练面广、气氛热烈、增强集体观念的目的,但用得过滥、安排不当,就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朗读水平,不利于对"滥竽充数"者进行必要的具体的指导,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顺次读,似乎参与的学生多了,但文章段落的长短不一,势必导致新的不均衡,而且轮到谁读,学生会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读,他们只关注自己所要读的文段、文句,把朗读当成是一种负担,其效果可想而知。
   1.5 朗读的指导乏而无力
   教师的指导大多停留在字音、有无增减字、语序是否正确等一般指导的层次,真正按普通话及所读文章内容的要求加以具体、规范的指导极少。另外,有的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低,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个别教师范读时也会出现误读、漏读、倒读的现象,缺乏感情、平平淡淡,起不到示范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范读,是朗读教学中最原始、最朴实、最有效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有效的范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教师精彩的范读,不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我对范读教学进行了肤浅的摸索,以下是我在开展范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2.教师:
    2.1 讲前范读
   读讲课文前的范读,一般是全篇课文的范读。其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为学生初步接触课文、这时的范读,要求平稳,速度略微缓一些,尽量地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速度一致。如果这时速度过快,学生听起来跟不上进度,匆匆跳过,就会影响效果。
  例:《甜甜的泥土》是一个凄婉的关于母爱的故事,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文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生字生词。文章所呈现的情感的分量甚至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因此,我在课堂之初,道德征得了学生同意闭上双眼,然后配乐朗读了故事。忧伤的音乐声中,教师把这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娓娓道来,学生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当教师读到文章最后“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人在抽噎哭泣了。不言自明,接下来的教学,就以教师动情的范读为良好的开端,师生一起在故事里再次感动,在文字里寻找感动的理由,再通过学生的品读将这样的情感自然升华。
   2.2 讲中范读
   读讲课文时的范读,一般是部分内容的范读:它可以是一个段落,可以是一 个句群,有时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与之相应的朗读的技能。多数情况下,这时的范读,是与教师启发、提问、讲解、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要求也各不相同。
  例:学习《春》时,为了让学生领会到春草初生时的清新、可爱,我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连读三遍,“偷偷地”语速轻快,“钻”重音强调;品析春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春雨“多、细、亮”的特征,范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时,我放慢了语速,声音轻柔亮丽。听完范读,学生概括春草、春雨的特征时速度很快,意思准确。
   2.3 讲后范读
   读讲课文后的范读,可以是全课的,也可以是片断的,视课文的重点、长短而定。其目的:可以是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使他们对课文由分析进入综合,由部分回到整体;可以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还可以是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帮助他们克服背诵中的困难。这时的范读,要求更高,能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
  例:在讲解完《曹刿论战》之后,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文章的结构(迎战-备战-胜战-论战),接着绘声绘色地将全文朗诵起来。在场的学生都给予我热烈的掌声,从心里散发出对老师的佩服。学生背诵的兴趣大增。
  
   3.学生:
   范读,是教师的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己范读的效益,还必须善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不同阶段上的范读,不同的目的要求,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
   3.1 边听边想
   教师范读,学生静静地聆听,闭眼想象。这种范读,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只是全神贯注地用耳朵听,随着老师的朗读充分的想象。既训练听力又训练了想象力,大大的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有幻灯、录像配合,视听结合,入情入境,效果更佳。
   3.2 邊听边看
  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课本。这种范读,要求学生捧着课本,一边听,一 边默看。学生多了一种视觉活动的参与。把耳朵里听到的声音和眼睛看到的文字符号复合起来,其功效又多了一层。
   3.3 边听边读
   教师范读,学生轻声伴读。这种范读,要求学生不仅耳听、眼看,而且要动口跟着老师轻轻地同步读出来。这种范读,教师的声音要稍微响一点,学生的声音很小,几乎是气音。经过训练,学生的伴读能与教师的范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同步,其效果、效率可想而知。
  教师范读,学生逐句地跟读。这种范读,也叫领读。教师朗读一句,学生放声学着读一句。这种领读训练的目的是比较具体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某一个精彩的片断,句群、句式,或根据学生朗读比较困难的地方,精心组织。朗读过程中,还可以加上简明的分析、提示,以求更佳的效果,避免盲目的模仿。一次达不到要求,还可以反复练习。
  老师的范读是教学中的一个细节,但小中见大,老师范读隐含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忽略的,音、情、意的熏陶是任何名人诵读录音无法代替的。老师范读是自身素质的展示,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手段,是成功语文课堂的亮点,期望语文课堂的朗读声中,听到更多的老师范读。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 1、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培养学习兴趣  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
期刊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 1.消除位差效应
期刊
【摘要】 中学生知识尚浅,感受、领悟能力较差,情感难以形成和调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开导学生,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去分析、识别事物,自钻自感,以形成丰富的情感。教师首先让学生认识、了解感知新的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一定的程度,为学生情感的产生夯实基础。要想学生有的,首先必须自己得有。教师应将自己置身于那情那景中,来感染、诱发学生,触及学生心灵,引起关爱、憎恨,从而达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导”字上狠下功夫,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 1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是教师经常要进行换位思考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从而能扮演好“教”和“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中新课实验在我们省开展已两年多了。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高中生物课,我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 1.授课内容的选择   高中生物课
期刊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一次很好的尝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直观、浅显,但在这些知识中同样蕴涵着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类比思想、对应思想、转换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只有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渗透,学生才能领悟。   1.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教师钻研教材,就应像苏步青教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 1.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
期刊
【摘要】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教育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创新教育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阵地。目
期刊
所谓延评性作业就是向后推迟评价的作业。与即评性作业正好相对,说简单一点是等一下、过一会儿、隔一段时间再去评价的作业。它的特点是作业的内容具有开放性,作业的时间可能是三五天,也可以是两三周,甚至一年半载。它的内容源于课本,可以是一个问题的纵向或横向推广,可以是一个未知结论的探索,可以是一类问题的专题总结,可以是一章的结论,都是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通过学生的自由发挥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