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GDP核算关系的思考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是收入要素,但在GDP核算的分配法中,它却与劳动报酬、税收净额、企业盈余等反映收入的项目并列,这与古典学派及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相悖。其原因是GDP核算的三方等价原则未得到严格证明,导致GDP各核算方法在统计口径上的随意性。利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扩展两部类模型,三方等价原则将得到证明,会使GDP核算与收入分配理论协调统一。
  【关键词】收入分配;GDP核算;三方等价原则;再生产理论
  随着不同行业、地区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收入分配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现实环境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使收入分配的数据不仅能直观地反映社会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还可透过数据发现引发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寻找坚实的理论依据。而探讨收入分配与GDP核算之间的关系将为收入分配理论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角。
  一、收入分配理论与GDP核算的内在矛盾
  在经济研究中,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斯密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内,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最终都要分解为这三个部分<即工资、利润、地租>或者其中的某一部分。”[1]工资、利润和地租被他看成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斯密的收入分配与马克思的理论有直接的冲突,上述理论被马克思称为“斯密教条”进入了深刻的批判。
  在庸俗经济学创始人萨伊的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克拉克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作了创新性的说明,形成了要素价格决定的边际生产分配理论。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与边际生产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使得资本主义收入分配所谓公平合理的论证得以最终完成。
  在现代经济学中,众多经济学家接受了统计数字可以说明所有的经济问题,或者所有的经济问题必须根据统计数字才能被理解的观点。收入分配的研究逐步脱离了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定性分析,转而研究体现收入分配的具体统计指标。国民收入逐步成为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重点。国民收入被定义为:一个国家从它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的收入。对国民收入的概念最好是用比较广泛使用的“国民产值”,或它的另外一个不同的名词;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2]
  库兹涅茨在国民收入的研究中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逻辑框架:一国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总产出)都是由企业生产的;统计出一国的工资、红利、租金和利润收入便可以得到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加上企业产出的未分配部分便得到国民生产总值GNP。[3]库兹涅茨最早创建了GNP的统计体系的基本框架,他也因此享有“GNP”之父的美誉。
  从1960年代初开始,以GNP为主导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被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为了适应人口和企业的跨国流动,从1992年起,联合国规定各国开始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取代GNP。但除统计界限改变外,统计内容并没有实质变更;但矛盾也由此产生。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然而,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是收入的概念,但它却与劳动报酬、税收净额、企业盈余等反映收入的项目并列,GDP核算的收入法与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的收入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表明GDP核算的收入要素并不纯粹。
  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被认为是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近几年,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4],国内学者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众多分析均是直接从指标本身的变化出发,没有对劳动报酬占比这一指标的理论背景进行探讨,忽视了GDP核算体系下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企业盈余等收入指标与固定资产折旧异质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的背后,则是GDP核算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二、GDP核算理论的局限
  GDP要核算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弟,他曾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即从分配和使用两个方面估算过当时英国的国民收入。然而,现代国民收入核算则是从三方等价原则开始的。
  1886—1890年期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第一次从生产、分配和使用三方面来表示国民收入;[5]1917年,熊彼特提出国民收入从三个不同角度即从经济循环的不同阶段进行计算和分析的主张,第一次正式提出国民经济核算的三方等价原则;1937年库茨涅茨在其发表的《国民收入和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国民支出的所谓三方等价原则。
  三方等价原则逐步形成了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这对于人们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供需求平衡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关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在经济理论界却存在误解,违反三方等价原则的研究广泛存在。[6]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两大核算体系MPS和SNA,两者对生产范围有着截然不同的界定,分歧很大。甚至在同一本教材中,对生产、分配和使用的范围却互不相同。即生产和分配持MPS的观点,而使用则持SNA观点。随着苏联的解体,MPS逐渐淡出统计的舞台,世界各国普遍采用SNA,但里面的分歧并没有得到化解,GDP反而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普遍的质疑。
  GDP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三方等价原则只是一个大致原则,并未从理论上得到有力证明。1936年,W·列昂惕夫以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为思想基础,编制出了第一张投入产出表,它以三方等价为基础,但其第一象限(最终产品象限)对应GDP核算的使用法与第三象限(收入象限)对应GDP核算的分配法并没有从理论上证明相等,投入产出表曾经数次修定。   钱伯海(1996)[7]试图用马克思再生产原理论证三方等价,但证明过程并不完善,他的分析并没有结束“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就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8]的诸多争论。对于生产范围和生产劳动范围,出现了宽派(综合性生产)、窄派(传统的物质生产)、中派等多种观点[9]。
  三、两部类模型的扩展与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
  马克思又将不变资本划分为包括机器、工具、建筑物、役畜等“固定资本”及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流动不变资本[11]”。在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等在会计上的处理上完全不同。固定资本往往是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成本,而流动不变资本则是一次性计入成本。因此,可进一步将第一大部类分解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企业负责生产固定资本,另一部分企业负责生产流动不变资本。
  在现实生产中,企业的固定资产并不是每年都进行补偿,可能隔几年才补偿一次。因此,在简单再生产中存在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平衡的假设。即所有生产企业当年损耗的固定不变资本最终都得到了补偿,或者未进行补偿的企业,其折旧费用通过存款后借款等形式,由其它企业进行了补偿,从而维持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总量平衡。
  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一种协作关系,共同完成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一大部类生产中间产品,它不能用于日常消费,第二大部类生产最终产品,最终成果被人们消费掉。如果将两大部类划分为中间品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将更合理。
  现代化大生产的商品除了满足消费外,很大一部分用于投资,即生产性的消费。因此,可以对第二大部类即最终产品的生产进行细分,将最终产品分为“最终消费”与“新增投资”两大部分,即W2可分为W最终消费和W新增投资。“最终消费”属于生活性的消费,如衣服、食品、家用电器等,直接被人们消费掉了。在一个生产周期里,在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后的部分就是“新增投资”。
  将第一大部类第二大部类细分后,可以得到一个扩展的两部类模型。从单一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看,可视任何企业时刻都保持着均衡状态,因为在任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形成一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与前一个时间点相比,在财务报表上表现为利润的增加,或者是存货的增减,如果亏损则是资本金的减少,总是处于平衡状态。
  扩展的两部类模型可看成是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经济成果的统计。因此,我们可以将一定时期(比如一年或一季度、一个月)内的整个社会生产的结果转化成一个恒等式,即可看成所有生产的货物都实现了销售,要么被用于直接的消费,它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出口到国外被国外的消费者消费,也包括新形成的社会资本,要么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要么是存货的增加。
  两部类模型及对第二大部类的扩展可视为某一生产阶段生产结果,而不仅仅是一个起点,通过对经济社会中所有的生产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适应的调整,则可以形成一张整个社会经济的平衡表,从而使扩大再生产转化为一种均衡状态。当然,整个社会经济的这种绝对均衡是非常脆弱的,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但通过这样的转换可以使经济学研究由简化。
  扩展后的两部类模型将可以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可以找到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分界点,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进出口、证券、保险、博彩、科技对生产率的影响、经济增长等问题。
  四、三方等价原则的证明与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
  通过扩展的两部类模型,不难发现“斯密教条”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任何一件商品均可分解为工资、地租与利润(政府税收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但所有的收入只能购买最终产品,并不能购买市场上所有的商品,这遭到了马克思的猛烈批判。
  由于货币币值不稳定,劳动生产率变动等因素,GDP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生产成果的总量,它更多意义上体现的是社会财富在社会各生产单位(增加值)及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政权)中国分配,GDP核算古典学派及新古典学派所理解的收入分配概念是相通的。
  根据收入法会发现新创造财富(GDP)的初次分配法则,它先在普通劳动者、政府、资本之间分配,他们分别获得工资、税收及利润、利息与租金等。在初次分配之后,会按照特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再分配,只要按科学统计方法对GDP进行核算,便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新创造财富的分配情况,从而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66.
  [2]R.A.伊斯特林.库兹涅茨,西蒙[M],新帕尔雷格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5-77.
  [3]W.贝克尔曼.国民收入[M].新帕尔雷格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633-635.
  [4]贾康.劳动报酬占比:需要客观分析[N].人民日报,2010-5-18.
  [5]邱东.国民经济核算史论[J].统计研究,1997,(4).
  [6]钱伯海.确认“三产”贵在宏观思考[J].经济学家,2002,(3).
  [7]铂伯海.生产活动范围与国民核算原则[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6,(1).
  [8]钱伯海.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1984,(3).
  [9]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
  [10][1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9—446.
  【作者简介】
  任维哲(1966— ),男,陕西宝鸡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勾红洋(1979— ),男,四川盐亭人,独立经济学者。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其他文献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还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解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所以审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有不少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迫于作业过多的压力而形成了草率看题、粗心大意的毛病。经常听到有人感叹“又看错题了”,还有一些人则对某些考题根本看不懂,这都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审题不过关是使很多同学成绩上不去的重要因素,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吴忠市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沿黄城市带快速发展有利契机,充分显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文明城市,就成为吴忠市当前的发展方向。对于打造黄河金岸、推进  宁夏跨越式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品位;城市功能;人居环境;文明城市  黄河流经宁
期刊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探究。  一、课堂提问“主动化”,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教育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期刊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课以代表性案例为主线,将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的材料、漫画、图片、小品表演等特定情境带入课堂。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提问、讨论,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案例教学具有生动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使其具有初步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氛围 动手 实验 生活资源 情感 民主平等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为了使初二学生能轻松地、自然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科学素养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
期刊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就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层次地提出问题,辅之以教师的引导及解释,让学生独立思考、钻研,完成问题解答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中学历史课堂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施用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结果,与传统的“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满堂灌”比较起来,其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但是,“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的中学政治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面转化,同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 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期刊
当前,农村中学由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文化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德育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薄弱环节。学校德育工作的弱化,必然造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结合农村实际,树立新理念,更新思想教育观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只有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同步,继承创新,顺应潮
期刊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自身的知识观念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采用固定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和教参是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启发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项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