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模块课程开发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学科视角出发,架构模块课程体系,包含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三个维度,分别对应课程设计的三种取向:学科中心设计(知识本位)、学习者中心设计(学生本位)和问题中心设计(社会本位)。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大亮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 模块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顶层理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引下的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完全否定,而应当是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加能够关涉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相应课程,成为我们的现实关切。学校以模块课程为载体,致力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本文分享我们的思考与架构,并介绍其中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概况。
  一、何以聚焦模块课程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别对应非认知和认知领域,品格是做人的根基,能力是做事的根基。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因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继承并超越了原有的“三维目标”体系,成为指导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的总纲领。核心素养相对抽象,是课程目标的来源;而课程目标则用学科的话语陈述核心素养,相对具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依托课程方能落地。在学校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内化核心素养,就要以核心素养来统领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要素,即课程整合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而让课程回归儿童本位和发展本位。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校本化,学校在大力开展课程整合之前,首先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诠释,即明确培养具备何种素养的学生。我们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展开校本化研究,并参考高中阶段学科核心素养等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多轮次的师生访谈、研讨,分别从情感、认知、个性三个维度描述“金鸡湖学校理想儿童形象”,努力塑造“新时代儿童”的完整形象,具体包含儿童之乐、儿童之学、儿童之气三个维度(各维度的主要特征及行为表现详见表1)。
  现行国家课程框架体系基本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由于分科繁多、过度分化,导致课程内容存在重叠与分化现象,在短时间内,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进行真正的探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理念及课程设计方法,具有联系学习者生活经验、关注社会问题的功能,成为一种现实必要。由此,模块课程进入我们的视野。
  所谓模块课程,顾名思义,是由一个个“部件”或“组件”构成,“模块”有独立的课程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设置,按课程内在逻辑有机地整合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组合,成为不同课程的组成部分。将学科课程拆成模块进行整合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不同方向和不同深度的课程,形成个性的学习化课程。众多课程由点到线、表1
  维度主要特征行为表现核心素养儿童之乐乐观勇于面对挫折,常保积极向上的心态乐群喜欢与人合作,能够和他人融洽相处乐思善于独立思考,初步具备批判性思维自主发展儿童之学好学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愿意持久地投入学习会学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博学能够广泛涉猎知识,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有较平衡的知识结构文化基础儿童之气正气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言行举止体现正能量大气心胸宽广,落落大方,能包容个体间的差异雅气举止得体,谈吐有礼,对雅俗有自己的判断社会参与由线组成面,再由面形成全方位的立体模块,更容易达成核心素养中的目标要素,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二、怎样架构模块课程
  我们从学科视角出发,架构模块课程体系(详见图1)。其中的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超学科整合,分别对应课程设计的三种取向:学科中心设计(知识本位)、学习者中心设计(学生本位)和问题中心设计(社会本位)。
  学科内整合课程是在学科框架范围之内的整合,包括知识类和技能类两个模块。知识类主要按学科分,如初中语文有诗词、戏剧等,小学数学主要有生活中的金融与理财、生活中的家装设计、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等;技能类包括体育、艺术等板块,体育类主要有田径,球类(足球、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美操、啦啦操、垫上运动、艺术体操),“奥运+”(列入奥运会但普及程度不高的运动项目,如击剑、攀岩、棒球、摔跤),游戏体育(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或适合大课间开展的集娱乐性与体能素质与一体的项目)。知识类模块课程开发的主题经常与其他年级产生纵向联系;而技能类模块课程的开发相对独立,比如手球模块,在某一年级集中开展普及性教学,其他年级不再开设。
  跨学科整合课程是以兴趣和需要为开发取向的模块,包括STEM、生涯规划等。STEM课程有磁力生花、电路探秘、绿色动力、建筑之美、人工智能等模块。生涯规划课程是整合目前学校已经开设的《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课程,在生涯发展教育理念下将其衍变为《生涯发展》课程,包括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模块。
  超学科整合课程的素材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目前主要包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人与自我(S)、人与自然(N)、人与社会(S)三个模块(详见表2)。
  三、如何实施模块课程
  这里,仅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例进行介绍。
  不同的观察视角可以构建出不同的核心素养体系,学校从人与世界的关系角度将核心素养体系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类,并设置相应的模块课程(有学者将人与工具作为第四类素养,我们认为,其包括理解、掌握、尊重与包容,这些素養也可视作同时隐含在前三个模块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的个人与学科、他人以及情境之间的关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其在价值取向、内容选取、功能指向等方面都彰显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因此,作为超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内容实行横向建构,七年级到九年级均按照核心素养体系下的三个模块进行划分和整合,每个模块设计短线或长线活动,课程目标层层递进,由注重体验、操作到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随着年级的升高,研究深度逐步加深,统整程度逐步提高;选题方式由相对封闭到逐渐开放;活动方式由易到难,由相对单一到综合多样;评价方式逐渐多元、立体,体现动态发展。其间,注重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的结合,做到课程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
  如人与自然模块。七年级到九年级都设计了一个长线活动“蝴蝶监测”:从认识蝴蝶家族、蝴蝶种群研究开始,到研究蝴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与实施蝴蝶监测活动,撰写蝴蝶监测报告。蝴蝶监测项目,需要学生观测记录一定区域内蝴蝶数量和种群的变化,对生活中观察到的蝴蝶进行拍照,标注时间地点;随后发送至项目组指定邮箱,提供长期积累的数据用于科学研究;通过物候监测该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做出对监测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估,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学生在生态环境监测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还弘扬了奉献关爱、互助共进的志愿精神。可以说,这一模块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珍爱生命、勇于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真正落地生根,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四有”,即研修有策略、课时有保证、内容有序列、评价有体系。
  第一,研修有策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累积、主题的拓展、思维的延伸,需要教师通过校本研修加以确定。为此,学校加大了培训力度。一方面,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域内的相关培训与讲座,承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种活动,获取前沿动态和最新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苦练内功,打通学段,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课例研修教研活动。主要流程是:观课—评课—改课—磨课—上课—评课—总结(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无论是对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的理解、理念的把握,还是对课堂上细枝末节的关注,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第二,课时有保证。我校七至九年级均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表,每周一节。另外,学校不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各年级教学需要和师资情况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设置与分散设置相结合。
  第三,内容有序列。横向上,每个年级研究的主题都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领域;纵向上,一个主题活动有时会贯穿始终,比如志愿者活动,三到九年级分别开展的是爱绿护绿、校园小导游、社区志愿服务、爱心义卖、志愿者招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志愿者活动宣传视频的制作与推送。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模块序列。
  第四,评价有体系。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块课程评价,注重整体评价、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一是注重整体评价。学校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整体表现和活动成果(如小组的研究报告、手绘作品、视频作品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依据,通过“金鸡奖”和一年一度的“十大年度人物评选”等方式,集中展示学生的优秀活动成果。二是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不仅有指导教师的参与,还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有效融入家长评价、社区人员评价等。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学校制作了优点卡、小组评分表、教师评分表、家长评价表、社区反馈表等多种评价表格,充分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动手实践,有创新,有突破。三是重视过程性评价。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档案袋,并将其拆分为实体档案袋和电子档案袋。实体档案袋包括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表、教师或家长對学生活动的评语、相关研究成果等。电子档案袋包括小组活动方案电子表格,各种活动图片、电子海报、音频文件、视频文件、学生活动感受、学生之间的赠语,以及教师和家长的评语等。电子档案袋方便各小组成员在线上共享资源,及时优化更新,正逐渐成为小组活动过程评价的主要方式。
  综上,模块课程的开发使得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得到了价值体认。课程成了学生成长的平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得以落地。
  参考文献:
  [1] 王润,张增田,章全武.核心素养:课程评价的时代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
  [2] 阎浩,苏红.核心素养落地的三维通道[J].教学与管理,2018(11).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8(11).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模是求解数学应用题的重中之重。建立数学模型的难点是变量的引入与变量关系的处理。在《应用题求解策略》研讨课中,采用稚化思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现、感悟影响目标函数变化的动因;通过引入不同变量的差异分析,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设置不同变量、建立不同目标函数对解题难易程度的影响,说明适当引入变量的重要性。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坚持“思维教学”,促进“
期刊
摘 要:“闲暇时间”的管理,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尽管高中生普遍重视闲暇时间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但是当前他们闲暇时间过少,闲暇时间管理存在问题,导致他们在闲暇时间里普遍感到压抑和孤独。为此,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应共同努力,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并诉诸行动,给予学生闲暇时间管理的指导,使他们的闲暇时间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 闲暇时
期刊
摘 要: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使文章内容结构化、系统化,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作品的文体类型、句式类型、朗读方式、对比论证等方面开展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文學经典的行文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比较法 文言文教学 运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期刊
保持正常的教学环境,让青年教师安安静静地上几年课,了解教育常识,给职业生涯打点“精神底色”,然后再来谈“创新”,如果精力过剩,加之时机成熟,再考虑“腾飞”,好不好?  ——这样的建议,会让一些同行疑惑:难道我们的校园不正常吗?  如此说来,话就长了。几年前,在教师交流大会上,我曾坦率地说:“希望老师们不介意我的话:在座的两代教师,都是应试教育哺育出来的;大部分教师在做学生时,没能受到正常的教育……
期刊
摘要:《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也是高中语文经典教学篇目。这一课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改变过去教学中单篇精读、鉴赏的模式,探究以积极的语言实践为主线设计综合性的读写任务,利用项脊轩重建计划,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探究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构成读写综合体。  关键词:《项脊轩志》 学习任务群 重建计划 读写一体  一、学习目标  1.阅读与鉴赏。借助工具书,自主积累
期刊
摘 要:译林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5 Reading板块的Music without boundaries第二课时的教学,侧重培养初三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的重点,在于优选文本内容,搭建写作支架。课堂评价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支架理论 英语写作 以读促写  本节课是区教研同课异构活动中的一节公开课,是译林牛津英语九年
期刊
【编者按】 如何依托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执行课程标准,落实各地制订的课程调整方案,是当前课程实施的热点问题。这个实施方案,为使用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开展任务群教学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案例,对实现课程学习内容的持续结构化和学习任务的探究性、开放性等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前课程标准的执行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期呈现金陵中学朱德勇老师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索。 
期刊
摘要:在变量数学的很多关系式中,存在一些相对的常量,集中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可以被称为“特征数字”。有了这些特征数字,人们就可以把事物构造成系列,从最简单、最熟知的事物出发来认识其他事物了。比例系数是一种重要的特征数字,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比值不变的特征。学习“正比例函数”时,要多角度地理解比例系数(比值不变),并学会用其来认识相关事物,如单调性和导数、相似比、三角函数等。从比例系数到相似比、三角函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孝文化专题研讨,让学生在阅读体现孝文化思想的经典作品并了解古人孝言、孝行、传统孝价值观的基础上,依据现代价值对此进行辨析研讨,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通过推荐孝子写作颁奖词、为母亲节做策划等活动,提高思维力、表达力等素养。  关键词:孝文化 学习任务群 经典 思辨  一、学习目标  1.选读体现孝文化思想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孝经》《弟子规》《世说新语》等;利用工
期刊
摘要:《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基于整本书阅读,旨在为短篇小说合集型整本书的阅读提供设计和教学思路。其总任务是:对理想人性的执着追求,又细分为通读任务、关键任务、统整任务三个板块,体现了读写一体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欧·亨利作品 整本书 学习任务群 读写一体  一、学习目标  1.阅读与鉴赏。根据导读和内容概要,制订个人阅读计划,完成整本书阅读;初步了解深度阅读故事、小说的有效路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