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少年红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5月30日下午,2014年“赣鄱最美少年”颁奖盛典在英雄城南昌隆重举行,为本次推选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5月30日上午,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亲切接见了光荣当选的15名“赣鄱最美少年”及他们的家长,向获得“赣鄱最美少年”称号的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历时三个月的“赣鄱最美少年”推选活动徐徐降下了帷幕。
  为青少年树立精神标杆
  从今年3月起,一场在赣鄱大地上寻找最美少年的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推选活动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办,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江西教育电视台承办,各设区市教育局协办。为确保这次活动顺利进行,特别成立了推选委员会,并特邀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担任顾问。
  在当今网络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花季少年也有成长的烦恼。他们有时候感到很迷茫、困惑,需要精神引领。“赣鄱最美少年”推选活动紧扣时代主旋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确定推选的基本条件和主要类别。具体推选分为“尊老孝亲”“助人为乐”“自强自立”“诚信守礼”“勤学创新”五大类。活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好中选优的办法确定人选,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进行监督,彰显推选活动的公信力。
  在三个月的推选活动中,江西省广大中小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踊跃参与到推选活动中来,参与推荐的中小学生多达700万人,参与网络评议和投票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万人。5月上旬,省推选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从56名提名人选中最终推选产生了15名“赣鄱最美少年”正式人选,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省进行公示。
  这15名“赣鄱最美少年”,都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层次的中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特色和亮点的典型事迹。典型就是旗帜,当选的15名“赣鄱最美少年”堪称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标杆。
  传递教育正能量
  15名“赣鄱最美少年”,他们的事迹各异,他们的经历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楷模。
  遂川中学邓旭春同学,一家六口分别是年迈的祖父母、卧病的父亲、两个幼小的堂妹和她自己。她的祖父年过80,祖母也将近80岁且一只眼睛失明多年。他父亲精神失常,前几年离家出走,遭遇车祸,造成终身残疾;两个幼小的堂妹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和她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相当困难。邓旭春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困难之家。种菜、洗衣、砍柴、烧饭,哪样活也离不了她。坚强乐观的邓旭春,丝毫没有因为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而耽误学习,而且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曾获得全县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她先后被授予县“优秀班干部”、县“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像这样一个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邓旭春被推选为“赣鄱最美少年”,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王心怡,九江市第三中学的一名学生。2013年11月的一天中午,王心怡像以往一样来到学校附近的书店买书。她走进书店,看见一位老大爷拿着一本书看得很入神,时不时还露出了可爱的笑容。在付款处,王心怡排在老大爷的身后。老大爷选了一本《三字经》,正待付钱时,却发现自己身上的钱不够。老大爷只好无奈地把书放下,离开收银台,却没有立刻走,而是站在门口看着柜台上舍不得的书。这一切王心怡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掏出钱,买下了那本《三字经》,并将书送给了老大爷。这件事很快就被王心怡淡忘了。可那位老人为了感谢她,曾在学校门口的寒风中,苦苦等候了4天,最后还是借助媒体的力量才找到王心怡。后来老大爷以一本古书作为酬谢,与王心怡结下了忘年之交。送一本书,感动了一位老人,也感动了一座城市。她用本能的善意和平凡的善举,传递善心,唤醒善良。
  在江西教育电视台精心策划的颁奖盛典上,无腿女孩蒋张子怡和她妈妈合作表演的舞蹈《天亮了》激起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蒋张子怡,曾经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有着健全的四肢。然而,四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碾碎了她的双腿,被送去省城做了高位截肢手术。失去了双腿并没有压垮她的意志,她总对妈妈说:“虽然无法行走,但我要上学,我要用双臂和大脑让自己飞翔!”
  2013年春,小子怡听说学校要举办少儿才艺大赛,于是悄悄地告诉妈妈:“我要学跳舞,我要参赛!”妈妈被女儿的梦想打动了,含泪答应着:“妈妈做你的腿。”小子怡兴奋地欢呼起来,妈妈却暗暗流泪。舞蹈训练需要在地上爬来爬去,小子怡双腿被截处经常磨破皮会流血不止。练习舞蹈后的夜晚小子怡想睡但怎么也睡不着,一到晚上腿就钻心般疼痛。有一个动作,妈妈双手托住子怡旋转飞舞,长时间的反复训练使她的双腋又红又肿,但她从未叫过一声疼。舞蹈老师感慨万分:“我教了子怡跳舞,子怡教了我做人的道理。”她——一个无腿女孩追寻舞蹈梦的传奇故事,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她的故事能够给人以力量。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学生傅书宁,连续四年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高一参加托福考试就取得119分的优异成绩(满分120)。五次获全国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冠军。2013年,在第十一届“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中,她荣获冠军和“最具潜力奖”,并作为中国中学生的唯一代表于同年5月赴伦敦参加由国际英语联合会(ESU)主办的国际公众英语演讲比赛。国外游学期间,针对外籍教师“喜马拉雅山在中国的邻国西藏”的错误言论,她挺身而出,大胆质疑,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一代学子的智慧与魅力。
  以探索为乐、因解惑而悦的男孩揭建桥,他喜欢上了“玩乐高机器人”。2011年在全省11支参赛队伍中,他所属的上饶县二小这支团队获得第九届江西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小学组生命科技比赛一等奖。志存高远、勤学创新的黄嘉诚、罗金玥、甘文扬,拾金不昧的肖文桓,助人为乐的藏族学生旦增群增,见义勇为的夏震海,舍己救人的赵甜,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袁家豪,用坚强面对生活的计晨义、范丽萍……每一个当选的“赣鄱最美少年”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   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说:“这次活动推选出的‘赣鄱最美少年’,就是广大青少年的学习榜样,就是他们的努力方向!这样的优秀少年越多,这个学校就越好,我们的国家也就越兴旺发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回顾三个月的推选活动,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收获颇丰。活动启动以来,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教育期刊社、江西教育网等教育媒体,全过程高密度地扩大宣传报道;《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江南都市报》、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教育网等主流媒体也及时跟进宣传报道。省推委会还组织编辑出版了《赣鄱最美少年》一书,并将在全国的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广泛宣传“赣鄱最美少年”典型事迹,评选活动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教导青少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15名当选的“赣鄱最美少年”,他们的感人事迹形象地诠释了怎么“扣好第一个扣子”,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因此,举办“赣鄱最美少年”评选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赣鄱最美少年”的推选过程,是寻找典型、宣传典型的过程,是一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南昌市依托全市开展的“十佳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美在身边”寻找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合力,高标准、高质量推选“赣鄱最美少年”人选。鹰潭市在本市获得省市三好学生、市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团员、宋庆龄奖学金等获奖者中层层选拔、择优推选“赣鄱最美少年”。宜春市在2013年度“宜春市美德少年”评选的基础上,择优推选“赣鄱最美少年”人选,在全市形成了崇尚美德,向“赣鄱最美少年”学习的热潮。2014年高考在即,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在危急关头夺刀救人,用热血和生命奏响了一曲青春无悔的英雄赞歌,在人生的“高考”中获得满分。柳艳兵、易政勇见义勇为的事迹,很快传遍赣鄱大地,享誉全国。在推选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让一个个少年模范走进广大师生的心中,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让一个个少年模范可亲、可信、可学,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在2014年度“赣鄱最美少年”座谈会上,热情称赞“赣鄱最美少年”充分展现了江西广大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之美和道德品格之美,是全省广大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是红土地上盛开的最美“杜鹃花”。朱虹勉励全省青少年要以“赣鄱最美少年”为榜样,努力争做心灵美、道德美、行为美的美少年;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各个领域;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幼儿教育 “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近几年,国家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后,这一现象虽有所缓解,但要让幼儿教育返璞归真,走出“小学化”的误区,还需多方配合,形成合力。为此本栏目邀请幼儿教育的相关人员探寻幼儿教育如何去“小学化”。  “小学化”幼儿教育的误区  卢筱红(省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追根溯源地讨论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期刊
2014年3月6日,夜来的春雨,给山林增添了不少寒意。位于铅山、弋阳、贵溪三县市交界处的铅山县胡坊镇横塘村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之中,此地山高人稀,原仅靠一条环山而铺、弯曲陡峭的碎石路与外界相接,直到去年年底,道路才被硬化。  早上5点,王克忠像往常一样,起床、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服。6点30分,两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在家长的护送下来到王克忠家。王克忠早已将母亲和妻子当天的午饭放在煤球炉上保温,安顿好家人
期刊
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配置 破解城市“择校热”难题  江西11县(区)试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8月12日,记者从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布置会上获悉,2014年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从9月开学后在南昌县等11个县(区)先行试点。2015年在全省推开,逐步进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到2020年实现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基本均衡的目标。  据悉,2014年
期刊
2014年7月23日,时值大暑,酷日炎炎,绿意盎然的井冈山迎来了来自全省各地的500余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江西教育》第五届全省通讯员、作者培训班活动也就此火热地拉开了序幕。  一方声动,八方云集  恰似久旱逢甘霖,《江西教育》第五届全省通讯员、作者培训班开班的消息,就像闷热的夏天中一阵清凉的细雨,注入了赣鄱大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尽管天气炎热、路途绵长,有志于教育新闻宣传报道、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教
期刊
面对记者的采访,但扬铭有些腼腆,不时憨憨地笑着,似乎不善言谈。谁知话匣子打开,谈到他的学校与学生时,但扬铭顿时变得十分健谈,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他告诉记者:“我出生于1974年,1991年7月毕业于都昌师范,毕业后在鸣山乡的界牌村小教书,后被调至程浪村小,在程浪教了一年后,因家庭的种种原因,重新回到了界牌。记得1991年的界牌村小只有两大间土坯房,一到下雨,教室都成了一个个的小泥坑。房子低矮,光线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务。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学科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单干
期刊
为期一周的江西省首届“乡村教师健康拓展周”活动近日在庐山正式降下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20名优秀乡村教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庐山,和新结识的伙伴们挥手告别,互致问候和祝福。这些可爱的乡村教师将在心灵深处永远珍藏这段美好的人生记忆。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高度评价由江西教育期刊社举办的此次乡村教师健康拓展周活动:这是一次“上接政策,下接地气”的公益活动,将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播撒到乡村教师的身上。  信丰县
期刊
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名义高规格出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尚属首家。《意见》以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办学活力为总体思路,以推进全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抓住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共提出7个方面20条改革举措。《意见》的出台,表明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期刊
策划人语:今年上半年,《人民教育》与《江西教育》同步刊发的长篇通讯《让思想照亮课堂》,以冷静的思考、大气的笔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江西省吉安县梨塘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经验,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江西省副省长朱虹看到报道后,再次作“应予推广”的批示。因此,本刊收集了相关反馈的信息,特邀省内外部分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中小学校长以笔谈的形式,就这篇报道畅谈体会。  让思想之火燎原  为了教育均衡、公平发
期刊
对于有着近30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汪立夏来说,以“教而论道”来为自己的教育随笔集命名,算得上是一种毫不夸张的写实与记录。透过形形色色的表象逐步看到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对‘怨声载道’却又‘忍气吞声’的教育也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之后,“论道”对于汪立夏来说更意味着一种自觉的反思。这本收录他发表在《江西教育》杂志上的专栏文章的随笔集,“形散神不散”地折射出作者近年来对于教育深沉的思考。  人文主义是汪立夏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