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和纪实性节目的一种重要追求,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人员所尊崇。那么,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如何入情入理,如何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如何使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体现“人文关怀”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选题策划上,要更多地从“人”出发,以人文情感赋予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亲和力,激活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生命”。人是万物的核心。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更需要通过生活本身来引导人,摄像机是冰冷的技术工具,但只要掌握摄像机的电视人具有人文精神就能够充分地倾注对人的关怀。
我们在采访前,选题策划都要考虑到这则新闻是否与百姓息息相关,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的丑恶的一面,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百姓的影响。如驻马店电视台创作的专题《上海老人落户到俺家》,讲的是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一个偏僻农村的盛新政夫妇,到上海一家敬老院做义工。几年下来,中原农民的纯朴善良、厚道深深地打动了上海孤残老人郦庙成。当这对夫妻决定回乡时,这位孤残老人执意要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大都市上海,跟随这对夫妇来到几千里外的中原农村生活。一对普通农村夫妇貌不惊人、事不惊天,按过去的新闻理念,应不在选题之列,然而创作者却从“人性”角度去关注,表现了这对普通义工真实的个性和灵魂,呈现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使观众为之感动。片子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这对夫妇的影响下,这几年义工已成为遂平县的劳务品牌。由此可见,人文情感所赋予电视新闻的亲和力激活了电视新闻的“生命”。
在采访过程中,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组织报道。在所有新闻活动中,记者采访是最直接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活动。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自觉的人文意识,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那么人性意识将成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理想的导体。反之,记者在采访中就难以深入被采访者内心,更不用说去挖掘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放下架子,甩掉包袱,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报道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亦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其不平凡。
笔者参与创作的新闻专题《谎言背后的感恩之旅》,讲述的是平顶山鲁山县江河中学的一位学生叫石艳飞,由于家庭贫困,他入学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而引发出来驻马店市遂平县农村一位修鞋老人李国欣的传奇故事。震惊中外的“75·8”洪水使李国欣陷入绝境,他接受捐助时领到了一双鞋子回去穿,发现鞋子内有字条,写着“江河机械厂”字样。十几年过去了,沧桑巨变,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字条虽然早已遗失,但“感恩”一词已深深地印在老人的心里。从1990年开始,年近六旬的李国欣老人踏上了感恩之旅;16年来,他辗转于鲁山县江河机械厂修鞋感恩,无私资助贫困学生。我们报道后,引起当时平面媒体和省级、中央级媒体及各大网站广泛关注并进行采访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一段知恩图报的真情佳话。李国欣老人的故事被评为“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该新闻专题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大奖。这则报道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获得这么好的宣传效果,一个成功的原因就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为普通百姓画像立传,通过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地位、身份,而在于他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健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然深深扎根在民间,真、善、美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调,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新闻和纪实性节目体现人文关怀的支点。
在报道相关事件时,要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体现媒体从业者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任何一位合格的媒体从业者,都应该有一部铭刻在心灵上的“法律”,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尊重他人的权利,其新闻报道或纪实性节目充分表现出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采访者本人和他创作的节目才能被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喜爱。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从《新闻调查》播出的节目中可以看出,受访者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不论其职业是什么,如果其身份不便公开,或公开后对其日常生活会造成不良影响,编导都尽可能采用背景采访,或采用马赛克虚化、声音失真等技术手段进行构图和录制,这就体现了编导们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这方面,笔者还可以把近日在某《电视学刊》上看到的一个事例拿来佐证。作者在收看电视节目时,看到正在讲述一名便衣反扒队员的感人故事,记者采取跟拍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当采访便衣反扒队员时,被采访人从正面角度对着观众讲述做这一行以来的酸甜苦辣。节目播出后,反响也不错。可是一个月后,那名反扒队员被打成重伤住院,而肇事者正是他曾经抓获过的小偷。从这个事例看,我相信记者在做这个节目时,并不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但正是疏忽了不可能中的“可能”,造成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媒体从业者时刻铭记对被采访人的人文关怀是何等重要,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感人的故事或者高收视率而摈弃了作为电视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在报道手法上,要用大众化的表现方式贴近受众,用细节揭示内心世界撼动心灵。要使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充满人文关怀,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表现方式,以细节凸现节目魅力,无疑是重要手段。因为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的思路只有紧跟着主持人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内容。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要尽可能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即越是大白话、大实话就越有人情味儿,越能打动人。另外,记者还要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主体的、鲜活的“瞬间状态”,即细节。细节在节目中具有生动、逼真、具体、感性等特点。只有重视细节、展现细节,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结合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元素组成的综合表意功能和传播功能。
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专题《难圆绿色梦》中的一个细节:徐志民老人看到自己种的树被毁后,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用颤抖的手握着烟杆拂去上面的沙土,久久凝望着,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叹口气说:“哎,太甚了,败家货。”这个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虽然只有几十秒的镜头,但却很好地展现了徐志民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极富内涵的画面细节提供的信息是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香醋”为什么这样涩》是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一期节目,记者抓取了最能代表香醋之涩的关键所在的细节——造假者的同期声:“看不到为净,讲一句话,什么事情看不到为净,比如我们做醋的。但是我们自己不吃,知道是脏的。”“消费者不可能给他看到,现在只要能赚到这个东西就行了(做数钱的手势)。”“民以食为天”这是常人都知道的道理,在吃的问题上本来不可以有半点含糊的常识,今天已经被一些人视为儿戏。这个细节令观众震撼,震撼到发怒的程度。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告诉人们所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记者以人为本思想的融入,不但使节目内容深刻起来,而且使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色彩。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在选题策划上,要更多地从“人”出发,以人文情感赋予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亲和力,激活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的“生命”。人是万物的核心。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更需要通过生活本身来引导人,摄像机是冰冷的技术工具,但只要掌握摄像机的电视人具有人文精神就能够充分地倾注对人的关怀。
我们在采访前,选题策划都要考虑到这则新闻是否与百姓息息相关,是否能从中映射出人性美的光华或揭露人性中的丑恶的一面,还要更多地注重这条新闻播出后对百姓的影响。如驻马店电视台创作的专题《上海老人落户到俺家》,讲的是家住驻马店市遂平县一个偏僻农村的盛新政夫妇,到上海一家敬老院做义工。几年下来,中原农民的纯朴善良、厚道深深地打动了上海孤残老人郦庙成。当这对夫妻决定回乡时,这位孤残老人执意要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大都市上海,跟随这对夫妇来到几千里外的中原农村生活。一对普通农村夫妇貌不惊人、事不惊天,按过去的新闻理念,应不在选题之列,然而创作者却从“人性”角度去关注,表现了这对普通义工真实的个性和灵魂,呈现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使观众为之感动。片子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这对夫妇的影响下,这几年义工已成为遂平县的劳务品牌。由此可见,人文情感所赋予电视新闻的亲和力激活了电视新闻的“生命”。
在采访过程中,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组织报道。在所有新闻活动中,记者采访是最直接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活动。如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自觉的人文意识,充分理解和尊重人性,那么人性意识将成为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理想的导体。反之,记者在采访中就难以深入被采访者内心,更不用说去挖掘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放下架子,甩掉包袱,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报道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亦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其不平凡。
笔者参与创作的新闻专题《谎言背后的感恩之旅》,讲述的是平顶山鲁山县江河中学的一位学生叫石艳飞,由于家庭贫困,他入学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而引发出来驻马店市遂平县农村一位修鞋老人李国欣的传奇故事。震惊中外的“75·8”洪水使李国欣陷入绝境,他接受捐助时领到了一双鞋子回去穿,发现鞋子内有字条,写着“江河机械厂”字样。十几年过去了,沧桑巨变,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字条虽然早已遗失,但“感恩”一词已深深地印在老人的心里。从1990年开始,年近六旬的李国欣老人踏上了感恩之旅;16年来,他辗转于鲁山县江河机械厂修鞋感恩,无私资助贫困学生。我们报道后,引起当时平面媒体和省级、中央级媒体及各大网站广泛关注并进行采访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一段知恩图报的真情佳话。李国欣老人的故事被评为“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该新闻专题被评为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大奖。这则报道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获得这么好的宣传效果,一个成功的原因就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为普通百姓画像立传,通过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其地位、身份,而在于他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健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然深深扎根在民间,真、善、美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调,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新闻和纪实性节目体现人文关怀的支点。
在报道相关事件时,要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体现媒体从业者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任何一位合格的媒体从业者,都应该有一部铭刻在心灵上的“法律”,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时刻提醒自己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尊重他人的权利,其新闻报道或纪实性节目充分表现出理解、维护受访者的尊严和人身价值,采访者本人和他创作的节目才能被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喜爱。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从《新闻调查》播出的节目中可以看出,受访者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不论其职业是什么,如果其身份不便公开,或公开后对其日常生活会造成不良影响,编导都尽可能采用背景采访,或采用马赛克虚化、声音失真等技术手段进行构图和录制,这就体现了编导们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这方面,笔者还可以把近日在某《电视学刊》上看到的一个事例拿来佐证。作者在收看电视节目时,看到正在讲述一名便衣反扒队员的感人故事,记者采取跟拍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当采访便衣反扒队员时,被采访人从正面角度对着观众讲述做这一行以来的酸甜苦辣。节目播出后,反响也不错。可是一个月后,那名反扒队员被打成重伤住院,而肇事者正是他曾经抓获过的小偷。从这个事例看,我相信记者在做这个节目时,并不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但正是疏忽了不可能中的“可能”,造成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媒体从业者时刻铭记对被采访人的人文关怀是何等重要,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感人的故事或者高收视率而摈弃了作为电视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在报道手法上,要用大众化的表现方式贴近受众,用细节揭示内心世界撼动心灵。要使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充满人文关怀,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表现方式,以细节凸现节目魅力,无疑是重要手段。因为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观众的思路只有紧跟着主持人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内容。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要尽可能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即越是大白话、大实话就越有人情味儿,越能打动人。另外,记者还要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主体的、鲜活的“瞬间状态”,即细节。细节在节目中具有生动、逼真、具体、感性等特点。只有重视细节、展现细节,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结合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元素组成的综合表意功能和传播功能。
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专题《难圆绿色梦》中的一个细节:徐志民老人看到自己种的树被毁后,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用颤抖的手握着烟杆拂去上面的沙土,久久凝望着,脸上的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叹口气说:“哎,太甚了,败家货。”这个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虽然只有几十秒的镜头,但却很好地展现了徐志民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极富内涵的画面细节提供的信息是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香醋”为什么这样涩》是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一期节目,记者抓取了最能代表香醋之涩的关键所在的细节——造假者的同期声:“看不到为净,讲一句话,什么事情看不到为净,比如我们做醋的。但是我们自己不吃,知道是脏的。”“消费者不可能给他看到,现在只要能赚到这个东西就行了(做数钱的手势)。”“民以食为天”这是常人都知道的道理,在吃的问题上本来不可以有半点含糊的常识,今天已经被一些人视为儿戏。这个细节令观众震撼,震撼到发怒的程度。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告诉人们所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记者以人为本思想的融入,不但使节目内容深刻起来,而且使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色彩。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