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学内容的传统体系,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合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体验、应用化学学科知识。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显得很重要,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谈谈浅薄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实验;好奇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尋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我认为,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中,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中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操作程序要规范,且边讲边操作、边提问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铜与浓硫酸实验中,可设计如下问题:铜和浓硫酸常温下能否反映?是否发生了置换反映?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怎样验证产物?从环保的角度如何改进实验?为什么把铜片换成了铜丝?铜丝为什么成螺旋状?等问题,既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其二,做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学生事先要预习,对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学生实验时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注意事项,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实验结束,教师要做好小结,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如探究盐类的水解实验中,首先发问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吗?与水的电离有哪些关系?然后分组实验探究氯化钠,碳酸钠,醋酸钠,氯化铵,硫酸铜等物质的酸碱性,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以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做实验,又得出了惊人的结果,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一定的酸碱性呢?带着疑问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增强的学生的好奇心,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三,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例如:如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假,讲了酸、碱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水样、土壤的酸碱性等等。还可以利用“魔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魔棒点灯,火龙写字,清水写字、茶水变墨水、 溶液变色、 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烟等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验步骤简明,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害怕心理,降低学习兴趣。
结语: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3)
[2]孙小媛,赵维秋.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3]柯珍凤. 化学实验课教学与素质教育[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4)
[4]徐肖邢, 陆德文, 徐步田. 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研究[J]. 常熟高专学报,1999,(06)
[5]康午生. 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2000
[6]张岩. 从实验基础知识切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A]. 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 2009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实验;好奇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尋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我认为,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中,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中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操作程序要规范,且边讲边操作、边提问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铜与浓硫酸实验中,可设计如下问题:铜和浓硫酸常温下能否反映?是否发生了置换反映?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怎样验证产物?从环保的角度如何改进实验?为什么把铜片换成了铜丝?铜丝为什么成螺旋状?等问题,既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其二,做好学生分组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学生事先要预习,对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学生实验时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注意事项,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实验结束,教师要做好小结,表扬鼓励做得好的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如探究盐类的水解实验中,首先发问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吗?与水的电离有哪些关系?然后分组实验探究氯化钠,碳酸钠,醋酸钠,氯化铵,硫酸铜等物质的酸碱性,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以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做实验,又得出了惊人的结果,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一定的酸碱性呢?带着疑问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增强的学生的好奇心,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三,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例如:如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假,讲了酸、碱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水样、土壤的酸碱性等等。还可以利用“魔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魔棒点灯,火龙写字,清水写字、茶水变墨水、 溶液变色、 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烟等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验步骤简明,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止学生对实验产生害怕心理,降低学习兴趣。
结语: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3)
[2]孙小媛,赵维秋.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3]柯珍凤. 化学实验课教学与素质教育[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4)
[4]徐肖邢, 陆德文, 徐步田. 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研究[J]. 常熟高专学报,1999,(06)
[5]康午生. 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2000
[6]张岩. 从实验基础知识切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A]. 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