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中职生能够在其专业领域或毕业后的能力中找到职業成就。扩大毕业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做好中职生生涯规划指导,也是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和未来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好方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迫切需要促进就业,提高解决就业质量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浅谈中职生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16
引言
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需求大多倾向于技能型,主打对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并且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会在学生毕业后给予学生工作分配,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培养策略以及职业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作职业规划,其本质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未来人生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规划,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以及路径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层面上,由各类因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展开全方位的评估、总结和分析,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则需个人在相关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目前,许多学生在进入中职后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目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中职教师则需要在教学中通过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动力进行学习和奋斗。
二、当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足
(一)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纵观我国职业院校教学现状,教学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缺失,这也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首先,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技能型岗位的需要,但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缺失;其次,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将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控制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上,教学反馈不及时,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对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再次,教学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标准不统一;最后,缺乏职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教育元素融入效果不尽人意
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自我、自然、社会等元素均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果带来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明晰职业规划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将有关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为引领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要点奠定基础。然而,一些教师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于笼统,未能将其解构并以元素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解读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效率。
三、中职生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社会实践培养考察
在职业规划方面,可以适当地开设这一门课程,从而让学生了解职业道路以及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做打算。另一方面,实践学习对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寒暑假时间,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学习,该实践可以参考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己选择实践单位,也可以是单位提供,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在专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工作流程,从而在内心有一个基础的打算,根据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来做决定自己是否走这一条道路。对校园而言,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以自身爱好能力为出发点,慎重选择职业道路的能力。社会实践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企业的一个途径,也是了解自身的一个途径,学校里的知识更多的是倾向于书本,而社会中更多的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一部分工作的技能,学习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另外,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对专业的了解来决定未来是否从事这一行业,尽可能早一些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能使学生对工作以及社会和自身有一个了解,从而清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可以进行转专业学习或者进入文化课班级进行学习。只有让学生清楚和了解工作内容后,才能让学生对自己能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对社会能有更深层的理解。
(二)师生结对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宣扬职业价值观,学生不会没有感触也没有共鸣,因此,我们组织师生结成对子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尤为关键。考虑到毕业生掌握第一手市场就业信息,了解最新的就业行情,师生对子可以加入优秀毕业生群体。如一位教师可以和不多于十位学生结为对子,再聘请一位本校本专业至少工作五年的毕业生加入对子,形成“专业教师毕业生学生”自上而下的梯度队伍。这支队伍在课余时间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如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在一年级进行自我了解,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二年级实施专业目标确定,三年级实施自身职业修养提升,初步完成学生和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三)适当增加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与预测,若想实现自己的蓝图,想让自己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不仅需要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职之后,仍然需要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时刻保持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做到终身学习。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应该向学生输入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做好入职后的“工作场所学习”,引导他们在职场中围绕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勇敢面对变化,适应挑战,成就精彩职业生涯。
(四)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丰富课堂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如一年级学生往往认为就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教师可以在这一时期先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压力,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目标,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或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能力,增加一些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有积极作用的课程,如口语表达课、心理学课程、不同文本形式写作、办公软件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作为职业院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应重视起教学管理工作,开创先进的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重视对在校生进行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培育,从而能够找出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并积极进行整改,使教学管理的效果得到保障,为职业院校的长足发展和毕业生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在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徐民华,章彩淼,梁甘冷.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生态圈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0):29-34.
[2]焦永辉.构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23.
关键词:中职生;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16
引言
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需求大多倾向于技能型,主打对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并且大多数中职学校都会在学生毕业后给予学生工作分配,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培养策略以及职业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作职业规划,其本质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未来人生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规划,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以及路径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层面上,由各类因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展开全方位的评估、总结和分析,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则需个人在相关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目前,许多学生在进入中职后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目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中职教师则需要在教学中通过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动力进行学习和奋斗。
二、当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不足
(一)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纵观我国职业院校教学现状,教学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缺失,这也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首先,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技能型岗位的需要,但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缺失;其次,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将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控制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上,教学反馈不及时,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对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再次,教学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标准不统一;最后,缺乏职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教育元素融入效果不尽人意
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自我、自然、社会等元素均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果带来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明晰职业规划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将有关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为引领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要点奠定基础。然而,一些教师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于笼统,未能将其解构并以元素的形式融入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解读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效率。
三、中职生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社会实践培养考察
在职业规划方面,可以适当地开设这一门课程,从而让学生了解职业道路以及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做打算。另一方面,实践学习对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寒暑假时间,在社会中进行实践学习,该实践可以参考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己选择实践单位,也可以是单位提供,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在专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工作流程,从而在内心有一个基础的打算,根据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来做决定自己是否走这一条道路。对校园而言,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以自身爱好能力为出发点,慎重选择职业道路的能力。社会实践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企业的一个途径,也是了解自身的一个途径,学校里的知识更多的是倾向于书本,而社会中更多的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需要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一部分工作的技能,学习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另外,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对专业的了解来决定未来是否从事这一行业,尽可能早一些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能使学生对工作以及社会和自身有一个了解,从而清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可以进行转专业学习或者进入文化课班级进行学习。只有让学生清楚和了解工作内容后,才能让学生对自己能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对社会能有更深层的理解。
(二)师生结对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宣扬职业价值观,学生不会没有感触也没有共鸣,因此,我们组织师生结成对子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尤为关键。考虑到毕业生掌握第一手市场就业信息,了解最新的就业行情,师生对子可以加入优秀毕业生群体。如一位教师可以和不多于十位学生结为对子,再聘请一位本校本专业至少工作五年的毕业生加入对子,形成“专业教师毕业生学生”自上而下的梯度队伍。这支队伍在课余时间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如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在一年级进行自我了解,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二年级实施专业目标确定,三年级实施自身职业修养提升,初步完成学生和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三)适当增加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与预测,若想实现自己的蓝图,想让自己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不仅需要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职之后,仍然需要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时刻保持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做到终身学习。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应该向学生输入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做好入职后的“工作场所学习”,引导他们在职场中围绕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勇敢面对变化,适应挑战,成就精彩职业生涯。
(四)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教学内容单一,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丰富课堂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课程,如一年级学生往往认为就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教师可以在这一时期先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压力,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目标,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或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能力,增加一些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有积极作用的课程,如口语表达课、心理学课程、不同文本形式写作、办公软件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作为职业院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应重视起教学管理工作,开创先进的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围绕学生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重视对在校生进行职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培育,从而能够找出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并积极进行整改,使教学管理的效果得到保障,为职业院校的长足发展和毕业生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在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徐民华,章彩淼,梁甘冷.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生态圈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0):29-34.
[2]焦永辉.构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