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节后退货:尽力避免,沉着应对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厂家不愿意接受退货,是因为怕影响销售任务和奖金。这个其实没必要,生意是长期做的,不担心以后卖不了。把关系维护好,何必为正常的生意环节伤害客情呢!
  
  节前,为了迎战旺季销售的到来,供应商和卖场都会在常规库存的基础上加大备货量,以避免春节期间销售“断档”。但预估常与实际有出人,难免库存准备过量。卖场可不愿意把库存太火或滞销的商品保留在仓库,定要想办法清理。异常退货就自然发生了。
  这种退货令人头疼。供应商如何才能妥善处理大卖场的异常退货?
  
  退货的源头
  
  对于订单,供应商切不可稀里糊涂地照单接纳。要是卖场哪个笨员工给你下了一张离谱的订单,你照单送了,不是低级错误吗?要知道,订单是大卖场进货的依据,也是库存积压的重要源头。
  
  卖场没把握好订单造成货下多了
  一是为了抢资源囤货。一些卖场在供应商较低折扣和买赠力度的吸引下,单方面做出超计划订单,希望趁着供应商好的进货政策多囤点货,以便后期给自己留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是由卖场人为造志的。例如,采购在建立商品档案时错误操作,如把订货单位、装箱数、起订量搞错了,造成订单信息错误,导致库存不合理;或是专业度不够,把握不准订单量。如果订单是由门店营业员来操作,出现积压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现在卖场开得太快了,很多营业员都是新人,对商品和销售了解不足,对订单货量的把握火候自然不够。
  
  产品销售不佳导致积压
  一种是业务员在销售业绩的压力之下为了压货,故意通过较优惠的进货手段,吸引大卖场下单,如一些厂家阶段性的“十送一”之类的进货奖励措施。其实,盲目地压货后患无穷。
  另一种是由于采购错误地估计了厂家促销活动的效果,原以为促销活动能够大幅拉升销量,可没想到活动反应平平,最终商品积压。
  
  全程跟进卖场销售
  
  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积压在卖场的货,卖场不可能自己承担这些不良后果,因为供应商的货款还压在卖场,它肯定要找供应商解决的。与其等卖场找过来,还不如提前准备好应急预案。
  
  事前计划:把订单下准
  许多大卖场方面的不良库存,往往和供应商的一些短期利益行为紧密相关。例如,为了在短期内大幅提升销量,完成销售任务,一些业务员往往会设计一些吸引大卖场超常规进货的方案。可是在卖场终端的促销拉动上,促销手段过于陈旧,执行力度又跟不上,不能吸引消费人群的购买欲望。尤其在春节期间,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在搞促销,顾客都麻木了,促销吸引力下降,预期销量没达到,结果就出现了高库存,产生了退货。
  其实,一支单品的销售怎么样,从历史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来的,建议供应商傲一个控制表格,记录下出货、销售和退货量,通过连续的记录就能看到规律,大体知道自己的销售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比如一个月销售平均在1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大力度的促销推动,50万元的订单就很可疑。只有事先根据历电销量数据对阶段性促销销售做出正确的预计,才能将订单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无效或异常订单。
  当然,对订单的准确预估,是个技术活,跟操作者的专业度是有绝对关系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炼。
  
  过程跟进:把销售做好
  卖场方面下了订单,并不意味着就产生了销售。要想真正把货变成回款,供应商还得想方设法帮助大卖场拉动终端的销售。尤其是供应商在制定一些阶段性的进货奖励措施时,还必须辅助性地出台一些终端的销售举措,尽量想办法把终端的销售提上去。
  不要以为卖场的人就是专业的。厂家的人是最了解自己的商品的,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商品卖好,你完全可以充当卖场的老师,告诉他们要怎么做才是最有效率的。只要你真的说到点子上,方案确实是有效果的,他为什么不会听你的建议呢?毕竟,他也想把货卖好,进货不是为了退的。
  
  事后评估:数据分析与分享
  即使是产品销售结束了,对于供应商来说,也不是万事大吉了。接下来,供应商还应该对阶段性进货和促销手段所产生的销售效果做一个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一方面要看企业从中获取了多大的利润,另~方面还要看活动从多大程度上带动了销量的提升,并及时将进、销、退的数据与卖场分享,既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也要让卖场心里有底。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帮助卖场采购管理促销活动,二是能够为与卖场采购下一次的合作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比如,你发现异常订单,不想送货,但这样做是会被卖场罚款的。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处理:该做的数据分析你还是要做,该给卖场看的你还是给他们看,该提出的建议你照提,卖场不听,那你再送货。几个回合下来,卖场发现你做的控制是非常准确的,他就会逐渐接受你的建议,甚至会把你的意见当做自己库存管理的标准。毕竟你不是空口在喊,用事实说话。
  除了以上阶段的控制重点外,还可以在合同里对退货行为做一些约定,比如退货的比例、退货的品类、特价货的退货条件等,能写多少是多少;再则就是可以协商不退货奖励,有的卖场是可以接受进货额1%的返点为不退货条件的。总之,在面对退货问题时,不要一味抱怨卖场,想想怎么控制比单纯的抱怨来得更有用。
  
  怎么个退法
  
  退回来
  如果是常规品项,而且没有季节性的要求,那么可以退回来,留作正常销售之用。卖场不是不卖,而是把库存做转移。
  很多厂家不愿意接受退货,是因为怕影响销售任务和奖金。这个其实没必要,生意是长期做的,不担心以后卖不了,把关系维护好,何必为正常的生意环节伤害客情呢!
  
  大力度清仓处理掉
  如果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或者是节假日特定商品,担心时效的因素,可以考虑大力度的活动处理掉,一来加快资金周转,二来清理不必要的库存,把更多精力用在正常商品的维护上。
  
  门店调拨
  连锁卖场通常有很多门店,销售能力不一,清查一下各店的库存数据,很有可能在某个门店库存高了,其他门店说不定还需要补货呢!正好建议采购做个内部的分店调拨,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了。
  
  转赠品
  如果不是常规品项,又不想做特价处理的,就转成正常商品的赠品,让其发挥余热推动正常商品的买赠销售,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冲抵费用
  如果可能,跟卖场协商,可以考虑把高库存的商品做退货冲单处理,再将之以一定价值给予卖场,冲抵一些费用,陈列费、补损、赞助等等,只要卖场觉得可行而且不吃亏,这也是一个办法。
其他文献
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把市场上企业的竞争策略分为三种:成本领先策略、集中化策略和差异化策略。作为一个企业,是固守其一?还是采取立体式的综合策略?到底如何构建这种优势?这些都是企业必须在竞争之初想清楚、做明白的战略问题。否则,将只能跟在对手后面,无法在竞争丛林中脱颖而出。  从三棵树的发展战略上,我们可以看到领先发展、立体制胜的影子。在创业初期,三棵树采取了聚焦“三棵树”漆的集中化策略:进而磨砺出差异
期刊
三棵树从一开始就占住了“健康漆”这一绝无仅有的行业定位,并由此拉开了高速度发展的序幕,伴随这种发展态势的,是在其品牌创始人领先意识领导下所创造的无数个业界第一或市场第一,最后通过文化营销落地生根在渠道客户及顾客心中;而健康理念同样体现在三棵树企业内部运营方面。慈母般关怀和30多项福利让所有员工拧成一股劲保证发展速度和平衡,唯能是用、人尽其才使得创造第一具备雄厚的执行基础,而以人为本所延伸出社会责任
期刊
一点点地挑战社会容忍度,让策划变成一个有争议的社会性事件的“猛料”,在媒体的爆炒之下,策划效果必定非同凡响。    被千般指责的策划    某日,6名漂亮女生身穿惹眼的圣诞裙装,挂着“80后企业少掌门人寻找清纯美丽校花”彩带,在暨南大学饭堂门口派发同名宣传单张,引得来往学子纷纷侧目。一时间,富二代校园高调“采花”的新闻,飞上当地各大报章。  广东省教育厅一正厅级巡视员直斥此举“很无聊”,他呼吁社会
期刊
  
期刊
营销战,始于品牌,定于终端。  一位营销大师曾说:“不要老是向客户叫卖你的产品,要不断为他们创造价值”。三棵树通过为经销商提供价值型策略,形成了具有持续性、复制性、高效性的终端扩张模式,并快速形成星罗棋布的全国布局。据悉,三棵树在经销商方面上完成了“推、拉、提”的三项合力:“推”就是通过三棵树的各种渠道优惠政策、强大的“海陆空组合式”宣传等,实现立体化的终端推力;“拉”是三棵树给予经销商众多成熟的
期刊
火了的“鬼屋”    最近上海多家媒体报道了上海南苏州河边上一幢原本无人问津的欧式建筑,被人改建成“鬼屋”开门迎客,结果出奇地大受年轻人欢迎,每晚7点不到就排起长长的队伍。虽然整个过程不过10来分钟,可为了这10多分钟的尖叫,很多人愿意排队等上两个小时。鬼屋经电视和报纸报道后,人气快速飙升,门票甚至要提前1周预定,许多人来上海旅游,也特地去鬼屋凑热闹。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轮的媒体曝光,而是直
期刊
哪怕他的条件是合理的,也不能作为谈判的先期条件,否则经销商就会长期以此要挟。    地区经理抱怨地头蛇    江苏G食品公司的营销总监吴为刚在大连办事处坐定,大连办主任小张就叫苦不迭:  “大连经销商刘老板实在难弄!仗着是公司的销售大户,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平时也不配合,有一点事直接捅到老板那里。平时不找你,找你就是要费用。我们对大连的费用已经在倾斜了,他一点也不领情,张口闭口就说以前怎么样。前
期刊
WAL MART    与三棵树一样,沃尔玛诞生在一个很小的市镇,而不是大城市。它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年事已高的时候依然关注企业经营的一线问题。有一次公司刚刚挖来一个对手企业的负责人,沃尔顿马上把他叫过去询问对手店里某个区域的货架怎么陈列,这让新来的同事惊讶不已。同时,沃尔顿很早就开始向员工派发股票,他要求所有员工之间互称“同伴”或“合伙人”(assoclate)。  在短短的10几年里,三星就
期刊
2009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购大会上,首度参加招标竞购的三棵树以近亿元获得《新闻联播》后标版等黄金广告资源,成为家居建材企业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分析三棵树在招标预售中的发力,会发现:这是对两大市场潮流一“品牌”和“信心”的集中体现,正所谓天予大任,加乎此身。对于三棵树企业来讲:  “品牌”是三棵树在健康持续发展基础上增速前进的保障  我们与三棵树有着长期的广告合作,
期刊
曾经的优势往往成为未来的包袱,传统品牌企业辛苦十年打造的成千上万家分销店面系统和励精图治的窜货管理,却让嚣张的网络渠道把他们一夜之间拉回了“解放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让他们头痛不已,顺应潮流,要忍割肉之痛;不闻不问,则有暗疮之疾;强硬反对,几乎无济于事。  单纯地讨论如何解决渠道冲突,不具有探讨价值,就像现代渠道和传统渠道之争,超市卖场和便利店之争一样,渠道冲突是必然的,企业老板们应该思考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