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文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学英语教学的手段,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英语电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展示西方社会文化,对学生英语运用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影视作品 应用方法
英语电影源于生活、内容丰富、语言地道,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影视作品,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参与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题材丰富,语言鲜活,画面生动,加之情节性强,趣味性浓,大牌明星的精美演绎,使学生们兴致高昂,迫不及待地观看,观后意犹未尽地热烈讨论,然后急切地期盼着下次观摩。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出来,学习动机显著增强,学习效率自然大幅升高。
2.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实语料。
出于接受能力的考虑,教材编者常对原文进行或多或少的删改,甚至专门为学生量身编写。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材的录音部分都是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专门放慢速度后以最为标准的语音录制下来的。这样一来,语言的鲜活性丧失,语音僵硬,语调平淡,丰富的语音变体被隔离,语言中蕴含的感情也消失殆尽。学生理解虽然会较容易,但语言输入的真实性无疑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此一来,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学生们容易生搬硬套,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语言输出也就显得死板和笨拙。
3.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笔者一直认为,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文字符号,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精髓。西方影视作品是西方国家其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集中体现,它直观、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以直观详实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融于引人入胜的场景之中,相比文字解释更直观且更易于理解,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观看影片时,只要善加引导,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丰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二、课堂实施设计
就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西方影视作品的利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主题式片段播放和欣赏式整片播放。
主题式片段播放时间跨度小,选题灵活,处理方法简单,与课堂融合度高,因此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其课堂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主题引入、片段播放、学生讨论、片段讲解、学生反馈几个环节。整个实施过程依据片段难度不同,时间进程也不尽相同,但为保证正常课堂内容的教学,其总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上文提到的Beautiful Mind这一影片的片段,在进行课文讲解前,作为话题引入,笔者先问学生:“Do you think sci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your life?Why or why not?”在学生们思考片刻后,随即引入片段:“Let’s watch a video clip and then answer it.”播放结束后,笔者先就影片背景内容做简单的介绍,如人物、所讲理论的原型,然后以问题“Do you understand his point? Do you like the way he explains the theory?”启发学生讨论,之后播放片段并中间停顿,讲解个别语言难点并纠正学生对理论的误解,最后提问学生观看此片段的感受。
欣赏时整片播放因时间跨度大,少有教师高频采用,通常只在学期中播放一到两次。但因其内容连贯性强,故事情节完整,语言及文化信息输入立体丰富,学生共鸣感高,观后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优于片段式播放。一些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其优越性所在,甚至开设了专门的电影英语课程。常态播放也好,偶尔为之也好,就其课堂实施过程而言,一般分为观前预热、观时任务、观后作业几个步骤。在一堂影视课开始前,教师应提前将此次观摩内容告知学生,并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如背景知识的了解,部分语言点的学习等,以保证学生在观赏时已具备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课堂开始时,教师应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然后布置观赏过程中的任务,让学生们带着任务观摩。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师可在观看过程中暂停播放,进行任务,也可在整片播放结束后再进行。具体而言,语言类任务适合观摩中及时进行,如对白听写、台词翻译、预测性配音等。文化类任务则可以在观摩后进行,以免影片播放频频打断,影响其连续性,降低观赏乐趣,使学生反感,适得其反。观赏结束后,根据课堂时间,教师应安排适当的主题讨论、情节复述等任务,并布置观后作业,如观后感等,保证知识点的输入得到复习和巩固,被学生吸收,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三、教师角色和作用
与传统的“黑板粉笔一张嘴”式的教学不同,当代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的模式,影片观赏教学更是如此。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越低,学生的欣赏满足感越强,但就语言学习而言,教师要保证一定的参与度,适当讲解语言点,组织学生讨论,做练习,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更正等。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角色是多样化的,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于影片选取、语言点的提取、课堂任务的设计等,教师是“独揽大权”的。除非有他人提前制作好的影视资料和教案供参考,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根据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临时从网络资源中查找出所需主题的片子,再对片子进行截取、制作,知识点提取,设计符合学生现行语言水平的课堂及课后任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
其次,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控制者。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实施提前设计的教学活动,更要控制整个教学的节奏,保证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实施,学生有效参与,知识点得到充分的练习。 再次,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不论是影片播放过程中,还是讨论活动进行中,教师都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表达障碍或是思路受阻时,老师应及时给予帮助或提示,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
最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评价者。每个任务结束时,教师都应当对任务执行的成果进行评价。对那些语言流畅,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的要给予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对语言使用的错误或是思想观点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局限性
虽然利用影视作品教学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着众多的优势作用,但鉴于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其实施过程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可简单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包括网络建设、设备建设、资源建设等。如我校虽然建有自主学习机房,但机器数量少,故障率高,网上学习资源陈旧,学生们都不愿意使用。“软件”覆盖面较广,包括学校教学政策,影片教材的教学规范,教学时间的保证,教师经验和精力,以及实施教学的技术支持等。一些院校明令禁止英语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播放电影;关于影视教学缺少明确的教学规范和模式;影视教学没有计划内课时保证;教师对于影片选取和材料处理毫无经验,完全依据个人喜好摸索进行,影视资源的获取和语言点的提取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片片段的截取,声音的处理,字幕的选择,各种视频格式的转换及课堂上播放时的操作,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制约因素,都严重束缚了西方影视作品在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方面优势的发挥。
总之,利用西方影视作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升自己英语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尽管这一教学方式在当前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选择合适的英语电影,并且科学地设计课堂任务,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英语电影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芳.淡原声英语影视欣赏与英美文学课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6).
[2]范宏宇.电影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李世令,刘亚非.浅谈英美原版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3).
[4]余梅冰.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汪元松.走进英语视听说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影视作品 应用方法
英语电影源于生活、内容丰富、语言地道,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影视作品,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和对象,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参与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题材丰富,语言鲜活,画面生动,加之情节性强,趣味性浓,大牌明星的精美演绎,使学生们兴致高昂,迫不及待地观看,观后意犹未尽地热烈讨论,然后急切地期盼着下次观摩。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出来,学习动机显著增强,学习效率自然大幅升高。
2.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实语料。
出于接受能力的考虑,教材编者常对原文进行或多或少的删改,甚至专门为学生量身编写。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材的录音部分都是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专门放慢速度后以最为标准的语音录制下来的。这样一来,语言的鲜活性丧失,语音僵硬,语调平淡,丰富的语音变体被隔离,语言中蕴含的感情也消失殆尽。学生理解虽然会较容易,但语言输入的真实性无疑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此一来,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学生们容易生搬硬套,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语言输出也就显得死板和笨拙。
3.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笔者一直认为,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文字符号,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精髓。西方影视作品是西方国家其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集中体现,它直观、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以直观详实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融于引人入胜的场景之中,相比文字解释更直观且更易于理解,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观看影片时,只要善加引导,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丰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二、课堂实施设计
就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西方影视作品的利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主题式片段播放和欣赏式整片播放。
主题式片段播放时间跨度小,选题灵活,处理方法简单,与课堂融合度高,因此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其课堂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主题引入、片段播放、学生讨论、片段讲解、学生反馈几个环节。整个实施过程依据片段难度不同,时间进程也不尽相同,但为保证正常课堂内容的教学,其总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上文提到的Beautiful Mind这一影片的片段,在进行课文讲解前,作为话题引入,笔者先问学生:“Do you think sci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your life?Why or why not?”在学生们思考片刻后,随即引入片段:“Let’s watch a video clip and then answer it.”播放结束后,笔者先就影片背景内容做简单的介绍,如人物、所讲理论的原型,然后以问题“Do you understand his point? Do you like the way he explains the theory?”启发学生讨论,之后播放片段并中间停顿,讲解个别语言难点并纠正学生对理论的误解,最后提问学生观看此片段的感受。
欣赏时整片播放因时间跨度大,少有教师高频采用,通常只在学期中播放一到两次。但因其内容连贯性强,故事情节完整,语言及文化信息输入立体丰富,学生共鸣感高,观后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优于片段式播放。一些院校已经充分意识到其优越性所在,甚至开设了专门的电影英语课程。常态播放也好,偶尔为之也好,就其课堂实施过程而言,一般分为观前预热、观时任务、观后作业几个步骤。在一堂影视课开始前,教师应提前将此次观摩内容告知学生,并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如背景知识的了解,部分语言点的学习等,以保证学生在观赏时已具备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课堂开始时,教师应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然后布置观赏过程中的任务,让学生们带着任务观摩。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师可在观看过程中暂停播放,进行任务,也可在整片播放结束后再进行。具体而言,语言类任务适合观摩中及时进行,如对白听写、台词翻译、预测性配音等。文化类任务则可以在观摩后进行,以免影片播放频频打断,影响其连续性,降低观赏乐趣,使学生反感,适得其反。观赏结束后,根据课堂时间,教师应安排适当的主题讨论、情节复述等任务,并布置观后作业,如观后感等,保证知识点的输入得到复习和巩固,被学生吸收,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三、教师角色和作用
与传统的“黑板粉笔一张嘴”式的教学不同,当代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的模式,影片观赏教学更是如此。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越低,学生的欣赏满足感越强,但就语言学习而言,教师要保证一定的参与度,适当讲解语言点,组织学生讨论,做练习,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和更正等。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角色是多样化的,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于影片选取、语言点的提取、课堂任务的设计等,教师是“独揽大权”的。除非有他人提前制作好的影视资料和教案供参考,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根据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临时从网络资源中查找出所需主题的片子,再对片子进行截取、制作,知识点提取,设计符合学生现行语言水平的课堂及课后任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
其次,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控制者。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实施提前设计的教学活动,更要控制整个教学的节奏,保证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实施,学生有效参与,知识点得到充分的练习。 再次,教师是影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不论是影片播放过程中,还是讨论活动进行中,教师都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其中。当学生遇到表达障碍或是思路受阻时,老师应及时给予帮助或提示,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
最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评价者。每个任务结束时,教师都应当对任务执行的成果进行评价。对那些语言流畅,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的要给予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对语言使用的错误或是思想观点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局限性
虽然利用影视作品教学对学生的语言习得有着众多的优势作用,但鉴于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其实施过程依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可简单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包括网络建设、设备建设、资源建设等。如我校虽然建有自主学习机房,但机器数量少,故障率高,网上学习资源陈旧,学生们都不愿意使用。“软件”覆盖面较广,包括学校教学政策,影片教材的教学规范,教学时间的保证,教师经验和精力,以及实施教学的技术支持等。一些院校明令禁止英语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播放电影;关于影视教学缺少明确的教学规范和模式;影视教学没有计划内课时保证;教师对于影片选取和材料处理毫无经验,完全依据个人喜好摸索进行,影视资源的获取和语言点的提取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片片段的截取,声音的处理,字幕的选择,各种视频格式的转换及课堂上播放时的操作,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制约因素,都严重束缚了西方影视作品在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方面优势的发挥。
总之,利用西方影视作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升自己英语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尽管这一教学方式在当前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我们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选择合适的英语电影,并且科学地设计课堂任务,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英语电影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芳.淡原声英语影视欣赏与英美文学课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6).
[2]范宏宇.电影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李世令,刘亚非.浅谈英美原版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3).
[4]余梅冰.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汪元松.走进英语视听说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