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为首,是本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品社(生)课程的设置,为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其课程内容的编排集思想性、生活性、社会性于一体。时下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思品教材都是以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说明一个问题,培养学生规范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并将其良好的思想渗透和浸润,使其一生受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思品教学一定要念好“新”“近”“实”这“三字经”。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推陈出“新”
《课标》指出:“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由于现有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做到时时更换,然而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应运而生,而我们的品社(生)教材不是时事政治。科任老师就承担着向学生宣传和传递这些信息的的任务,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向学生及时宣传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要把我们的新理念,新成果等向每一位学生宣传到位。
此外,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老师也应该加以引导,比如,地震中发生的“范跑跑”现象,社会反响比较强烈,各种观点都有,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应该向学生传递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理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公共道德,什么是传统美德,我们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赞克夫曾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因此,教学方式必须经常变换。根据学生特点,或是时事发布会,或是辩论赛,或是小品表演,或是成果展示会等等在品社(生)课上变换上演,这样常新的课堂才会有活力。
教学形式的运用要懂舍远求“近”
《课标》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科书正契合了这一方式呈现,但由于时、地的不同,选取的事例虽能贴近学生生活,但题材的来源跟现实有些差异,这时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运用上就要有舍远而求近的思想。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中的《无声的朋友》一课,出现的公共设施图例、事例大都来源城市,对于农村年龄幼小的孩子而言不会有太多的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更注意的应该是自己身边和周围的公共设施:教室门窗、墙壁,课桌椅,家乡的路灯和通讯设施……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所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一些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知道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用设施提供的方便,应该感谢他们,爱护他们。从而学会少一些刻画,多一些呵护;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维护。把课本中比较远离农村学生实际的事例,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实例,正是顺应《课标》中“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这一有效性的课程要求。
教育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联系时,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时的课堂就将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为此,在品生(社)学科教学时,应同学生现实生活环境相整合,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已获得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体验中,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思想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进而使得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
教学方法的采取要会避虚就“实”
《课标》要求“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品社(生)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教材中有说理的一面,也有结论的升华,这作为“虚”的一面给学生最终形成良好品格作出的归纳总结,也是我们教学目标所在,可以记于心,付之行,但重结论轻过程的说教只能暂时而不能持久,因此,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根据教学要求,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注意收集周围新近发生的事情,将课本中的引言、内容、结论等书面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知识营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避开了空洞的说教,把深刻的道理简化成生活的实例,事半而功倍。
孩子的心田是一张纯洁无瑕白纸,是一块圣洁的土地,你在他的心灵深处播下怎样思想与行为的种子,就将有怎样的收获。品社(生)课就像一面镜子,这颗种子通过教育者的传授、激发与训练,他的思想、意识、行为就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上好品社(生)课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并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那么,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定会绽放灿烂的高尚品德之花。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下都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推陈出“新”
《课标》指出:“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由于现有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做到时时更换,然而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应运而生,而我们的品社(生)教材不是时事政治。科任老师就承担着向学生宣传和传递这些信息的的任务,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向学生及时宣传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要把我们的新理念,新成果等向每一位学生宣传到位。
此外,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老师也应该加以引导,比如,地震中发生的“范跑跑”现象,社会反响比较强烈,各种观点都有,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应该向学生传递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理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公共道德,什么是传统美德,我们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赞克夫曾说:“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因此,教学方式必须经常变换。根据学生特点,或是时事发布会,或是辩论赛,或是小品表演,或是成果展示会等等在品社(生)课上变换上演,这样常新的课堂才会有活力。
教学形式的运用要懂舍远求“近”
《课标》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科书正契合了这一方式呈现,但由于时、地的不同,选取的事例虽能贴近学生生活,但题材的来源跟现实有些差异,这时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运用上就要有舍远而求近的思想。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中的《无声的朋友》一课,出现的公共设施图例、事例大都来源城市,对于农村年龄幼小的孩子而言不会有太多的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更注意的应该是自己身边和周围的公共设施:教室门窗、墙壁,课桌椅,家乡的路灯和通讯设施……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所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一些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知道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用设施提供的方便,应该感谢他们,爱护他们。从而学会少一些刻画,多一些呵护;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维护。把课本中比较远离农村学生实际的事例,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实例,正是顺应《课标》中“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这一有效性的课程要求。
教育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联系时,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时的课堂就将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为此,在品生(社)学科教学时,应同学生现实生活环境相整合,从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已获得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体验中,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思想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进而使得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
教学方法的采取要会避虚就“实”
《课标》要求“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品社(生)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教材中有说理的一面,也有结论的升华,这作为“虚”的一面给学生最终形成良好品格作出的归纳总结,也是我们教学目标所在,可以记于心,付之行,但重结论轻过程的说教只能暂时而不能持久,因此,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根据教学要求,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注意收集周围新近发生的事情,将课本中的引言、内容、结论等书面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知识营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避开了空洞的说教,把深刻的道理简化成生活的实例,事半而功倍。
孩子的心田是一张纯洁无瑕白纸,是一块圣洁的土地,你在他的心灵深处播下怎样思想与行为的种子,就将有怎样的收获。品社(生)课就像一面镜子,这颗种子通过教育者的传授、激发与训练,他的思想、意识、行为就反映在现实社会中。上好品社(生)课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并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那么,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定会绽放灿烂的高尚品德之花。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上杭县下都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