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决定了我们的智力?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去世,脑外科医生托马斯·哈维偷走了他的大脑,希望能够在其海绵组织,找到一个天才背后的秘密。
  爱因斯坦的大脑被测量、称重并切成240片,然后全部密封在石蜡中并在显微镜下仔细研究。但科学家没有任何发现,虽然其他几个研究人员自那时起做了许多尝试,他们也找不到爱因斯坦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大脑之间有什么关键差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爱因斯坦的大脑跟普通人的没什么两样?
  什么决定了智力?
  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许多年,不过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渐渐找到了这个谜团背后的真相。
  原来,决定智力的不是大脑的某个区域的特殊结构,而是基因。现在科学家都认同,人类智商主要由基因决定,剩下的小部分受家庭、教育等后天环境影响。这就解答了哈维的困惑,之所以他没法找到爱因斯坦大脑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的测量方法不正确,用显微镜是没法看到基因的工作方式的。
  现在,科学家们用复杂的方法已经在大脑皮层和海绵组织中发现了影响大脑表现的7000多个基因。然而,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基因库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聪明的情况呢?
  一些运动员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在他们身体里发现了一些变异基因。同样地,科学家们在一些高智商人群的大脑里也发现了能改善神经元工作的变异基因,它们的数量达到数千个以上,总体上对智力的影响高达50%。
  比如,2014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大脑研究员发现了一个关键基因NPTN,研究者认为这个基因控制着大脑神经元生长和分裂的速度,决定了大脑皮质层的厚度。大脑皮质层是大脑的表层,其作为控制中心,在这里将进行所有的复杂计算,使大脑能够控制我们的运动、感官和语言发生。
  研究表明,NPTN 基因的变异会导致大脑左侧半球皮质的厚薄变化,皮质较薄的,智商相对较低。类似地,其他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些关键基因,某些基因可以改变大脑的化学物质,从而使得个体学习能力增强,而其它基因则会引发个体行为的改变,使得一部分人更爱冒险。
  不过,这些基因里的每一种,都只能对智力产生细微影响,比如NPTN基因对智力的影响大概为0.5%,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单纯凭某种特定的基因,显然还不能完全塑造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天才,要知道这些天才的神经元可以快速交换信息,所有的脑区构造都很卓越。那么,天才头脑那儿还藏有什么秘密呢?
  基因是团队玩家
  2015年,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神经学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研究人员对122例癫痫患者、63名健康人和100只小鼠脑组织的数千个基因表达进行了仔细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分别与6732名智力正常人群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各种复杂计算后,他们发现,不像之前科学家认为的大脑的不同部分具有明确的功能,例如海马区跟记忆有关,视觉区是管理视觉的神经中枢,实际上,大脑的整个区域都是相互影响的。同样地,特定的变异基因也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对智力起决定作用的是基因的合作网络。
  在基因网络中,各个基因都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如果决定神经元生长的基因的特征为低活性,则神经元生长缓慢,如果活性增加,神经元开始生长得更快。同时,这个基因的活性可以影响其他基因的活性,也可以改善或恶化其他基因的工作。
  我们知道,大脑包含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那么,哪些基因网络对智力起决定影响呢?研究者还真找到了两组重要的基因网络:遗传网络M1和M3。
  遗传网络M1由1148个基因组成,它们决定了你的记忆的质量,以及你在解决问题时是否擅长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M3网络由150个基因组成,它决定了你的思考速度、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个大脑的基因组发现也支持了神经科学家们早就提出的关于智力的理论。神经学家认为,智力分为两种类型: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指一个人利用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受后天学习的影响较大。流体智力则是一个人在没有以前经验的基础上,能不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流体智力好的人,则非常擅长抽象思考、邏辑推理以及运算等等。
  在一个人20岁初头,大脑充分发育前,流体智力一直在完善,由于大脑的神经元慢慢老化,它会在30岁的时候退化。但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晶体智力在一个人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提高,在大概65岁左右,才开始随着你的记忆力退化而退化。研究结果表明,M1基因网络决定的正是晶体智力,而M3基因网络决定的是流体智力,这两种智力的衰退时间周期也得到了这两种基因网络活性的验证。
  改善智力有方法
  在确定了M1和M3两个遗传网络对智力的影响后,科学家们还研究了成千上万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癫痫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的M3基因网络与健康人的有明显不同。这就说明,基因网络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智商高低,而且还决定着他们是否会患上脑病疾病的危险。
  现在,研究者正在研究控制M1和M3基因网络的主基因,如果他们取得成功,人类将有可能使用基因编辑来对特定基因进行编辑,以提高人的智力,或者是来治疗癫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认知障碍。
  不过,编辑基因提高智力的这一想法还只是在理论上存在可能性。然而,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现在可以期待的是在将来,研究人员找到了控制M1和M3网络的主基因,并制造出激活主基因的含有活性成分的药品,我们可以在考试和会议之前服用这些药片,这会使得我们思考更迅速,记忆力也会提高,这时“临门抱佛脚”还真有可能。
其他文献
今天中亚沙漠中的野双峰驼的祖先来自北美,而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是从美洲经过南极抵达那里的,这种类型的动物迁徙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亚洲和北美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之间都曾有陆地连接。然而,一些不具备飞行能力的动物,竟然能跨越广阔的海洋,到达偏远岛屿,它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物种大迁徙  在太平洋东部离南美大陆约1000多千米处,有一个面积达7500平方千米的火山群岛,由于气候多样性,且长期与世
期刊
身体缺乏深度睡眠,后果是很严重的。但是如果我们睡太久会怎样?是不是代表我们会休息得更好,醒来的时候会更健康?  研究结果竟然是相反的: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与睡眠7.5小时的人相比,固定睡觉8小时的人,在未来六年内死于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将高出13%;如果睡眠時间达到9个小时,这个数值将上升到23%;达到10个小时的话,就达到了34%。但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此时,你是不是开始担心自
期刊
最近,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天文学家在一堆旧的观测数据中发现,有234颗恒星发出了不同寻常的光信号。这些信号具有“闪光灯”的特点,非常像一种通讯信号。于是,他们大胆地推测,这些可能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但很快,来自国际组织“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科学家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些信号可能只是观测误差而已,而不是外星人发来的。由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资助的外星人探测项目“突破聆听”也对此进行了回
期刊
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世界,人和物都可以漂浮起来,非常神奇,许多人的职业梦想也许就是做一名宇航员,飞上太空,领略宇宙独一无二的美景。不过,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空间站工作可不是什么好职业。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字,共有483名宇航员进入过太空,其中18人在任务中牺牲,死亡率高达3.74%,是人类从事的最危险的合法职业之一。即便安安全全地在空间站工作,宇航员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他们身
期刊
彼得因车祸导致头部严重受伤,陷入昏迷状态。住院几天后,他才醒过来。一位医生首先向彼得介绍了自己,并问了他一些问题,彼得回答了自己的姓名、生日及车祸细节。医生认为他的记忆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当医生离开他等再次回来后发现,彼得不再认识她了,也不记得她所说的话。医生判定,彼得因车祸得了顺行性遗忘症——一种无法产生新记忆的失忆症。  这是怎么导致的呢?要想理解这个,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记忆是如何形成和存储
期刊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来自哪里?一种观点认為,地球生命来自外太空,但是究竟始于何处,这还未知。早前科学家们曾经发现在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B2”分子云中,含有孕育生命形式的复杂氨基酸。这意味着,可能像人马座B2这样的分子云就是生命的摇篮,这样的气体云或许能够制造出一些生命基础构造模块。  那么,这个被认为是生命摇篮的分子云是什么样的地方呢?科学家最近的研究发现,人马座B2这个分子云非常独特——它奇臭无
期刊
源于一个大胆想象  今天,恐怕没人相信“天圆地方”,然而以前人们都这么认为。这要感谢前辈先贤,如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他们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气,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爱因斯坦的想象更为大胆。他在头脑里,构建了一处独一无二的实验空间,一切实验都在这个空间进行。这种思想实验最终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却无法拒绝的结论。这就是相对论,它颠覆了当时的物理学,也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16岁时,爱因斯
期刊
没有空气、水和食物的话,想要生存根本是不可能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对我们的生存也至关重要——睡眠。有趣的是,在生存必需的重要条件中,睡眠排在第三位。  没有氧气,我们大约只能活5分钟;如果我们不喝水,脱水的身体最多能活4到5天;我们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60天。然而,如果一直保持清醒、不睡觉的话,在10到14天之间,就将是致命的。  人类为什么少不了睡眠?当我们不睡觉时,身体会发生什么事
期刊
哲学家们常常问这样的问题:我是否存在?我们有自由意志吗?现实是什么做的?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现在,科学家们也开始尝试着回答这些大问题。  我是否只是一个模拟?事实上,你无法知道答案。  考虑一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所制造的人工智能逐渐变得强大,最终它们可能会具有意识。现在,有许多研究项目,已经模拟出了一些低等动物的完整大脑,包括每一个神经元,以及它们之间无数的连接。以此构造出来的机器人,
期刊
考古生物学的发展,让我们得以一窥几亿年前灭绝的古生物是什么样的。原来,凶猛的暴龙是有毛的,生活在1.1亿年前的帝王鳄个头真不小,光头骨就有1.8米左右。莱茵耶克尔鲨竟然长得跟节肢动物一样。  现在,我们对这些远古生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已经十分了解,不过,你知道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吗?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复原它们的声音的呢?这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然而,声音实际上就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所以只要弄清楚了生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