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欣赏传统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其经营方式比较传统,没有结合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因此在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对社会大众没有吸引力,导致其实际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下面就分析博物馆改变的方法,分析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教育,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博物馆;社会责任;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050-01
博物馆是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具有帮助观众感知人类总体思维的综合性价值。虽然当前在经营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必须进行改变,发挥其对社会的教育作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建设更好的城市提供帮助。
1博物馆在实际功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的博物馆都已经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但是广大群众对博物馆的印象已经非常牢固,其是灌输教育的模式,大致广大的群众对去博物馆没有兴趣。除此之外,博物馆主要是展示、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到博物馆更多的是到此一游,没有其他的意义,而且由于游览时间较短,因此得到的知识有限,对孩子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
2分析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
2.1通过博物馆对中小学进行文化教育。
当前进行学校教育中,虽然比较重视历史、文化方面的教育,但是由于教学方式有限,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实际的事物作为例子[1],在文化传统、地域历史方面的教育非常欠缺。但是在当地的博物馆中却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如果学校和博物馆进行合作,那么将会很好的提高这方面的教育效果。例如在2011年湖南省博物馆就举行了“国家宝藏”大型专题展览会,同样是在2011年长沙市第一次将展览内容列入到中考试题中,题目要求已宣传家乡为内容,学生使用简练的语言完成对四羊方尊的解说词提纲;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配合中小学的教材,我国国家博物馆还编辑了《社会发展史》、《中国历史》等教学幻灯片作为教学参考资料,还编制了《历史教学挂图》,在相关的教学中进行展示,和文字教学进行对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内蒙古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中小学在文化传统、地域历史方面的教学,为了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水平,内蒙古博物馆结合中小学教学大纲,为学生特别制定了学生综合实践课,在实践课中设计了完善的教学方案,主要课程包括陶瓷制作、青铜器铸造、石器打制、环境保护等,这些成果都有赖于和博物馆教育衔接的结果,这就是博物馆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教育,在以后的发展中其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
2.2通过博物馆对社会群众进行审美、伦理教育。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消失,当地城市中的博物馆的作用愈加重要,需要其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教育任务[3],例如象州县新博物馆,该馆在2015年10月21日投入使用,总投资高达6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200m2。为了当地人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象州县博物馆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活动策划,为了将博物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决定在节假日、中午等免费对公众开放,年平均开放时间为300天以上。对上年的工作总结指出,全年共接待各级领导考查团、中小学生、社会团体、等观众等5万多人次,免费讲解近100场。除此之外,在馆内还开展了“冰兄杯”漫画比赛暨参赛画作展,“象州好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纪念毛主席诞辰122周年革命教育。每年壮族的“三月三”民俗活动中,象州县博物馆都在馆内举行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例如在2016年的“三月三”活动中,就开展了壮族迎宾、重温经典传经典”“诚信驿站”“乡贤人物知多少知识问答乐翻天”“红星闪闪忆峥嵘”等活动,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经常收到群众的来信,表示对举办这种活动的支持,同时鼓励博物馆以后坚持下去,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受益。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象州县博物馆还通过博物馆公众微信号、宣传单、短信、电视等手段,开展民族知识、民族团结、民俗文化宣传活动,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我们的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情况,民风民俗情况,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具有意义。象州县博物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人民,特别是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象州的历史、了解象州的文化、了解象州的发展。通过展出的文物了解象州历史文化发展与演变的文化脉络,再现千年古郡风采。
2.3分析博物馆对学生的科普教育。
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其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实际中发挥的教育作用也不同,例如对于一些博物馆可以重点挖掘其在科普方面的内涵,和当地的中小学校进行联合,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例如天津博物馆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其在相关媒体上登载了一些内容:怎样看懂博物馆的陈列,怎样参观博物館等,对这类问题都进行了介绍,苏州博物馆还进行了社会讲座,对如何走进博物馆进行了分析,这些向社会的宣传和展示使博物馆的形象发生转变,为文明参观、科学参观、愉快参观奠定了基础,吸引了广大市民带孩子进行参观。中国丝绸博物馆面向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开放,活动主题是大家来养蚕宝宝,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是长期举行的,在每年的三月份开始通知,到蚕宝宝吐丝结茧结束,在养蚕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发放蚕宝宝、发放养蚕器具等,同时到各个学校进行知识讲座,在其网站上设置养蚕的专栏,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4],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经历,写有关养蚕的一些日记,同时还可以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养蚕的过程,同时以养蚕为题目进行作画,使用蚕茧制作相关的工艺品,由此可见,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活动,而是以养蚕为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参观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所有学习都结合到了实践,因此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此之后,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博物馆中进行展出,学生利用亲自养蚕,不但掌握了养蚕的全过程技术,同时了解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相关知识。
总结:通过以上对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分析,发现博物馆在经营中要和学校、企业加强合作,积极通过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闫立群.架起一座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文化之桥——试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C]//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2012.247-248.
[2]闫立群.架起一座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文化之桥--试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C]//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学术研讨会.2011.114-115.
[3]武瑞.区域文化的载体——浅论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9):217-217.
[4]艾学.积极探讨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建立充分发挥博物馆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机制——第七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2).127-128.
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欣赏传统文化的场所,但是由于其经营方式比较传统,没有结合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因此在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对社会大众没有吸引力,导致其实际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下面就分析博物馆改变的方法,分析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教育,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 博物馆;社会责任;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050-01
博物馆是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具有帮助观众感知人类总体思维的综合性价值。虽然当前在经营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必须进行改变,发挥其对社会的教育作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建设更好的城市提供帮助。
1博物馆在实际功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的博物馆都已经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但是广大群众对博物馆的印象已经非常牢固,其是灌输教育的模式,大致广大的群众对去博物馆没有兴趣。除此之外,博物馆主要是展示、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到博物馆更多的是到此一游,没有其他的意义,而且由于游览时间较短,因此得到的知识有限,对孩子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
2分析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
2.1通过博物馆对中小学进行文化教育。
当前进行学校教育中,虽然比较重视历史、文化方面的教育,但是由于教学方式有限,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中没有结合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实际的事物作为例子[1],在文化传统、地域历史方面的教育非常欠缺。但是在当地的博物馆中却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如果学校和博物馆进行合作,那么将会很好的提高这方面的教育效果。例如在2011年湖南省博物馆就举行了“国家宝藏”大型专题展览会,同样是在2011年长沙市第一次将展览内容列入到中考试题中,题目要求已宣传家乡为内容,学生使用简练的语言完成对四羊方尊的解说词提纲;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配合中小学的教材,我国国家博物馆还编辑了《社会发展史》、《中国历史》等教学幻灯片作为教学参考资料,还编制了《历史教学挂图》,在相关的教学中进行展示,和文字教学进行对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内蒙古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中小学在文化传统、地域历史方面的教学,为了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水平,内蒙古博物馆结合中小学教学大纲,为学生特别制定了学生综合实践课,在实践课中设计了完善的教学方案,主要课程包括陶瓷制作、青铜器铸造、石器打制、环境保护等,这些成果都有赖于和博物馆教育衔接的结果,这就是博物馆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教育,在以后的发展中其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
2.2通过博物馆对社会群众进行审美、伦理教育。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消失,当地城市中的博物馆的作用愈加重要,需要其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教育任务[3],例如象州县新博物馆,该馆在2015年10月21日投入使用,总投资高达6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2200m2。为了当地人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象州县博物馆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活动策划,为了将博物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决定在节假日、中午等免费对公众开放,年平均开放时间为300天以上。对上年的工作总结指出,全年共接待各级领导考查团、中小学生、社会团体、等观众等5万多人次,免费讲解近100场。除此之外,在馆内还开展了“冰兄杯”漫画比赛暨参赛画作展,“象州好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纪念毛主席诞辰122周年革命教育。每年壮族的“三月三”民俗活动中,象州县博物馆都在馆内举行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例如在2016年的“三月三”活动中,就开展了壮族迎宾、重温经典传经典”“诚信驿站”“乡贤人物知多少知识问答乐翻天”“红星闪闪忆峥嵘”等活动,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经常收到群众的来信,表示对举办这种活动的支持,同时鼓励博物馆以后坚持下去,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受益。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象州县博物馆还通过博物馆公众微信号、宣传单、短信、电视等手段,开展民族知识、民族团结、民俗文化宣传活动,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我们的祖先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情况,民风民俗情况,让人们在生活中更具有意义。象州县博物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人民,特别是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象州的历史、了解象州的文化、了解象州的发展。通过展出的文物了解象州历史文化发展与演变的文化脉络,再现千年古郡风采。
2.3分析博物馆对学生的科普教育。
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其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实际中发挥的教育作用也不同,例如对于一些博物馆可以重点挖掘其在科普方面的内涵,和当地的中小学校进行联合,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例如天津博物馆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其在相关媒体上登载了一些内容:怎样看懂博物馆的陈列,怎样参观博物館等,对这类问题都进行了介绍,苏州博物馆还进行了社会讲座,对如何走进博物馆进行了分析,这些向社会的宣传和展示使博物馆的形象发生转变,为文明参观、科学参观、愉快参观奠定了基础,吸引了广大市民带孩子进行参观。中国丝绸博物馆面向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开放,活动主题是大家来养蚕宝宝,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是长期举行的,在每年的三月份开始通知,到蚕宝宝吐丝结茧结束,在养蚕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发放蚕宝宝、发放养蚕器具等,同时到各个学校进行知识讲座,在其网站上设置养蚕的专栏,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4],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经历,写有关养蚕的一些日记,同时还可以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养蚕的过程,同时以养蚕为题目进行作画,使用蚕茧制作相关的工艺品,由此可见,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活动,而是以养蚕为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参观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所有学习都结合到了实践,因此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此之后,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博物馆中进行展出,学生利用亲自养蚕,不但掌握了养蚕的全过程技术,同时了解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相关知识。
总结:通过以上对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分析,发现博物馆在经营中要和学校、企业加强合作,积极通过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闫立群.架起一座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文化之桥——试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C]//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0-2011.2012.247-248.
[2]闫立群.架起一座沟通公众与社会的文化之桥--试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C]//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学术研讨会.2011.114-115.
[3]武瑞.区域文化的载体——浅论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9):217-217.
[4]艾学.积极探讨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建立充分发挥博物馆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机制——第七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