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学生工作中的工作理念、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能为高校学生工作开辟新的途径,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获得新的活力,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生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027-03
  【Abstract】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student work in universities, the mod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student work work idea,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o start a new way of student work in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new vitality, and eventually for social train more of the high quality of creative talent.
  【Key words】The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ty Students work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整体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如何有效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改革、深化与完善高校学生工作的体制,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为高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当今众多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在紧密结合实践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才能在发展与完善自身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满足知识信息化的时代需求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日的我们已置身于知识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依托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型经济以不断创新知识为主要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1]可以预见,在面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时,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变革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来实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要适应知识信息化时代独特的需求,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并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
  2.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氛围下获得跨越式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教育向今日之大众教育转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对高校而言,大众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高校办学规模的大幅扩大与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等问题,更面临“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社会责任扩大,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就业制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改革全方位深化”,[2]而这一切改革都与学生工作息息相关,关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这无疑加大了学生工作的难度。从长远来看,高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做大做强,获得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在学生工作中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激烈竞争的需要。
  3.应对高校学生特点变化的挑战
  当今社会,在知识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代高校大学生随着年龄、经历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同以往的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重视自我存在感,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同时,他们逐渐学会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对事物的评价不再认同于某一统一的标准,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生活经历少,思想较为单纯,心理承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往往缺少必要的心理调适能力,并由此滋生消极情绪,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上的特点变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困难,高校学生工作基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所要做的创新工作势在必行。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途径
  1.学生工作理念创新
  学生工作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生活与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3]先进的学生工作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实际行为的先导,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信息化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具体需求,联系实际,转变思想,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具体而言,高校应积极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先行、尚德自律、全面育人”的教育新理念来指导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
  “以生为本,服务先行”是新时期现代教育与管理理念在学生工作中的题中之义。“以生为本”是学生工作得以开展的根本所在,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坚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师者情怀,“服务先行”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努力实现从以往学生工作理念中偏重单方面硬性管理、教育学生的层面向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积极工作理念转变,并以良好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受教育的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高校体制改革后,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因此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助学服务、就业服务、心理服务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全面优化校园服务的软硬件环境。”[4]   “尚德自律,全面育人”是现代高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中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理想、信念及爱国主义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崇尚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并在其感召下加强自律意识。同时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开拓创新等方面共同发展,为实现高校学生“全面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2.学生工作模式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指高校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定型的开展学生工作的科学思维和操作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中涌现出很多新问题,原有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必然要在新的“以生为本、服务先行、尚德自律、全面育人”理念指导下进行工作模式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创新顾名思义即:学生工作为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遵循学生工作规律,主动在学生工作目标、对象、观念、机制、方法等方面变革和完善,以取得更有效、更显著成绩而建立起的一种新模式。[5]具体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以生为本,推进全员人性化服务模式创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上至高校领导下至每位任课老师、辅导员以及高校各部门所属的学生工作人员都要始终身体力行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凸显“服务先行”的学生工作理念,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真正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高校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其次,德才兼修,推进全方位人性化培养模式创新。高校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不仅精力充沛,而且对新生事物敏感,求知欲强,正是人生之中修养德行、培养才干的关键时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老师要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在关注学生学业情况的同时,重视学生品德操行与个体特长的培养,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时刻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体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再次,全程指导,推进全过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创新。高校大学生从报到入学到在校修读,最后学成毕业,这期间通常需要3~4年的时间,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此期间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以及毕业后的跟踪反馈都要体现出全程的指导原则,具体而言,包括入学时的新生教育、积极安排新生学习校纪校规、熟悉校园历史人文资源、倾听名师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求学爱校的热情。在校时的学业指导与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能为学生今后的毕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离校教育与就业跟踪更能为学生步入社会并适应新的环境保驾护航。
  3.学生工作机制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机制创新在人性化工作理念与科学的管理模式指导下,结合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
  (1)善用网络,创新信息反馈机制。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群体,因此及时掌握校园内学生的相关信息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高校学生工作要建立并完善立体式、网络化的信息反馈机制。
  首先,要完善立体式的信息管理机制,在原有横向的学校、院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信息反馈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纵向的宿舍、食堂、课堂等相关场所的信息反馈机制,并在校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生信息员制度,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进行学生信息的及时收集与反馈。
  其次,有效利用当今信息化社会发达的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如微博、QQ以及电子邮件来促进信息反馈机制的有效运行。
  (2)应急处理,创新学生保障机制。高校作为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学生生命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校园范围内妥善做好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事关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了进一步确保高校学生保障机制的良好运行。
  首先,在高校原有信息反馈网络的基础上着力搭建学生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高校危机预警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的联合运行,相互协作,高校各种突发疾病以及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通过信息反馈网络获知并传达最新的信息,加快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极大提高学生保障机制在维护学生生命安全方面的实际效用。
  其次,要在完善学生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较为系统的学生危机应急处理条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其指导下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学生危机事件。
  再次,注重执行力,组建强有力的危机处理小组。在系统的学生危机应急处理条例的指导下,高校应从学校到院系自上而下组建一支注重执行力的危机处理工作小组,实行分层构设,统一管理,妥善解决校园突发或危机事件。应急处理作为学生保障机制的中心环节,唯有在完善的制度、合理的机制及执行力强的危机处理人员三者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
  (3)和谐维稳,创新监督评价机制。高校大学生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场所,应高度重视和谐维稳工作,不断创新监督评价机制,积极为当代大学生创造公正合理、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与成长环境。
  首先,从高校管理的层面出发,利用网络与报纸与其他校园信息传播方式在师生中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在整个高校学生工作中,不仅有学校对系部、学生的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评价,也有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对系部、及学校上级领导的监督与建言渠道。真正使学生工作中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有效推进高校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创新。
  其次,从学生素质教育层面出发,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遵循素质教育中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精心构建一套公正合理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高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对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不仅重视学业表现,更将个人品行操守、优点特长纳入其中,简言之,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因此,积极创新学生综合测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有效促进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终极目标。   三、高校学生工作创新需注意的问题
  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但目前,“我国教育水平还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在智育领域也有偏颇,如忽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6]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只有大胆创新,指导大学生在学习观念、知识储备、能力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具体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与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才能积极应对信息化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的激烈竞争。
  2.着力培养学生“三自”意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发展迅速,网络科技发达,信息来源多样化。“学生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全面考察环境条件、自身条件,进行人生的自我设计,确定好人生的成才目标,并在人生的成长历程里做出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高超的真假善恶判断能力,顽强的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就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教育与培养。”[8]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有效克服各种困难。
  “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于学生工作的现状并结合新时期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在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总结过去,反思自身,锐意进取,坚持新型学生工作理念、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并通过创新活动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全新的活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传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问题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4(2):87
  2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6):15
  3 梁顺平.以生为本实现高校学生工作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121
  4 杨琦.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6(5):8
  5 黄紫华.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努力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教育体系[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4):442
  6 张泽宝.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3):107
其他文献
【Abstract】Mental s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intercourse. Its two-side effect can promote or block the establishing of interrelationship. In Two Fishermen written by Morley Callaghan, th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714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在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之间有显著差异,在生源、年级及专业上也有显著性;父母的养育方式还和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  【关键词】高职生 父母教养方式 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19﹞1475号),确定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
期刊
校本教学评比的要义不是区分而是培训性提高,评比的目的是推动不同层次的教师实现专业的差异性发展,因此让所有的参赛教师既能通过“赛马”的过程认识自我,又能得到不同层次
素质教育促进人们追求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我们之所以强调素质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造性,或束缚甚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学习和掌
〖7月22日讯〗近日,中国少年科学院与南京大学就共同推进创新型青少年人才教育事业战略合作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以此为标志,中国少年科学院全面启动全国创新型青少年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少年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创新型青少年人才培养计划,将在系统化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基础上,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搭建一个有力的平台。同时,积极探索总结青少年科学意识形成规律,探索尝试我国
期刊
摘 要:略读课文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略读课文中能够更为全方位的了解文本,大范围的阅读多种种类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略读课文教学,简化阅读目标,活化教学方法,并且重视阅读教学的积累与延伸,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研究  略读即粗略的阅读文章,对文章有整体上的了解,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也给到了充分的肯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