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kh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还要给学生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能力的提高远远重于简单的知识的重复,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受用一辈子。而了解教科书的特点,发挥教科书所设栏目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教科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用好它,用活它,搞清教科书中设立各种栏目的用途,发挥教科书所设栏目的作用。
  下面结合苏科版物理教材谈一下我的看法。
  苏科版教材中几乎每节都安排活动,改变了过去老教材直接给出结论,学生机械记忆的弊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经常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探究,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还能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等,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中安排的“活动”部分包含“做一做,议一议”等,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随堂实验,都应做出探究的成分来,至少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实验-讨论或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教师都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给学生充分时间。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国传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至于对“问题提出-假设-实验-结论”的基本研究步骤都模糊不清。
  教师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让学生有动脑、动手的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引导。
  例如,在“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的探究中,可以从同一个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去做功或质量不同小车以相同速度去做功两方面去探究。当学生处理这些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实验步骤,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如何做,观察什么,比较什么。教师适时给予鼓励,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用表格,并提醒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分析其他同学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并作合理的补充,在讨论中不断完善实验方案,然后教师作以适当评价或总结。实验方案可以与教材不同,这样不仅可使他们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能使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实践证明,像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欧姆定律”、“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活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比较快,效果较好。
  教材中还有一些小活动,教师应尽量充分利用实验室器材和生活中物品去做,通过学生的认真参与,获得更直观的效果,比简单的说教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滑轮”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活动做实验,得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尤其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测量,学生印象就比较深刻。这一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从而可以为滑轮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中有些探究活动,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完成,可以延申在课外进行。课外小实验也可以继续发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自制电磁铁”实验。这一实验不仅能完成一个小制作,还能组织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学生可以通过自由分组协作交流去完成,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中安排的“生活
其他文献
从多年的教学生涯得知,初中几何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要有“五性”    “五性”指复习要有计划性、可变性、系统性、综合性、可检测性。  1.计划性  计划性指教师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确定复习范围,分析学生状况:优生占多少,中等生占多少,后进生又占多少;了解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动向、情绪、态度,然后制订出课时计划,阶段计划,总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切忌前松后紧或前紧
文章阐述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涵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终身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改进和创新。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应局限在狭窄的书本知识中,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意义,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书本知识。  应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手段。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对解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就是教师不断地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
文章以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以
当今学习理论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倡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但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    一、利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内初中“分层走班”研究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其次阐述了研究内容和分工,以及研究思路和过程,深入探讨了研究可行性、步骤和方法,总结了在学术思想、学术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在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多个农村教学点整合撤并,大量农村学生转移到城镇学校就读,各种原因造成了农村学生“城市化”后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学习有困难.
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机械地学习,经常靠教师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何为有效性?归结起来,有效教学就是指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本文就从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浅谈几点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