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积淀 何至精彩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我们将这篇听课感言的文章排在“教学研究”栏,意在使读者注意:1 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并不过时,但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定。2 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将所学融入教学之中,更新专业知识十分重要。3 如何“用教材教”有各种形式,但基本点在于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据我们了解,很多省市每年都搞一些优质课竞赛活动,但参赛选手大多是青年教师。能不能让已具有特级称号的名师展示才能,为青年教师示范教学技能?类似此篇作者的感受应当成为教研活动追求的效果。
  [关键词]听课感悟,通识,鲜活,积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3—0009—05
  
  10月22日清晨,我们怀着“朝觐”的心情从江苏太仓驱车来到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据孔繁刚老师提供的信息,李惠军将为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的老师们上一节公开课。珍贵的40分钟飞逝而去,我们意犹未尽,好像仍徜徉在历史和艺术的洋面上,享受着历史带来的思考和智慧。我被这节课深深地震撼了。李老师在用心、用情、用生命感悟和诠释着历史。
  
  一、驻足“长时段”
  
  李老师这节课的课题是《封建制度》(上海市二期课改历史新教材,高一年级第五单元《中世纪西欧》的第一课)。在正式上课前,李老师用了半个小时为全体听课老师解读了这节课的创意和设计思路。他认为,华师大版历史教材在对于中世纪西欧历史的编写上,突破了传统观念,客观地反映了这段对于近代、乃至现代西欧都具有深远影响的千年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体现了当今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也是近几十年来各种中学历史教材中,对于中世纪在认识与评价上最为客观的。但是,在教材具体建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乏“通识通感”“前后错乱”等技术性瑕疵。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张扬教材思想的亮色,修饰教材组合的缺失,李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单元重构。依据中世纪社会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特征,他把千年中世纪西欧历史创意规划为三个彼此关联、逻辑递进的时段。(参见他的说课板书)
  
  中世纪西欧历史社会形态的时序性变化
  
  中世纪前期(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态的完型
  古典时代的终结(蛮族入侵)
  西欧社会的重构(三种元素)
  征服中合流,互动中渐进
  在大地产与农奴化的完成中
  中世纪西欧社会形态完型
  
  中世纪中期(11—14世纪)——封建社会形态的渐变
  从庄园自然经济到城市商品经济
  从二元对称结构到二元对峙格局
  从封建臣民社会到城市市民阶层
  从有限君权体制到等级君主制度
  从神学一元文化到世俗多元文化
  
  中世纪晚期(15—16世纪)——走出中世纪(现代性的孕育)
  重商主义、手工工场
  教会没落、宗教革命
  中产阶级、资产阶级
  民族国家、君主专制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李老师在教学构思上,没有拘泥于一章一节,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考察一个具体而重大历史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的理路,从而也使我们对他即将进行的公开课,有了一个宏观的基本认识。这种周瞻博大、融会贯通的教学创意不仅是一个大手笔,而且体现了历史的“通识感”。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在谈到自己这节课的流程和手段时,李老师说,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内容特征,他将“以我为主,以讲为主,一讲到底”。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我们所提倡的“互动”——形动、生动、群动。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讲授与思考,拨动学生内在的思动、情动、神动和心动。他也不去刻意追求现代技术手段上的华丽和多彩,而是要通过真实、生动、丰富的史实,去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考和联想。为此,在讲课之前,李老师请上海市格致中学的一位老师思考并完成一个“微型作业”——请你在听课结束以后回答我一个问题,在我“满堂灌”的讲授过程中,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的心灵深处是否在思考,在怀疑,在与我呼应?由此,请你谈谈你对于课堂教学中“互动”内涵的理解。的确,当我们热衷于在形式上追求课堂教学轰动、热烈的时候,李老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看似寻常,但却深刻的“小问题”。我想,他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的确,他并没有简单地“坐而论道”,而是像一个“行者”一样,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而行道”。
  在听完课后,那位格致中学的老师交上了这份“微型作业”的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几乎在不停息地思考着,我的思想和情感在不断地被牵动,并且与老师在不停地呼应着。只是由于自己对于这段历史还缺少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故事、提法我还没有完全领会,这需要我在课后通过继续学习和思考去解决。”由此,这位老师认为,真正的课堂互动,在于有价值的思考和有内涵的呼应。
  
  二、彰显“新立意”
  
  李老师上课伊始,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于中世纪的看法,而且给人以震撼:
  长期以来,鲁莽的“唯物主义”学者把中世纪的西欧等同于黑暗、愚昧和野蛮。这种简单的舶来主义学说在控诉中世纪野蛮的思想方法本身就充满着野蛮。其实,中世纪的西欧也是一个孕育希望、多元融合、继往开来的历史代谢过程。而这部用战斧和十字写成并充满悲情色彩的千年历史的前奏,却是由于两个蛮族在西欧大陆横空出世而奏响的。
  接着,李老师便在酣畅、流利的讲述中,在严谨、缜密的推理中,在深入、直观的分析中展开了他的思想,也无时无刻地牵动着学生和我们这些老师的思路。他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思运深远的历史课。在且讲且思过程中,我们终于对于下面这个充满智慧的教学板书“大彻大悟”了。
  全国著名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在听完课后,不无感叹地说:“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欧洲历史的各个阶段,好像只有中世纪是可以跳过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今天,我们通过李老师的课可以看出,在所谓的黑暗中世纪,的确已经孕育了许多现代因素:比如,在契约观念之下的权利意识;比如,在蛮族习惯法中所包含的公共意志;比如,在天主教中所倡导的‘原罪说’和‘上帝选民说’。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权力的恶性膨胀。”
  让我感受极深的是,在这节充满智慧和哲思的历史课上,李老师非常关注历史的细节,关注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许多理论和推导往往从这些历史的情节中自然演生。为了说明法兰克人社会内生性的质变。他在讲述了“广口花瓶的故事”后,表情凝重地发出了这样的质问:“沾满鲜血的这把克罗维战斧,难道仅仅劈开的是一个战士的头颅吗?克罗维从一年前的‘无奈’软弱到一年后的‘无情’残忍,难道仅仅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和性格的变化吗?”在大家随之思索时,他解释道:“当一个战士身首分离的时候,克罗维的战斧已经劈开了一个新的时代,蛮族社会组织也从此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缝。法兰克 人已经从氏族社会转型为封建王国;克罗维已经从一个军事民主制下的首领转型为一个国家的君主!”
  
  三、突出“大思辨”
  
  李老师一直强调“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灵魂”。历史课的灵魂就是历史教学的主题,就是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了解并希望学生形成的意识、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的最高层次。如果一个单元没有一个主题,一节课没有一个灵魂,我们的历史课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同样,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不知道每节课的灵魂是什么,那么他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中世纪早期的西欧,上下纵贯500年,“军事民主”“封建王国”“军事帝国”一幕幕历史错综复杂,但李老师在讲授中无一不突出西欧社会的“转型,重构”这一灵魂。这一灵魂让我们感受到西欧中世纪的生命之所在,让我们看到西欧中世纪正“孕育着希望”!李老师在讲授分析“蛮族古韵一罗马遗产一基督十字”这个环节时说:
  西欧封建制度是日耳曼古韵、罗马的遗产、基督教精神三种元素在彼此互动、相互调试中发展起来的。其中,基督教会是罗马遗产与蛮族古韵两种前设性元素得以粘合、共生的重要纽带。
  在他讲解完“日耳曼古韵”的几个案例后说: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欧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起源于日耳曼丛林之中。正是因为日耳曼人的到来,为西欧新文明扫清了道路。刚从原始社会走出来的蛮族,为陷入绝境的西欧带来了一线活力和生机。
  而在讲解完罗马的遗产——_隶农制之后又说:
  这是罗马社会母体内孕育的带有封建基因的胎儿。日耳曼人在征服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接纳了被征服者的遗产。于是,罗马贵族与蛮族贵族不断合流,隶农制也在渐渐地融入中世纪社会的机体之中。
  尤其让人茅塞顿开的是,李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教会在西欧社会失衡之后,在重构欧洲秩序过程中与世俗政权合流的历史,他精心选取了三则历史故事,并从故事中引出历史的启示:
  故事一:据大主教格里高利的《法兰克人史》介绍,公元496年,法兰克遭到阿勒曼人(现在的德意志人)的进攻,法兰克人几乎全线溃败。千钧一发之际,克罗维仰天乞求:“耶稣基督,我虔诚求助于你。如果你使我战胜敌人,我必定信奉你!”话音刚落,顿见敌军狼狈溃逃。克洛维坚信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在辅助着法兰克人。战后,克洛维亲率三千精锐,在兰斯大教堂集体接受洗礼。故事或许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我们却发现了一个现象:中世纪两大群体——教士与贵族合流了。法兰克人把基督教当作了统治和扩张的精神工具;而教会则把法兰克政权当成了世俗靠山。
  故事二:公元741年,矮子丕平担任了墨洛温王朝官相。为了名正言顺地取国王而代之,丕平派使臣前往罗马求教。深知丕平用意的教皇阴险地说:“在我看来,掌权者应为王”。于是,公元751年,丕平终于废黜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建立起了加洛林王朝。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大的事实:那就是它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故事三:公元800年,在西欧中世纪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定格的时间。圣诞之夜的圣彼得大教堂,丕平的儿子查理曼伴着肃穆的音乐接受教皇利奥三世的金冠加冕。当利奥三世在加冕之后高呼:“天主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此后,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成为西欧的主宰和“西欧之父”,西欧从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文化区。
  从克罗维,经过丕平,再到查理曼,目耳曼人在征服西欧的过程中也被基督教同化了。与此同时,基督教也伴随着征服而传播,在传播中从精神上征服了西欧。
  值得关注的是,在战斧与十字的结合中,教会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胜利。教会和修道院还获得了大量教产。一般认为,中世纪罗马教会占有西欧各国耕地的三分之一,各级主教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
  听了李老师这节课,我终于领悟了孔繁刚老师经常告诫我们的话——“历史的灵魂源于它的思考,历史的精神源于它的情感,历史的魅力源于它的细节,历史的价值源于它的真实。”
  
  四、饱含“大情怀”
  
  李老师的课给人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除了思考深邃、信息广博、情节生动外,我感到在他身上流露着一种豪气、大气和霸气。这都建立在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见识基础上。他的语言让人感到震撼,如,在讲到匈奴帝国瓦解时,他随口感叹到: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早已注定了历史的走向。匈奴帝国骤兴骤亡,“上帝之鞭”来去匆匆。虽然,西罗马得以侥幸继续苟延,但它却终于未能逃过被这个蛮族所征服的另一个蛮族的征服。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这段话不仅让人感觉到了历史的无奈,时势的苍凉,而且,在不经意中已经作了一个精妙的话题转换。而在说完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他又一次感慨:
  公元476年,一个值得定格的年代。这不仅敲响了一个帝国的丧钟,这也是古典文明的悲歌,旧的时代永远成了一枕绮梦。
  寥寥数语,却深藏着斑驳的情怀,厚重的感伤和浓烈的色彩。后来,在讲到“西欧历史重构”时,他一开始就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中世纪开始时的西欧,是罗马帝国大厦轰然崩塌后,散落在这片苍凉大陆上的点点碎片,是蛮族各部离心松散的小王国的无序连缀。而在那个断层、失衡、离乱的岁月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蛮族部落,不自觉地完成了一个历史的担当,扮演了一个“继绝世”的角色。
  这些看似并非历史描述的感怀语言,在李老师口中却自然流露,游刃有余,看不出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格调。
  李老师的课气势磅礴,荡气回肠,让人听了欲罢不能。望着李老师手执教鞭,潇洒地站在讲台上,那一行一言,不正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发意气吗?他是老师,也像一个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驰骋;他是老师,也像一个指挥,在他灵动的教鞭下,我们的思想随着他深入到远方。历史不是晦涩的史料堆砌,历史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这种情感就是通过老师鲜活的语言,变换的肢体动作,深刻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感悟,向学生渗透。历史课是诠释历史,而不是简单的概括历史。孔繁刚老师曾说:历史课切忌“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李老师也说,史学之大家“哪一位不是有激情、有文采的呢?”老一辈的历史教师“哪一位不是在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之余,又兼具文学风采和讲授神韵的大家呢?”的确,优秀教师的魅力令人折服,孔繁刚老师在临退休时,他几十年来所教过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再请孔老师上一节课,这是对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献上的最高礼遇。我想若干年后,李老师的学生也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回到母校请他再上一节历史课!
  李老师的这节课没有花哨的多媒体装饰门面,也没有流行的分组讨论,但处处闪烁着思想的火花。短短40分钟的课,留给每一个听课者的是更多个40分钟来学习和回味。青年历史教师代表彭禹听后感言:“课堂的高度是教师的史学深度决定的。”
  下课铃声响了,坐在我旁边的学生在课后情不自禁地发出“太精彩了”的感慨!据学生说,最近一个多星期,华东师大实习老师在为他们上课,课前的早读课上才听说李老师要来上课,他们都很激动!我也深有同感,李老师的课精彩在将“历史与人的合一”,将“老师与学生的合一”,让所有的听课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领悟到历史的真谛,沐浴到历史的洗礼。
  李老师的课对于我来说虽然不能望其项背,但永远是我追求的境界!
  【作者简介】邱剑锋,男,1979年生,江苏通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从某种意义而言,绘画作品是通往未知过去的大门,是反映造就过去和现在因果关系多样性的一面镜子。从历史视角观察绘画作品,有助于学生挖掘其反映的时代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形象地感受历史,体悟历史。但不少教师在选用绘画作品作为史料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试图寻找合理解读和有效利用之法。  1.误选  自北宋徽宗时期画家张择端(1085—1145年)的《清明上河图》卷问世后,特别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北魏洛阳城中“里”“坊”“乡”空间的基本问题,并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就其时都城居民生存、生活之地域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辨。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北魏洛阳城里坊数目的问题上众说纷纭,笔者欲借此文,试作厘清。只有对北魏洛阳城内居民生存空间进行了解,我们才能对其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理解,才能就之后寺院等这类公共空间的蓬勃发展找到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关键词 北魏,洛阳,里坊,乡
?眼关键词?演近代中国,经济变动,乡土史,生活化课堂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42-08  必修二经济史教学一向以内容枯燥、难于讲解著称,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繁多,体系复杂,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
物联网安全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大动作也需要小调整,才能确保网络、系统、数据和设备得到很好的保护。本文介绍的是你可能还没有考虑过的7种安全措施。  物联网(IoT)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网络、数据和设备的安全。已经发生过很多与物联网相关的安全事件,IT、安全和网络管理人员担心还会出现类似的事件也是情有可原。  安全标准和担保公司HITRUST的标准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安全官Jason Taule介绍
虎门海防要塞,是从海上进入广州的咽喉要地。它的大规模建设始于清代。经过康熙、嘉庆,特别是道光时期的大力建设,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虎门重兵设防的海防军事要塞已初具规模。它的特点有:一、巧借地势,防守有力。虎门海防要塞借助水道复杂的特点,自南向北共建有三道防线。二、炮台林立,设防周密。虎门海防要塞先后建筑了横档、南山、永安、巩固、靖远等12座炮台。三、火炮分布,齐全密集。虎门海防要塞上分布着各种的火炮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社会现象,是千百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演进的重要方面。研究宗教历史,无疑是解析人类社会历史的极佳标本。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历代宗教史一直不乏研究,并产生了大批成果。1990年代以后,中国地域宗教史研究逐渐兴起,呈方兴未艾之势,如上海、云南、河北等地陆续编著出版了本省(市)宗教通史。而天津作为古代拱卫首都名城、近代中国缩影、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大直辖市之一,其宗教史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西周史,教学立意,聚焦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03-06  初中历史课时教学立意是一个学理简明而实操复杂的研究课题。笔者曾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主题着重探究了教学立意的提炼和升华,这主要属于立意设计范畴。下面,本文以初中西周史教学为例,从实施的角度,重点谈谈教学立意的聚焦问题。  一、西周分封制教学立
[摘要]英国对于日苏复交谈判基本上采取了不介入的政策,这是由于英国既不想成为日本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反对的目标,也不想得罪苏联而危及本国的安全,当然偏重于后者。在回答日本对美英等国的两次询问——第一次关于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的归属问题,第二次关于《雅尔塔协定》《旧金山对日和约》中使用的“Kurile islands(千岛群岛)”是否并不包括国后、择提两岛——时,均作出了不同于美国、不利于日本的回答,
关键词 PBL,问题导向,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52-06  2013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整体感觉难度适宜,紧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科课程目标,本以为学生定能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最终成绩并不理想,笔者不禁掩卷深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学生基础太差?还是教学出现了偏差?弄清问题缘由方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为此,笔者随机调
[关键词]高考试题,史学观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51-02    200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37题,以其新颖性、能力型和高难度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引起了广泛热议。考试结束后,大部分考生都反映此题难度很大。鉴于每年的高考综合题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命题、考试等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因此,有必要对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