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确立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确立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那么在班级授课中就要注重阅读教学的方法,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现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总结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罗列如下:
  一、以情动人,重在引导。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学科要充分挖掘人文精神,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播,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包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活用教材,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注重课堂,扎实基础,追求实效。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即认真写字、认真读书、认真作文的习惯。语文课首先是要读。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引导学生这样思考: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等等;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创新思维,感悟阅读。
  新的课堂,教师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目标下,摆脱陈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高效阅读的教学模式,尝试如下:
  (一)导入:恰当而精彩的导入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第一步。导入方法有复习导入、背景导入、创设情境导入等,可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而选择,以求激发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情况:有条件的可利用展台,无条件的可分组交流,或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预习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用讨论的形式给予指导,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留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提倡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学生的见闻,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以及课内课外的联系。
  (三)品读感悟: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让学生自选一组句子品一品。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目的着眼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精选一段文字说一说。 “品读感悟”由三个环节组成。“读”是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手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和提高性阅读。初读就是走近文本,倾听文本,领会意思,整体感知。“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多读也无益;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
  四、激活资源,拓展延伸。
  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其他文献
一位教育家曾如此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
期刊
一、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缺乏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
期刊
一、 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教学事业,热爱学生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  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自然会淡泊名利,正确对待教学中的苦与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认真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在教学过程中饱含深情地面对教学任务。  一个对学生充满热情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对学生投以亲切鼓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教师是以语言为载体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要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一)教师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融合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感染。教师语言的
期刊
众所周知,构成语言的两大要素是词汇和语法。最新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就已经大致会运用本国的基本语法了。这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母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放在词汇上,然而,长期以来,错别字多,汉字书写潦草难看,词汇贫乏却一直是广大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通病。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违背了母语教学的根本规律: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没有把词语教学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
期刊
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师生之间融洽沟通的基石,也是学生与文本展开心灵对话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试想一名中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
期刊
一、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吸纳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实际上并不可能完全处于纯被动接受状态,但如果不强化其参与意识,不能将主体自身与对象有意识地结合起来,那么主体就不可能积极调动其主动性,发挥能动性,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重者则对学习对象产生厌倦、排斥,最终放弃学习。  如何才能使学生增强
期刊
语文教学如何来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方名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真正思考,付出行动,进行高效语文教学的却为数不多。再加上,如今减负行动如春风化雨,四处开花。减负不减质口号的提出,让许多语文老师无所遁行,不得不面临减少作业,同时又担心提高不了课堂质量的矛盾心理。于是就出现了语文教学如何来教与学生作业如何来减的纠结与困惑。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减负,其实不仅仅是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负担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结论教学”现象。只重视知识传授,“缺失学习过程”,导致学生不会阅读。  在运用“三疑三探”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回车二中“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法如下:按“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顺序解读课文。首先根据文体特点,从题目、开头、结尾和关键句、段入手,整体感知,生疑发问,自主探究,合
期刊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结束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就这个问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是这样回答的:  这些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  此说游离于问题之外,语焉不详,过于笼统。  《漫谈〈孔乙己〉的语言》中这样写:  小说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期刊